-
1 # 農人徐小二
-
2 # 九牧林虎
我們南方傳統做法是施三次,插秧後大概十天左古秧苗開始生長新根時施一次氮磷肥,待秧苗承勢生氣回青旺盛時,第二次可用複合肥和鉀肥,如果長勢不旺可衝小量氮肥一起施,水稻抽節基觀察長勢可適當施用第三次壯尾肥,以鉀肥為主。
-
3 # 漁民阿歡
很高興解答您的問題!我是桂林阿歡,三農領域創作。這個沒用明顯的規定,要看水稻的生長情況,一般情況下水稻秧苗在抽高,長出第一節稻莖的時候稱為分蘗期,這段期間往往需要施肥,這個時期可以使用高氮高鉀型水溶肥,有利於促進水稻的分櫱和授粉,讓稻苗健壯的成長,在後期水稻膨大期這個時期可以噴施高效葉面肥,充足的養分能彌補水稻後期養分不足的現象,有利於促進日後結穗米質的飽滿和數量。
-
4 # JX雲海
別的地方我不知道,我只講我們這裡。我們這兒一直以來的做法是施二到三次。
為什麼這麼說,第三次是看水稻抽穗時長勢好不好,如很健康茁壯成長就可以不施這次,整個過程兩次施肥就可以。
第一次是插秧前,也就是剛做好秧因時,前天下午我家剛播完秧。施底肥肥料包括尿素也就是氮肥,一畝天大概20斤,過鱗雙鈣也就是磷肥,一畝田大概50斤左右,還有可以適當加些複合肥去,有了充足的底肥才秧苗成長。當然插秧時水不能太滿,最好不要超過秧苗心。
第二次施肥也叫追肥,大概十天左右秧苗返青時,開始生長新根時施一次氮磷肥,第二次施肥有利分櫱。
第三次施肥也就是前面說的,這時候是抽穗時期,如何秧苗長勢不旺,出現矮苗或分櫱不好等營養不良,這時就要施一小點尿素也就是氮肥,沖沖苗,讓它長起來。
-
5 # 廣桂梁哥
你好!還高興回答你的問題,生活在農村南方的中老年人對水稻都不陌生,水稻一般施幾次肥呢?這個沒有準確的定論,要看水稻的長勢,水稻田是否肥沃來決定。一般情況下是三到四次,育苗期間追一次氮肥,第二次是移栽的時候施磷肥或者複合肥作底肥,第三次是移栽後10至15天左右再追施一次以氮肥為主的肥料,第四次到水稻抽惠期追一次高鉀肥為主的肥料。到了水稻膨惠期結合防治病蟲害噴施一次磷酸二氫甲效果更好。這是個人的經驗和觀點希望可以幫到你。
-
6 # 蘇北農園
秧苗已經插下去了,現在到了到了秧苗發棵的關鍵時候了,也就是通常說的分櫱肥。那麼在水稻的整個生長期到底要施幾次肥料呢?
在水稻的整個生長期一般的也施三四次的肥料罷了,當然了也不是一定的,因各地區的區別吧。
第一次施的是底肥吧,多數是在田地旋耕之前施入地下,稱為基肥。我們這裡一般的是每畝一百斤的複合肥,三四十斤的尿素撒入地裡。佔到水稻整個生長期的所用肥料的90%,水稻的後期長勢如何,全靠前期基肥的施用量,所以底肥要施足。
第二次施肥是在秧苗插下去,秧苗紮根後的返青期間,這個時候施肥很重要的,促進水稻的多分櫱,因為前期的基肥施用量已經很足了,還沒發生肥料的效果,這次撒施入十幾斤的尿素以促進秧苗的返青,從而秧苗多分櫱,這時候是最需要大量的氮肥的,基肥的施入就是為了促進秧苗分櫱,這樣的施肥量只佔15%吧。
第三次施肥,是在水稻的抽穗期,這個時候看看水稻抽穗的整齊度,施入餘下的肥料5%,也不能每畝撒的太多,撒氮肥多了水稻後期成熟時會戀青晚熟,會造成減產。
當然了水稻的施肥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至於施用幾次肥料也要因地制宜,實踐出真知才是唯一的辦法!
我是農民,我為農民加油!
-
7 # 何花蓮子
水稻一般施兩次肥,插秧的時候施一次,在過一個月左右在施一次,拔一下草,還要看好水,保證水夠用,然後就等著收稻穀。
-
8 # 重慶小農熊三
你好,種水稻,一般施兩次肥。第一次,就是在插秧時,先給稻田施上足夠的農家肥,適當施些砱肥,鉀肥。待秧苗抽穗前,再適當撒上一些尿素肥就可以了。
-
9 # 矮子阿輝
水稻一般施幾次肥?
種水稻的都知道,施多少次肥,要根據土地面積大小、土壤肥沃養分量、水稻目標產量等方面因素確定。
一般來說施四次肥:
1、土壤供肥(根據季節差異),考慮土壤對水稻的供養能力,方可達到水稻產量標準;
2、基肥(移栽水稻前,撒入土壤肥料,儘量做到有機肥跟無機“氮”肥相結合);
3、分櫱肥(再移栽或插秧後,1周內施肥);
4、穗肥(楊花後根據品種型別跟生長情況確定施肥);
②: 基肥一般佔氮肥總量的50%;
④穗肥一般佔氮肥總量的20%;
建議,再水稻抽穗楊花後期灌漿時,用磷酸氫二鉀每畝每次150克左右兌水100斤~150斤左右,傍晚噴灑一次,增加穗粒重量,減少批次空穗頭的作用,僅供參考。
-
10 # 三農禾本多
題主的這個問題非常好,不同時期、不同地方、不同品種等情況,也許有不同的答案。對於四川的流轉承包種植戶來說,是一個正在思考,並需要進行改變,在不增加更多的勞動投入的前提下,獲得更好的產量和更多的回報。
要知道水稻需要施用幾次肥料,就需要知道主要肥料的作用及水稻生長髮育過程的需肥規律。
肥料的使用是和水稻的生長髮育的規律相匹配的,當水稻生長過程中,需要大量肥料的時候,能夠從土壤中吸收到,就能夠及時促進水稻的生長,吸收不到就生長受限;同樣,當土壤中肥料過量,尤其是氮肥過量的時候,水稻生長過旺,生育期延遲。
圖例:培育壯秧是水稻高產的基礎
水稻生長過程中,需要的營養元素非常多,主要的有碳、氫、氧、氮、磷、鉀、鈣、鎂、硫、鐵、鋅、錳、銅、鉬、硼及矽。碳、氫、氧在植物體組成中佔絕大多數,是水稻澱粉、脂肪、有機酸、纖維素的主要成分。它來自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一般不需要另外補充。氮、磷、鉀三元素是水稻需要量大,單純依靠土壤供給,不能滿足水稻生長髮育的需要,必須另外施用,所以又叫肥料三要素。
我國水稻經歷了矮稈育種、第一代雜交水稻、第二代雜交水稻、兩系雜交水稻,產量從原來的300多公斤,到現在的500多公斤,這其中育種是起到的作用得到了公認。其實,在這個階段,肥料的作用是同樣重要。
二、水稻生長髮育與需肥規律氮素吸收規律:水稻對氮素營養十分敏感,是決定水稻產量最重要的因素,水稻一生中在體內具有較高的氮素濃度,這是高產水稻所需要的營養生理特性。水稻對氮素的吸收有兩個明顯的高峰,一是水稻分櫱期,即插秧後兩週;二是插秧後7-8周,此時如果氮素供應不足,常會引起穎花退化,而不利於高產。
磷素的吸收規律:水稻對磷的吸收量遠比氮肥低,平均約為氮量的一半,但是在生育後期仍需要較多吸收。水稻各生育期均需磷素,其吸收規律與氮素營養的吸收相似。以幼苗期和分櫱期吸收最多,插秧後3周前後為吸收高峰。此時磷素營養不足,對水稻分櫱數及地上與地下部分幹物質的積累均有影響。水稻苗期吸入的磷,在生育過程可反覆多次從衰老器官向新生器官轉移,至稻穀黃熟時,約60%-80%磷素轉移集中於籽粒中,而出穗後吸收的磷多數殘留於根部。
鉀素的吸收規律:鉀吸收量高於氮,表明水稻需要較多鉀素,但在水稻抽穗開花前其對鉀的吸收已基本完成。幼苗對鉀素的吸收量不高,植株體內鉀素含量在0.5%-1.5%之間不影響正常分櫱。鉀的吸收高峰是在分櫱盛期到拔節期,此時莖、葉鉀的含量保持在2%以上。孕穗期莖、葉含鉀量不足1.2%,穎花數會顯著減少。
圖例:成都這邊水稻生產需要重視鉀肥
三、水稻施肥水稻施肥分為:底肥+追肥,追肥又分為返青肥、分櫱肥、穗肥、粒肥等,我們習慣把這種分階段施肥叫做“精細化管理的施肥”。
底肥:現階段以氮磷鉀複合肥為主,磷肥在這個階段一次性使用,複合肥最好具備一定的環控釋放的效果。在耕田的過程施用,有時候也叫“水稻全層施肥技術”,肥料隨著耕田、耙田的過程,與土壤充分混合,分佈於耕作層,隨著水稻根系生長下扎,不同階段都能吸收到營養元素,提供水稻生長所需要。
返青肥:在水稻移栽後5-7天施用,主要以氮元素為主,成都這邊目前使用尿素,碳銨類的肥料基本不再使用。
分櫱肥:在返青肥施用後15天左右,主要以氮肥為主,效果與返青肥有一定的重疊。
穗肥:在曬田後灌水的時候使用,以氮肥、鉀肥為主,促進幼穗發育,形成大穗。此時的鉀肥 施用量佔總施用量的40%,可以提升水稻後期的結實率、千粒重,可以增加水稻的抗倒伏能力,提升水稻品質。
圖例:水稻施肥是促使形成合理的高產群體
四、成都種植大戶現階段水稻施肥的觀點變化成都這邊土地流轉後,規模種植的面積以200-500畝為主,由於勞動力的缺乏,做不到精耕細作。種植戶管理思想的變化,也對肥料的使用時間、次數有一定看法。
現階段這邊主流施肥是底肥,返青肥加穗肥,加大了返青肥的施用量,時間有些推遲,與分櫱肥進行合併。主要問題是偏施氮肥,生長過旺,生育期延遲,後期倒伏風險偏大。@金稻穗獎
經過大田施肥狀況調查,我個人認為這種施肥方式還是沒有問題,可以滿足水稻生長的需求,有問題的是氮肥、鉀肥的施用量和時機。由於面積大,總投入比較大,種植戶對肥料價格敏感,對於相對便宜的24-8-10型別的偏氮型複合肥,正常溫度下,分櫱發生正常,在低溫情況下,鉀元素、磷元素的吸收受阻,容易出現赤枯病。
總結:在水稻生長過程中,採用全層施肥,使用氮磷鉀平衡性的複合肥,及時使用返青肥,巧施穗肥,酌情使用粒肥。在實際操作中,我們從來都說“看苗施肥”,不同階段的施肥,還要看土壤肥力基礎,土壤的條件,進行肥料補施,滿足生長需要。
-
11 # 傷不起的農村人
水稻作為農民的主食農作物,每一餐飯都離不開大米,要麼煮粥要麼煮飯或者加工成各種各樣的美食。那麼水稻一般施幾次肥呢?
育秧期
育苗前翻耕稻田時在田漚肥農家的雞、鴨、牛等家禽尿糞、一段時間後再次翻耕施加氮氨混合除草藥打碎,攪拌均勻,起壟刮平壟面,均勻的撒上提前發好芽的種子,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買育苗盆來育苗比較容易移植,蓋起保護膜防曬防雨水防蟲害,後期管理得當,用育苗盆育苗一般十五天到二十天就可以移植了,直接撒播種子育苗二十五天到三十天就可以移植,最好是早上或者旁晚移植以免中午太陽照導致稻苗缺水分萎嫣。
插秧植期
1、移植前跟育苗前同樣的漚肥,施加農家肥氮氨作底肥多次翻耕,2、移植後一週及時上護苗水,這時水稻吸收能力差,對水分需求高,插秧後如果缺水,秧苗返青緩慢甚至會造成秧苗死亡,再次施農家肥人類尿糞或者複合肥、尿素,3、水稻根莖分櫱長有新的分株後雜草叢生與水稻爭水分、肥料、光照,先除草再翻苗與苗間距的泥巴後三次施複合肥或尿素混合除草藥,後續管理要細心的觀察蟲害及時施噴農藥。
水稻施肥要分育秧期施肥和插秧期施肥,不管施幾次肥除了以上施肥外如果有需要也可以再次施肥。
-
12 # 地球修理者老趙
水稻一般施幾次肥?
水稻一生中要經過,底肥,返青肥,分櫱肥,孕穗肥,灌漿肥幾個階段的完成,才會達到成熟豐收。
底肥是任何作物的種植都必須要備足的,水稻更不例外。目前關於底肥的施入,有不同的路徑,有全部施用農家肥的,也有用無機化合物的(普通說的化肥),也有用有機肥的。
但最普遍用的最廣的還是化肥,一是方便,二是相對便宜。若說環保效果最好當數農家肥和有機肥,但農家肥麻煩,資源少,有機肥昂貴,現在都很少有人再用,化肥是用的最多的,一是方便,二是見效快。但缺點是造成土地板結,結構不合理,為達產量,必須每年都要施入很大的量。
水稻的底肥,若用農家肥,一畝地大約四到五千公斤即可達到最佳效果,而且肥效長,土壤蔬松,地力厚。有機肥用量也不少僅次於農家肥,且價格高,不實用。最關鍵的就是化學肥料了,一般來說,用化學肥料作底肥,必須選用肥效長的緩釋肥,如磷肥,二氨,複合肥,水稻專用肥。常用的組合配方是:
①每畝100斤複合肥或水稻專用肥,另配20斤尿素施入。
②磷肥一畝100斤,尿素30斤,硫酸鉀20斤到25斤。
返青肥,水稻栽插三天後即可施入,用量不可超過30斤,同時加帶除草劑,殺蟲殺菌劑一同撒入稻田,稻田必須淺水層保持一星期左右。
分櫱肥,要求在一週後或十天後施入,也有的農民,返青肥和分櫱肥一同施入,其效果沒什麼差別。只不過省了一次麻煩。用量不可超過20斤尿素。
孕穗肥,一般一畝10到15斤尿素。灌漿肥視水稻長勢酌用。缺則用,不缺不用。
除了以上幾個重要階段的施肥,我們還必須要重視葉面肥的施用。在每次用藥時,可以加入愛苗,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用以加強增產壯苗抗倒伏,尤其是後期磷酸二氫鉀的運用特別關鍵,它可以極大的提高水稻千粒重,有明顯增產作用。水稻生長控制劑可以控制水稻旺長徒長,要適時適量運用。
以上有關水稻用肥的情況,實屬個人使用經驗,僅供參考。
-
13 #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正常情況下,水稻種植一季的過程中,需要土施肥料3-4次左右,也叫做分段施肥;葉片噴施的肥料看您的具體管理方式而定。
水稻的生育期較長,比如黑龍江地區從5月中下旬開始移栽,一直到9月中下旬的生理成熟階段,至少需要120天以上的時間。如果在把收割的時間計算在內的話,應該在140-150天左右的時間。所以,如何保證這麼長的生育期內都能得到有效的養分供給對水稻的施肥方式有著較為直接的要求。所以,水稻的施肥就要針對水稻不同的生育期來進行不同時期、不同肥料、不同用量進行調整,我們黑龍江墾區將這種施肥方式稱作“分段施肥”。目前,除了側深施肥技術之外,黑龍江墾區所有的稻農都在採取“分段施肥”的肥料施用方式種植水稻。
1、底肥。也叫做基肥,也是維持水稻整個生育期生長的基礎肥料。一般來說,基肥的用量佔到整個水稻整個生育期肥料施用總量的50-60%左右。底肥中尿素的用量佔尿素總量的40%左右,磷肥一次性在底肥施入,鉀肥則佔鉀肥施用總量的50-60%左右。三種肥料在混拌均勻之後,可以在稻田泡水之後進行撒施並進行水整地,達到全層施肥的目的。也可以採取在泡田之前進行旱揚肥,這對減少撒施肥料的難度以及施用機械撒肥器撒施肥料來講,有一定的好處。但是,從肥料利用率的角度來講,還是建議前者。
除此之外,現在也有一些稻農朋友採取底肥只施用磷肥和鉀肥的方式來施用基肥。原本基肥中的氮肥則轉移到移栽後施用,說是可以減少氮肥的損失、水稻長的好。但是從氮肥的養分釋放原理方面來講,這樣做反而會加劇氮素在水中的流失的情況,畢竟缺少氮素在水中向土壤沉積也需要時間,沉積的量也有限。大量的氮素溶解在水中是很難被秧苗的根系高效利用。
2、返青肥。返青肥是移栽之後加速秧苗返青、促進移栽秧苗的根系生長以及有機物積累的肥料。秧苗在移栽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對根系造成一定的傷害,受傷根系的生理生化功能受到嚴重的抑制作用,地上部為了避免蒸騰作用造成的水分過度流失,會關閉氣孔將有限的水分積累在體內,會呈現出顏色退綠、葉片萎蔫等表現。所以,移栽之後及時的施用一些硫酸銨等速效氮成分的返青肥對於提高水稻的返青速度、加快根系的恢復速度有著比較明顯的效果。但是,返青肥不建議使用尿素,肥效反應相對慢,對秧苗返青的恢復效果比硫酸銨之類的速效氮肥差一些。
3、分櫱肥。現在有一些稻農朋友在水稻返青之後就會施用分櫱肥。雖然說對提高水稻的長勢有很好的的效果,但是在水稻分櫱的盛期卻不能獲得最強的肥效反應,這些稻農朋友就會採取超量施用尿素的方式來減輕這類情況。這種做法並不科學,我們需要根據水稻的肥料反應規律在適當的時期、施用適量的氮肥。
水稻的肥效反應公式是n+2,也就是說3葉期施用的肥料在5葉期會表現出較強的肥效反應。而機插中苗的分櫱盛期是在7.5葉左右的階段。所以,根據n+2的原則,我們就需要在秧苗5-6葉左右的階段施用分櫱肥。主要以尿素為主,用量在尿素總量的30-40%左右。
4、穗肥。穗肥基本上是水稻生育期內最後使用的肥料了,以尿素和鉀肥為主。通常情況下,是在水稻的倒3葉完全抽出之後開始施用,此時水稻進入了幼穗分化的階段,還有2片葉的營養生長量。所以,穗肥的施用需要氮肥與鉀肥配合施用。對於穗肥來講,不建議過晚的施用,由於其中含有一定量的氮素肥料,過晚施用會造成氮肥後移的情況,造成水稻的貪青、晚熟、結實率降低以及倒伏几率變大的情況。所以,對於穗肥的施用建議採取“寧早不晚、重鉀輕氮”的原則來施用。
5、葉片噴施肥料。主要是葉片噴施中微量元素肥料和磷酸二氫鉀,中微量元素肥料可以在營養生長期和生殖生長期施用,對於改善水稻的生長、提高水稻的產量有一定的積極作用;而對於磷酸二氫鉀來講,則是在倒3葉完全抽出之後就可以使用了,主要用來補充幼穗、穎花和花粉分化、發育所需的磷元素,提高水稻的結實率。但是,葉片噴施磷酸二氫鉀建議不要超過3次,而且需要間隔7-10天左右的時間才能再次施用。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
14 # 鄉村老6哥
一年之中種水稻﹑施肥的時間
地:
種稻之前,必須先將稻田的土壤翻過,使其鬆軟,這個過程分為粗耕、細耕和蓋平三個期間。過去使用獸力和犁具,主要是水牛來整地犁田,但現在多用機器整地了。
育苗:
農民先在某塊田中培育秧苗,此田往往會被稱為秧田,在撒下稻種後,農人多半會在土上灑一層稻殼灰;現代則多由專門的育苗中心使用育苗箱來使稻苗成長,好的稻苗是稻作成功的關鍵。在秧苗長高約八公分時,就可以進行插秧了。
插秧:
將秧苗仔細的插進稻田中,間格有序。傳統的插秧法會使用秧繩、秧標或插秧輪,來在稻田中做記號。手工插秧時,會在左手的大拇指上戴分秧器,幫助農人將秧苗分出,並插進土裡。插秧的氣候相當重要,如大雨則會將秧苗打壞。現代多有插秧機插秧,但在土地起伏大,形狀不是方型的稻田中,還是需要人工插秧。秧苗一般會呈南北走向。還有更為便利的拋秧。
除草除蟲:
秧苗成長的時候,得時時照顧,並拔除雜草、有時也需用農藥來除掉害蟲(如福壽螺)。
施肥:
秧苗在抽高,長出第一節稻莖的時候稱為分蘗期,這段期間往往需要施肥,讓稻苗健壯的成長,並促進日後結穗米質的飽滿和數量。
灌排水:
水稻比較倚賴這個程式,旱稻的話是旱田,灌排水的過程較不一樣,但是一般都需在插秧後,幼穗形成時,還有抽穗開花期加強水份灌溉。
-
15 # 留守傅姐
水稻相對玉米和小麥是需肥較少的作物,但是要問它一季施幾次肥這個說不準,因為要根據栽培的土壤來決定。如果土壤的肥力較高,有時施了肥料還會導致肥贏;如果中等肥力及肥力偏下的水田一般施1-2肥就可以了。因此栽培水稻要看苗施肥,具體如下:
一:底肥栽培水稻前一般要打底肥。底肥的作用能使秧苗插下後穩根快,轉青快、發蘗也快。因此我們常見老農們有時候邊磨田的時候邊打底肥,這樣可以把撒下的底肥磨均勻,使全田肥力一致。但是,有些水田老農沒有先撒底肥,而是磨完田後就進行插秧了,說明這塊田的肥力一定很高,所以老農不撒底肥,而是等插完秧看秧苗的長勢情況再進行施肥。
二:分蘗肥當秧苗插下去的30天內,一般情況下要給秧苗撒一次分蘗肥。分蘗肥並不是一定要撒的,也是要進行看苗施肥。如果秧苗長勢好,分蘗好,說明此田的肥力暫時是滿足其生長,可以不撒肥,後期進入拔節期後再進行追肥。反之秧苗長勢慢,發蘗也慢那就趕緊的追肥。但追肥的量不能太多,要以薄肥勤施的原則進行。一般情況下畝施10-15公斤尿素即可。
另外還要施拔節肥或者穗粒肥,不過不管是施哪種肥,都要進行看苗施肥。水稻在雨水多的那年如果施的肥料和往常一樣,有時還會造成肥贏,所以我們在給他施肥時一定要觀察植株的長勢情況來進行施肥,做到保證植株生長的同時不肥贏、不旺長,從而保證豐收。具體施幾次肥,這個全國都沒有一個準確定論,所以看苗施肥才是真。
-
16 # 化龍263
根據多數老農的經驗,水稻施肥的原則是:
視地力施肥。地力肥沃的少施,地力貧瘦的多施;土層薄的少施,土層厚的可多施。
視苗情狀況施肥。苗情旺盛青綠的少施或不施;苗情衰弱返黃的多施。
無機化肥應氮磷鉀合理比例綜合施。根據水稻需求,一般氮佔25%,磷佔8%,鉀佔17%,總含量50%。
總原則:施肥宜早不宜遲,前重後輕,儘快攻起苗架,達到高產為目的。待圓杆拔節時控制無效分孽,讓基本苗長齊,並“餓苗"返淡黃促粗壯。這樣可以提高結實率,又能增強抗蟲抗病能力。
為達到以上目的,水稻一般重施兩次肥即可。
第一次:田麵肥
栽插之前施在大田裡,每畝氮磷鉀複合肥20至30斤。
施了田麵肥,栽下的禾苗生根快、生長快、返青快、分孽快、封行快、達到高產基本苗快。
第二次:追肥
也叫“追苗肥、攻苗肥",這是重點。一般在栽插半個月左右,也就是第一次的田麵肥快耗盡的時侯及時施下,每畝高含量氮磷鉀混合肥40至60斤不等。
在正常情況下,肥、水管理恰當,兩次施肥基本可滿足水稻全生育期的需要。
但任何事情都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美好,情況各異,
需說下補肥。
水稻在抱胎孕穗之前,如果苗架不均勻,差的地方補施一點點,好的地方不要加施。既可以補齊補均勻,又不至於肥料過剩。禾苗後期肥料過剩,造成太旺盛太青綠並非好事。
孕穗期或抽穗灌漿期,如果“營養不良”太嚴重,可用尿素+磷酸二氫鉀溶液葉面補施一到二次。
-
17 # 崑崙生物090
水稻高產的需肥特點是
分櫱期由於苗小,稻株同化面積小,幹物質積累較少,因而吸收養分數量也較少;水稻幼穗分化至抽穗期,葉面積逐漸增大,幹物質積累相應增多,此期吸收氮、磷、鉀養分的百分率幾乎佔水稻全生育期養分吸收總量的一半左右。
就水稻品種而言,晚稻由於其生育期短,對氮磷鉀三元素的吸收量在移栽後2~3周形成一個高峰。而單季稻由於生育期較長,對氮磷鉀三元素的吸收量一般分別在分櫱盛期和幼穗分化後期形成兩個吸肥高峰。因此,施肥必須根據水稻營養規律和吸肥特性,充分滿足水稻吸肥高峰對各種營養元素的需要。
水稻施肥的方法和用量
增施有機肥,進行秸稈還田或種植綠肥;控制氮肥總量,將氮肥重心後移,適當降低基肥和分櫱肥的氮肥比例,以減少前期無效分櫱和防止後期脫肥;適當增施鉀肥,提倡基肥、追肥分施。透過合理施用氮、鉀、矽肥和合理密植、水層管理等綜合措施,防治水稻倒伏和提高抗病能力。
在後期追肥中,可以施用崑崙風防病增產套餐進行氮磷鉀的追肥和使用, 如果水稻出現下位老葉葉尖及前端邊緣褐變或枯焦,同時出現褐色斑點的情況,一般考慮鉀元素嚴重缺失的情況,快速高效補鉀,可以隨挑戰王噴施黑金晶礦物黃腐酸鉀進行鉀肥的補充。
K離子能促進水稻對光能的利用和同化,不斷地增加葉片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增強“源”的生產力,K離子能促進光合產物的運輸,如運至水稻子粒中,在澱粉合成酶的作用下,合成澱粉,增加“庫”的貯存。所以水稻追施肥,根據情況酌情增加鉀肥的追施很有必要。
水稻田間施肥管理,為什麼不建議使用複合肥
複合肥裡面含有兩種以上的肥料,在農民種地施肥的過程中省去很多麻煩,可以說很便利。稻的生長過程中對各種元素的肥料的吸收不盡相同,尤其是對鉀肥的吸收多,氮磷鉀三種肥料的吸收比例一般是2:1:3。並且水稻的肥效反應時間比較慢,成分相對固定的複合肥一般作為基肥和底肥尚可,後期的追肥使用一般不建議複合肥。
-
18 # 黃筱妹
水稻整個生育期分為三段四次施肥,第一次為基肥,一般旋地前施用,氮磷鉀複合肥每畝40 ---50斤,約佔施肥總量的50%。
第二次為分孽肥,促進有效分櫱,增加每畝有效穗數,以氮磷複合肥為主,約佔總量的30%,一般畝施磷酸二銨15斤左右,尿素10斤左右。
第三次為接續肥,如果分櫱數不夠可追施,一般畝施3個15含量複合肥10斤左右,第四次為穗肥,要巧施,約佔總量10%左右,也可用高鉀複合肥10--15斤。
-
19 # 瑪嘉阿咪
四次施肥第一次為基肥,一般耕地時施用,氮磷鉀複合肥每畝40 ---50斤,約佔施肥總量的50%,第二次為分孽肥,促進有效分櫱,增加每畝有效穗數,以氮磷複合肥為主,約佔總量的30%,一般畝施磷酸二銨15斤左右,尿素10斤左右,第三次為接續肥,如果分櫱數不夠可追施,一般畝施3個15含量複合肥10斤左右,第四次為穗肥,要巧施,約佔總量10%左右,也可用高鉀複合肥10--15斤。
-
20 # shixJ
水稻整個生育期分為三段四次施肥,第一次為基肥,一般旋地前施用,氮磷鉀複合肥每畝40 ---50斤,約佔施肥總量的50%,第二次為分孽肥,促進有效分櫱,增加每畝有效穗數,以氮磷複合肥為主,約佔總量的30%,一般畝施磷酸二銨15斤左右,尿素10斤左右,第三次為接續肥,如果分櫱數不夠可追施,一般畝施3個15含量複合肥10斤左右,第四次為穗肥,要巧施,約佔總量10%左右,也可用高鉀複合肥10--15斤。
回覆列表
又到了施水稻分櫱肥的時候了,這個時候很多的朋友就有疑惑了,分櫱肥到底該怎麼施肥?有說一次性施入的,也有說分兩次施入的,我們到底該怎麼選擇呢?

我們先說幾種較為成熟的施肥方式:第一種,施肥方式,是重視前期施肥就是前期施入所有肥料,其目地就是早施肥促進分櫱。通常這種施肥方法底肥施入70%-80%剩餘肥料在分櫱期一次性施入。我們知道水稻分櫱是需要大量的氮肥,也是氮肥利用率最高的時段。我們的這種前促施肥法,就是為了促進分櫱。

第二種施肥方式是前促分櫱,中控,後補施。就是前期施入底肥和返青肥佔總肥量的80%-90%,後期穗肥和粒肥施入10%-20%。前期促分櫱我們不多解釋了,中控就是中期控制水稻秧苗的生長,後期補施穗肥和粒肥。
第三種施肥方式是前期基肥和分櫱肥佔總用肥量的50%-60%,後期的穗肥和粒肥佔總用肥量的40%-50%。

我們看到水稻施肥的方式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很多的地區前期分櫱不好,後期不需要施入其他的肥料就可以獲得很好的產量。這個時候我們就比較適用於第一種施肥方式,就是前促施肥法,主要就是促進分櫱,後期不需要追施其他肥料。
第二種情況就是一些地區前期施入很少的分櫱肥就可以,中期需要控制肥料的施入量,後期又需要補施穗肥和粒肥。這種情況是很普遍的,一般就是前期用少量的肥料就可以很好的分櫱,中期需要控制肥料的攝入,以免倒伏之類的情況發生,後期養分不足,需要施肥保證產量,這種施肥方法也是很普遍的。
至於第三種施肥方式,前期施肥量較少,後期施肥比重較大的方式是很少用到的,我們就不多說了。因為我們這裡沒驗證過這樣的施肥方式,不知道效果如何我們就不多評價了。

水稻施肥不是一成不變的,至於分櫱肥施一次還是兩次就要看我們的實際情況了。實踐是檢驗真知的唯一辦法,還在等什麼,快去試試你家的水稻適合哪種施肥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