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紫山霧閣
-
2 # 面壁者李灰
這場辯論的原文如下: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鰷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如何讓莊子心服口服?莊子從頭到尾都說他知道“魚之樂”,至於究竟怎麼知道的,他卻沒有說出來,但我們可以從他的文章和思想裡分析得知。
莊子的文章風格屬於東拉西扯、天馬行空型,想象力極其豐富,思維極其跳躍,再加上“齊物”的思想,我們可以推測莊子對“魚之樂”的結論來源:莊子認為萬物之間沒有分別,那自然人和魚也沒什麼分別。人能感受到快樂,魚也能。他透過把自己想象成魚,感受到了自由自在遊動的快樂,從而得出了“魚之樂”的結論。
針對莊子這樣一個充滿浪漫主義和哲學性的結論,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他拉回現實,用真實的感受迴應他。我們可以趁他不注意直接推他入水,待他狼狽地爬上岸後,才問他:“子為何不樂?”
如何讓惠子心服口服?惠子雖然是莊子的好朋友,喜歡和他探討和研究哲學問題,但他和莊子有一個根本的區別:他還是一名政治家。所以他和莊子辯論的時候更注重真實的感受和嚴謹的邏輯,問出了“子非魚,安知魚之樂?”這樣的千古名句,又盤出了“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這樣的完美邏輯。
方法一、從邏輯上回擊
子駁我言而毋須知我,我言魚樂而毋須知魚。
邏輯上其實簡單,我不就觀個魚,隨口說了句“魚很快樂”,為啥非要真的知道“魚之樂”?你聽我隨口一句話就開始反駁我,你也沒有真有多瞭解我的想法吧?
方法二、從感受上回擊
首先需要給惠子表演一個“神蹟”(魔術),直接憑空變出一條魚扔進河裡,然後淡淡地對目瞪口呆的惠子說:“我可生魚,故亦知魚。”
一個鑽牛角尖,一個轉移話題。對於鑽牛角尖的,我們要轉移話題,這樣就不要往裡面鑽了。對於轉移話題的,就要抓住話題不放,來鑽牛角尖,這樣別人疏於,不厭其煩的來解答,也許你嘴巴上就可以贏了?
原文: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鰷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