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救人者多數身陷險境甚至死亡,其家人每天以淚洗面,被救者不過多久仍然可以歡聲笑語。
12
回覆列表
  • 1 # 牙牙小語

    我們提倡大家在保護好自己的前提下救人,但是,那些奮不顧身救人的英雄,永遠是值得景仰並會對社會產生持續精神力量的偉大壯舉!

    題主的這個問題很有普遍性和現實意義。許多人在救人的時候,或者沒有科學的方法、或者因為意外的因素,從而讓自己身陷險境甚至犧牲,給家人帶來了無法彌補的永恆傷痛。

    在英雄犧牲當時,家人可能會贏得社會的廣泛關注,收穫關心關愛,感受到作為英雄家人的榮譽感(當然,對家人來說,什麼樣的榮譽都換不回親人在側)。

    時間久了,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人們的關注點總會轉移,能夠記得英雄事蹟的人會慢慢減少。甚至,有可能被救者都“忘了”。

    這個時候,可能許多旁人會感慨英雄是不是“白死了”!

    其實,大可不必如此擔憂。

    人們關注點的轉移,乃至被救者的“遺忘”,並不是真的“遺忘”,而是無論何人,都不應該永遠生活在記憶裡。記憶是一種營養和力量的汲取源泉,但不應當成為生活的負擔。

    人們向前看,並不意味著“忘記過去”。

    當然,還是那句話:大家在救人的時候,應當在保護好自己的前提下進行科學施救,並且反對盲目施救,擴大危險人群範圍。特別是未成年人,並不提倡他們對超過自己主體認識和能力的範圍直接施救(可採取間接方式)。

    但是,當危險發生時,每時每刻當事人都處於危急狀態,時間就是生命。這個時候,總有一些捨生忘死的人沒有任何考慮就直接救人。這種行為,將成為一個民族永遠的精神力量源泉。

    每個時代都需要英雄,英雄的行為價值不會僅僅停留於事件本身,這種價值不是“價格”,不能夠用簡單比較進行判斷。比如英雄和被救者的“道德比較”,不應當用來衡量“值不值”。

    面對救人事件,不進行道德綁架和價值比較,因為這種價值是精神層面的,比較其實是對英雄的褻瀆。

    不管怎麼說,希望英雄無恙、生命安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你35歲的時候還是一事無成,你會選擇去努力還是就此平淡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