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筆一杆一生
-
2 # 大王的釣魚日記
閱文之前,溫馨提示:快樂出釣,安全第一;文明作釣,愛惜環境;為娛而釣,幼魚放流!
“釣魚不打窩,釣到也不多”,特別是在水廣魚稀的自然水域,打窩的作用更關鍵!至於野釣打窩,是集中點位打,還是分散開打好?這兒咱們就簡單聊一下。
由於作釣的目標魚不同,打窩時需要窩料的狀態與數量也不同,也就導環了打窩方法的不同!
比如:目標魚為鰱鱅魚。因鰱鱅魚為濾食性魚類,並且為中上層大型魚,所以我們在打窩時要求窩料細膩、霧化好、比重輕,並且一次打窩量較大。
對於浮釣鰱鱅,打窩時多采用手拋式,窩點範圍不會太過精準。同時為了快速誘魚進窩,打窩時要求儘量把窩打大,有一個較大的霧化區。
如此,我們在作釣鰱鱅打窩時,多采用集散結合的方式。釣點中心集中打窩,打窩量大一些。釣點周圍散落打窩,打窩量少一些。以釣點為圓心,越往外打窩量越少!
比如:目標魚為鯽魚。鯽魚個體小,屬小型底層魚類,嘴巴較小,一次攝食量較小,所以選擇窩料時,以粉狀或小顆粒狀為主,並且一次打窩量不宜過多。
夏秋季節氣溫較高,鯽魚攝食量略大時,多采用手拋式或打窩器打窩。打窩範圍可以相對擴散一些,相對誘魚也會快一些。
冬季至早春,鯽魚的活躍度差,活動範圍變小,並且攝食量較少。這時打窩要求精準一些,同時打窩量要少,一般採用打窩器或誘釣結合的方式打窩。
比如:目標魚為鯉魚、草魚、青魚。這些魚為下層或中下層大型魚,個體較大,攝食量多,並且喜食固狀餌料。打窩時一般用顆粒飼料、玉米、糠餅、螺絲等,顆粒大霧化慢或不霧化的窩料,並且一次打窩量較大。
因作釣大型魚時,釣點通常離岸較遠,所以打窩時多采用打窩船、打窩勺或手拋式。
打窩方式上前期要求多打,並且集散結合,做到大面積誘魚,窩點精準留魚。後期要求少打勤打,主要起精準留魚作用。
以上就是個人關於野釣打窩的簡單分析!由於目標魚不同,魚的密度不同,作釣水情的不同,實際作釣中的打窩方法也有所不同。
最後,在此呼籲釣友們:小魚、母魚、籽魚請放流!如需帶走,僅取一餐便足矣!為以後有魚可釣,切不可多貪!
回覆列表
在野外垂釣由於水廣魚稀,為了把釣點周邊的魚聚集過來垂釣,人們往往事先會用各種味型的窩料打窩,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打窩的方法,根據垂釣者個人的愛好千差萬別。那麼野釣打窩是集中點位打還是散打好?我認為這兩種打法根據季節和魚情的變化,各有各的好處。
在野外垂釣打窩,如果你所垂釣的水域,魚情非常好的情況下,我認為散打和集中打兩種打窩方法,要聯合起來使用效果更好一點。首先用打窩器向窩裡打一次窩,再用手拋或打窩勺打一次窩。這樣打窩的作用是因為魚情好。集中打窩會造成釣點的魚過於密集。集中打窩和散打兩種打窩方法聯合起來使用,可以分散一下釣點密集的魚群。這樣你在垂釣時,就不會出現魚群經常蹭線造成的亂口漂相,也會避免在提杆時造成掛魚跑魚現象。
如果你所釣水域的魚情非常不好。打窩時最好還是採用集中打窩效果好。特別是在冬季,水裡邊的魚種大部分都不再覓食,也只有鯽魚和鯉魚覓食。但覓食的活躍性也不是很高,因此每次進到窩裡的魚也不多,這是集中打窩就顯示出了它很多優點。由於窩料集中,鉤餌只要拋進窩點的上方,進窩的魚就會很快找到鉤餌,但這個時候集中打窩,窩料一定不要太多,窩料要精要少打勤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