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國平軍史
-
2 # 老山泰o_
作為領兵打仗將軍,武藝是次要,能統兵佈陣如何打勝仗是重要,你真當小說裡所寫,統兵打仗將軍一碰面先單挑打一仗來決定全軍信負嗎。
-
3 # 不沉的經遠
關羽說這話不過是因為欣賞張遼而已,張遼的真實水平和關羽、張飛相比還差著不少。
劉備打算聯合曹操對付呂布一事洩露以後,呂布令高順、張遼率軍攻打小沛。張遼率軍攻打關羽守衛的西門,被關羽勸退。隨即張遼轉攻張飛守衛的東門,張飛出城迎戰,張遼退走,關羽也趕來勸住張飛,並誇了張遼一句“此人武藝不在你我之下”.。不過綜合張遼的實際戰績看,他的水平距離關羽、張飛差距還是蠻大的。
張遼在戰場上先後戰平過夏侯惇、張郃、太史慈、淩統等人。這些人中夏侯惇在滎陽之戰曾經十合左右被呂布擊敗。而張郃更是先後敗在趙雲、馬超和張飛的手下。戰績最好的一次,不過是和張飛鬥了三五十合而已。
顯然夏侯惇、張郃的武藝都和超一流武將之間差距挺大。張遼既然和他們戰平,那麼應該水平接近,即使說張遼比夏侯惇、張郃稍微強一些,也強得有限。因此張遼對上關羽、張飛肯定不是對手。樂觀點估計,也就是能堅持幾十個回合而已。
所以關羽說張遼武藝不在自己兄弟之下,主要還是欣賞張遼的為人,為了勸阻張飛追擊張遼而說的一句客氣話,可不是說張遼真的武藝就那麼強了。
-
4 # 韶華傾夢
關羽和張飛,是蜀漢的五虎上將,代表著蜀漢武力較強的武將。張遼,曾先後跟隨過丁原、董卓,以及呂布,在呂布被吊死於白門樓後,張遼才投靠曹操。而投靠曹操後,張遼不負曹操所望,建立了赫赫戰功。
而關羽對張飛說,張遼的武藝不再二人之下一句,是發生在小沛之戰,當時張遼奉呂布之命,和高順一起攻打沛城。但因為關羽的言語相勸,張遼思緒頗多,不願和劉備勢力交戰。
關公曰:“此人武藝不在你我之下。因我以正言感之,頗有自悔之心,故不與我等戰耳。”
從這一句話,不難發現,關羽的嘴遁還是很厲害的,居然能夠以正言來感化張遼,使得張遼不願和劉備勢力交戰。但實際上,張遼只不過看到呂布已成敗勢,想要多方面的找好退路而已。而關羽對張遼的這一番話,也只不過是看重張遼為人,順便口頭上稱讚一下罷了。
而實際上,張遼的武藝水平和關羽,以及張飛等人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先來看一下張遼的戰績。在合肥之戰中,張遼和東吳猛將太史慈交戰七八十回合而不分勝負,而太史慈是能夠和“小霸王”打了一百回合而不分勝負的人。所以,張遼的實力還是不錯的。
此外,張遼還和淩統打了五十回合而不分勝負;和張郃打了五十回合而不分勝負。從這些戰績來看,張遼的武藝水平也就是和張郃,太史慈差不多。
而反觀張飛,張飛從虎牢關之戰到小沛之戰,其和呂布從五十餘合打到了一百餘合而不分勝負。可見,張飛的武藝水平一直是處於上升的狀態。而到了蒹葭關之戰時,張飛更是和馬超打了兩百二十回合以上而不分勝負。所以,張飛和馬超的武藝水平不相上下。
而和張飛差不多的馬超,卻能夠把和張遼不相上下的張郃擊敗,而且僅用了二十回合。換句話來說,張飛也能夠在二十回合擊敗張遼。
而在三國武將的單挑方面,除了那些一回合把敵將刺落下馬,或者是不十合斬殺敵將的戰績外,其餘有一定武藝水平的武將,在雙方對戰的時候,大抵都會打上五六十合,甚至是百來回合以上。
而張遼的武藝水平不錯,而張飛能夠在二十回合擊敗張遼,也能算得上是速勝了。
-
5 # 成蹊36173
張飛在聽到關公說張遼武藝不在你我之下時沒有下去廝殺,這就說明了一點張飛並非是莽夫,話說聽人勸吃飽飯,識時務者為俊傑。此時此刻的張飛並未收到嚴重的威脅,他沒有必要下去和張遼一決生死,當然必須要清楚張飛並非是怕了張遼,二哥相勸買個面子豈不是一團和氣?
-
6 # sunjin6278
張遼是曹魏五子良將之首,記得張遼曾為呂布大將時,與張郃對陣五十餘合不分勝負,因此其武藝應該和張郃徐晃差不多,也當屬三國一流武將。
袁紹大將顏良曾二十合大敗徐晃,馬超二十合敗張郃,趙雲在禳山力敵許褚、于禁、李典掩護劉備撤退,殺了一夜,又槍挑高覽,再接戰張郃,三十合擊敗張郃。馬超曾和張飛在葭萌關大戰二百餘合不分勝負,張飛與馬超的武藝應該不想上下。再者張飛曾在瓦罐口等地大敗過張郃,考慮張遼是曹魏五子良將之首,曾在白狼山一戰斬烏桓踏頓之首,在合肥之戰中率八百敢死隊於孫權十萬大軍中橫衝直撞,斬吳兵無數,而自己的八百敢死隊毫髮無損,又再接下來孫權攻合肥無功撤退時,大敗東吳軍於逍遙津,只殺得吳軍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孫權飛馬躍斷橋才保得性命。經此一役吳人奪氣,張遼威震逍遙津,就是江東小兒夜哭,一說張遼來了,小孩馬上不哭,這就是張遼止啼的由來。有鑑於張遼有這些光彩歷史,也許張遼比張郃、徐晃武功要略高些,張飛如果與張遼對陣,在五十合內應該能擊敗張遼。
那麼為什麼關羽對張飛說,張遼武藝不在他二人之下呢?其一性格相合。二人都很忠義正直,做事沉穩不張狂,相互有英雄惺惺相惜之感。其二都是山西老鄉。常言道: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張遼和關羽是同鄉人,異地相見自然就更感親密。相互照顧,相互幫襯,自然在情理之中。其三關羽和張遼應該在一起磋商過武藝。二人都是練武出身,都是武將,在一起自然會相互交流,相互切磋,關羽也許知道張遼武藝高深。其四關羽有一種惦記。也許張遼無意中透露了秦宜祿妻子杜氏的美貌,並帶關羽偷偷窺探了一翻,果然天姿國色。為了能得到杜氏,也許關羽有求於張遼。正因為有這些原因,關羽對張遼很好,當兩軍對陣時,關羽三言兩語說退了張遼,張飛卻以為張遼心怯主動撤走,就要追上去和張遼拼命,關羽害怕事情做絕有傷和氣,就對張飛說:“此人武藝不在你我之下,見你我在此,礙於情面,不願與我們對敵,就主動撤去了,我們又何必傷他義氣。”張飛聽了,自然依從,一場非常精彩的張飛張遼大戰,就這樣竟被關羽輕描淡寫地給化解了。
-
7 # 樾檬侃歷史
關羽說這話是出於對張遼的欣賞,不願張飛傷了張遼,因為關羽在曹魏短暫落腳時曾與張遼關係極為融洽,有惺惺相惜之情。
因此,在小沛之戰時當張遼引兵退至東門,張飛上前迎戰時,關羽便對張飛說了這話。
其實若論真實的武力值,張遼和張飛、關羽相比還差的不少。
張遼和張飛沒有直接對決過,不過我們可以透過對比來看一下二人之間的差距。
官渡之戰時,張遼與張郃有過一場大戰,兩人打了五十多個回合不分勝敗,由此可以看出張遼和張郃的武功應該是在伯仲之間。
張郃呢,與馬超也幹過一架,結果不到二十回合便敗在了馬超手中。
如果換和張郃旗鼓相當的張遼上場與馬超幹架,結果肯定也是一樣的,咱給打個對摺保守一點,那挺多也就三十多回合的事就會敗在馬超手下。
但張飛呢,那可是和馬超曾在一天之內連鬥三場,甚至還有一場夜戰,共大戰了二百多回合而不分勝負的人物。
後來,馬超歸順劉備,與關羽、張飛同為五虎上將。
所以說,張遼的武力值那是遠在張飛之下的,關羽那樣說只不過是想張飛不要傷害張遼罷了。
-
8 # 饞嘴肥貓鏟史官
三國迷們都不難發現,鼎立的魏蜀吳三方在軍事人才的配置上各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東吳方面喜歡用帥才,比如四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他們上陣單挑的武藝並不怎麼樣,但是運籌帷幄的水平很高;蜀漢方面則是猛將層出不窮,蜀漢五虎上將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個個都勇猛善鬥,武藝高強;而曹魏陣營的將領則比較豐富,有擅長陣前打鬥的,如典韋、許褚,有悍勇敢戰的,如夏侯惇、龐德,有老謀深算的,如李典、滿寵,還有很多即善於領兵,而陣前單挑實力也不弱的,比如張遼、張郃、徐晃、夏侯淵、曹仁等。
曹魏軍中有五子良將,就是這類智勇雙全,即能統兵作戰,也可以單挑廝殺的五個將領:張遼、于禁、樂進、徐晃、張郃。而這五位中,無論是軍事才華,取得的成就,還是在戰場上的名氣,張遼都是排在首位的。
張遼的軍事指揮才能毋庸置疑,早在呂布麾下時,就被任用為“八健將”中的首領。歸附曹操以後,屢次顯示出不凡的軍事眼光。北征烏桓的白狼山一戰,敏銳的搏捉到了戰機,力諫曹操發動攻勢,並被曹操授予臨陣總指揮的大權,親自率四路人馬向敵人發起突擊,陣斬蹋頓單于。赤壁之戰後,張遼被曹操任用駐守合肥,以當東吳,並在歷次戰鬥中展示出超群的軍事才華,打得有聲有色,尤其是逍遙津一戰,主動出擊,以少打多,八百破十萬,殺得東吳潰不成軍,心寒膽喪,但說起張遼之大名,“小兒亦不敢夜啼”,威震江東。
張遼的指揮才能如此高超,他的武藝如何呢?也是相當厲害的:曾經在濮陽城外力敵夏侯惇;延津渡與徐晃雙戰文丑;官渡之戰與張郃鬥四五十合不分勝負;烏巢襲殺蔣奇;冀州城外三合擊敗袁尚;追射沮鵠落馬;白狼山陣斬單于蹋頓;赤壁之戰射傷黃蓋落水;合肥城七八十合戰平太史慈;濡須口大戰淩統五十合不分勝負。
大家記得,張遼在呂布麾下時,曾經奉命率兵去攻打劉備三兄弟駐守的小沛城,到了小沛西門,當時負責防禦西門的正是關羽,關羽在城頭上對張郃說:“公儀表非俗,何故失身於賊?”張遼默然不語,領兵繞城而去。張遼帶著人馬到了東門,負責防禦東門的張飛見了,立即點齊兵馬,準備出城應戰,關羽聞訊飛馬趕來,張飛剛剛出城,張遼已經退去。張飛欲追,關羽忙把張飛叫了回來,對他說“此人武藝不在你我之下。因我以正言感之,頗有自悔之心,故不與我等戰耳。”
按照關羽的說法,張遼武藝很厲害,足以與關張相抗。那麼如果張飛執意出戰,與張遼陣前廝殺,兩人真能戰成不分勝負嗎?我們從幾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一、關羽的言論關羽確實對張飛說過張遼的武藝“不在你我之下”,但這並不能證明張遼真的具備與張飛相抗的實力。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說汜水關前,韓馥對諸侯們說“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但事實上潘鳳並沒有那麼厲害;劉備率兵收取荊南四郡時,零陵太守劉度的兒子劉賢也對父親說過,“他雖有張飛、趙雲之勇,我本州上將邢道榮,力敵萬人,可以抵對。”但真打起來,邢道榮“戰不數合”就被張飛打得“氣力不加”落荒而逃。
所以說,關羽的話不足以證明張遼的武力值能與張飛相抗。否則的話,張飛要出城與張遼廝殺,有人報知關羽,關羽“急來東門看時”。如果張遼武藝能夠與張飛抗衡,關羽急什麼?難道還擔心張遼能殺敗張飛不成?事情很明顯,他是擔心張飛傷了張遼,故有此一言,而張飛很聰明,“飛乃悟”,明白了關羽的意思。因此收兵,固守不出。
二、張遼的武力表現張遼的幾次陣前打鬥也能看出他的真實戰鬥力。比如在濮陽城下,曹操與呂布對陣,曹軍中樂進出戰,與臧霸“兩馬相交,雙槍齊舉,戰到三十餘合勝負不分”,夏侯惇拍馬挺槍出陣助戰,“張遼截住廝殺”。
雖然原著中沒有張遼與夏侯惇具體的打鬥過程和結果,但從後文中“惱得呂布性起,挺戟驟馬,衝出陣來”分析,如果張遼佔了上風,呂布肯定不會惱怒。正因為張遼毫無勝算,而夏侯惇曾經是呂布的手下敗將,呂布不能允許夏侯惇在自己面前大出風頭,才惱得性起,親自揮戟出戰,打跑了夏侯惇。
所以說,張遼的武藝雖然不錯,但決不會強於曹軍悍將夏侯惇。
官渡之戰中,張遼曾與袁紹麾下“河北四庭柱”之張郃有過一次對戰,“二將鬥了四五十合,不分勝負”。張郃這個人比較惜命,如果遇到武藝高於自己的強敵,他通常的作法是“見勢不妙,拔馬便走”,但這次與張遼交鋒卻大戰四五十合仍寸步不讓,說明張郃認為自己不會輸。以此看來,張遼的武力值與張郃處於同一層次,並沒有什麼優勢。
三、張遼與張飛的交鋒張遼與張飛確實有過一次交手,那就是在赤壁火攻之後的葫蘆口伏擊戰。曹操在赤壁遭到火攻後,全軍大敗,曹操率敗兵取道烏林北還,途經烏林道時,遭到了張飛的伏擊。許褚騎著無鞍馬來戰張飛,“張遼、徐晃二將,縱馬也來夾攻”。
經過一場混戰,曹操拔馬先逃,曹軍“諸將各自脫身”。而曹操逃遠後,“回顧眾將多已帶傷”。這說明在這次戰鬥中,許褚、張遼、徐晃這三人中可能還有人被張飛打傷了。
如果張遼武藝足以抗衡張飛的話,他與許褚聯手,再加上能硬撼許褚五十合不分勝負的徐晃,三人圍戰張飛,即使在敗勢下,豈能被張飛打得如此狼狽,還有人負傷?
透過以上分析,我們不難得出結論:以張遼的武藝,還不足以與張飛相抗。在三國武力排行榜上,“超級猛將”張飛的武力值僅次於巔峰期的呂布,而張遼肯定不及蜀漢五虎、顏、文、典、許等人,甚至也不及龐德、曹彰、徐晃、夏侯惇這些“強一流”,只能排到十五、六名開外了,與張飛之間的差距還是蠻大的。
小沛時的張飛已經進入了其武力值的巔峰期,具備硬撼呂布百餘合旗鼓相當的實力,如果在小沛城下,張遼與張飛陣前廝殺,頂不住三十合就得敗下陣來。
-
9 # 庭州行者
張遼雖在曹營中算得頂尖高手,但與蜀漢五虎上將相比,差距還是相當明顯。莫說張飛,便六十歲的老黃忠,張遼與之交手亦不見得能勝過。
張遼原是呂布帳下之得力干將,與高順並列。高順亮相併不多,故而很難判定其真實實力。不過呂布曾讓高順出戰張飛,由此可對高順實力稍稍瞭解。呂布在此之前曾與張飛交手三次,均不分勝負,深知張飛實力。第四次與張飛相拒,呂布先遣高順出戰張飛,高順抵抗一陣後體力不支,呂布繼而出手迎戰張飛。因此,與張遼齊名的高順,差距與張飛還是相當大的。
雖描寫高順之筆墨實在不多,且很快領盒飯,然從其為數不多的幾次登場觀之,呂布對他非常信任,但凡分兵,必令張遼高順獨當一方。以呂布之傲氣,尚能如此優待他,足見高順絕非等閒之輩。張遼在呂布陣營的地位並未明顯高出高順,他本人也並未對自己未能獲得比高順更高地位而表示不滿,在呂布生命最後一刻張遼依舊忠誠於他,由此可知張遼和高順的實力相差不大。
既如此,實力稍勝的張遼,面對張飛自然不能佔到上風。
自張遼的戰績而言,也絕難得出其武力“不下於關羽張飛”的結論。張遼對陣東吳眾菜雞難以取勝,對陣張郃也打成平手。張飛在漢中抱著玩一玩的心態和張郃交手,張郃極力撐了三五十回合,由此可知張郃與張飛的差距極大。因而與張郃伯仲之間的張遼,自然不是張飛的對手。
因此,從硬實力來說,張遼根本不是張飛的對手。二人若交戰,五十回合之內,張遼非死即傷。
威震華夏的關羽之所以對張飛說“張遼武功,不在你我之下”,更多表現出對於對張遼的欣賞。張遼和關羽性格相同,均極重義氣,在曹營中,張遼算得上關羽為數不多的摯交。關羽對張遼武功的判斷,不可避免受到私交的影響,故不自覺誇大。此外,關羽如此說,還為警示張飛莫要輕敵。
但無論如何,“武力不在關羽張飛之下”此話絕對是過於誇張。
-
10 # 縱觀歷史2020
前言:在《三國演義》中蜀國有五虎上將,其五虎上將之首是關羽,張飛也在其中。曹魏有五良將,張遼名列其中並排在首位。對於五虎上將和五子良將而言,他們都有著萬夫不擋之勇,是三國時期蜀國和魏國的頂尖武將,他們之間的單挑也尤為精彩。
對於五虎將和五良將之間單挑能力誰勝誰負每個人看法不同,但作為當事人的關羽曾經對張飛說張遼武藝不在你之下,這句話看起來張遼單挑很強,能戰勝張飛的意思,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作為五良將之一的張遼和張飛之間的單挑究竟誰勝誰負呢?關羽這句話又是出自哪裡呢?
在三國演義中,關羽大誇張遼的話來自當時張遼帶兵攻打張飛和關羽,由於劉備和曹操聯合打呂布的事情提前被洩密了,呂布率先動手想打掉劉備駐軍的小沛,保住徐州的安全。隨後呂布派遣了高順和張遼兩員大將一起出動圍攻還在小沛的劉備,張遼攻打西門,但被關羽勸退了。
關羽和張遼是同鄉,兩人之間肯定是有交情在裡面的,關羽向張遼深明大義,認為呂布是當世奸賊,不應該為其效力,張遼羞愧不語,看見關羽不出戰隨後就引兵退往東門,關羽也不為難沒有趁勢追殺。
三國演義中這樣描述:
“張遼引兵攻打西門,雲長在城上謂之曰:公儀表非俗,何故失身於 賊?張遼低頭不 語。雲長知此人有忠義之氣,更不以惡言相加, 亦不出戰。”
但是此時一旁的張飛來了看到張遼帶兵攻打,耐不住性子要出戰張遼,但被關羽勸住了,關羽這才對他說張遼武藝不在你關羽之下,現在他退兵了,是因為我的話讓他頗有感觸,讓他感到羞愧,所以不想和我交戰。
飛曰:“彼懼而退,何不追之。”關公曰:“此人武藝不在你我之下。因我以正言感之,頗有自悔之心,故不與我 等戰耳。”
那麼關羽說的張遼武藝不在自己和張飛之下,說明張遼能和關羽張飛打平手了?這句話是真心說的嗎,難道張遼真的能和張飛打平手?當然不可能,張飛武藝明顯比張遼要高出不少,關羽這樣說僅僅是自謙的說法,側面說了張遼深明大義之舉。
具體來分析一下張飛和張遼之間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就拿張遼來說,在官渡之戰前夕和尚在袁紹處的張郃有過單挑不分勝負,兩人武藝相當沒有太大差距。而張飛對戰張郃的戰績是全勝,即使張郃小宇宙爆發也打不過張飛。
除此之外張遼在戰場山的單挑戰績有參考意義的有大戰太史慈,大戰夏侯惇,還大戰過淩統,這些和張遼交手的武將雖然都不錯,但沒有一個超級一流武將,張遼只能和他們算是統一檔次的。
就拿張郃來說,馬超能在二十回合擊敗張郃,又七八回合擊敗於禁,張遼自然不是馬超的對手了。曹操在瞭解到馬超的實力之後對馬超也是極為害怕 ,說出了那句“馬兒不死,我無葬身之地,”說明馬超在曹營將領無人能戰勝。
張飛能和馬超連續三場打平,其武藝自然不比馬超若後,因此張飛戰張遼的結果也猶如馬超戰張郃那樣,能在二十回合內輕鬆將張遼擊敗,所以比來比去張遼和張飛之間的差距很大,中間還差了一個等級的那種。
既然張遼打不過張飛,那對陣關羽如何呢?張遼單挑自然也不是關羽的對手,因為關羽有他無法戰勝的對手。在官渡之戰前袁紹派遣顏良和文丑為先鋒,張遼和徐晃雙雙出戰文丑,都被文丑輕鬆擊敗了,說明文丑比張遼和徐晃單挑能力強不少,但關羽一上來先三個回合讓文丑害怕,隨後在文丑怯戰之際迅速將其斬殺,從這裡就能看出關羽和張遼還有徐晃之間的差距,所以關羽也能輕鬆戰勝張遼的。
張遼和關羽張飛比較的話,單挑能力還算差了一大截的,關羽之所以那麼說一來是對張力的敬重,他的為人讓關羽十分看好。而來也是為了阻止張飛上前與他廝殺,萬一結果造成傷亡就不好辦了。
-
11 # 大飛熊騎士
從小說的角度,張遼的武藝也很高強,而且一向作戰勇猛,不過論戰績,張遼是無法和張飛相提並論的,那麼張飛能在幾回合擊敗張遼?其實也不好判斷,因為單挑除了武藝,還有各種不同的因素影響,比如武將的狀態問題,所以還是得綜合分析一下。
其實張遼也不是沒有和張飛打過,火燒赤壁,曹操二笑之後,就是張遼加徐晃,許褚阻擊的張飛。但是,徐晃已經阻擊了東吳軍,又和張郃阻擊了趙雲,屬於疲憊狀態;許褚雖然相對生力軍,但是一看是張飛,慌亂中騎了無鞍馬;張遼則是從一開始就護衛曹操,也是屬於疲勞狀態;所以,曹魏三將雖然成功阻擊了張飛,但之後曹操回顧眾將多帶傷,不過張遼後來接著指揮部隊開路,應該也只是小傷;所以,這場戰鬥可以判斷張飛武藝至少高出張遼一個層次,並不足以說明張飛能不能速勝張遼;更何況,還有兩場戰鬥對比,似乎張飛並不能速敗張遼。
一場是官渡之戰,張遼大戰張郃四五十回合不分勝負,還有一場是瓦口關之戰,張飛總共戰張郃五十到八十回合,都是平手收場;所以,這樣看來,張遼可能都可以打平張飛了?當然不是,官渡之戰,張郃雖然看起來打平張遼,其實要不是靠著“機變”的特點,早就輸了,所以曹操才稱奇,許褚才按捺不住,張遼武藝應該高過張郃一些;至於張飛之所以戰平張郃,並非武藝退化,而是原因有二,第一,張飛志在奪取張郃三寨,將曹魏勢力趕出巴蜀,所以重點在謀略;第二,也和謀略有關,張飛的武藝越高,反而越往謀略向發展,這也算物極必反吧。從徐州獻計開始,獨守長坂坡故布疑兵,入蜀生擒嚴顏先一步會合劉備等等。所以,瓦口關之戰無關武藝,主要是謀略的勝利;
張飛:一出場的對手就是三國第一的呂布,張飛一口一個“三家姓奴”,兩人打了五十回合平手後,關羽夾擊;此後,張飛戰呂布越戰越勇,呂布正好相反,最後還避戰張飛;所以,小說一開始就給張飛定了基調,這是頂級的超一流高手,甚至可以說是小說的“單挑王”,比如他對名將的戰績,四次讓另一位超一流的許褚吃了虧,還有和馬超一戰場面平手實則上風等等;張飛陣殺的武將在小說中僅次趙雲,也殺過紀靈這樣的名將;在五虎上將中,關羽的特點是斬名將屬性,趙雲的特點是突襲天下無雙,張飛的特點就是“獅子吼”,天下無雙;
張遼:原呂布的手下大將,戰績有:濮陽之戰,張遼和夏侯惇交手不知幾回合平手,惹得呂布發起進攻;延津之戰,張遼和徐晃追殺文丑,但張遼被射中坐騎,摔下馬來;官渡之戰,張遼和張郃大戰了四五十回合平手,許褚按捺不住,主動出戰;平河北,張遼一刀斬殺蔣奇;不三合擊敗袁尚,射殺祖鵠;突入陣中,斬殺單于蹋頓;濡須之戰,張遼大戰太史慈七八十回合平手;合肥之戰,張遼大戰淩統五十回合平手,不過淩統是被呂蒙接回;所以,縱觀張遼的戰績,特別是對戰太史慈,淩統,可以看出強一流的實力,可能略遜徐晃一點點;
所以,從戰績上看,關羽說的“張遼武藝不在你我之下”,這肯定是在迴護張遼;而且,張飛的武藝相對穩定,張遼的武藝則大概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張遼在刀法上比較猶豫,也比較沒有自信,所以惹得呂布大怒和許褚的按捺不住;第二階段,張遼的刀法乾脆利落得多,也有了斬將的能力,到了和太史慈一戰平手,到達鼎峰; 所以,第一階段的張遼對戰張飛,有可能十回合被張飛速敗;到了第二階段的張遼,張飛要擊敗張遼可能要二三十回合了。
-
12 # 梁一雜說
張飛不能速勝張遼!
若張遼單挑張飛,張遼必敗無疑,五十回合之內張遼必敗於張飛!
張遼,年輕時屬於呂布手下,當時他們排了一個“八健將”,而張遼排在首位,除呂布外,僅次於高順。
當然,這只是年輕時的張遼,不是巔峰期,巔峰期的話,肯定要比這個時候好!
《三國演義》的第十八章提到,高順軍在下邳城外與夏侯惇軍交戰時曾與其單挑。雙方大戰了四五十個回合,結果夏侯惇擊敗了高順。
從這個邏輯看,夏侯惇>高順>張遼。
也就是說,張遼與夏侯惇是差一個級別的。而夏侯惇是猛將,張飛更是猛將,但,讀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夏侯惇跟張飛差的不是一星半點,張飛讓一隻手,都能打贏夏侯惇。
三國演義第六回:夏侯敦挺槍躍馬,直取呂布。戰不數合,夏侯敦抵敵呂布不住,飛馬回陣。(夏侯敦vs呂布,數合,敗走。)
虎牢關一戰:飛抖擻精神,酣戰呂布。連鬥五十餘合,不分勝負。
以呂布,夏侯惇作為中間參照物,張飛與張遼的武藝對比立竿見影:呂布>張飛>夏侯惇>高順>張遼
而且這種階梯式到了張飛處,就呈現跳樓式下降!
如果這樣還不夠證明張遼五十回合之內必敗於張飛,咱再來一組參照人物:
官渡之戰時,張遼曾於張郃大戰五十回合,最終不分勝負;
張郃曾於蜀漢“五虎上將”馬超單挑過,結果張郃僅二十回合就敗走了;
而馬超和張飛大戰三百回合,不分勝負! 雙方你死我活,沒有保留實力!
同時,215年,張郃率軍進攻巴西宕渠,被張飛擊敗。張飛率精兵一萬多人,進攻張郃,由於山道狹窄,張郃軍隊前後不能救應,張飛隨即擊敗了張郃。
這裡可以看出,張飛不僅武藝高強,謀略方面也是不錯的,張郃在三國名將裡面,是非常有謀略的儒將。
《三國演義》第二十六回:張遼、徐晃飛馬齊出,大叫:“文丑休走!”
結果:
張遼被文丑連射兩箭,其中一箭射中頭盔,將簪纓射去。一箭射中面頰。張遼落地。
文丑回馬復來,徐晃急輪大斧,截住廝殺。晃料敵不過,撥馬而回。
張遼與徐晃皆為曹魏“五子良將”,二人其戰文丑一人,結果敗落回家;
再看關羽,誅顏良,殺文丑;
騎著赤兔馬,手握青龍偃月刀,一刀將顏良殺了,轉過身朝文丑而去,僅三回合斬文丑於馬下。
張飛、關羽皆為萬人敵,張遼的武藝跟張飛比,還是差一大截,五十回合敗給張飛,那都是高看張遼武藝了。
為什麼題主會借關羽說“文遠(張遼)的武藝,不在你我之下”的話,來印證張飛是否能速勝張遼呢?
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張遼雖然武藝不如張飛,但張遼名氣也非常大,在老僱主呂布手裡是“八健將之首”,而到了曹操坐下,又是“五子良將之首”,武藝好,謀略更好,也不是孬人。
比如,逍遙津一戰:800精騎破10萬大軍!區區八百人擊敗孫權的十萬大軍,實實在在用腦子、謀略在打仗。
而張遼也因此一戰成名,被曹操封為拜為徵東將軍。張遼從此跨入曹魏的高階武官行列,213年後,張遼長鎮合肥。
而東吳失敗後,張遼的名聲在東吳更是了得:聞張遼來,小兒不敢夜哭!
題主看到張遼單挑結果和張遼名氣,便產生了這種想法,用張飛來印證張遼的實力。
那麼,為什麼關羽明知道張遼武藝遠遠不如張飛,還要說“文遠(張遼)的武藝,不在你我之下”?
第一,張遼與關羽屬於一路人,都是忠義之人,看張遼儀表不俗,是重情義之人,而關羽本身同樣義薄雲天,自然有了心心相惜的感覺;
第二,關羽,字雲長,河東解良(今山西運城)人。張遼,字文遠,雁門郡馬邑(今山西朔州)人。由此,可以看出,二人為山西老鄉。在古代雖然有不同陣營,但不到殊死相搏的時候,鄉黨情節是非常重的,所謂“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
關羽作為老鄉,年紀也比張遼年長,當然不願意看著老鄉被自己的結義兄弟殺死了。
第三,關羽說這話,也是無可奈何,不能直接對張飛說“張遼,是我老鄉,你不能殺他。”只能說“文遠,也很厲害,不在你我之下。”
若關羽無心救張遼,起碼不會稱呼敵將的字號,一般都會說“賊人強,兄弟莫追!”
張飛傻嗎? 原文是:飛乃悟!
張飛當然不傻,一聽就明白了關羽是什麼意思。關羽以武將身份看另外一武將能耐如何,張飛又豈能看不出來。關羽如此說,張飛必定要賣個面子給“二哥”。
就這樣,一場本來要見證三國武將戰鬥值的決戰,硬生生地被關羽一句話給摁下了,雖然少了一場張飛,張遼單挑,卻增加了讀者對三國武將的探討。
綜上,若張遼與張飛單挑的話,以張遼的戰鬥力,張飛要想速勝張遼也是不可能,張遼二三十回合還是頂的住張飛,而五十回合之內,張遼必敗無疑!
-
13 # 9紫氣東來
這是演義的一段關張對話吧,所探討的目的無非是關羽還是有意抬舉張遼呢?還是關羽顧及張遼的面呢?還是張遼真實有此實力呢所才有此一問。
依本人看張遼確實有此實力,從張遼平定北方指揮作戰,到破孫權威震逍遙津,來看張遼不僅武藝高強,而謀略超群,張飛若去追趕搞不準著了張遼的道兒,以關羽的眼光他不會隨便去誇張一個人的,馬超也不在他眼裡。張飛那時才有多點兵馬,追於守完全不是一會事。
理由張遼是曹魏將領中唯一進武廟的人選,他和關羽,張飛享同一待遇,可見此人非同一般。
另外有一點要設想一下,無論是三國志,是演義,都得合乎邏輯才有說服力,歷史專家學者們在評,百家講壇幾個名校教授在評,我們這些業餘愛好者也在班門弄斧,僅是憑自己想來分析而已,沒有什麼正確與非正確的標尺來衡量。
本人有三個疑問而且想象力也合乎情理。
(一)蜀漢地盤最小,成氣候最晚,除呂布外,怎超一流的武將都跑蜀漢去了呢?題外話,最能的謀士也到蜀漢去了呢?蜀漢又為什麼壯大不起來呢?
(二)曹魏戰將上千,為什麼就找不出能打仗黃忠將軍的人來,據說黃忠年輕時武藝比關羽還強,難道曹魏地大物博的土地上專出二類戰將,蜀漢僅曹魏的四分之一,真是奇了怪了。
(三)東吳更不用說了,除孫堅斬了華雄,孫策,太史慈小有名氣,那赤壁之戰可是東吳唱主角的,而三國有名的戰役東吳打兩埸勝兩場,三類角色的馬忠擒關羽,射殺黃忠,難道比東吳大一倍的東吳真是鼠輩,而無一人能與蜀漢五虎決一雌雄,我看未必。
經過包裝的段子也得合乎情理,本人認為關羽說的是實話,張遼的武藝確實不在關張之下,包括小霸王孫策的武藝也是一等一的,能稱小霸王的三國裡沒幾人,張遼不次於蜀漢五虎將任何一人。再見!
-
14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三國演義中,呂布搶了劉備的徐州,劉備走投無路之下,又投靠了呂布,呂布把劉備安置在小沛,劉備在小沛招兵買馬,逐漸引起了呂布的忌憚,於是呂布派出張遼和高順率軍攻打劉備,張遼先率軍攻打關羽駐守的城門,但被關羽勸退,然後張遼又去攻打張飛駐守的城門,張飛迎戰張遼,張遼馬上就退走了。
然後關羽趕到張飛這裡,跟張飛說了一句話,關羽說:此人武藝不在你我之下。此人就是張遼。關羽說張遼的武藝不在自己和張飛之下,那麼事實是否如此呢?張遼真的這麼厲害嗎?
張飛與關羽
張遼最早是呂布手下八健將之一,這八人分別是:張遼、臧霸、郝萌、曹性、成廉、魏續、宋憲、侯成,以張遼為首,高順不在其中,張遼是八健將中武力最高的人,我們來看一看八健將在三國武將中是什麼水平。
比如八健將之一的宋憲被顏良三個回合斬殺,魏續被顏良一個回合斬殺,兩個居然擋不住顏良一到三個回合,顏良的武藝在三國可以算超一流了,排名前十,那宋憲和魏續至少和顏良比差了三個檔次。
呂布八健將
郝萌、曹性、成廉、宋憲四人聯手打不過典韋,被典韋數個回合擊敗,此外,高順和侯成聯手也打不過典韋,按照這個水平,典韋一個人幾乎可以擋住八健將中的六個人聯手,那八健將的武藝在三國甚至連武安國、方悅、潘鳳這樣的將領都不如。
張遼與這些人在一起,看起來武藝也不怎麼樣,那張遼的戰績如何?
張遼首次出場是和夏侯惇交戰,兩個打了數個回合是平手,夏侯惇的武藝在曹營能排前五了,但兩個交手的回合數太短,也無法準確分析兩個武藝,張遼和臧霸聯手,擊敗了呂虔和曹洪的聯手,曹洪可是能與馬超大戰五六十回合的大將,如果臧霸武藝強過呂虔的話,那張遼武藝與曹洪算是差不多的水平。
張遼
張遼曾經與徐晃聯手一起戰文丑,但被文丑一箭射中了馬的臉部,導致張遼落馬,無法參戰,文丑是河北第二猛將,僅次於顏良,張遼當然不是對手,所以只能與徐晃聯手才敢戰文丑,另外,張遼曾經和張郃大戰四五十回合,打成了平手,張遼還隨曹操參與了烏巢之戰,數個回合斬殺了袁紹的大將蔣奇。
張遼三個回合擊敗了袁紹的兒子袁尚,三個回合打敗了沮皓並射殺了對方,隨曹操遠征烏桓時,張遼斬殺了烏桓單于蹋頓,赤壁之戰時,張遼與許褚、徐晃三人聯手戰張飛,打了個平手,張遼還與猛將太史慈單挑了七八十回合打成了平手,要知道太史慈的武藝與江東小霸王孫策不相上下,最終張遼還用計策打傷太史慈,導致太史慈傷重而死。
張遼
張遼還與江東將領淩統五十回合打成平手,淩統又與樂進五十回合戰成平手,所以張遼與樂進的武藝是差不多的,張遼最終被東吳將領丁奉一箭射中了腰部,因傷重而死。
縱觀張遼的一生,有很多平手,與太史慈、張郃、淩統、夏侯惇、曹洪等人都算是平手,張遼也沒有任何擊敗名將的紀錄的,如果按照張遼在三國演義中的戰績來排名的話,張遼武力在三國演義中差不多要排到20位左右。
再看看關羽和張飛在三國演義中的戰績,關羽溫酒斬華雄只用了數個回合,關羽千軍萬馬中斬顏良只用了一個回合,關羽對戰文丑只三個回合就擊敗了文丑,然後趁文丑逃命時就斬殺了文丑,這三個被關羽所殺的武將,任何一個都能斬殺張遼。
關羽
比如顏良,二十回合擊敗了徐晃,徐晃與許褚50回合是平手,和夏侯惇也曾經戰平,所以徐晃的武力應該強於或者等於張遼,張遼肯定是打不過顏良的,更別說關羽了,關羽還在土山之戰中擊敗了徐晃與許褚的聯手,關羽的武力差不多就是張遼的兩倍。
此外張遼也不是文丑的對手,文丑可以以一敵二對戰張遼和徐晃的聯手,雖然是用箭射倒了張遼,但這也是迎戰,並擊敗了兩人,文丑與關羽交戰可是硬碰硬,沒有任何其他成份在內,只三個回合,文丑就覺得自己不是關羽的對手,感動害怕,就想逃走,結果被殺,以文丑來比較的話,關羽的武力也差不是兩倍的張遼。
如果張遼與關羽單挑的話,關羽可以十個回合擊敗張遼,30回合斬殺張遼,不會更多了。
再來說張飛,張飛的武力僅次於關羽,戰績也是不凡,張飛兩次單挑呂布,都是平手,是三國演義中唯一一人能與呂布單挑一百回合而不敗的人,張遼有這個戰績嗎?當然沒有,光是憑這一點,張飛也能秒殺張遼。
張飛
此外,張遼、徐晃、許褚三人聯手大戰張飛,也不過是個平手,三人聯手都打不敗張飛,更何況張遼一個人戰張飛呢?如果是張遼與張飛單挑,張飛在20回合之內能擊敗張遼,在50回合之內能斬殺張遼。
所以,關羽這麼說,只是謙虛的說法,中國人歷來如此,喜歡誇獎自己喜歡的人,關羽喜歡張遼,這也從後來兩人惺惺相惜可以看出來,呂布敗亡後,張遼本來不想投降曹操,結果是劉備與關羽一起向曹操求情才保下張遼,這就是喜歡,後來當關羽不想投降曹操時,張遼也曾單人匹馬來勸說關羽,最終讓關羽以三個要求投降,兩人本來就是互相喜歡,相互欣賞,關羽說那話也只是隨便說說而已,別當真。
-
15 # 託託萊v蘇夕
關羽同張飛說這句話完全是一句客套話。並不是說張遼的武藝真的有這麼強。
張遼屬於智勇雙全的將領。濡須口之戰,張遼戰淩統似乎處於下風。張遼一生,從未在戰場上斬殺過任何一個名將,也缺乏和名將交手的機會。
合肥之戰,張遼大戰太史慈七八十合,不分勝敗。最後用計才將太史慈殺死。
太史慈的武力值同樣缺乏參考,有價值的參考物件只有孫策、張遼和程普幾人。張遼和孫策二人同樣缺乏參考,從孫策被許貢三個門客偷襲打成重傷看來,孫策的武藝可能也不算拔尖。
程普的武藝在演義中的設定,至多隻算準一流到二流。太史慈曾經同程普大戰三十個回合,同樣沒有拿下程普。張遼要是對陣程普,相必也很難輕易將其斬殺。
濡須口之戰,龐德大戰陳武,將其擊敗而且斬殺。陳武的武力設定同樣為準一流到二流。以此類推,龐德的武力應該強於張遼。
襄樊之戰,龐德同關羽大戰上百回合不分勝敗。龐關二人武力比較接近,因此關羽的武力應該也比張遼,高出一些。
以紀靈為參考,關羽的武力可能弱於張飛。因此張遼絕對打不過張飛。
另一個參考物件就是高順。
高順作為呂布手下的首席大將,武力值應該強於或者等於張遼。
曹操徵呂布之時,張飛曾大戰高順,二人戰鬥回合數不詳,高順力不能勝,處於下風。再加上張飛五十合拿不下張郃看來,張飛不可能能夠快速擊敗張遼。
在我的文章裡也分析過,張飛的武力同其他一流武將並不能拉開距離,不過因為他不怕死,武力有勇猛加成。
-
16 # 可妹淺談史
關羽和張飛都是漢末三國名將,都是萬人敵,而張遼也是三國曹魏名將,五子良將之一,張遼武藝真的有那麼厲害嗎?
我看未必!關羽說這話是出於對張遼的欣賞,不願張飛傷害張遼,這麼說的依據是什麼呢?
關羽
認識張遼是何許人也?張遼是什麼人?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三國演義》,看過的人都非常的喜歡諸葛亮劉備關羽等人,亂世中他們是大英雄,足智多謀而又驍勇善戰,但是三國中也有很多人雖然沒有非常有名但是也是不容小覷人生非常的精彩。
小說中有一人名叫張遼,他曾經追隨過很多人,有董卓呂布等人但是都沒有被得到重用,直到他遇到了曹操成為了最厲害的一名將軍,而著名的官渡大戰和合肥之站就有張遼的存在。
官渡之戰在《張遼傳》中並沒有被提及,而在《關羽傳》中張遼作為主力攻打顏良,但是最後的戰績卻是關羽的,這也讓張遼的光芒被蓋住了。
在後來的戰役中張遼開始開掛勢不可擋的取得勝利,而在合肥之戰中張遼帶領七千人鎮守但是孫權帶了十萬人攻打。
張遼機智應對,僅用八百人先發制人衝進了吳軍軍營,攪得對方手足無措嚇懵了孫權,在被對方兵力包圍的時候張遼強勢突圍帶領大家回城,這也導致後來孫權無奈返回。經過這一戰,張遼從此威震天下,名聲遠揚。
張遼
關羽真正的知己關羽這一輩子,真正的朋友不多。劉備和張飛,是兄弟,不是朋友。
如果沒有那一份義結金蘭的契約在,關二爺未必能瞧得上劉備、張飛這樣的人,劉備太面,張飛又太沒品味,關羽很難和他們心氣相同,惺惺相惜。
關二爺最愛看的書是《春秋》,所以,關二爺和劉備、張飛一個頭磕地上,他只能選擇義氣深重。
但嚴格意義上說,劉備張飛不是關羽的真正知己,只是兄弟。
關二爺真正的知己是張遼。身在曹營的張遼是如何認識劉備麾下的大將關羽的?俗語: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關羽與張遼同為山西人,故稱同鄉。
關羽和張遼早期互相聞名,雖然沒有見面卻相互敬佩對方的武藝和人品。既然是老鄉又是互相敬重的人,英雄相惜也是彼此間心靈的感應。
關羽
關羽和張遼第一次會面應該是徐州。當時劉備和呂布聯手共拒曹操。二人既是武將,又是同鄉,又都義氣深重,不免英雄相惜,志同道合。
後來,劉備與呂布交惡,白門樓上,關羽跪地為張遼求情,試想關羽是何等心高氣傲之人,竟為張遼而屈膝曹操,可知二人關係非同一般。
劉備兵敗徐州,關羽被圍土山,若以關羽的性格必以死相報劉備,是張遼從中周旋,關羽才得以保全自己及其二位嫂嫂的性命。
其後,關羽追隨曹操長達十餘年,在這期間,關羽和張遼同事曹操,自然朝夕相處,那關係,不用說,更加密切了。
關羽打聽到了劉備在河北袁紹那裡,立即辭別曹操,但曹操閉門不見,關羽第一個找的人就是張遼。
關羽過五關斬六將時,如若沒有張遼多次求情、並及時護送通關文書,關羽和二位嫂嫂根本不可能衝出重圍,活著見到劉備。關羽有張遼這樣的知己,此生足矣。
關羽與張遼
赤壁大戰,曹操戰敗,留張遼斷後,到華容道時,隨從只剩幾十人,人困馬乏; 關羽在此埋伏,念及昔日之情,放走曹操。
此時關羽已犯軍令,若能擒得曹軍大將尚能補救,沒想到匆匆趕來的是竟張遼。關羽念及和張遼是知己,只得違抗軍令,默默地為張遼閃開一條道路。張遼有關羽這樣的知己,夫復何求?
事實上,張遼武藝真的比得上關羽和張飛嗎?如果說關羽和張飛武藝是超一流的水平,那麼,張遼武藝只能屬於一流水平,肯定差一點。
張遼和張飛雖然沒有直接對決過,不過我們可以透過對比來看一下二人之間的差距。
張飛
官渡之戰時,張遼與張郃有過一場大戰,兩人打了五十多個回合不分勝敗,由此可以看出張遼和張郃的武功應該是在伯仲之間。
張郃呢,與馬超也幹過一架,結果不到二十回合便敗在了馬超手中。但張飛呢,那可是和馬超曾在一天之內連鬥三場,甚至還有一場夜戰,共大戰了二百多回合而不分勝負的人物。這足矣說明張遼比不上張飛。
張飛
再說關羽,關羽曾一合斬了顏良,而顏良二十合打敗徐晃,文丑和顏良一個水平,徐晃、張遼雙戰文丑,都敗給了文丑,徐晃和張遼是一個水平,關羽三合斬了文丑,也就是說,張遼比不上關羽。
正是因為關羽覺得張遼是一個儀表不俗的人,是重情義的人,而關羽本身也重情義,關羽不想和重情義的張遼拼個兩敗俱傷,在重情義的人眼中,義字當先,再加上關羽在曹魏短暫落腳時曾與張遼關係極為融洽,因此會有惺惺相惜之情。關羽之所以這麼勸張飛,就是讓張飛也把義字放在第一位,敬重有情義的人,不要魯莽行事。
-
17 # 寇往我亦可往
在《三國演義》裡,關羽誇過張遼武藝了得,不過這個只是謙虛之詞,當不得真。張遼和張飛沒有在公平環境下戰鬥過,唯一一次直接交手是赤壁之戰時曹操逃到葫蘆口,遇到張飛,許褚、徐晃、張遼三人圍攻張飛,掩護曹操逃跑,這一仗三個人打的很狼狽,不過此時許褚馬上無鞍,三個人又是敗軍之將,人困馬乏,無心戀戰,所以不能作為直接對比依據,只能從張遼其他的實戰記錄裡來間接比較一下。
應該說張遼的單挑記錄也是不錯的,曾經和夏侯惇、張郃、太史慈和淩統等名將戰平,除太史慈外,其他三人正好可以做個參考。
張飛和張郃的兩次交手,第一次是張飛讓雷銅包抄張郃後路,想的是不僅是擊敗張郃,還得儘可能多殺傷魏軍,所以肯定沒出全力,拖時間等雷銅到位。第二次張郃中了張飛的計,開始想著友軍來救援,所以拼命拖延時間,能堅持三五十個回合也不奇怪。到瓦口關的時候兩個人的交戰情況就可以發現張郃明顯不如張飛了,第一次張郃用計被張飛識破,伏兵被魏延擋住,張飛引軍衝突,張郃根本不能抵擋,大敗而走,死命拼殺才殺出一條路,第二次張飛率五百輕騎從小路殺進瓦口關,張郃部下有幾千軍馬,結果張郃一見張飛就嚇的奪路棄馬而逃,狼狽不堪。所以張遼面對張飛時,表現不會比張郃更好。
而從夏侯惇和淩統比較也可以發現張遼不如張飛。夏侯惇在滎陽之戰裡曾經和呂布交過手,結果是“抵敵呂布不住”,大敗而回。而淩統除了和張遼交手外,還和樂進大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而樂進曾經和于禁雙戰呂布,結果也是大敗而回。而張飛即使在虎牢關時,也曾經和呂布大戰五十餘合不分勝負,到了小沛時更是和呂布酣戰一百餘合打成平手,張飛的戰績遠遠超過了夏侯惇和樂進。
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比較,張遼都不是張飛的對手,但是如果公平交手,張遼表現也不會比張郃更差,正常情況下堅持二三十個回合沒問題,如果張遼拼命的話,張飛想無傷拿下張遼,那麼肯定也要到五十個回合以上。
-
18 # 半吊子溫柔
從小說角度來說,張飛作為主角劉備的兄弟,在作品中的著墨自然就要更多一些,對張遼的描寫就要更少一點。從二人的武力值來看,張遼的武藝和張飛應該是平分秋色的。關羽對張遼的評價是:此人武藝不在你我之下。這句話如果是別人說的,那還有待商榷,如果是出自關羽之口,那麼就比較中肯了。要知道,關羽是一個相當心高氣傲的人,一般人根本就不會入他的法眼,他能對張遼作出如此高的評價,足以證明張遼是非常有實力的。
猛將張飛
從綜合實力來看,張飛屬於勇猛型武將,對大哥劉備絕對忠誠,為大哥打仗可以絲毫不顧性命。這種不要命的作戰方式從一定角度上提高了張飛的單兵作戰能力,畢竟俗話說得好:軟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正是因為這種不要命的作戰風格,使得張飛即便就是面對呂布這樣的大高手也沒有任何怯懦,和呂布作戰的時候,幾次佔了上風,給人一種單兵作戰無敵的錯覺。
相比之下,張遼的統兵能力則遠遠大於他的單兵作戰能力,他更擅長的是指揮戰鬥,而非兩兩之間的單挑。事實上,在古代戰場上,主帥之間的單挑是幾乎不存在的,即便是在演義小說《三國演義》裡,主帥單挑的橋段也是少之又少。逍遙津一戰,張遼名聲大噪,即便就算是在曹操的營帳裡,張遼的謀略也是出類拔萃的。要知道,曹操的軍隊中人才濟濟,天下頂尖的謀士幾乎全部都在曹營中。能在這樣的環境裡脫穎而出,足見張遼的軍事綜合素質是非常高的。
而張飛,他最出眾的是個人能力,對他的統帥能力提及很少。至於為什麼少?我想主要應該有兩個原因,第一,就統帥而言,張飛更適合的是衝鋒陷陣,而不是坐在軍帳裡排兵佈陣。因為他不要命的性格,他作為衝鋒將軍的作用很明顯要比作為坐鎮後方的大帥要大得多,他更適合廝殺。第二,張飛火爆的脾氣註定他很難冷靜下來,他不適合作為統帥去指揮部隊,他的暴躁很容易會把整個部隊帶上一條不歸路。總的來說就是,張飛只會衝鋒陷陣,不會排兵佈陣。
綜上所述,如果是張遼和張飛兩個人單挑的話,張飛會勝利,畢竟張飛是一個把呂布逼得手足無措的人,單挑張遼絕不會敗,但也不會勝利的很輕鬆。但是作為一軍之將,從軍隊領導這個層面來看,張遼的綜合能力絕對要比張飛高很多。畢竟,戰爭不是兩個人之間的事情,就算你的單兵作戰能力再高,在千軍萬馬面前,也什麼都不是。在那個三足鼎立的混亂時代,個人能力的出眾固然很重要,但綜合能力的提升卻更加的重要。
-
19 # 心劍合23946778
這種問題其實挺無聊的,將領看的是帶兵作戰的能力,戰場又不是擂臺還真能一對一PK啊!那是小說對將領的一種描寫罷了,真人PK要是能打勝仗,呂布早就稱帝了
-
20 # 蘭言解疑語
張飛迎戰張遼,不會速勝。因為張文遠決非曹豹或張武、陳孫之流,此等碌碌之輩在張翼德面前根本走不上幾個回合即被刺死。張遼武藝到底多高暫且不表,至少不會低於紀靈吧。須知紀靈對陣關羽,居然撐過了三十個回合,夏侯惇在黃河邊戰關羽也有十幾個回合,張遼應該不會比夏侯惇差多少、張飛也應該不會比關羽差多少吧。
回覆列表
張遼,原是呂布麾下“八健將”排名首位的猛將,彼時的知名度在呂布陣營中,僅次於呂布和“陷陣營”頭目中郎將高順。
關羽,在曹營中暫時落腳時,與張遼關係極為融洽,有惺惺相惜之感,因此,在張遼引兵退至東門,張飛便出迎戰時,關羽對張飛說,此人武功不在你我之下。
實際上,關羽知道張遼的武功,只是不願張飛傷及張遼,所以才會派人叫張飛停止追擊,因此,張飛和張遼大戰一場的機會,就被關羽給攪黃了。
從三國演義中,其他將領的打鬥來推測,來印證未打鬥武將之間的功夫之優劣,不一定全都正確,但至少具備一定的參考價值。
官渡之戰,此時尚在袁紹陣營的張郃,與張遼大戰,雙方打鬥了五十餘合,不分勝敗;據此,即可判斷張遼和張郃的武功,應該是在伯仲之間,稱得上是半斤八兩。
馬超曾在八、九合內,殺敗於禁;張郃上前接戰,二十合內,也被馬超殺敗;可見武功與張郃相當的張遼,肯定在馬超槍下,充其量走不到三十合。
而張飛與馬超,曾經在一天之內,連鬥三場,挑燈夜戰,大戰二百二十餘合,不分勝敗;劉備收了馬超以後,馬超和張飛同為蜀漢“五虎將”。
馬超也曾殺得曹操割須棄袍,如果不是曹洪拼死抵擋了四、五十合,儘管曹洪氣力不加,刀法散亂,但畢竟為曹操贏得了逃跑的機會。曹操不禁無限感慨道:馬兒不死,我無葬身之地;又讚美馬超說,馬超不減當年呂布之勇。
張飛能和馬超大戰二百二十餘合,不分勝敗,武功當不在馬超之下,馬超只有二十合,就殺敗了張郃,與張郃大戰五十餘合,不分勝敗的張遼,自然武功遠在張飛之下。
此外,張飛又是三國將領中,保持了對第一猛將呂布打鬥數最高的將領,在虎牢關,單挑呂布五十餘合,不分勝敗;在徐州,再次單挑呂布,大戰一百餘合,不分勝敗,張遼在張飛手中,一般情況下,參考馬超二十合內,就殺敗了張郃,張遼頂多在張飛的蛇矛下,堅持三十合,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