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翠花生活錄
-
2 # 揹包裡的婚紗
1.如果經濟條件差需要留用彩禮,女兒和男方都認同,也願意留給女方父母,這樣女兒以後不會難做人!
2.如果經濟條件不錯,女方父母最好不要動用這些錢,留給女兒自己保管處理,避免後繼女兒因為彩禮錢在婆家有矛盾!
-
3 # 私密情感花園
彩禮錢父母花無可厚非,只要不浪費就沒有問題,彩禮是男方對女方家的誠意,女兒養這麼大不容易,父母有資格花。
我朋友小麗定親,男朋友給了18萬彩禮,小麗爸媽說拿這些錢置辦一些嫁妝,冰箱彩電洗衣機之類,好看又實用,可是意外發生了,小麗的爸爸出了車禍,需要大筆治療費,為了救急,就把彩禮錢花了,小麗的嫁妝錢沒有了。
小麗覺得父母沒有錯,父母的健康更重要,男方也沒有說啥,畢竟兩個人彼此愛慕,其他都是可以商量的,結婚後共同努力,錢還可以再賺,既然決定結婚成一家人,誰的錢無所謂,誰的父母都是自己的父母,只要不浪費,不亂花,沒有任何問題。
-
4 # 劉紫卉
一般要彩禮錢多的父母都是抱著花的態度要的,也有真心愛女兒為了女兒以後不作難要了彩禮以後等女兒生活困難了再給她的,如果是為了自己花錢故意要彩禮錢的父母真心的不喜歡他們,太自私了。
-
5 # 跟著蝸牛去散步
可能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風俗吧!像蝸牛這裡,父母是不會花女兒彩禮錢的。
婚前,男方給女方下聘,女方父母也會跟男方要彩禮錢。彩禮錢的數額在當地都有一個大致的標準,不過,根據男方家庭條件好差,會上下浮動一點。
父母收了這個錢之後並不會據為己有,而是會把它原封不動的存入銀行,辦一張銀行卡,有些父母還會自己再貼進去一部分。
等到女兒出嫁那天,父母就會將這張銀行卡交到她手中,作為她的嫁妝之一,也作為她的體己錢,由她自己支配。
不過,據蝸牛的一個同事說起,在她的老家,父母可不是這麼操作女兒的彩禮錢的。她們那兒,女兒出嫁,彩禮錢肯定是不能少的。女兒出嫁時,父母也會給辦些嫁妝,但大多比較簡單,主要是一些生活用品,其他電器、房子、車子之類的大件都由男方出。
這個彩禮錢就由父母收下了,一分都不會給女兒。有一次,她因為這個事問過她父母,她父母給她的回答是:我養你這麼大,供你吃供你穿還供你上學,這點錢連本都不夠。
她說她當時聽了,真的是哭笑不得,這就說得好像是把嫁女兒當成一場交易了。可是她也不怪她父母,因為在她們那兒都是這麼個樣子。父母也是怕嫁出去的女兒不會給自己養老,先提前攢一筆了。
而且,她還說,她們那如果家裡還有個兒子的,父母要起彩禮來更狠,往往是拿了女兒的彩禮去給兒子支付彩禮。做女兒的,更別想自己拿彩禮錢了。
所以呀,父母花女兒彩禮錢這事呀,還真沒什麼可爭議的,主要就是看當地的風俗習慣,還有父母的觀念。
-
6 # 朱才森
什麼花女兒彩禮錢,本身就父母養育的火夥費工資,生在貧窮家的兒女,父母吃苦耐勞養大的,本指望兒女長大成人享點福,貪窮人家出孝子就這道理,也成是實,有良心子女不計較,還會盡孝道,父母能動幫子幫女幫到壽終也不計較,子女盡孝盡到父母歸仙為止。
-
7 # 靜靜的雨巷
父母含辛茹苦養大孩子不容易,這個按照正常人的生活思維方式,不該花這個錢,如果經濟條件好的話,婚後做父母的偷偷還給孩子的也有,但是如果爹媽年紀大了,沒有經濟條件,無任何收入,給爸媽存起來養老用的話,也無可厚非。
-
8 # 立國7506
說說我遇到的吧。
我同學結婚時,婆家條件還行,給了比我們這裡通常兩倍的彩禮,人家婆家十分相中我這同學。同學家的經濟條件差一些,爸媽真的沒有過這麼多錢,於是用這錢先回了一趟老家,在老家呆了一個多月,又逛了北京才回來。花了大概一半吧,剩下的給她買了嫁妝。我媽羨慕的不得了,我婆家給我的比通常的還少一些,我媽就說我不知道多要點。
我婆家給我的彩禮雖然不多,但是我都買結婚的東西了,加上父母陪嫁的,也算豐厚。
我心裡不喜歡我父母花我的彩禮,我父母也沒有花我彩禮的意思。我媽不高興的是好像人家的姑娘比我值錢 ,媽媽就想要個臉而已,她說“我也不是賣姑娘”。
同事姑娘結婚,婆家給的彩禮同事留下來了,因相中了電梯樓交首付。後來又怕姑娘在婆家沒面子,房子寫的姑娘女婿的名字。
個人覺得彩禮應該給女兒帶著,作為小家庭建裝置用基金比較好。因為新婚家庭以後用錢的地方多著呢。
-
9 # 守望清泉
如何看待父母花女兒的彩禮錢?
我認為當地習俗不同處理彩禮的方式就不同;女方家的經濟條件不同,處理彩禮的方式也不同。所以,處理彩禮的方式五花八門,真難評價對錯。
但比較主流的方式是父母把彩禮錢原封不動地交給女兒,同時還會根據家裡的經濟條件再新增一部分也交給女兒作為私房錢。
有些地方經濟條件落後,孩子比較多,女方父母把彩禮錢留下一部分貼補家用,我覺得也無可厚非。
還有一些地方認為“嫁出去的女就是潑出去的水”,女兒出嫁了從此以後就是別人家的人了。受這種思想的影響,會把彩禮錢全部留下,只用一部分錢置辦嫁妝。這是一個地方的風俗習慣,做女兒的也只能乾瞪眼。
所以,對彩禮的處理方法千差萬別,孰是孰非不好界定。但這都是父母的權利,做女兒的只能順從,不能過多糾結。
-
10 # 大有來說
父母花女兒彩禮錢這事別人怎麼看不重要,重要的是花女兒彩禮錢的父母與女兒自己的想法。
有的父母認為,養大的女兒,收了的彩禮就是老人自己的,怎麼花都是自己的事。有的父母認為,彩禮錢是給女兒的保障,以後有點什麼事了,還能用得上。
有的女兒認為,彩禮錢是給父母養老用的,有的女兒認為,彩禮父母是要還給自己的。
對於彩禮,父母與女兒間,都是有不同的想法,不能說哪種對,哪種錯。關鍵在於,別為了這點彩禮錢,就影響了父母女兒的感情。
對於彩禮錢,可以實際情況實際來用。如果父母比較富裕,可以給女兒先留著這個錢,也可以給女兒用。如果父母不是那麼富裕,女兒可以把錢留給父母養老,自己小兩口靠自己多賺些錢,也算是盡孝道。
-
11 # Kalison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中國開始了這種攀比彩禮的現象!省與省之間比,省內也有了市裡跟市外比,同一個市的還有了鄉鎮之間的攀比,甚至還出現不能低於同村的鄰居的無奈說法……
你說這種思想對嗎?你要說不對,但大社會普遍都是這樣,你沒辦法跟誰講道理去,硬要講也可以,婚就不用結了!但按照這種思想,現在的年輕人結個婚太累了,有的甚至砸鍋賣鐵,負債累累!
其實彩禮本身就是一個傳統,一種文化,卻被一些人當作了發家致富的門路,可悲可笑!
最後父母花女兒的彩禮吧,本身是無可厚非,沒必要大驚小怪!父母養大一個女兒也不容易,本身這個彩禮就有男方孝敬岳父岳母作為感謝的一種方式的體現!當然了,遇到好的父母,又賠嫁給了男方!不賠嫁,自己花也沒有錯的說法啦!
-
12 # 鯨落jing
你也夠惡,心的,故意挑事端,你哪個眼看到花彩禮的丈人?你哪個眼看到把彩禮花了自己家的丈人存在?個例不談,生大病,臨時急用等。極少,所以不具備代表性~我們這裡就是孃家很窮的都有彩禮有相應嫁妝,更別提普通家庭嫁閨女了~
要是真讓你攤上了,只能說你出生地在女的少高彩禮盛行的地區
-
13 # Hineli利河伯
父母將女兒的彩禮私用!這個主要看地方的風俗!還得看父母的為人!不能一概而論!因人而異吧!
親妹與堂妹是同一年結的婚!但親妹的彩禮父母親除了給妹夫買東西外!剩下的都給親妹買了嫁妝!最後父母親還賠贈了些許!不多!但也是心意!
堂妹則不然!十萬的彩禮!堂妹給了五萬伯父伯母!她知道家裡建房子欠的債還有一點沒還清!用這錢去還債!平時堂妹賺的錢也差不多都給寄回家用了!到了結婚的時候還這樣!已是不錯了!堂妹帶著剩下的五萬置辦的嫁妝去了夫家!可伯父伯母滿村裡說堂妹不孝!還留著錢不給!堂妹知道後就傷心的不再回孃家了!親情由此變了味!
同是嫁女兒!父母們的處理方式卻截然不同!其實!彩禮連線著男方女方兩家人!處理不當!就可能影響這段姻緣!
-
14 # 117196015
我也是別人的女兒,然後我也有女兒,我也有兒子,我只想說父母之愛兒女為之計深遠,如果把養兒女當做要一種回報的話,那我無話可說。如果是作為愛的話,我覺得好像沒有臉伸手拿女兒的彩禮錢自己花用。
-
15 # 再現經典愛情與時尚
鄙視這種做法!女兒嫁人,找男方要彩禮,自己花,我想說“要點臉行嗎?”
這樣的行為與自己養了一頭牛賣了,把錢把錢留著自己花有什麼分別!這不是變相買女兒嗎?讓女兒外婆家怎麼抬得起頭來!不被人看扁了嗎!
嫁女兒,收穫的是一個女婿,而不是收穫了幾十萬彩禮!
我的觀點就是這樣!
-
16 # only百合心之語
我們本地的風俗基本是:結婚時,彩禮由女方原封不動地帶回婆家,孃家再根據實際情況,多少不一地添些嫁妝。說白了,彩禮和嫁妝,就是婆家、孃家兩家父母,為兒女合夥湊的新家庭的成立基金。
至於孃家父母花女兒的彩禮錢,我們這基本沒有,因為說出去會讓人笑話,有借嫁女兒收斂錢財,貪圖享受之嫌。中國是禮儀之邦,彩禮是自古流傳下來的,男方送給女方的聘禮,表示對女方的尊重和認可。既然是以男女雙方的婚姻為由,自然也應該用在他們身上。
如果存在孃家父母花女兒彩禮錢的話,可能也是在一些偏僻落後的地區,彩禮失去了文明的初衷,攀比現象嚴重。也許孃家經濟困難,沒有能力給兒子再娶媳婦,只能用嫁女兒的彩禮錢來相抵。或者孃家確實困難,有親人等錢看病,沒辦法,只能用女兒的彩禮錢來救命。這種情況還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只是一種極少的社會現象,個人無力改變,只能是地方經濟大環境好了,這種無奈的舉動自然也就消失了。
但是,如果是父母私吞女兒的彩禮錢,用於吃喝玩樂享受的話,就真的讓人側目而視了。培養一個女兒不容易,父母要付出很多的心血和財力,可是,養女兒是為了給她一生的幸福,而不是什麼成本投資,養好了可以轉手賺錢,有這種想法的父母是愚昧的,想必他們的女兒也很寒心。
每一個女孩降生人世,都是高貴而嬌嫩的公主,無論在孃家婆家,都應該呵護珍惜。孩子們就是上天派到父母身邊的天使,而她們,就是天使中最美麗、最可愛、最柔弱的化身。
-
17 # 靜觀細格
這樣的都是蠢人,急功近利,見錢眼開之輩。
真有困難,等女兒女婿結婚後,再張嘴要,孩子給那是孝順你的,你花著心安理得,還能成全孩子們的名聲。
結婚前,拿著女兒當人質和親家要錢,丟了人情,還丟了臉面,搞不好還會讓女兒被婆家嫌棄一輩子。
孩子們結了婚,兩家就是親戚,處的好自然會相互幫忙。親家有錢,看著你窮,會讓孩子們幫你。親家比你窮,你逼著要那點錢,會讓你們成為仇人。你閨女嫁過去有的罪受來。
所以說,好處不是爭來的,是相互讓出來的。想要幸福,首要人品立得住。
-
18 # 沈平52829997
送出去的彩禮你管人家怎麼花?想怎麼花就怎麼花,人家辛辛苦苦養了二十多年的閨女被你搶走了,怎麼,不懂感恩報答?虧你講話跟一個外人一樣,娶不起別犯賤啊!不覺得你說話沒水平嗎?罵你感覺輕了,沒辦法網路要文明聊天,呵呵!希望做的事情讓老百姓心服口服!
-
19 # 深沉的清睿
彩禮是男方父母為一個新生家庭組成準備的,而不是一個家庭對另外一個家庭扶貧,所以女方父母沒有資格花女兒的彩禮錢。
回覆列表
在農村嫁女兒都是會收到彩禮,彩禮錢有多有少,根據各地風俗不一樣,當然收到的彩禮也就不一樣。面對這些彩禮有的父母就會留給孩子,有的人彩禮錢在父母手上,也許是怕孩子亂花錢,幫孩子存著,也不知道最後能不能要回來。有的父母用彩禮錢給兒子娶媳婦用。還有父母把彩禮錢當作零花錢。這樣的父母太不靠譜了,這樣不就是變相的在賣女兒嗎?不收彩禮錢吧,又感覺吃虧,女兒養這大白白送人了!
客觀事實來說,如果女方家條件尚可,父母通情達理,一般彩禮結婚當天會全部交給女兒,並且還會陪嫁一些嫁妝。還有一些父母過三年五載會給女兒拿回婆家去,其實父母留著這些錢也是怕女兒萬一有什麼閃失,好拿出來支援女兒。
其實在我個人來看,父母適當的留下一些彩禮無可厚非,他們辛辛苦苦把我們撫養大,你嫁出去後縱容是一心向孝順可是融入的是一個陌生的家庭,承受的越來越多,對於父母的孝敬更多的是體現在語言和關懷上,心有餘而力不足,恐怕是大多數外嫁女的孝心吧!
你們結婚的彩禮父母到底是怎麼分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