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山我才
-
2 # Brightlight331
在公眾媒體的確不是討論技術細節的合適場所。但潘建偉總是做出違背常識的事,他的護身符是頂刊論文,他背後有國際糾纏幫以及希望他在中國吸取更多科技資源的勢力,更有隻看論文期刊檔次而不管實際內容是否可信的學術評價標準。在上述環境下,他憑頂刊論文足以忽悠了。忽悠終究經不起稍許認真的檢查。他至今沒有在學術上有任何一點得到學界一致認同的貢獻,所以,他總只能引用論文評閱人那些不真實的吹噓進行宣傳炒作。正常情況下,論文的評價應該是論文發表很多年以後的事,且應來自學界的廣泛意見,而現在都變得荒誕不經。尤其對於糾纏幫,論文評審在圈子進行,不管實驗結果是否可信,相互吹捧為重大突破或重要進展。論文剛發表,作者便聯絡新聞媒體報導炒作。潘建偉如果真是不知道兩個粒子量子糾纏尚未被實驗驗證,貝爾類實驗仍存在漏洞,進行表演,還只是學術見識問題。而事實不是這樣,這就涉及欺騙,尤其嚴重的是,欺騙的物件是當初他在國外拿到博士學位而沒有謀到職位時,接納了他,並給予他優厚待遇的祖國,以及這以後一直相信他在進行有價值科研活動的公眾。不用仔細考證他學術水平問題,取得任何科學成就,首先就要嚴謹和誠信,尤其科學領域應該驅逐出這類不誠信的人。
-
3 # 小杰80164096
量子科學是有爭議的。
全盤否定量子科學不可取。
有不同見解可以理解但要相互尊重。
量子是高維存在超越了三維的常識。
高維的思維打破了三維思維的線性侷限是人類意識質的飛躍。
人類全面接受高維事物還需要時間。
人類進步的潮流是大勢所趨誰也阻擋不了。
-
4 # 川西美公子
此人曾在演講中說過,量子糾纏只是一種猜想,目前沒法證實其存在。但隔幾天他又突破了,糾纏了。所以,縱觀前後,此人的說法始終是矛盾的,顛三倒四,裝神弄鬼。還有,做點事就生怕別人不知道,找媒體大肆吹捧炫耀,這不是一個科技工作者應有的態度。
-
5 # 瀟湘遊子3721
潘建偉院士是什麼樣的人?是不是騙子?應不應該質疑?我不懂科學原理。但潘建偉團隊的確做出了默子號科學試驗衛星併發射到了太空,而且也進行了北京至上海的量子通訊保密驗證,這麼大的專案(發射量子通訊衛星)中國國家相關科研機構應該是評估過並同意才能立項和實施的,發射後的成果也應該是相關機構和專家、領導人實際驗證了,才會在央視新聞中報到。所以,我相信國家專業機構和專家、領導人比我懂科學多得多!因此,我相信潘建偉是個幹實事的科學人!
-
6 # HAWK76269900
一雙手套,你拿了左手,我的肯定是右手;你拿了右手,我的肯定是左手,糾纏個六!!!你把左手的小拇指掰斷,我右手的大拇指同時折斷,這才叫糾纏!!!
-
7 # 量子165003813
在中國大有人信,以前的米是一種米養百種人,現在米是不管什麼米只養一種人,這裡所說的人只能從生物學上認可而已。真正意義上的人類會同情同類的悲慘遭遇,豬狗卻不會;豬以肥自為豬生第一,其他豬的死活與己無關,狗對主人親近勝過自己的同類,不管主人做錯什麼,它都義無反顧的支援,哪怕殘害同類也毫不猶豫。
-
8 # 餘生驛
未經確證之前,凡事皆有可能。
但量子糾纏是不同空間的一對量子的共同動態,說什麼人為“精確控制”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
9 # 獨愛豬頭肉
不想信也的相信、要不池老師你也拿出實錘證明他是騙經費,你該用你的知識報效國家、把潘比下去、而不是成天沒事幹發這種文章!
-
10 # 好大牛001
我為什麼說潘建偉是一個騙子?我為什麼說當前的基於"量子糾纏"的所謂"量子科技"是一場騙局?知道慣性定律吧?也就是"掃帚不到灰塵不會自行跑掉"的意思(任何物體在不受力的情況下其狀態是不會改變的)。慣性定律及能量守恆等自然界的基本定律量子力學也是必須遵守的。知道自然界有哪幾種相互作用吧?四種: 萬有引力,電磁相互作用,以及原子核內的強,弱相互作用。那麼,光子(電磁波)間有相互作用嗎?沒有!所以,光子間是沒有相互影響的,所以,光子間的量子糾纏是不可能的。還不清楚嗎?再說量子力學:量子力學已有很長的歷史了,其應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很普遍的。如對分子原子結構元素週期表的解釋(量子化學),對導體半導體絕緣體的解釋(固體物理),在超導超流理論上應用等等。這些都與騙子們的偽量子力學(量子糾纏)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千萬不要把量子糾纏(偽科學)於真正的量子力學(科學)混為一談!量子力學沒有錯,但是量子糾纏是騙子胡編亂造出來用來騙人的。把那個騙子稱作"中國的量子之父"是對華人(特別是中國物理學家)的羞辱和嘲笑。把那個奧地利人澤林格(潘的導師)稱作"奧地利的量子之父"看看奧地利人特別是奧地利的物理學家有何感受?!這幫騙子對量子力學的發展及應用沒有任何正面的貢獻!可悲的是14億人的中國從上到下讓幾個騙子騙得團團轉。該量子騙局已經有20幾年的歷史了,微軟谷歌IBM和中國政府一樣都是騙子們的受害者,中國受害最嚴重。請各位廣而告之。
報道潘建偉的影片連結:https://m.toutiaoimg.cn/group/6840048981792260616/?app=news_article×tamp=1592815434&group_id=6840048981792260616&use_new_style=0
池昭新揭露量子偽科技的文章連結:https://m.toutiaocdn.com/i6759815957771715076/?app=news_article×tamp=1592702805&req_id=20200621092644010130036138089ED308&group_id=6759815957771715076
回覆列表
“量子”這個詞,從一開始提出就是一個錯誤,後面越走越錯。能量,不可以說是一份一份的。能量是無形感覺存在。一份一份是有形。
《宇宙物理體系》俯看物理:
蘇東坡先生有一首名句: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我們對理論物理的探究,有一個問題,就是對前人留下的物理觀點怎麼看?是雲裡霧裡仰看?還是站在高處遠處俯看?
1,雲裡霧裡仰看舊物理,肯定會被舊物理觀點套牢,創新無望。不識物理真面目,只緣身在錯舊物理中。
2,高處遠處俯看舊物理,由於你的視野開闊廣闊,你只是把舊物理當作一個素材作為了解與參考。舊物理只是你謀劃新物理廣闊空間中的一個點,這個點有用的地方有借鑑的地方,即用即借鑑。也就是說,你的視野完全跳出舊物理的包圍,你是站在高處遠處俯看舊物理,你有自己的主見。
而《宇宙物理體系》就是這樣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