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愛手機

    比我寫得更有水平!書法,個人認為書法屬於藝術,你寫的越像顏真卿,也成不了第二個顏真卿。寫得越像,大不了就是一個顏體的贗品而已,如何寫出自己的特色,才是真正的突破!

  • 2 # 崇賢服義

    範笑歌先生對顏體有很深研究,而且也評過很多顏體書法,範認為“顏體分為造法與化境兩大類”,而多寶塔屬於造法類的前期,就像是年輕杜甫登泰山前的詩。

    所以你寫的多寶塔就是用來練顏形的,顏形練好了就很好看,但後面還有很多路要走。

    看一下範笑歌的一種顏楷,這種顏楷在顏的碑帖中好像沒有,但經範笑歌改動後就成了另外一種狀態。

    而範還能寫多種顏楷,包括把顏楷運用到其它方面去。這種演繹的能力是需要多體會學習的。

  • 3 # 覺呈

    這三個顏體字寫得有一定功夫:一,筆法不錯,筆力雄健,豐潤渾厚。二,間架結構穩健,大氣寬博,頗有顏氏雄風。三,不足之處是個別結構中心稍偏(如蓮字的車字稍偏左),個別橫劃收尾處稍顯誇張,宜自然為度。

  • 4 # tjsjsh

    先說顏體,碑刻太豐富了,顏體楷書屬於早期的有王琳墓誌、郭虛己墓誌、多寶塔。代表作是多寶塔。晚期的有大麻姑、顏勤禮、顏家廟,他們都是代表作。墨跡有自書告身帖和竹山堂連句,這兩部更是經典中的經典。其餘碑刻不可勝數。

    如果您說您寫的多寶塔屬於什麼水平,我會回答,很好很好非常棒!

    如果您說您寫的顏體屬於什麼水平,我會說,顏體早期的精髓您已經掌握。您是否會繼續臨習顏體其他碑刻或墨跡呢?如果會走下去,您寫的有顏體早期“工整”,方筆多,出尖多的特點會對臨習晚期的巔峰作品有影響,您會不適應的。您看《竹山堂連句》《大字麻姑仙壇記》《顏氏家廟碑》等,少有方筆,也不追求工整,看著貌似平直,“呆傻”“笨拙”,《竹山堂連句》更像小朋友的字,但真正臨習起來才知道這個很難!

    顏體一直是平正---平正---險絕--平正--平正,但每次平正都和以前不同。就看您想走到哪步了。

  • 5 # 李年榮

    整體來說還是寫的不錯,用筆清晰,沒有刻劃描模感,所臨的字也是顏真卿44歲時所書的巜多寶塔碑》,此碑直接二王、歐、虞、褚餘風,而又與唐人寫經有明顯的相似之處。整篇結構嚴密,點化圓整秀麗剛勁,雖尚未形成剛健雄強,沉雄渾厚,大氣磅礴的顏楷風格,但此碑已奠定了顏真卿書風的基本格調,他是留傳下來顏氏楷書中最早的作品,結構平穩端正,嚴謹莊重,是唐代尚法的代表碑刻之一,學顏體者多從此碑下手,入其奧堂。

    但題主展示的三字中,也有些須要調整的地方:

    “法”字的“”去”可以再舒展些,不會有藏頭縮尾之感,顯得更有精神!

    “蓮”字辶底的點用筆不對,不夠厚重。

    “”華”字的起筆露鋒太多,收筆也很雷同,缺乏變化。

    個人拙見,可一笑而過!

  • 6 # 透過之所

    此顏楷很好,但還不夠。範笑歌的顏楷據說有很多種,範老師可以將顏楷衍生轉化,形成自我風格,這應該是書法家應該做的。

    你可以慢慢轉換境界,向顏楷的高境界邁進,加油。

  • 7 # 筆畫人生

    從圖上看,功底還是有的,但在學顏裡,並不算出彩。

    顏體出自二王,但風格上與王羲之妍美書風截然不同,以雄強,蒼勁,穩重為自家面貌,別開生面自成一體。歐,趙楷書是繼承王羲之的比較多,從突破性上顏真卿是優於此二位的,也算是“雄拙一派”書風的開山鼻祖。因此後世常常有人拿顏魯公跟王羲之作比較,卻沒有人拿歐,趙,柳去跟王羲之書法比。可見顏體的獨到之處,所以將顏體排楷四家之首,還是很有說服力的。

    顏體除了大家公認穩健,雄強之外,還有一個特點往往被忽視。它的結字也和其它書體不同,顏體大多數字是內鬆外緊。這一點有別於我們常常說的——內緊外鬆。

    圖片中所書的“法,蓮,華”幾個字,粗看還可以,如果真的上綱上線去深究,那問題還是不少的。例如

    法字中,箭頭前的筆畫,處理的過於草率。最後的點頓筆的時候是用“筆肚”一頓而過,你試著用二分,三分筆去頓,收筆,他的力量才能體現出來。這三個字中有很多地方線條,均力不從心。蓮中的豎,如果用在趙體裡還說的過去,用在顏體裡就會和其它筆畫格格不入。捺畫最後重壓,稍回鋒,再出鋒的位置也沒有銜接處理的好,鋒也出的草率了些。華字中豎,本身是顏字出彩的一筆,但沒有寫出厚重感,從起筆到出鋒都處於“飄”的狀態。

    當然了,我的水平淺薄,也是妄言了。如有不對之處,還望兄臺莫怪!

  • 8 # 漠中漁

    多寶塔臨帖內容,只能說有一定的模仿能力,不是第一次接觸多寶塔。不要臨幾個字就問別人寫的怎麼樣?說是顏體功底就更不靠譜了,臨跟寫準確的說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臨誰像誰是學書者最基本的要求,尤其是外形相似。得意忘形才是學書的最高境界,不要妄談功底,自己幾斤幾兩自己最清楚。話說的不好聽但發自內心,謝謝

  • 9 # 湘順1

    第一字法字,你寫得還不到位,三點水左邊和右邊的去字沒有結合好。

    第二個字蓮字和第三個字華字比第一個字法好得好一點。

    總而言之作者臨摹水平剛剛及格,需要以後一定精臨摹!

  • 10 # 申正義文

    本人雖自學書法多年,也曾臨習過顏真卿諸帖,但,總是找不到感覺,面對其顏體書法,自愧不如。可謂:學書仍未成功,同志尚須努力!

    以下是本人臨習顏體的作品,請老師和書友們指教。

  • 11 # 月亮hhz

    說實在話,這三個顏體字寫得不錯,應該練過2~3年。用筆清晰,沒有描筆痕跡,也就是說,所有筆畫都是一次寫成,還有模有樣,已具顏體雛形。

    這三個字與顏真卿《多寶塔碑》貼上的字相仿,應是臨摹《多寶塔碑》貼無疑。《多寶塔碑》碑是顏真卿44歲時書寫的,雖不是其寫得最好的,沒有其晚年的《顏勤禮碑》成熟,但也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備受人們推崇,也是大多數人習顏體的基礎貼。

    這三個字也存在瑕疵:

    一、法字:去字不夠舒展,三點水的提應收一點。

    二、蓮字:草字頭橫變兩點,右點稍單薄。之底的點用筆欠妥,不夠厚重,捺筆收筆時筆鋒未聚攏。車字的豎重心稍失衡。

    三、華字:起筆露鋒多,字不夠含蓄。收筆變化不夠,有點雷同。

    個人淺見,見笑。

  • 12 # 墨林自牧

    這個顏體已經很不錯了,感覺比我的好,我感覺我寫的顏體是歐體。

    一直在練習歐體,感覺練到一定程度對人的束縛還是比較大,寫其他楷書都有歐體影子。

    歐體的審美太規矩,這需要一個轉變,在“法”中轉變,還需要很好學習,畢竟歐體只是書法一小部分。

  • 13 # 最美天籟之聲

    我們學習楷書都是以歐、顏、柳、趙四家為代表。他們各自有各自的不同特點、風格。1、歐體

    歐陽詢的楷書歷來被公認為古今楷法第一。歐書點畫精確、結構謹嚴,達到了所謂“一畫不可移”的境界。歐書還很富於變化,在端莊凝重之中表現出生動的變化。以下為歐陽詢的《九成宮碑》。

    2、顏體

    顏真卿是中國書法史上一位通古開今的大師。他的書法藝術博大精深,楷書寬博雄偉,行書、草書也極有陽剛之美,對後世影響深遠。如顏真聊的《多寶塔》

    3、柳體

    柳公權書法挺拔勁峭,內緊外鬆,筆力凌利勁健,點畫頓挫規整,嚴謹。柳公權的《玄秘塔碑》

    4、趙體

    趙體最大的特點是流暢便利。他的書法以圓潤、清秀、優雅見長,趙孟頫的《膽巴碑》

    你圖片的“法連華”三個字,可以說寫的非常棒!與顏體字的風格相符,筆畫均較渾厚穩健。以華、連二個字為例,顏體字如下圖所示,供參考對照,爭取達到形和神的一致。

    個人喜歡趙體字,行筆流暢,輕盈,筆畫之間有牽絲相連,比較接近現代審美標準,類似於行書。如下圖“連”

  • 14 # 易茗功

    總的來說臨得還是不錯的,字形很準,也抓住顏多寶塔特點,但是我覺得筆畫欠質量,起訖不乾淨;如“法”的最後一點,兩個草字頭,走之的兩點等;覺得在點畫要下功夫。呵呵!“噴”完別人,我希望大家來“噴”一下我的,因為我也在寫多寶塔,歡迎朋友們來噴!

  • 15 # 風掠鬚髮白

    這是要寫《妙法蓮華經》嗎?功德無量!

    僅憑這三個字,就可以斷定學的顏真卿《多寶塔》。承你的提問就是:水平很高!見功夫。

    我們常說的一眼柳、一眼歐就是形容一個人學的太像了,功夫很深。

    本人也臨過《多寶塔》多遍,但水平差太多了,但這不耽誤本人對這字的欣賞以及對書寫者的欣賞。

    祝願越寫越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釣魚子線材質型別該怎麼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