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刀槍劍戟3

    平臺載體要求太高,陸軍沒這麼大的平臺啊。看著上面就一坨,下面東西太多,支援的輔助系統更多。陸軍沒地方裝啊。

  • 2 # 金州夜話

    第一個問題就是重量的問題,陸軍沒有可以運載的平臺。第二個問題就是火炮冷卻的問題,海軍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你讓陸軍怎麼去找冷卻水

  • 3 # Ilookatyou

    因為你看見的只是艦首的炮塔,卻看不見整個艦炮系統,所以你以為很小(部分76毫米艦炮確實上了車)口徑越大系統越大,冰山一角都曉得小。

  • 4 # 小月兒0

    一門艦炮好幾十噸,好幾十米高,還只是炮,不算載具,算上載具將近100噸的炮誰會用,機動性差,現代的軍隊都是有炮瞄雷達的,你一開炮就知道你在哪,立馬就有炮彈過來了,

  • 5 # 退役海軍上士

    看了一圈,怎麼沒人說陸神155上艦,大口徑艦炮還在試驗中,艦艇承受問題亟待解決,目前成熟在役口徑大點的艦炮就57、76、100、114、127、130,雙130曾經是我岸防炮主力。這個題目問得有點反了……

  • 6 # 焱玉哥

    你知道一艘驅逐艦有多重?什麼樣的路能承載這樣的重量,特別是野戰的時候?如果解決了這個發明,那麼航空母艦也可以在陸地上!一直變成一個移動的堡壘跟移動的飛機場!所以這個是不現實的!

  • 7 # 都市南鄉子

    首先想有一種武器就包打天下,海陸空通用好用,那是漫威電影和科幻動畫,不是科學與真實。然後,每一種武器是根據需求和任務設計的,艦炮以何種平臺,針對什麼目標,要達到何種目的?與陸戰火炮完全不同。現代戰爭,早無固定式單門火炮的用武之地。大炮兵主義落後於時代了。

  • 8 # 歲月無聲30274

    艦炮是一個完整的武器系統,並不是只有你看到的甲板上面炮塔的部分,這個系統裡面還包括火控裝置供彈裝置和給炮管降溫的冷卻水迴圈裝置。這些裝置的體積和重量加在一起非常大,在陸地上沒有可以搭載它們的載具,只能做成固定炮臺使用。

  • 9 # 一本正經的扯淡

    艦炮可不止甲板上那麼點東西,還有甲板下方的各種驅動電機、彈藥庫、彈藥傳送填充機構等等,一套下來無論是體積或質量都導致現代大口徑艦炮放到陸地上使用的價效比不高,所以沒有推廣。

  • 10 # 挨踢棟哥

    052D驅逐艦所使用的H/PJ-45A型130毫米炮塔重量32噸,最高射速達40發/分,發射普通炮彈的射程約為30公里,發射超遠端滑翔制導炮彈的射程可能達到120公里,可以使用高爆殺傷榴彈、半穿甲爆破彈以及兩種特殊制導炮彈等多種炮彈,總體打擊能力非常出色。

    它的火力打擊能力比得上一個常規炮兵營的火力打擊能力,而這種說法是沒有半點誇張成分的。

    要是這樣的一門炮陸軍當然眼饞,但是要搞來陸地上用,實在是“臣妾做不到”啊。要知道W88式155毫米加榴炮,該炮全重9.8噸,最大射速:4發/分。現在陸地炮兵對決,打完就要撒丫子轉移,要是43噸的艦炮在路上可跑不動。你當然可以把它弄上車,但是加上底盤估計要近90多噸了,快趕二戰的鼠式坦克了,那它的命運估計也跟鼠式差不多。

    除了重量問題以外,艦炮之所以能一炮當一營,還有一個關鍵就在射擊速度。每分鐘100多發,炮管是怎麼承受的,只能是水冷方案,海軍最不缺的就是水。但這就要了陸軍的命了,想想當年的水冷馬克沁機槍有多麻煩就知道了,現在是炮啊,那還不要上個大水車跟著。

    當然,陸軍也不是沒有嘗試過艦炮上陸。但主要不是用來對陸攻擊,而是另闢蹊徑做中近程防空用途。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中國和義大利的產品。

    一、中國的SA2型車載76毫米高炮

    SA2型車載76毫米高炮其實是一個由多種車輛組成的高機動防空系統,包括車載76毫米高炮、火控雷達車、彈藥車、維修車和模擬訓練器等。典型編配為1輛火控雷達車、4門車載76毫米高炮、2輛彈藥車、1輛維修車和1套模擬訓練器。所以,SA2型車載76毫米高炮系統即具備很強的獨立作戰能力,也可以作為其他防空武器,比如小口徑高炮或者防空導彈的火力補充。

    它雖然是從76毫米艦炮改進過來,但是內部結構存在較大區別,SA2型76毫米高炮基本上可以看作76毫米艦炮上岸,但上岸後76毫米高炮沒有艦炮的水冷降溫系統,根本達不到艦炮的最高射速。因此這款76毫米高炮有可能採用了轉膛結構,以提高射速,增加火力密度,高炮對空中毀傷能力明顯增強。

    三、JRVG-1型自行火炮

    後續前者又進化了,出現了JRVG-1型自行火炮。

    JRVG-1型自行火炮雖然採用了國產76毫米艦炮的炮管,但在火炮結構上進行了重新設計,不僅減小了炮塔尺寸,還將射速從76毫米艦炮的每分鐘約120發提高到每分鐘約300發的水平,並增大彈藥裝載量,提高了這款火炮的持續作戰能力。

    為使這型火炮能夠將偵察、前觀和打擊能力整合在一起,716所還將一部小型搜尋跟蹤一體化雷達安裝在新型炮塔的上方,以提高系統整合水平和與戰場反應時間。這樣一來,這款優秀的艦炮就得以成功“上岸”,被安裝在國產輪式機動底盤之上。

    三、義大利的“天龍座”76毫米高炮

    “天龍座”採用的主炮是經過改進的奧托76毫米62倍口徑艦炮,俯仰採用電液驅動。這種登陸的奧托76/62倍口徑保留了原艦炮具有的結構緊湊,重量輕,射速高和自動化程度高等優點和原艦炮的內外彈道特性,同時對炮膛和炮閂進行了較大的改進,使其能夠發射新型彈藥。在對空作戰時,火炮射速為80發/分鐘以上。

    “天龍座”自行高炮可以發射原奧托76/62炮艦所配備的所有彈種。

  • 11 # 虎皮貓大人物

    很簡單的問題,現代艦炮整套系統比你家還大,你想象下這麼大的東西陸軍要著幹嘛,火機機動那一樣都不行,不適用於陸軍

  • 12 # 兵器知識譜

    艦炮作戰效率如此之高的原因是強大的供彈系統支援高射速和先進的火控系統確保射擊精度,比如說上述提到的AK-130雙聯艦炮,它的整個系統包括炮瞄雷達、紅外和光學火控系統、炮身穩定系統、自動裝彈系統等,可以說沒有這些先進的系統,那麼艦炮就和傳統火炮沒有區別,高效率作戰也就無從談起了。

    陸軍火炮與先進艦炮相比是非常落後的,包括各個軍事強國研發的先進自行火炮也沒法和艦炮相比,我們以德國PzH-2000型155mm自行榴彈炮來例舉說明:

    該型火炮火控系統包括綜合慣性導航系統、彈道計算機、觀察瞄準系統、熱像儀、鐳射測距儀等先進裝置,具有射速快、精度高的優點。

    其彈藥攜帶量為60發,火炮最大射程40公里,正常射速8發/分鐘,極速射速為18發/分鐘(3發/10秒),行進→戰鬥或戰鬥→行進模式轉換時間為30秒。

    該型火炮恐怕是當今陸地上最先進的自行火炮了,然而與艦炮比起來這些看似“先進”的指標就顯得十分落後了。

    比如同為155mm口徑的英制AGS型先進艦炮系統,它的彈藥攜帶量為300發,最大射程為185公里,正常射速為12發/分鐘,爆發射速為20發/分鐘,在發射LRLAP衛星制導炮彈時最大射程的CEP(圓機率誤差)僅為20米。

    很顯然艦炮的效能指標遠遠超過了陸基火炮,那麼為什麼不研發一款像艦炮一樣先進陸軍版的火炮呢?我們從以下幾點來分析。

    下圖為俄製AK-130型130mm雙聯艦炮,身管上的黑色管道為軟質冷卻迴圈水管,由於射速較高,身管必須使用水冷的方式進行冷卻,否則身管一旦過熱就不再具備開火條件,艦炮的冷卻系統重量接近1噸,僅這個重量就足以制約它成為陸基火炮。

    艦炮系統過於沉重,機動效能差,並不適合陸軍裝備

    艦炮系統並不只是裸露在甲板上的炮塔和身管,也就是說我們所能看到的只是艦炮系統中的戰鬥部分,它的體積和重量大約只佔整個艦炮系統的1/3。

    我們仍然以俄製AK-130型130mm艦炮為例:該型艦炮系統全重94噸,相當於兩輛T-64主戰坦克的重量,露在甲板上的炮塔重量為25噸,影藏在內部的其它各系統重量為60噸,還有180發自動裝彈機內的炮彈,它們的重量大約為5噸,另外還有包括雷達在內的光電火控系統佔4噸。

    很顯然,陸軍不太可能去裝備一門總系統接近100噸的火炮,而且口徑只有130mm,如此之重的裝備勢必毫無機動性可言,只能用作固定火力點,比如要塞炮。

    而現代戰爭中要塞炮已經沒有生存空間,不僅如此,就連更輕便的牽引火炮都開始逐漸淘汰了,究其原因還是機動性決定了戰場生存能力,任何效能指標都要建立在高機動性的基礎上,任何一種違背機動性要求的效能都可以犧牲。

    比如說我軍裝備的155mm輪式自行榴彈炮(又稱“卡車跑”)就是一種強調高機動性的大口徑火炮,雖然它的各項指標與艦炮不在一個層面上,但是系統全重只有30噸(包括40發炮彈和44個藥筒),公路機動時最高時速可達到100公里/小時,最大越野時速為57公里/小時,戰鬥展開時間<30秒,52倍身管,最大射程50公里(底排彈)。

    這類自行火炮在到達發射陣地之前可透過地面偵察兵、有人/無人偵察機、資料鏈等方式獲得情報,進入陣地以後快速展開並實施炮擊,炮擊結束後立即恢復到行軍狀態並快速撤離陣地,因此戰場生存能力是非常高的。

    為什麼陸軍對機動性的要求如此之高呢?為什麼火炮在實施炮擊結束後要快速撤離陣地才能獲得戰場生存呢?答案跟炮兵雷達有關。

    炮兵雷達的正式名稱為“炮兵偵校定位雷達”,簡單的說就是利用雷達技術,追蹤敵方火炮發射的炮彈後,依據敵軍火炮彈道後推出其發射陣地的位置,為己方的火力反擊提供敵軍目標的精確定點座標資料。

    如果我方在實施炮擊後未能及時撤出陣地,那麼敵方就會透過炮兵雷達推算我軍炮彈的彈道,從而定位我軍炮群所在位置,然後對我軍炮群實施報復性炮火反擊,屆時我軍炮群必然會遭到重創。

    因此先進而沉重的艦炮並不適合上岸做為陸軍版火炮來使用,沉重即意味著低機動性,而低機動性則意味著低戰場生存能力,沒有生存能力的裝備就好比活靶子,它只會成為陸軍的累贅,並不能發揮太大的作用。

    倒是有陸軍火炮搬到艦上當做艦炮使用的事發生,比如說德國就幹過這種事,他們將PzH2000自行榴彈炮的炮塔直接安裝到F-124級護衛艦上充當艦炮使用。

    陸炮能上艦的原因在於軍艦的載重量非常大,即使搭載沉重的火炮系統也能發揮較高的水面機動性,可見機動性是制約火炮效能發揮的重要因素。

    下圖為使用PzH2000自行榴彈炮的炮塔做為艦炮實驗的德國F-124級護衛艦,陸基火炮上艦當艦炮使用可以提高效能,但是艦炮上岸當陸基火炮使用就會降低效能,因此艦炮改陸基火炮的做法是一種事倍功半的事。

    將艦炮改裝成陸軍版火炮的本質是閹割艦炮的效能

    不可否認的是,陸軍版的火炮中有不少型號是由艦炮改裝而來的,比如說我國052C/D型驅逐艦配備的730/1130型30mm多管副炮就改裝為陸盾-2000型近防炮;美國阿利伯克級驅逐艦配備的“密集陣”副炮改裝成陸軍版的“百夫長”近防炮。

    為什麼只用驅逐艦的副炮而不用主炮來改裝成陸軍版的火炮呢?主要原因還是怎麼都繞不開機動性。

    艦炮能發揮高效作戰效能的原因在於強大的系統支援,而這些系統加起來的重量實在是太大了,因此為了提高陸上機動效能,只能對艦炮進行“閹割”。

    所謂“閹割”指的是功能減配,如果有讀者硬是要理解成太監去勢的那種閹割,其實算不上錯,畢竟太監也是一種功能減配的男人嘛。

    艦炮減配的目的歸根結底還是為了減掉重量,比如說AK-130型130mm雙聯艦炮如果要實現陸基使用,那麼它的94噸系統全重至少要減掉60噸,只有30噸可以用來改裝成陸軍版的火炮。

    這就意味著該型艦炮需要將自動供彈系統、身管冷卻系統、雷達火控系統等等通通拆除,只留兩根炮管和炮塔。

    如此減配下來的AK-130艦炮將不再具備70發/分鐘、67%命中率的高效作戰效能,和普通火炮那樣,每分鐘單門打8~9發,雙管齊發時每分鐘10~20發。

    很顯然,這樣的技術指標與陸軍自用的130mm牽引式加榴炮並無二致,那麼問題就來了——既然如此,那何須勞心費神用艦炮來改裝呢?

    主炮閹割太厲害,失去了意義,所以只能從系統重量較輕的副炮下手,這就是驅逐艦近防炮搖身一變成陸軍版近防炮的原因。

    以美製型MK-15“密集陣”近程防禦系統為例:該型火炮口徑20mm,6管加特林式專管設計,正常射速4500發/分鐘,最高射速6000發/分鐘,有效攔截距離1500米,最大攔截距離5000米,主要發揮驅逐艦、巡洋艦、航母等大中型水面艦船副炮作用,主要作戰方式為對空射擊防空作戰。

    由於該型火炮的攔截效率極高,在有效攔截距離內的攔截成功率為92%,是一種防空效率極高的武器裝備,所以陸軍也非常渴望裝備該型火炮,用來遂行基地放空,攔截迫擊炮彈、火箭彈等武器,以保衛基地安全。

    但是MK-15“密集陣”近防系統總重量達到了12.6噸,做為一款小口徑近程放空火炮,這個重量顯然不能在陸地上發揮應有的機動性。

    因此雷西昂系統公司在將MK-15B1型“密集陣”艦炮改裝為陸軍版C-RAM“百夫長”近防炮時進行了一系列的“閹割”手術,使系統重量從原來的12.6噸降到了6.8噸,便於安裝在35噸級的8×8載重卡車上,從而達到提高機動性的目的。

    由於缺乏艦上大型相控陣雷達以及大型艦載超級計算機系統的支援,“百夫長”失去了做為艦炮時的20公里預警能力,當目標來襲時,它只能依靠自身搭載的近程搜尋雷達和旁瓢近程搜尋雷達對目標進行探測,因此不再具備5000米的最大攔截距離,只能保護1500米半徑以內的區域。

    更要命的是由於作戰環境為有人居住的陸地,為了降低作戰附加傷亡,所以炮彈不能再使用穿透力極好的貧鈾穿甲彈,只能使用安裝自毀裝置引信的榴彈。

    這意味著原本命中1~2發就能確保摧毀的近防炮需要命中目標更多彈藥才能確保摧毀了,而這對於攔截炮彈、火箭彈等擁有堅固外殼的來襲目標而言無疑降低了作戰效能,這也是駐伊美軍悄悄為“百夫長”更換貧鈾穿甲彈的原因所在。

    可見艦炮改裝成陸軍版的陸基火炮是一件多麼憋屈、多麼痛苦的事,即便以“閹割”的形式減配到符合陸軍要求的機動性時,應有的效能也會大打折扣,所以艦用改陸用真的不是什麼好主意。

    下圖為驅逐艦副炮MK-15“密集陣”近程防空系統改進而來的陸軍版C-RAM“百夫長”近防炮開火現場,由於陸地上射擊存在著附加傷亡的風險,因此配彈只能使用高爆榴彈,當炮彈飛行至1500米的有效攔截距離後不管是否命中目標,炮彈引信都會引爆炮彈,這就意味著攔截距離永遠不可能達到做為軍艦副炮時的5000米最大攔截距離,它相當於效能被閹割了。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第一、當今驅逐艦的艦炮代表了現代艦炮的高作戰效能特點,具有高射速、高精度的優點,是一種高效的作戰裝備,但是並不適合用來改裝或開發成陸軍版的陸基火炮。

    第二、艦炮的高效是由完整的艦炮系統支援下實現的,而一整套艦炮系統的重量輕則十幾噸,重則上百噸甚至幾百噸,它們的重量是同級別陸基火炮的幾十倍、幾百倍,由於重量太大犧牲了機動性,在戰爭中將會降低生存能力,反而成為陸軍的累贅,因此陸軍並不需要用艦炮來改裝或開發陸軍版艦炮。

    第三、艦炮改裝成陸軍火炮的方法為“閹割”式的減配,“閹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減重,在“閹割”過程中難以避免地犧牲部分火炮效能,這樣的閹割版箭牌在陸地上使用時效能就打了折扣,因此艦炮改陸炮是一件事倍功半的事。

    結語

    艦炮雖好,但是系統實在是太重了,就拿二戰時期日本海軍大和級戰列艦配備的94式460mm艦炮來說吧,該型火炮全長21.3米,僅炮塔總重就達到了1720噸,單門火炮身管重165噸,加上彈藥和炮塔裝甲,整個艦炮系統總重約2700噸,相當於一艘護衛艦的排水量。

    在軍艦上做為艦炮使用時,它始終處於16節~27節的航速中機動,但是做為陸基火炮來使用的話,那麼它就只能永遠停留在某一堡壘或要塞中,像個活靶子一樣等著敵方攻擊的到來。

    人們倒是想過一個好辦法來解決重炮機動性的好辦法——列車炮,不得不承認列車炮確實能解決艦炮系統重量大的問題,但是鐵路是固定的,一旦被毀同樣無法機動,所以列車炮的機動侷限性還是很大。

    總而言之,人們想要在艦炮身上得到的東西最終都會以各種痛苦和憋屈的方式還給被閹割的艦炮,艦炮成為陸炮的難度與陸炮成為航炮的難度基本上是一樣的,也許火炮的不同用途才能更好地詮釋什麼叫做“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下圖為前蘇聯用305mm艦炮改裝的陸基列車炮,該型火炮在戰列艦上做為艦炮使用時爆發射速達到了2發/分鐘,但是改裝為陸基列車炮以後射速降到了的5分鐘/發,爆發射速3分鐘/發,而且火炮的射角調整極為不便,效能大打折扣,可見高效的艦炮真的不適合改裝成陸炮使用。

  • 13 # 聿言又止

    陸炮不能太大,要不沒法機動,越野地盤比艦體小得多。艦炮能攜帶大量輔助裝置,陸炮就沒辦法了。好像是說,一套ak130全套系統裝置下來有90噸重,在8000噸艦體上是靠譜的,但在越野底盤上就沒辦法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坦克殲擊車在現代銷聲匿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