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伊果趣

    “院子裡有兩棵棗樹。”和“院子裡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還是棗樹。”這兩句話意思肯定不一樣。前一句除了字面意思,不清楚的是,院子裡是否還有其它樹;後一句的意思是,院子裡只有兩棵棗樹。

  • 2 # 詩歌陪散文聊天

    有意義。突出了想強調的,使整個文章更切題,思想深度更深,這就是魯迅大師的高明之處。我們在寫文章時,應該學習這種方式。

  • 3 # 山野文香

    院子裡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還是棗樹,這樣寫很是靈動,比單獨說出兩棵都是棗樹好很多,能讓讀者讀出不一樣的味道,出乎意料的美!

    文字就是要產生美感,與讀者產生思想共鳴,本來讀者看到“一棵是棗樹”,以為另一棵是別的樹,卻沒想到,來了個意料之外的“另一棵還是棗樹!”就會讓人迅速回味,奧,院子裡有兩顆棗樹!能引起思想共鳴,起碼是讓人思考,回味無窮。

    如果淡淡的寫,這種常見的場景,沒人在意。突然來了一下轉折,使文章妙趣橫生!

    總之,這種描寫不是沒意義,是很有現實意義的,增加文章的美感,使文章耐看,耐品!

    在散文中,小說描寫裡,運用一下,很有意義,能改善八股似的行文習慣,崇尚文字解放,把枯燥的內容靈活起來,靈動展現。很好!

  • 4 # 物理愛好者R

    你不覺得枯燥嗎?魯迅先生傳達的正是那一種感覺,一種童年時代特有的枯燥感~所以,先生寫得妙啊!戴教授問曰:你聽懂了沒?

  • 5 # 觀世間百態永珍

    魯迅先生是在寫文章,文章寫得生動有趣要有不一樣的思維和文風,寫"一棵"時給你一個立體畫面感,寫另"一棵"時給你一個數字幽默感,這就叫生動有趣,俏皮話的感覺。

  • 6 # 安徽巢湖記憶

    魯迅的[我的院裡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還是棗樹]。文章這類句子有真的毫無意思嗎?

    按照現在所謂文學專家說,應該是無意義的敘述,他們認為文章裡字趆少,赿精悍越好,能省的字儘量省,這樣的文就顯短小精悍。但是魯迅先生是最講究文字精練的。那麼魯迅先生為什麼還要這麼寫呢?我想這一樣寫的目的是它的想象力,首先是總觀:一進院子,進入眼窂是兩棵樹,這時沒有仔細看,我認為這叫總觀。仔細看看後,原因一棵是棗樹,另一棵還是棗樹。這時怎算把院看清楚。這種手法就象寫散文時遠景和近景描寫是一種手法。寫的有意思,不顯得繁。

  • 7 # 光頭林

    魯迅的這種文字表達方式,我認為,一是讓人產生一種意想不到的美,兩顆同樣的樹,卻要分開來表達,不是更有立體感嗎?其次,為了渲染環境,說明魯迅的這個院子相當單調,一點都不好玩,也反映出作者當時心情的鬱悶和枯燥無味。

  • 8 # 秋葉原2019

    有的時候,行文不光是在簡單表意,而是在表達某種情緒,並期望這種情緒和讀者發生某種化學反應。

    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我說,我有兩套房子,一套在上海,另一套也在上海。

    以上這句話和單純說“我在上海有兩套房子”有什麼區別,恐怕你已經體會到了,前者更加嘚瑟,更加令人聽了想打人,那麼考慮一下,這樣的表達是否更加生動呢?

    一個例子還比較單薄,或許有槓精會說,你這是生活化的口語啊,嚴肅的書面語這就叫病句。

    那好,且看下面這句話:

    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度過了一個月,兩個月,我留戀於這片綠色……(陸蠡《囚綠記》)

    非獨有偶哦,陸蠡也是民國人物。那麼在這麼簡短的一句話中,為什麼要連續使用三個“我”,不繁冗累贅麼,為什麼要和魯迅異曲同工地寫下“度過了一個月,兩個月”,而不是簡練的“度過了兩個月”?

    但是你要知道這篇散文寫於三八年淪陷的上海啊,當時的文學被稱作“孤島文學”。那麼從這個背景上就可以看出作者突出“我”是在表達自己的生存狀態,而“度過一個月,兩個月”的表述更能強調對極富象徵意義的綠色的留戀。

    最後我想說的是,中學語文教學中有沒有對魯迅的文字過度解讀,那是有的。

    但是我們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把對文字的閱讀理解非要牽強扯上反抗權威,這樣毫無意義。畢竟培養文學審美是你自己的事,對不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誰知道一橫一豎一乾坤,一撇一捺一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