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竹溪草堂於長瑠

    學習書法可以鍛鍊自己控制毛筆的能力,有書法的功底對你烙畫葫蘆當然好使了。烙畫葫蘆很重要的也是控制烙鐵的輕重。烙鐵在葫蘆上烙畫邊走邊有提按的技法和用毛筆寫字時的運筆,有異曲同工之妙!

  • 2 # 冀之筆

    書法與繪畫

    俗話說,書畫同源。人類最早的文字就是象形文字,所謂象形其實就是用表情達意的簡單圖形圖畫來表達、記述人類的最初的行為動作,可以說是最早的文字雛形了。

    現實中我們看到許多畫家,繪畫水平也許很精到,但書法水平一般,從而影響了畫作的整體水平,這樣的例子並不鮮見。

    古今那些千古留名的大畫家,他們不僅繪畫功夫了得,他們的書法水平也是相當高的,這就成就了他們大師的地位,比如徐悲鴻、齊白石等,他們的繪畫水平不僅享譽海內外,他們的書法水平也是大師級的。

    烙畫是繪畫的一種,葫蘆烙畫更是常見的一種藝術門類,因為葫蘆本身與“福祿”諧音,所以在葫蘆上烙畫,被許多畫家所鍾愛,更是普通百姓熱衷的裝飾擺件。但我們在文玩市場看到的更多的葫蘆烙畫,可以說具備了相當高的水準,但要說到文字就強差人意了,畫與文字相當不協調,這就或多或少地影響了它的收藏和觀賞價值。作為一名書法愛好者,如果讓我欣賞或購買我首先要看它的書法和文字,如果文字優美,筆力剛建,即使繪畫水平一般,我也會考慮購買;如果繪畫精美,書法水平一般或者說很差,我也會走開!所以說烙畫葫蘆很有必要把自己的書法水平提高一個層次和段位!

  • 3 # 聖陽文化藝術組織者

    當然有幫助!學習書法在掌握結構的同時,也是在把握韻律,尤其是提按、輕重緩急、線條長短等,對烙畫葫蘆的確大有裨益!

  • 4 # 沙棘客

    書畫同源。個人覺得不管以什麼為媒介創作的文化作品,都需要有一定的書法繪畫功底。不只是烙畫,諸如竹雕,刻銅,刻皮,玉雕,石雕之類的手作都離不開書法。當然現如今隨著電腦雕刻繪圖的普及,有一些確實不需要手作者自己繪畫書寫了,但這屬於工業產成品之類的範籌。個人覺得這類產品千篇一律沒有靈魂。隨著傳統文化的興起,手工作品逐漸會盛行起來,挖掘傳統文化是手作藝術源源不斷的生命力。綜上所述,學習書法對烙畫葫蘆的創作一定大有益處!想出精品,書畫學習少不了!

  • 5 # 李翔李老師

    線上條上有幫助!

    烙畫創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時,注重"意在筆先、落筆成形"。烙畫不僅有中國畫的勾、勒、點、染、擦、白描等手法,還可以熨出豐富的層次與色調,具有較強的立體感

  • 6 # 段華為

    書法注重氣勢之美、意態之美、韻律之美,可說是真正的抽象派藝術。中國繪畫是充分運用書法藝術這種抽象手段的。書法的用筆是中國畫造型的語言,離開了書法的用筆,就很難言中國畫。書法家的感悟,直接影響著畫家,書論正是畫家用筆的基礎教材。從而,中國畫本身帶上了強烈的書法趣味,國畫的線條、墨韻,處處都透露著抽象之美,它有著獨立的審美價值。也就是說即使離開了物象,單獨地欣賞一筆一劃、一點一塊,都使人怡然有得、心醉神迷。

    葫蘆烙畫不僅運用中國畫的勾、勒、點、染、擦、白描等手法,燙出豐富的層次與色調,還要結合葫蘆的造型,使其具有較強的立體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畫。因此葫蘆烙畫既能保持中國傳統繪畫的民族風格,又可達到西洋畫嚴謹的寫實效果,給人以古樸典雅、回味無窮的藝術享受。

    一個完美的葫蘆烙畫工藝品需要經過挑選葫蘆、構思設計、構畫底稿、初步烙畫、反覆渲染、清理裝飾等工序完成。葫蘆烙畫創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時,注重“意在筆先、落筆成形”。畫面上自然產生不平的肌理變化,具有一定的浮雕效果。

    好的葫蘆烙畫有三個基本要件,一是:葫蘆的質地要好。二是烙畫的技巧、手段要精道。三是烙畫的構圖到位,內容要有思想靈魂。葫蘆烙畫只有達到這三條,基本上就算是一件好的烙畫藝術作品。圍繞以上觀點談談我自己的看法:

    一、烙畫葫蘆的選擇

    所謂質地好的葫蘆,是指葫蘆的壁厚而且潤滑、光澤,這種葫蘆隨著時間的久遠會自動變色,由黃-棕黃-紅-紫紅。自古以來葫蘆玩家對葫蘆的顏色是很講究的。

    我們都知道,玉因為侵色而被百姓視為“活”有靈性會保佑持有者,同樣葫蘆因會變色而視為最有靈性的寶貝。同時這樣的葫蘆存世時間長,只要不摔是不會壞,甚至上萬年也不會有問題,這樣的葫蘆烙畫效果也很好,烙跡也會隨著時間的久遠呈現銅色而不是原來的黑色。而質地不好的葫蘆壁薄易損,沒有光澤不說,時間再久遠也不會變色,烙上去的痕跡只是黑道道不會出現銅色烙跡。

    二、葫蘆烙畫的技巧

    葫蘆烙畫的技巧,是葫蘆烙畫的關鍵,真正的葫蘆烙畫作品帶有很明顯的作者個性、思想。技巧掌握的好,“烙跡”能分五色(和國畫中墨分五色一樣),而且線條多變,如果作者會畫畫,有一定的繪畫基礎,烙繪出來的作品完全是“水墨畫”。否則只能黑道一條,雖然也是用烙筆繪就,但沒有“烙”的特點,其葫蘆烙畫作品最多也就是圖案類,不能算是真正的葫蘆烙畫。

    葫蘆烙畫的關鍵在那呢?怎樣能使烙筆和葫蘆兩者硬對硬之間出現“烙跡”五色呢?關鍵在用“筆”上,烙筆的溫度要掌握好。有的人喜歡直接用40W或者更大度數的烙筆烙繪,中間不調溫一筆到底,烙繪中雖然流暢但烙出來的線條是焦黑色,這種焦黑色就是糊的,是表面的,這種效果由於不是由裡到外形成的,所以時間久就會掉色,變成斷斷續續的灰色線條。

    我們說,烙畫不是燒畫,用過高溫度的烙筆,烙出來的是燒焦的 “糊跡”。真正的烙跡是“烙”,使“烙跡”形成黑褐、深褐、褐、淺褐、棕黃色,這樣效果是把握烙的“入木三分”,在烙繪中,不斷調節烙筆的溫度,和烙筆接觸葫蘆的適度,運筆的速度。運筆越慢,烙跡就越深,線條實沒有“虛跡”。運筆越快,烙跡就越淺,線條相對就虛。比方我們在爐子上烤饅頭,饅頭離火越近,饅頭烤的就快但烤出來的饅頭是糊的、黑的,用手拍掉糊色,饅頭的裡面還是白的,反過來,如果將饅頭和火爐保持一定的間距,烤出來的饅頭會是褐色、黃的,從裡到外的黃,拍不掉、磨不去,我們烙畫就是需要這種效果的“烙跡”。

    如果掌握了這個技巧,剩下的就是烙筆的“筆頭”, 葫蘆烙畫烙筆的溫度最好選擇30-35W,並且不要固定用一種圓形的“筆頭”,固定圓形的筆頭可以烙圖案類的作品,真正的葫蘆烙畫是講究線條和烙跡的韻味,我們知道毛筆是軟的,可以在紙上隨意變換線條的形狀結構,表現墨分五色濃淡結合。烙筆也能,我喜歡用梯形筆頭(三角形)運筆中:中鋒、側鋒可以隨意變換,或快、或慢、或烘烤,顏色深淺隨意掌握,所謂烘烤就是將烙筆和葫蘆保留細小的間距進行烘烤形成“烙雲”,使用這種手法烙繪絨毛、透明的影象效果最好。

    可能有的葫蘆烙畫愛好者會問,烙筆的溫度低,烙繪過程中會澀、慢,說得對,正是因為澀和慢烙跡才能“入木三分”而且是褐色,時間再久不會“失跡”。

    不過要注意,葫蘆烙畫最好選擇一年以上的葫蘆,這樣的葫蘆“木質”沒有溼氣,雖然難上“烙跡”但是當時烙什麼樣以後還是什麼樣,烙跡不會變化,如果用當年的葫蘆烙畫,由於葫蘆本身有溼氣(表面很乾)烙繪時烙跡上雖然也會有褐色的烙雲,葫蘆作品當時也很好看,但時間久了烙跡就會暗淡,甚至消退,這也就是有些人不喜歡收藏烙畫作品的原因。

    三、葫蘆烙畫的構圖和內容

    1、構圖

    葫蘆是圓的,而且亞腰葫蘆還不是一個構圖面,構圖面很小,好的葫蘆烙畫講究“畫面視角”就是說無論你在葫蘆那個視角,都能看到相對完整畫面,這對圓、構圖面積小的葫蘆來講是比較難的。這和紙上作畫完全不一樣,在紙上作畫視角是平的,畫面強調疏密、大小的結合,而葫蘆是凹凸的,畫面設計就要“點代面”。比如亞腰葫蘆,選好面(這個面是正面視角的上下兩個圓面)在上下兩個大小不一的面上,分主次兩個主題,主次兩個主題要相互襯托,形成一個主題內容,如果大小主題錯開不在一個面上,整個畫面看上去就不完整。

    另外注意,烙繪的主題,無論是風景山水,還是人物花鳥,一定要根據葫蘆的大小來定,葫蘆小,烙繪的主題大就會沒有比例,山水看不全,人物就會歪鼻子斜眼。(因為葫蘆凹凸的原因)

    2、 內容

    因為葫蘆文化是中國民俗文化的鼻祖,所以葫蘆畫的內容很多,神話、傳說、歷史人物、古典文學等,作為我自己,我還喜歡因人而易的創作內容,這樣針對性強,藝術感染力好。最近有人訂購我的葫蘆烙畫,是為老人80大壽準備,我瞭解到訂購人正好是子妹五人,創作了《五子拜壽》,訂購人很滿意。有人說玩葫蘆是中老年人的愛好,其實不是這樣,青少年也喜歡葫蘆,關鍵你的創作一定適應他們的年齡,今年二月,南韓的一個客人為自己的孩子定做葫蘆,我為其烙繪了一個葫蘆,內容是:曹衝稱象、司馬光砸缸、鐵杵磨針、等五個中國傳統故事,客人非常高興連聲稱讚。

    藝術品和商品之間的區別,關鍵是“靈魂”物與人融合“靈氣”相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和酒吧營銷談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