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好奇觀古今
-
2 # 青史雜論
“國恆以弱滅,而漢獨以強亡”,出自《後漢書》中的經典名句,在今人看來似乎同樣適用於大明。
不論是橫掃倭寇的戚家軍、金戈鐵馬的遼東鐵騎還是橫行四海鮮有敗績的大明水師。無不向世人展示著即便是朝綱大亂、刀兵四起的明朝末年,明軍的戰力仍是足以稱雄一方的存在。其中原因青史君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軍隊人數優勢“衛所制”作為有明一朝一直貫徹實行的軍事制度,在戰爭中為明軍提供了大量的有生力量。
與以往朝代從百姓中徵召士卒不同,朱元璋開創了這樣一種半民半軍的職業軍人制度。各地郡縣均下設一定數量衛、所,下屬一定數量軍戶,世襲罔替。國家為其供給一定數量土地並免除雜役,使其能夠專心守備訓練,一有戰事,則立即從軍而動,投入戰鬥。
正是在這種軍事制度的保障下,明朝自始至終都能保持一隻數量可觀且素質過硬的職業軍隊,在對外作戰中往往勝多敗少。
當然,其後由於軍官貪汙腐敗侵佔田地,軍戶逃亡嚴重,明軍在後期也不得以採用了募兵制。但不能否認的是,衛所制對明朝的作用是絕不可忽視的。
二、裝備科技領先與滿清不同,明朝君臣從上至下都不可謂不開明。對於當時國外先進科技大多抱有一種來者不拒的態度,積極研究仿製,並大力改進,使明朝軍隊裝備大大領先於周圍國家與勢力。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紅衣大炮”。紅衣即“紅夷”,所指的便是當時最早開闢了新航路的荷蘭、葡萄牙等國。其當時依仗先進的槍械火炮可謂橫行世界,鮮有敵手。後明軍透過繳獲與交易大量獲得先進火炮,並用於對外戰爭,炸的後金政權幾十年難以跨越山海關半步。
關寧鐵騎同樣以西式火槍改進而來的三眼火銃為重要武器,兼有火器與鈍器的雙重屬性,在對日本與蒙金作戰中十分搶眼。
作為當時明軍內部的一隻特種部隊,“夜不收”人數並不算多,但其偵察敵情,從事間諜活動的本事確是一流。夜不收主要從明朝軍戶與邊境少數民族或降軍中挑選人選,平時負責巡邏放哨,戰時則往往遊弋與敵軍附近,抓捕落單軍士,逼問情報,往往能將敵人動態儘可能掌握在手。
同樣的,作為明朝重要的情報組織,錦衣衛在明朝後期也扮演著重要的蒐集情報的角色。不論是對日,還是對蒙古和滿清的戰爭中,均活躍著大量錦衣衛的情報人員。
結語正是在這樣多重優勢的共同作用下,明軍在很長時間裡均是一隻橫行天下的百戰雄兵。但即使如此仍不能挽回明朝敗亡的命運,不禁令人感慨。
-
3 # A南史氏
明朝軍力,也就開始時強過一陣子,後來孱弱到無以復加,與趙宋無二。
誠然有些能打的,如吃遼餉的,如戚家軍,但都不代表整體明軍實力。趙宋戰則多敗,但也有驍勇的西軍,無敵岳家軍。
可見戰力差,大多不是兵將的問題。明初就出現過世界上第一支純火器部隊,鄭和帶的艦隊,從製造水平到作戰能力都是世界頂尖水準,就算冷兵器,戚家軍對上倭寇建奴都是上風。但是無敵艦隊被肢解,戚家軍被聯手絞殺,當明朝正規軍連一群飢餓的農夫都打不過、甚至於“反賊”越打越多的時候,呵呵,明以強亡就是個偽命題。
西漢末、東漢末,大漢邊軍面對異族都是強勢,邊患問題,不存在的。宋明,呵呵
-
4 # 葉飄刀
不能這麼說吧
中間部分,戰鬥力是很差的。
土木堡之變,幾十萬被幾萬擊潰。
抗倭初期,上百倭寇,追著幾千明軍打。
-
5 # 眾史千言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清.趙翼.論詩五首》
這句詩不光是說人,也適用於明朝軍隊,除了大明水師三百年未嘗一敗,衛所和九邊之軍也表現了驚人的戰鬥力。
開國初期的軍隊自不必說,掃滅張士誠、陳友諒,然後北伐消滅蒙元,明朝也是歷史上第一個和唯一一個從南到北統一中國的朝代。到永樂時期,衛所制度發展到極盛,三大營的精銳程度少有軍隊可比,他利用這支軍隊北征蒙古,南伐安南,永樂一朝的文治武功在歷史上都可以說是冠絕一時。
歷仁宣,到正統年間,軍隊逐漸腐化,戰鬥力急劇下降,最終釀成了正統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變,九邊震驚,京師再無險可守。以至於幾乎主和南遷一派佔據上風,最終在於謙“言南遷者,可斬”的雷霆之聲中局勢才得以確定死戰的基調。
在於謙的主導下,明朝軍隊迅速向京師集結,二十二萬二線部隊北京城下大敗瓦剌,再一次捍衛了大明軍隊的尊嚴。
成化時,派名將王越平定大藤峽之亂,並最終在一些朝臣的建議下陸續對建州三衛用兵,也就是俗稱的成化犁庭。趙輔《平夷錄》也記載了當時一些戰績:
強壯就戮,老稚盡俘,若土崩而火滅,猶瓦解而冰消,空其藏而豬其宅,杜其穴而空其巢,旬日之內,虜境以之蕭條。焚燒村寨,搗蕩屯落,遇青壯而殺,逢老幼而俘。
至於正德,其本身就尚武,甚至自封自己為大將軍,和蒙古小王子一戰大勝,所謂應州大捷。
嘉隆萬時期,史上最強內閣首輔徐階、高拱、張居正依次出場,使得戚繼光、俞大猷、李成梁得以一展抱負,以至於南倭北虜一時肅清,更取得了萬曆三大徵的輝煌戰績。萬曆皇帝更是在抗日援朝之戰勝利後下令於京師九門外下令處斬戰俘,並宣讀了《平倭詔》,其中最著名的兩句到今天讀來依舊令人震撼:“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這分明是明朝版的“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三大徵,除了水師有所表現,崇禎八年料羅灣一戰大敗西方霸主荷蘭,衛所軍隊表現平平。以至於到了明末,眾多邊將開始練軍抵抗內部的農民軍和北方的清軍,戰鬥力最強的有孫承宗、袁崇煥、吳三桂的關寧鐵騎、盧象升的天雄軍、秦良玉的白桿兵,他們內消滅農民軍,外抵抗滿清八旗,支撐了明末最後幾十年的軍事行動。
所以翻開明朝三百年軍事史,開國時期的徐達、常遇春、藍玉;永樂時期的永樂皇帝、張輔;正統景泰時期的于謙、成化時期的王越、正德時期的尚武之風、嘉隆萬時期的戚繼光、俞大猷、李成梁,再到明末的熊廷弼、孫承宗、孫傳庭、曹文詔、盧象升、楊肆昌、洪承疇。也就不難發現:三百年間名將輩出,天幸得人,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他們的存在和明朝三百年軍力強盛不無關係,總是有人在關鍵時刻站出來,掃平內憂外患,保大明三百年國泰民安。
人(將領)是一切的根源,因為他們能影響一個時代,重視軍事科技和錦衣衛等情報機構只能是軍隊戰鬥力的一個輔助。
-
6 # 和俊哥一起聊歷史
一、明朝周邊戰事不斷,有壓力就有強大的動力
1368年7月,徐達,常遇春收復大都,元朝作為中央帝國的時代結束。但是,這只是明朝和蒙古拉鋸戰的開始。這場拉鋸戰,一直持續了二百多年,直到1571年,明蒙封貢互市為止。
在這二百多年時間裡,前期明朝不斷出擊,朱元璋數次北伐,朱棣更是五次親征漠北,對北元勢力進行猛烈打擊。
自1421年,朱棣遷都北京開始,明朝的政治中心,就一直處在蒙古的直接威脅之下。土木堡之變,導致明朝差點被一鍋端,就是明證。
鑑於此,明朝一直非常重視北方邊防建設,京城三大營長期駐守,九邊重鎮也常抓不懈。所以,有這樣的軍事壓力,客觀上不允許明朝邊防懈怠。
二、軍事制度明朝初期實行精兵制,即兵在精不在多,而且士兵相當於職業軍人。這也是明太祖朱元璋戰勝陳友諒張士誠的原因之一。
之後實行衛所制,衛所製為在全國各地軍事要地設立衛所駐軍,衛有軍隊中,一衛為5600人,其下依序有千戶所、百戶所、總旗及小旗等單位,各衛所都隸屬於五軍都督府,亦隸屬於兵部,也當於屯兵制,即士兵有國家編制,戰時從徵調發,無事時歸衛屯田戍守。這樣養兵也減輕了國家的財政支出。
再後來實行募兵制,士兵沒有國家編制,士兵的糧食補給,軍餉完全來自國家財政直接支出,不用來自屯田所獲,但餉銀也比衛所軍和民壯要高。
三、武器裝備明朝十分注重軍工業,洪武年間,共設有13個冶鐵廠和銅廠,並積極向外國引進先進的武器裝備,再加以仿製。
明成祖以後,更加註重熱兵器的發展,如:明成祖創立的神機營,其中計程車兵裝備有火槍、火銃等,無論是單兵作戰還是集體作戰,實力都十分強悍。
這種獨立炮兵建制,在當時中國乃至世界各國都是首屈一指。
三、明朝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艦隊明朝,也是歷史上非常注重發展海軍的王朝,明王朝的海軍,在明成祖時期,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艦隊————鄭和率領的遠洋寶船隊,其總兵力達到2.8萬人;之後由於海禁政策,國家放鬆了海軍的發展,但即使到了中後期,明王朝在對外海戰中,也勝多敗少。
最著名的海戰,便是料羅灣海戰,這場海戰是即將滅亡的明王朝,與國力蒸蒸日上的荷蘭,進行的一場大海戰。這場海戰,在規模上不亞於鴉片戰爭,最終荷蘭失敗,明王朝取得勝利。
由此可見,明朝不僅有先進的軍事管理制度,而且注重武器裝備的發展,又有一直以來的軍事壓力,所以戰鬥力一直保持比較強的狀態。 -
7 # MrJiao
明軍的募兵部隊計程車氣和紀律可能真的放在之前歷朝歷代都屬於翹楚,甚至的確逐漸開始了近代化程序,只是這些增進相對於歐洲人和後金沒有那麼明顯,所以顯不出來。 別的不說,光是火繩槍兵的訓練一項,難度和對紀律的要求就高於傳統軍隊很多。雖然鳥銃兵的操典還沒到排隊槍斃那樣嚴酷的程度,但是單單是要鳥銃開一槍,過程都是異常繁瑣的。據趙士楨的傳授,可分為以下步驟: 倒藥(將火藥從藥罐中倒入藥管中,每管藥發射1發彈); 裝藥(將火藥從銃口倒入銃膛); 壓火(用隨槍的仗裝膛內火藥壓實壓緊); 裝彈(取出彈丸裝入銃膛,然後用仗將彈丸壓入火藥中); 裝門藥(將發藥罐中的火藥倒入藥室的火門內,把藥室填滿,使之與銃膛內的火藥相連,而後將火門蓋蓋上,以防潮溼); 裝火繩(將火繩裝入扳機的龍頭式夾鉗內,準備點火),這時即以準備完畢,射手處於聽命待發狀態; 射擊時,需開啟火門蓋,點燃火繩,以蹲跪姿或立姿瞄準扣動扳機發射。 如此複雜繁瑣的操作,要想做到整齊劃一,沒有經月累年的訓練和嚴格的紀律肯定是做不到的。 很多人只看到戚繼光十分推崇鳥銃,戚家軍後來也確實大量裝備了鳥銃(戚繼光《練兵實紀》 (1571年刊行)記載,戚家軍步營有2699人,裝備鳥銃1080支,約佔40%),卻沒有看到戚繼光為了能讓自己的鳥銃兵形成戰鬥力,費了多大心機。 戚家軍動不動就是斬首的軍紀在鳥銃手之上也有體現,而且更嚴酷:演習和實戰時不按規定操作鳥銃的斬首,因為以鳥銃操作的複雜程度,胡亂使用完全有可能造成陣腳大亂、炸膛或者打著自己人;亂放槍的斬首,因為弓箭還可以透過亂箭形成覆蓋,鳥銃亂放那就純粹是打空氣了;更不近情理的可能還是戚繼光嚴令鳥銃手沒有上級下令一律不許放槍,哪怕敵人劫寨也一樣,不聽令先放槍的,就是一槍打死兩個,也一律斬首示眾。因為鳥槍遠了命中率不佳,近了敵人就衝上來了,必須仔細選擇開火時機,以免因為複雜的裝彈程式貽誤戰機。 所以就這點看,北兵對鳥銃的抗拒心理倒也可以理解,對手又不是法軍,只需對付偶爾襲擾邊境的蒙古騎兵就可以,要像戚繼光這般較真,沒幾個人願意也正常。不過隨著時間推移以及後金威脅的出現,鳥銃在明軍中的裝備量還是逐漸提升了(孫承宗編練的車營,紙面資料是鳥銃256枝,三眼銃1728枝,大小佛朗機256門,各種大炮(大將軍、紅夷,神飛,滅虜等)88門) 。 其實不難看出,真能練出有戰鬥力的鳥銃兵的話,鳥銃本身的威力可能都不是最重要的了,單是這支部隊的紀律性和士氣本身,就是很強的戰鬥力了,瑞士槍陣曾經橫掃歐洲少有敵手,碰到西班牙的火繩槍長槍組合卻開始屢屢潰敗。 這大概也是為什麼連欠餉的明軍邊軍,在一些網民看來都有一定的戰鬥意志,畢竟常年操練火器和軍紀的底子還在(三十年戰爭的西班牙和奧地利方陣部隊似乎也有這種情況,雖然欠餉造成士氣下降,但依然強於一般部隊),後來被清軍收編後領到了軍餉,反而能發揮出本應有的實力的緣故。
回覆列表
別單獨看那幾只部隊,看總體,那是一代不如一代。
明朝衛所制度從永樂年間達到巔峰之後,就開始因為種種弊病走上了下坡路。
衛所制度的第一個弊病,就是軍戶農民性質多過軍人性質,戰鬥力完全得不到保障。按朱元璋的設計,軍戶主要工作是種地,所謂“二分守城,八分屯種”,真正軍事訓練的時間很有限。而明朝自永樂之後,內地長期承平,沒有戰事,軍戶基本上一年到頭都在種地,幾乎沒有啥軍事訓練,到了嘉靖年間,倭寇肆虐東南沿海的時候,東南地區的衛所兵簡直不堪一擊。
衛所制的第二個弊病,就是軍戶地位低下,按明朝制度,一旦成為軍戶,就要世世代代在衛所當軍戶。而衛所軍官的世襲制,又使他們在衛所裡成了實際上的“土皇帝”,對軍戶們可以任意役使,任意支配,軍戶除了能留一點餬口的收成外,其餘全部歸軍官所有,僅在明英宗時期,“逃故軍士一百二十萬有奇。”幾乎佔了明軍總兵力的一半。軍戶地位如此低下,境遇如此悲慘,想指望他們上陣奮勇殺敵。
衛所制的第三個弊病,就是軍官世襲制,導致軍官能力普遍低下。戚繼光和俞大猷都是靠世襲得來的官職。戚繼光是世襲了他爸的登州衛指揮使官職,而俞大猷則是世襲了他爸的百戶官職。但是,明朝龐大的衛所軍官群體中,像戚繼光、俞大猷這樣的人才簡直是鳳毛麟角,絕大多數都是沒啥才能,全靠拼爹當上軍官的混子。
這樣,明朝只得走上了募兵的老路。戚繼光正是完全拋棄了衛所制度,透過招募浙西礦工和農民才組成了戰鬥力較強的戚家軍。而在北方,遼東總兵李成梁也是丟開了衛所制度,招募弓馬嫻熟的蒙古勇士做自己的家丁,從而組成了戰鬥力較強的三千遼東鐵騎,對保衛明朝遼東地區的安全起到了關鍵作用。
但募兵就要發軍餉,衛所制的兵不用發錢,明英宗時,每年發放的邊軍餉銀才不過幾萬兩,到了明武宗加到了47萬兩,到了嘉靖前期,猛增到270萬兩,而到了嘉靖晚期,已經暴增到了595萬兩,到了萬曆中期,再猛增到936萬兩。到了萬曆末期,由於建州女真興起,遼東戰事爆發,軍費更是呈失控狀態,明朝不得在已經很重的田賦基礎上再加徵“遼餉”,結果,終於引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明朝為了鎮壓農民起義,又再加徵“剿餉”和“練餉”,以應付越來越龐大的軍費開支。而“三餉”的沉重負擔,又使更多的農民投入到了造反者的行列。
所以部隊強不強,跟將有關係,跟制度也很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