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任前進3
-
2 # xwh徐煌
新兵營,一個排住著大通鋪。遇到了三個班長。
一班長,整天沒睡醒的樣子,但是搞起體能訓練那是嗷嗷叫的。170左右的身高,手榴彈一扔50左右,射擊也準,整天抽菸,三公里帶著我們跑,也攆不上他。百米跑也猛。三隻手指可以整幾個引體向上。認識精瘦型的。沒有贅肉。
二班長,沒啥意思。
三班長就佇列搞得很好,戰術動作很漂亮,下連隊當天早上,在排房前,讓我們整了一首歌,讓我們集體唱了首張震嶽的(再見)。搞得一排人淚眼朦朧,抽抽泣泣的。
還遇到個炊事班長。一副暴脾氣,有話當面說那種,懟的不講理的軍官,連隊主官一愣一愣的。
總的來說喜歡整人的班長也有,搞笑的也有。
-
3 # 無我1I
部隊永遠是我記憶中的幸福快樂!沒有部隊裡幾年鍛鍊就沒有今天的我,非常感謝部隊讓一個懵懵懂懂的人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事,知道了報效祖國的責任。
-
4 # 鐵雪柔晴
曾經的軍旅歲月雖已過去了整整20年了,但班長的言傳身教,夢裡時常想起,且影響了我的一生。
我的部隊經歷的班長很多,身在其中時覺得很枯燥沒意思,等只能回憶了,想起來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說說我第一任班長吧,他是我新兵連班長,四川兵,個不高,軍事素質超好。就喜歡聽他用方言喊佇列口令一二一喊成“丫二丫”,做錯佇列動作說迷糊說成“迷服”,不遵守佇列紀律毛病說成“貓病”。白天誰犯錯了,晚上準搞緊急集合,當兵的最怕緊急集合,雖然身體躺在床上了,但心裡還是忐忑不安,那天,因為一個戰友訓練拉後腿了,晚上睡覺大家時不時就抬頭看看班長,觀察班長可有拉我們緊急集合的動機,班長看我們都不睡覺拿著手電筒看了看手錶,我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班長挨個幫我們把被子掖好,讓我們抓緊睡覺,不要影響明天的訓練。大家心想,今晚是不是不拉了,但都還是放不下心,不停地偷偷看看班長,班長平時都是等我們安心睡好查鋪後再睡,我們也沒覺察出班長有要拉緊急集合的動向,就這樣又過了差不多十分鐘,大家正準備安心睡覺,班長突然下命令:“全班注意!緊急集合!”我的親孃嘞!大家嘰裡咕嚕趕緊以最快速度穿衣服,緊急集合是不準開燈的,必須摸黑穿衣服,打揹包,宿舍裡可亂套了,臉盆的碰撞聲,水壺掉下來地上的聲音,有兩個戰友拿錯褲子了,怎麼也穿不上了,等大家都集合完畢已是好幾分鐘過去了,兩個戰友還提著“褲子”呢,班長掐表看了看時間,皺了皺眉頭,走到隊伍跟前,嘆了口氣說:“咱們來當兵,不是來享受的,武藝練不精,不算合格兵,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今天晚上本來不想搞你們緊急集合,但你們都不睡覺,老是往我這看,我知道你們訓練很辛苦,輕易地不想操練你們。”
這麼多年過去了,班長拉緊急集合時的樣子我一直記得。
-
5 # 行者講故事
班長為軍中之母,又稱為兵頭將尾,在部隊的體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軍中第一課,都是由自己新兵時的第一任班長來講。我的新兵班長就是個很有意思的人,總結性的說,就是套路連套路,套套有深度!
記得新兵訓練時,班長說,你們這批兵,是我帶過的最差一批兵。當時為了尊嚴,玩了命的練,成績上去了,新兵下連時,我們是他帶的第一批新兵
班長給我們講過一個小故事,說有個新兵,天天打掃連隊廁所,被來檢查的首長髮現,然後立功,提幹,前途一片光明。聽完故事後,新兵連的掃把,拖布都不夠用,甚至有的新兵把工具藏起來,爭先恐後的打掃廁所。後來發現我們的廁所班長們都不進,所以就停工了。
班長一直強調,我不抽菸,你們不要老是給我讓煙,抽菸對身體不好,你們最好也別抽。然後有弟兄們發現,班長基本檳榔不離嘴,於是班長每天都有各種品牌的檳榔嚼!
-
6 # 隆飛鳳舞
我雖然在步兵連隊時間不長,僅僅一年半,但經歷了三任班長,他們是我的良師益友,對我的軍旅人生教育至今沒齒難忘。
首任是新兵排時的班長。他1977年入伍,經過師教導隊集訓後,各項軍事技術堪稱一絕,他教會我們從一個社會青年轉變成合格的軍人,並且善於做思想工作,是我們的知心大哥,是我從軍人生的引路人和奠基人。
第二任是新兵訓練結束後下到戰鬥班的班長。他也是1977年入伍的河南某縣知青兵,人長得帥,身材魁梧,能說會道,悟性極高,他對步兵連隊的各項軍事技術嫻熟於心,尤其是對40火箭筒原理及射擊要領更勝一籌,每次實彈射擊都彈無虛發,受到上級領導的好評。在軍體動作方面,由於他有著城市青年特有的聰明才智,不但是連隊全能冠軍,而且動作優美。在我的印象中,由於自己個子矮小,體力不支,特別懼怕軍體動作等費勁的訓練要求,每次課餘加班加點訓練,我都是一個人找個偏僻地方看書,導致全班成績參差不齊。後來,班長不厭其煩經常為我開小灶,記憶猶新的是我的木馬動作就是在他的言傳身教下,順利過關,不至於拖全班後腿。
他在1979年中越邊境自衛還擊戰中,衝鋒在前,奮勇殺敵,二次負傷。第一次負傷後經後方醫院治療,傷情尚未痊癒,經批准後重返戰場;第二次頭部受重傷,導致摘除一個眼球,被評為二等甲級殘廢軍人,個人榮立三等功。
第三任班長也是河南人,1976年入伍。他是第二任班長負傷退伍後接任的。他說話慢條斯理,對戰友的情況瞭如指掌,關心別人勝過關心自己,在戰友心目中,他就是個貼心兄長。遺憾的是戰後選送進軍校深造時,體檢血壓偏高,未能如意,後來手持殘疾軍人證退伍回鄉,被政府安排在當地縣城供電部門工作至退休。
1979年下半年,由於工作需要,我有幸被調任連隊軍械員兼文書,後又調到營部代理書記直至退伍。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日新月異發展,在微信群裡再次遇到分別40多年後的老班長,步入花甲之年的我們,久別重逢的喜悅溢於言表,有了互訴思念之情的平臺,經常互致問候和祝福。疫情之前,原定的久別重聚,由於身在職場等種種原因,未能成行。退休後,曾再次萌生擇日相聚的念頭,但因近三年疫情防控影響,至今也未能成行,甚是遺憾。
期待著疫情早日結束之日,就是我們相聚之時。
-
7 # 名人後裔1
我90年代入伍到部隊,分到警偵連,我的新兵班長是瀋陽新城子的,笑呵呵的,幾天後知道他是軍區五公里越野記錄獲得者,但五年了一直沒提幹,隨著緊張訓練的開始對他的瞭解越來越多。
偵查2排3個班,那兩個班長都喜歡打人,新兵犯錯誤基本都是電炮飛腳,我們班長是各種懲罰,簡單的是拖地10遍,最折磨的是把別針拉直,放鼻子和牆中間,尖頂鼻子,掉了揍你,不用力掉,用力扎肉,那是相當的難受。還有就是板子上放碗水,用胸頂牆上,跑五公里的時候讓你抱個石頭跑,他拿竹條子攆你,攆上就抽一下,大家都被抽過,我們是痛並快樂著,總比電炮強。轉眼四個月過去了,我們的軍事素質都突飛猛進,我的衣服從開始的又肥又大變成有點小了,俯臥撐300個沒問題,雖然班長各種折磨我們,可我們都感謝他沒用電炮侮辱我們,謝謝班長。
回覆列表
當年從新兵集訓團下到老兵連隊後,我便特別關注五班長鬍樹柱(廣東高州人)。他的身高和外貌與眾不同,我便和排長金吉華(河北滄州)聊天時得知五班長鬍樹柱是個中印混血兒(印度尼西亞)。上世紀的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五班長的父親被那些以販賣勞工為職業的人販子騙離了生養他的小山村,飄洋過海便來到了印度尼西亞從事繁重的勞動工作。背井離鄉,人販子早已不見蹤影,更無法與家鄉取得書信聯絡,自認為這輩子只能客死異國它鄉了,不得已只好聚當地印尼女子為妻,生兒育女,勤儉度日的生活。因一九五七年印尼排華,由國家將這些難僑接回祖國,並由國家統一安置在華僑農場從事經濟作物的種植工作。五班長是一九五九年出生的,文革期間因他家有海外關係使他們家的兄弟姐妹失去了許多改變人生命運的機會。因為知道了五班長不同尋常的身世,我便和他的私人關係如同兄弟手足一般。他教我說廣東白話,我陪他一起到水庫邊沖涼。我倆相互關心,相互信任,話語投緣的好兄弟。他告訴我:如果不是打倒了四人幫,作為有海外關係和混血身份的他,就沒資格應徵入伍,更沒機會參加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五班長說一口輕揉的廣式普通話,人又很隨和,在連隊算是人緣是好的一個。最有意思的是,有幾次連隊搞緊急集合,他竟揹著那個他從戰場上繳獲的越軍行軍揹包,是連隊的一大亮點。後來連長和他談了話,他才將那行軍揹包鎖進了連隊的小包倉庫裡。我幾次都想要他送給我作紀念,他說:我要帶回家,老了以後再拿出來給兒子,孫子看,這是我當年從戰場上繳獲的,而且是私藏的越軍行軍揹包。八一年底五班長退伍時,他將那越軍行軍揹包帶回了家,它是帆布制的雙肩揹包,那帆布洗得有點顏色發白,配備有一條網狀吊床和多用途的水壺。將水壺拆開就可當飯盒和用於野外生存時煮食東西的食盒。說真的!越軍的軍用揹包和配備,比我們用揹包帶三橫壓兩豎打的揹包輕巧,實用。真的好羨慕五班長的那個越軍行軍揹包。但,五班長退伍時送了一雙防刺鞋給我作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