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S鳳棲梧桐
-
2 # 曹大寶愛學習
臥龍諸葛亮 白馬陳慶之 ,樊噲武侯 曹操武平侯 常惠壯武侯 司馬師:忠武侯 竇廣國章武侯
吾獨崇武平侯
-
3 # 歷史新看官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畢竟幾千年封侯的人太多,沒法都查一遍的。
我們常說的諸葛武侯——諸葛亮,其實並不是諡號武侯的。他的封爵是武鄉侯,諡號是忠武,忠武這個諡號還是挺多人有的,比如尉遲恭岳飛高長恭等等。
王猛的諡號是武,陳慶之也是。陳騫雖然諡號是武,但他不是侯,是公爵。所以武侯,能查到的大概也就是王猛和陳慶之了吧。
下面就將個人所瞭解到歷史中,歷朝歷代被封為武侯者人物一一列舉:
第一位:人稱諸葛武侯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發明家。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早年隱居南陽,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聯孫抗曹,於赤壁之戰打敗曹軍。後隨劉備奪得漢中並被任命為蜀漢丞相,主持朝政。諸葛亮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著有《出師表》《誡子書》等。公元二三四年八月,諸葛亮因積勞成疾,病卒於北伐前線的五丈原,時年五十四歲。諸葛亮為蜀漢丞相,生前曾被封為“武鄉侯”(鄉侯為漢時爵位,自下而上,分別是亭侯,鄉侯,縣侯,關羽授封壽亭侯),死後又被蜀漢後主劉禪追諡為“忠武侯”。
第二位:王猛(諡號武侯)
王猛(325年-375年),字景略,十六國時期前秦丞相,著名政治家、軍事家。王猛官至丞相、大將軍、冀州牧,曾平定李儼、擊破桓溫、滅前燕;富國強兵,輔佐苻堅統一北方;苻堅常把自己與王猛的關係比為劉備與諸葛亮的關係,王猛也被稱作“功蓋諸葛第一人”。王猛積勞成疾,於公元375年病逝,諡號武侯,秦國上下哭聲震野,三日不絕。
第三位:陳慶之(諡號武)
陳慶之(484年-539年),字子云,義興國山,今江蘇省宜興人,南朝梁將領,諡號“武”。 陳慶之是一位深得眾心的儒將,他曾攻打北魏渦陽,護送降梁的魏北海王元顥北還、元顥入洛陽(今洛陽東北),因打敗了東魏將領侯景而進號仁威將軍,539年10月去世。
第四位:陳騫(諡號武)
陳騫(qiān)(201年-281年12月22日,一作211年—291年),字休淵。臨淮東陽(今安徽天長)人。曹魏司徒陳矯之子,西晉開國功臣。 自幼為人樸實穩重,頗有智謀。初為尚書郎,歷任中山太守、安平太守,任內均以良好治績聞名。後被徵為相國司馬、長史,再遷御史中丞、再遷尚書,獲封安國亭侯。又以尚書行徵蜀將軍,擊破蜀漢軍。諸葛誕叛亂時,再以尚書為安東將軍,率軍將其討平。事後,拜持節、都督淮北諸軍事,再遷安東將軍,進爵廣陵侯,再轉都督豫州諸軍事、豫州刺史。先後轉都督江南諸軍事及荊州諸軍事、徵南大將軍,封郯侯。西晉建立後,遷車騎將軍,封高平郡公。後遷侍中、大將軍,出為都督揚州諸軍事、假黃鉞。累升為太尉、大司馬,晚年屢請遜位,於咸寧三年(278年)入朝。太康二年(281年),陳騫去世,年八十一,追贈太傅,諡號“武”。 陳騫為西晉佐命元勳,與安平王司馬孚等人並稱西晉開國八公。他少年時就有度量,寬容大度,能包涵別人的缺點,每次任官都能把治地管理得相當稱職,深得士民之心。與賈充、石苞、裴秀同為司馬炎的心腹,但他的智計讓賈充等人都自愧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