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學習路上ing
-
2 # 北方專接本小北
2019年錄取人數大約63~68萬,報考總人數目前估計在250~260萬之間,錄取率約25%上下。
可能是你身邊優秀的人太多了,所以讓你產生了一種考研特別簡單的錯覺。
-
3 # 派紳
有這個信心還是好的,但莫盲目跟風,考研真不是你看到的那樣,好像考研的都考上了。
我211大學本科專業58個人,超一半人考研,一戰上岸的不足十人,考的最好的是考上了北大的非全,二戰才有兩個人考上了985,一個山東大學,一個北京理工大學。
考上北大非全的,每天泡圖書館,專業成績績點4分以上,差不多門門90+的學霸。真的一戰能上985 的,不僅自身非常強,還超出常人的用功。
再說說兩個二戰上985 的同學,上岸北京理工大學的同學,一戰考的清華大學,我跟她在一個教室複習,每天比我先到教室,回去的也比我晚,因為專業成績沒過線,繼續二戰,才考上北理工。考上山東大學的,是我專業唯一一個保外校的研究生,沒有保研上,臨時準備的考研,所以開始了二戰。她有多強呢?除了是本專業唯一一個保外的,二戰時期邊二戰邊創業,考試上東大學的時候,也成功開了兩家分店,正準備多開幾家分店。
更多的是沒有考上的,我一個宿友,二戰北京一所211,差了幾分,準備再考一年,只敢保守一點報本地的財經學校了。
考研成功率多高呢?也就四分之一的樣子,而且還算上調劑的,我就是報了個熱門專業,然後一志願差了幾分,調劑到別的學校的。
所以不要以為考研很簡單,也不要盲目跟風考研,如果下不了大決心,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考研,就別輕易選擇考研。
希望你能堅持自己的選擇,堅持自己的夢想。
-
4 # 三藏唸經
我是做教培機構的。這個問題其實我也有感覺。我總感覺我身邊的孩子只要是考研的都能成功。其實孩子們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我這裡有個學生,原來是山西晉中學院畢業的二本學生,當年考研的時候也是名落孫山。可孩子經過一年的努力,據孩子說付出了非常大的辛苦,今年成功上岸被中科院錄取了。
-
5 # 學海一葉
從大資料上來看,考研的成功率其實不算高。一戰成功率大概是20%-30%,二戰成功率70%左右。在有些考研之風比較盛行的學校,考研率高極了,上研率在大基數下也不會低。
你身邊考研的都成功了,說明你們比較優秀。但考研是個複雜的事情,要看很多方面。比如:
第一,有的專業本身就很好考研,競爭不那麼激烈;
第二,看起來說只准備的過得,其實可能背後有著很多努力的汗水,堅持並不容易;
第三,每個人基礎不一樣,比如有個人英語平時就很好,複習時這科就可以省點力;
第四,考研和選擇有著巨大的關係,不同的選擇考研難度也不一樣;
第四,考研還和心理素質以及溝通交流能力有很大關係。
總而言之,考研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並且讀研亦然,如果你對科研一點興趣也沒有,讀研的日子並不會好過。如果能找到好工作也是挺好的,畢竟讀完研也得就業。
-
6 # 月奔而往矣
怎麼可能呢?同學?考研還是要結合自身情況的哦。
如果你的周圍都是成功上岸的人,那麼恭喜你,這說明你身處的環境不錯,你周圍有優秀且踏實的一群人。用心觀察,好好向他們學習,並不是要放棄就業直奔考研。學習的過程從來不是,也不會是走相同的路,而是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你身邊只是暫時沒有考研失敗的案例,好像準備的都成功了,請注意“暫時”和“好像”,這不是一個絕對事實,絕大多數事情成功,都離不開堅持,汗水和勤奮。
你身邊這些成功上岸的同學,並不是因為考研成功率高,可能有以下原因:
(1)清晰的目標
經濟學裡常提到不對稱資訊,學生在選擇目標院校的時候,很多資料和資訊要靠自己去收集,因為不充分不對稱,所以一定要三思而後行。理想的院校並不是985,211,而是適合你自己的實際情況。當你結合自身確定了清晰的目標,大方向就有了,剩下的就順利多了。
(2)嚴謹的計劃
《禮記·中庸》中提到:“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意思就是說,凡事都要事前準備好,制定計劃。從你的目標一步步延伸,看這條路到底怎麼走,時間怎麼規劃,任務怎麼安排。
(3)切實的行動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你只是看到了結果,卻沒看到那些考上的同學,備考期間的一天24小時在幹什麼。從來沒有什麼事情是輕輕鬆鬆的,不放棄不服輸,踏踏實實的走好每一步為之努力,這才是最重要的。
-
7 # 剪輯sir
考研是選拔性考試,平均錄取率為30%,今年因為疫情影響,國家對西部和東北地區擴招了研究生,因此今年錄取的人數可能要多一些,但是競爭依然很大,因為2020年比2019年考研報名人數要多52w。研究生畢業是要好就業一些,前提是得讀211,985或雙一流這樣的高校,因為近幾年研究生報考的熱度非常高,導致好的工作崗位競爭的一定有研究生,且現在人才引進幾乎都是要求原211,985院校畢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因此,打算讀研一定要讀這些高校。但是還有一點很重要,千萬別因為好找工作而選擇讀研,讀研也很痛苦的,要坐冷板凳的,要出成果的,否則怎麼畢業?只要有好的成果,其實工作是順帶找的。
如果想考公務員,有些崗位只要本科學歷就夠了,因此到不如好好備考公務員。加油,祝順利。
-
8 # 教英語的Sophia
借用一張@王語兮兮的圖,從大資料整體來看,每年只有20%-40%能順利成為研究生。但是通常只有考上的考生才會在社交平臺上釋出自己被錄取的好訊息,更多的炮灰一般都不會發聲。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在微博上朋友圈裡看到的淨是被擬錄取的好訊息,感覺好像只要動動念頭就能去心儀的學校。。。
-
9 # 李亞木
出海前大家都去拜佛,然後一部分人回來了,他們認為是神明的作用,於是就有了各種神。可問題是,沒回來的,也TM拜佛了啊[捂臉]
新聞也是一樣,狗咬人不是新聞,哪天人咬狗了那才是大新聞。
所以,多少考研落榜的在角落裡默默流淚,你又何
從得知?
所以總結起來,心理學上叫倖存者偏差,統計上叫樣本汙染。
-
10 # 研路有我
關於題主的這個問題我是不贊同的,如果只要選擇考研就成功,那豈不是考研的錄取率達到了100%?
顯然不是這樣的,關注考研的人應該都知道,最近幾年考研的人數越來越多,使得考研的競爭也是越來越大,尤其對於一些名牌大學的考研競爭真的是太大了。
先不說985、211高校的淘汰率,我們就拿總得考研人數,2020年的報考人數達到340多萬,但是最終錄取才多少呢?不足100萬,還是在擴招的情況下,這個裡面是包括推免和非全的,還有一些博士研究生。真正的碩士研究生名額估計80多萬吧。
你可以算一下這個資料,基本200萬以上的考上都被淘汰了,當然這個裡面是有放棄考研和隨大流考研的,但是也有很多努力考研的同學被淘汰,由此看來,考研的淘汰率還是很高的。
更不用說一些985和211高校的王牌專業了,更是一堆人去報考,很多人都遺憾落榜了!
在我身邊也有很多的人考研,有的失敗了有的成功了,其中成功的裡面有的是一戰上岸的有的是二戰才上岸的,有的同學還選擇了調劑,目前也有同學二戰失敗,然後選擇三戰的。
就單純從我身邊的同學來說,考研的成功率並不是很高,而且這個要考慮的因素還是很多的,要看你報考的院校,看你自身的複習情況,看招生的名額等等,並不是像你說的那樣,好好準備就可以考上的。
現在的考研難度是越來越大了,你如果想順利考上的話,一定要好好的複習準備,初試完,後期的複試一樣需要好好的準備,加油!
-
11 # 歐維士純水機
考研難度還是很大的,看畢業生人數和錄取人數就能得出結論,工科好些,國家重點發展的學科又好考點,實業興國嗎,這沒錯。是男孩的家庭,還是教育孩子為國奉獻拼搏為好。培養的是孩子的責任心,這樣好,孩子有事業心,不胡來,一生平安,父母也不須舉牽掛,全家都幸福。
回覆列表
考研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堅持和努力,目標必須明確,否則很難堅持下去。
希望你能夠全面的考慮自己的現實情況,考研是為了什麼?想透過考研實現什麼目標?不要因為別人都能考上,你就也去考。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對自己的人生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