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候塞雷的歷史手札

    古代軍隊出征所攜帶的口糧基本大同小異。由於古代缺乏有效的保鮮手段,肉食蔬菜不易保鮮運輸,因此出兵遠征時會比較艱苦,軍隊後勤發放的野戰軍糧主要還是乾製的粟米、麥、豆等各種糧食,部分肉乾、菜乾、醬菜類的食物,以及茶葉、鹽巴等調味品,有時候不發鹽巴,而是直接以醬類代替鹽巴。

    在某地駐紮的時候要好很多,如果周邊有集鎮,就會發放“食錢”、“醬菜錢”、“鹽菜錢”等等伙食補貼,由士卒在當地自行購買新鮮的肉食蔬菜。

    另外軍隊還好攜帶牛、羊、豬等活的牲畜,一方面可以運輸物資補給,另一方面也可以充作肉食。

    而隨著胡餅、麻餅、鍋盔等麵食的出現,到宋朝征戰時,即命令城內分造耖等乾糧,麻餅,量給茶、酒、柴和水錢給士兵。宋軍出戰,則揹負糜餅、雜餅、米糊曬乾製成的皺飯、硬塊鹽和醬行軍。

    其中糜餅算是比較好的口糧,切做棋子打小,“如路行及戰陣中幹食之,味美不渴。”

    在肉食供給上,不僅有肉乾和豬牛羊肉,還有雞肉、魚肉、鴨肉等。至於酒類是不要想了,軍中禁止飲酒,除非慶功、壯行和犒勞。

    在人均口糧方面,宋時的口糧標準是“人食日二升”,“軍糧自齎,每人給面鬥餘,盛之於囊以自隨。征馬每匹給生谷二斗,作口袋,飼秣日以二升為限,旬日之間,人馬俱無飢色。”

    再看另外發放的軍糧,宋代成年人的口糧大約是每月六鬥,而最低階的下禁兵的軍糧是每月二石,中禁兵的月糧則是二石五斗,是要大大高於一般市民的水準的,相對來說宋朝的口糧供給還是很足的。

    至於怎麼吃,這個就很簡單了,麻餅、雜餅、皺飯一類或者是拿個碗放點醬直接倒水下去沖泡,或者乾脆一口餅一口水,就這麼吃。

    如果尚未開戰,一般就是就地在地上挖個坑然後添柴生火做飯,或者弄幾根樹枝把鍋支起來,稱為埋鍋造飯,一般一口鍋做的飯都是固定的,比如五個人或者十個人,因此透過對所挖灶眼的統計,就可以大致推算出這支軍隊的人數,以及後勤補給狀況。

    吃的時候也不是像我們現在吃的乾飯,經常就是直接連粟米或者整粒小麥帶菜煮上一鍋肉粥或者菜粥,軍隊一到飯點,就架起鍋熬菜粥喝。只是那時的粥非常稠,稱之為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愛情究竟是什麼,有人能給解釋一下麼,最近真的很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