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海雲端航拍
-
2 # 畢姐說文史
十三陵是我國古代明朝13位皇帝的陵寢,座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區境內的燕山山麓的天壽山。分別是:明成祖朱棣的長陵、明仁宗朱高熾的獻陵、明宣宗朱瞻基的景陵、明英宗朱祁鎮的裕陵、明憲宗朱見深的茂陵、明孝宗朱佑樘的泰陵、明武宗朱厚照的康陵、明世宗朱厚熜的永陵、明穆宗朱載垕的昭陵、明神宗朱翊鈞的定陵、明光宗朱常洛慶陵、明熹宗朱由校德陵、明毅宗朱由檢思陵。
明朝經歷230多年的歷史,共有16位皇帝。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建都於南京,死後葬於南京“明孝陵”。第二帝朱允炆(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難”(為皇帝解除危難)為名發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終。有人說出家當了和尚,去向至今仍是個謎(這在明朝歷史上是一個懸案),所以沒有陵墓。第七帝朱祁鈺,因其兄英宗皇帝朱祁鎮被瓦剌所俘,宮中無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繼了帝位。後英宗被放回,在心腹黨羽的策劃下,搞了一場“奪門之變”,英宗復辟,又坐了皇帝。朱祁鈺被害死,英宗不承認他是皇帝,將其在天壽山區域內修建的陵墓也給搗毀了。而以“王”的身份將他葬於北京西郊玉泉山。所以除了兩位皇帝葬在了別處,一位下落不明之外,其餘十三位皇帝都葬在了天壽山腳下,稱之為:“明十三陵”。
十三陵中以明成祖朱棣的長陵為十三陵之首,也是面積最大、規模最宏偉的一座陵墓。是明成祖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是永樂皇帝建北京皇宮(故宮)的第三年(公元1409年)自建的“壽宮”。
眾所周知,明成祖朱棣在繼承皇位這件事情上是不光彩的,是奪取侄子朱允炆的皇位。但是,他在治理國家上卻稱得上是一位好皇帝。朱棣在位的22年期間,重視經濟,勤政愛民,善用人才,振興文化。採取了許多措施改革當時的吏治機構,例如:設定內閣制度;在東北設立奴兒干都司;在西北設定哈密衛;在西南置大古刺、底馬撒、底兀刺等宣慰司;在貴州設立承宣布政使司等,以此鞏固了整個國家的南北版圖。他還多次下令讓鄭和帶領艦隊下西洋,促進了中國和其它國家之間的往來。此外,朱棣還有其它功績,例如:編修《永樂大典》;疏通大運河;收復安南等。在他的主政下國家經濟極為繁榮且國力強盛。歷史上,稱這段時間為“永樂盛世”。而他也因此被稱作:“永樂大帝”。
話說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默默付出的女人,朱棣的皇后徐氏就是一位賢德的內助。徐皇后是明朝開國功臣徐達的女兒,她貞潔嫻靜、文武雙全,被人稱為“女諸生”,在朱棣還是皇子的時候就嫁給了他為燕王妃。徐皇后與朱棣夫妻情深,他們之間的感情無可替代,無論朱棣後宮有多少女人,徐皇后在他心中的地位都無人能及。朱棣起兵造反時,由長子朱高熾以世子身份負責留守北平,但因年青無經驗難以承擔此大任。全部都是徐皇后親自指揮周旋,更在危急存亡之際,表現出了她異於常人的氣魄與膽識,成功守護了北平,讓朱棣南下無憂。徐皇后的《勸善書》,更是成為女性為人處世的典範,她死後,朱棣悲痛不已,上諡仁孝皇后。
回覆列表
是明長陵,永樂大帝朱棣的陵寢
明長陵位於天壽山主峰前,是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在明十三陵中是建築規模最大,建造花費時間最長的。佔地約12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