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穀先生

    清朝張岱《公祭祁夫人文》:“眉公曰: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此語殊為未確。”

    明末·陳繼儒之語說:“女子通文識字,而能明大義者,固為賢德,然不可多得;其它便喜看曲本小說,挑動邪心,甚至舞文弄法,做出無醜事,反不如不識字,守拙安分之為愈也。女子無才便是德。可謂至言。”

    二人對“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意思和理解完全不同,張岱認為:殊為未確(意為:不一定,不確定,不見得是這樣);而陳繼儒則認為:可謂至言(意為:這是千真萬確的至理名言)

    我的拙見是,認為女子比男子更需要多看看書,多學些知識,多提高些修為胸懷和格局;總之,不管對男子而言,還是對女子而言,知識都是必不可少的:無知無才亦無德!

    你怎麼看?張岱和陳繼儒,你更傾向於誰的觀點?

  • 2 # 麵人王

    這句話明顯反映出過去男權時代的思想意識,中國婦女纏足據說己有千年之多,這樣,中國女性就成了全職的家庭婦女,她們要想了解外面的世界唯有透過家庭中男成員或書中去了解,在過去男效能讀書的人也很稀少,別說女性了,偶爾有女性讀書人那是名氣相當的了,男人在這樣的女性面前真是壓力山大,會成為社會的焦點,相當於今天的女巨星,無人駕馭,所以也會影響到整個社會,會讓多少家庭為之不安,而後輿論界就總結了這一條。

  • 3 # 易學思維plus

    張岱、陳繼儒都是中國明代的文人,他們說的女子無才便是德,要結合具體時代來分析。首先,女子無才並不是說女子啥都不會,在中國,女德包括很多,要會煮飯、要會針線,要會耕織,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才能,都是可以養家,幫助丈夫的技能。有了更多這種實際的技能,其實在傳統社會是被提倡的。

    張岱、陳繼儒所說的才,不是指這些實際技能,而是古代藝妓所要會的那些唱歌、詩詞、書畫等無用,有能招蜂引蝶的才能。當然,現在詩詞書畫也能賺錢了。但是在古代,詩詞書畫純粹是文人的附庸風雅,用來交際和提升自己的影響力的。

    張岱之所以說,女子無才便是德,是想表示,女子要有婦德,就不要學太多花裡胡哨的技藝來吸引男人,而要將心思放在持家的實際才能身上,才是真正有女德。

    張岱這種思想,在現在看來,無疑是有點大男人主義的,也是封建思想的體現,但是他的思想在當時是十分普遍的。因為,古代,一個大家閨秀,就是要有女德。林黛玉那麼有才,其實是很另類的,李清照那麼有才,也被人指指點點,一輩子很淒涼。

    所以,那個時代,女子無才便是德,是張岱他們的經驗總結,是一種深刻的現實諷刺。

  • 4 # 眾妙之門中

    女子無才便是德,難道是真的讓女人不學東西嗎?沒有才能嗎?顯而易見,不是的。這句話最重要的一個字是”無”。“無”不是沒有的意,而是有才,你不顯露,這樣便是有德 。

    在古代,我們從書本中或者,從電視劇中看到 ,上層社會中的大家閨秀 ,他們就要讀書、寫字、作詩、寫文章 。接著他們就要學習家風家規,接人待客的禮儀,刺繡也是他們要掌握的技能中的一門。從以上的結論中,女子還是要學習才能的,要學習文化的,要學習禮儀的。並不像他們所說的女子無才便是德。

    說完了,上層社會,我們還要說一說廣大老百姓中的女性,她們是不是就不要學習,不要有才能嗎?顯而易見,也不是,他們雖然不像大家閨秀學那麼多的禮儀和文化。他們也要學知識,刺繡,禮儀。雖然她們條件有限,但多多少少還是要學的。

    我們往大了說,我們單說女子無才便是德中的“無”,從道德經中來理解,一陰一陽之謂道,衝氣以為和。無就是有,有就是無,這樣才能構成一個和諧的家庭。男乾女坤,一陰一陽,男剛女柔,男人是主,女人是輔。不管是在古代還是在現在的家庭,我們女性都在家庭中扮演主要的地位,但是女人不能過於剛強,過於強勢,這樣都會對家庭有損傷。

    女子無才便是德,就是讓我們女性有才而不顯露,有才而不高傲,有才懂得釋放自如,大到服侍國君,小的服侍丈夫,你要是懂得女人是陰,懂得女人是柔,這樣國家,家庭才能昌盛和諧。

    雖然我說了這麼多,你也看懂了,也聽進去了,也理解了。如果你不去做,不去行道。那也是枉然,我們的國學中有好多精髓,值得我們去學習,去體會,去實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NBA現役控衛排行版如何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