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手機使用者李海福
-
2 # 江南塞北
老師和學生家長的大方向是一致的,他們都想教育好孩子,使其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新時代的接班人。
然而,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和教師的教育方法可能存在爭議。
教師和家長對每個孩子的具體要求還是有所不同的,最後想要達到的高度也是有所不同的。
儘管有很多很多的不同,但是隻要老師和家長都以愛孩子為出發點,做到因材施教,相互溝通,相互理解和包容,很多矛盾還是可以由大化小,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或最終得到徹底解決。
多數的矛盾集中在在校教育這一塊,這一塊的教育是以教師為主導。
很多情況下,家長們對老師的教育產生看法時,出於對老師的尊敬或後顧之憂,都不會直接提出。而老師對家長的要求是會直接提出的。
其實二者產生的矛盾是不會在一個平等的條件下溝通的,家長們一般都是比較隱忍的。
一旦教師與家長的矛盾明顯地暴露出來,那就是一個比較大的衝突。
但只要教師嚴格操守職業道德,家長們積極主動的配合學校教育,一切問題還是好辦的。
-
3 # 秋楓一葉舞
和素質教育的宣傳導向有很大關係。我個人覺得素質教育的提法沒問題,實施出了問題。不符合我國基本國情。導致家長期望值和實際脫離,家長和老師對立也就不奇怪了。
-
4 # 尚貝
一、不換位思考。
二、家長提出問題,有老師怕有影響,不讓家長說,甚至還不讓孩子上學,我兒子其中上過的一個幼兒園老師就這樣的。
三、我個人作為家長,也是老師。覺得要換位思考,做老師的,家長不管說的問題是對與錯,都應有理有據處理,不是恨家長和孩子,因為你是老師。回答家長的耐心都沒有,怎麼有耐心教好孩子。
-
5 # 一勺清風
家長以為的進步是:直線上升一飛沖天
老師所希望的進步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可實際上老師帶學生的過程是:開天闢地女媧補天溝壑縱橫愚公移山累死個人是提溜不走扒愣不動……
家長低估了自己家孩子的惰性
老師高估了自己家學生的毅力
學生自己有的也真的是時時刻刻想偷懶……
-
6 # 中藝教育諮詢
這是因為老師和家長的身份不一樣。一般家長們的眼裡自己的孩子都是很聰明優秀的,如果學不好就是老師的原因。而老師們接觸的學生很多,對比就比較明顯。有些真正聰明的學生一學就會,有些是費勁都學不會。另外有些是因為家庭影響,習慣沒有養成,聽課不認真或者自己本事不夠努力等等。所以,家長看孩子和老師看學生,那是差異很大的
-
7 # 群眾評論員小黃
這個問題乍聽起來好像說不通,但仔細分析一下就知道其中的關鍵。我認為,老師與家長的矛盾,其實歸根結底是老師與學生的矛盾,在家長身上的對映。只有老師與學生之間存在矛盾,才會與家長產生矛盾;大家想一下,聽說過老師與學生關係融洽,卻與家長水火不容的嗎?及其罕見吧?
想明白了這一關竅,我們再捋清楚兩個問題。
第一,老師與學生之間為什麼會產生矛盾?師生之間的矛盾首先是教與學之間的矛盾,其根源是教的能力與學的能力之間的不匹配。比如教的上心,學的不好,老師自然著急上火,比如學的用心,教的卻敷衍,學生自然不滿。其次是管制與被管制之間的矛盾,在校期間除了教授課程以外,老師還負責對學生進行管理,管理就意味著約束,約束就會產生矛盾。最後,老師與學生也都是普通人,人與人之間交往中普遍性的矛盾也會存在於師生之間,比如彼此是否誠信友愛、是否相互尊重、是否顧全大局等等。
第二,老師與家長為什麼會放大矛盾?老師與學生的矛盾投射在家長身上時,並不一定等量投射。處理的好的,會化解矛盾,比如對孩子的教育達成共識,家長幫助督促,老師暖心鼓勵,孩子自我努力,師生之間的矛盾就會減輕或者消失。處理不好的,矛盾會加劇,比如老師批評了孩子,家長認為老師批評的不對,或者老師要求家長督促,家長卻十分懈怠,甚至孩子在中間添油加醋,煽風點火,更加會引起雙方的不滿。
捋清楚這兩個問題有什麼意義呢?其一,老師和家長要正視矛盾,要明白有矛盾是正常現象,不要回避,也無需緊張。平心靜氣的解決問題,並且把這種穩定的情緒傳遞給孩子。其二,積極化解矛盾,老師和家長都要做矛盾的消防員,絕不能做煽火童子,作為家長要體諒老師的辛苦和不易,遇事多從家庭和孩子自身找問題,不能護短遮醜,把教育責任全部推給學校和老師;作為老師要明師德,樹立職業責任感,耐心主動的溝通交流。當然現實生活中也有許多特殊情況,比如由於部分老師職業道德缺失出現的過分體罰學生、課外補課、收受紅包等,比如學校管理不善出現的事故等,比如出現問題時個別家長的不負責任,無理取鬧等。這些矛盾的產生和化解就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最後家長和老師之間沒有矛盾是不是就好呢?並不是。像最近引發關注的小學女生墜樓事件,事發之前老師和家長之間並沒有特別激化的矛盾,家長甚至送了紅包,女孩兒的壓抑心理也沒有得到家長與老師的特別關注,如果雙方能夠多一點溝通,哪怕是吵上一架,家長或許能夠更加關愛孩子,老師或許就能夠更委婉地批改作業,悲劇可能就不會發生。
-
8 # YAO大神
你的問題大神答,
答得不好莫笑話。
老師家長本一致,
為何現在成矛盾?
其實這事不復雜,
一個懶字說明它。
本來老師是左手,
學生家長是右手,
左手右手都用力,
學生教育沒問題。
只是人的本性差,
一個懶字總結了,
誰不不願意多幹,
你推我讓成負擔。
先來說說眾家長,
你的孩子你不管?
雖說上學在學校,
孩子回家師咋管?
你又不是特有錢,
聘個老師全包圓,
孩子回到自己家,
孩子輔導自己抓。
該陪讀的就陪讀,
該輔導的就兌現,
什麼都推給老師,
你這家長躲清閒?
天下哪有這好事?
從小推給幼兒園,
長大推給工廠裡,
結婚推給婚介所,
你能一推六二五,
等老送給養老院?
養子不教父之過,
這個祖訓不記得。
自己孩子自己問,
配合老師不間斷,
沒有任何的理由,
責怪老師不夠格。
老師也不能太懶,
學生的事早做完,
作業最好少而精,
家長也是很不易,
早起晚睡拼全力,
一天到晚累散架,
哪有精力輔導他?
有時也是想盡力,
可惜水平不咋地,
低年級的還知道,
高年級的更不會。
上學本該老師教,
家長也輔導不了,
這個事兒不稀奇,
不信你問問學生?
老師家長不是敵,
相互尊重必要滴
同心協力育孩子,
一方放手出問題。
再也別相互傷害,
教育孩子是紐帶,
左手右手都用力,
學生成功皆歡喜。
糟蹋老師沒出息,
誰家沒有上學的?
家長老師必配合,
這樣社會才和諧。
-
9 # 愛的教育傳播者
目前家庭裡一般都是一個孩子或者兩個孩子,對於家長來說孩子的就是全部,是百分之百,但是對於教師來說,一個班四五十個學生,老師做不到像家長一樣只關注一個孩子,平均分配下來也只有大概百分之二三。所以就會出現目標一致但會產生矛盾的情況
-
10 # 小呂哥看世界
老師的目標家長不完全一致我覺得。一致的只有學習成績都要高分 這個老師表現的更加明顯 因為這直接和老師的評級 工資直接掛鉤 這是中國教育制度失敗的一個環節吧 所以哪個孩子成績不理想 老師就跟家長急和學生急吧,但是很少聽說老師因為學生的身心不健康 品德有問題而跟家長急的 畢竟這些並沒有納入評判老師優秀與否的標準 所以現在的老師是教學的老師,不是教育的老師。最後說一句,摻雜利益的教育是畸形的 不健康的 。
-
11 # 深耕細琢
雖然目標一致,但遇到具體問題溝通不夠,導致相互理解不夠,相互信任不夠。
題主說的“都是家長和老師的矛盾"應該是個別現象。如果普遍情況是這樣,學校就沒法上課了,每天只有調解家校矛盾了。
家長與老師目標雖然相同,但老師和家長站的角度不同,有時會有不同的看法。更何況,教育是培養人的大事,是關係到一個家庭的未來,遇到具體事誰都會較真。很多時候是“關心則亂"的問題。很多時候應該是“屬於看法不同的問題。關鍵,還是在於溝通。
“如何避免“看法不同“升格為矛盾,建議以下幾點:
1.主動溝通,才能“認識一致"。
家長與老師目標相同,很多家長願意配合學校,但是,不同的人站在不同角度,在遇到具體事情時,對學校、老師的具體做法可能不理解。雙方交流吧,感覺“你講的我不明白,我說的你也不清楚"。怎麼解決這些問題,就得主動溝通,家長與老師雙方都得主動,溝通的過程也是相互學習的過程,只有溝通,才有共同語言。
作為教書育人的老師肯定是在不斷學習的,國家有要求,工作有需求,老師不斷更新教學理念,不斷積累好的教學方法,已經是一種常態。但是,教育孩子學校有責任,家長也有責任,並且,學校教育也沒法替代家庭教育。因此,家長也得不斷學習,要了解教育理念,最佳化管理孩子的方法。
建議家長們可以透過家長學校,家長會,家長們之間交流接受科學的教育理念,獲得許多直接的經驗。
2.相互理解,才能避免累積矛盾。
如果遇到了極端的家長,或者遇到了極端的老師,“矛盾重重,走向對立"就太有可能了,不過過分渲染這些個案也沒多大意思,出現這些問題幾乎也是無法避免的,教師隊伍這麼多人,家長隊伍這麼多人,完全可能出現個別脾氣不好的,看問題極端的人。
更何況,矛盾無處不在,教育矛盾何止教師與家長之間。學校與教師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連當家長的父母之間,遇到了具體問題都可能看法不同吧,遇到問題時最好是換位思考,想一想對方為什麼這樣考慮問題?如果始終堅持認為自己是對的,對方一定是錯的,結果受傷的一定是孩子,真是有違初衷了。
許多矛盾是累積出來的,往往是缺乏有效溝通造成的。
家長教育理念沒到位,在溝通中是可以慢慢接受的;
對孩子教育方法,在溝通中老師同家長是可共同商量的;
老師對家庭教育的要求,在溝通中應該說明為什麼要這樣做;
家長對孩子的的期望不合適,在溝通中應聽聽老師的建議;
家長對國家相關教育政策不瞭解,學校要解釋清楚。
總之,所有問題都是可以透過溝通解決的。溝通不暢,就可能積累成大問題。
3. 相互信任,才能相互配合。
對家長來說,既然孩子送到了學校,家長就一定得相信學校,相信老師。該怎樣管理孩子?建議家長真的應該尊重老師的意見,這並不是說孩子在老師手裡,就不得不聽他的問題。做專業的事要相信專業的人!畢竟,老師對教育的理解要深刻些,教學經驗的積累要豐富些,處理具體事情肯定還是老師內行得多。
同時,家長要相信老師的師德,可以說,絕大部分老師教育孩子可真是掏心掏肺的,責任心是不容懷疑的。
當然,絕大部分家長和老師還是相處還是不錯的。他們可能對學校管理不太瞭解,就儘量瞭解。遇事多問老師,不斷的磨合,儘量的配合。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也在增長知識,教師也在積累經驗,教師與家長之間還收穫了友誼。
總之,許多原因都可能引發矛盾:有時可能只是意見分歧,這也無大礙;有時也真可能演化為激烈對立,不可收拾。其實,出現問題很正常,關鍵是怎麼對待。許多不可收拾的大問題很可能就是由一些小問題處理不當而個升級的;許多不可調和的對立也可能是一些小問題不斷累積而爆發的。
-
12 # 愛鑽牛角尖兒
這個問題問得好!老師和家長目標雖然是一樣的,都希望孩子各方面都向好的方向發展,不過產生矛盾也是很正常的!至少說明在孩子教育問題上家長和老師都用了心。關於矛盾的產生,我來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1)家長和老師之間缺乏溝通
俗話說“眾口難調”。一個老師面對幾十個學生家長,水平再高的老師其教育方式方法也不太可能適合每一位家長和學生,如果老師和家長之間又不能進行良好的溝通,那麼相互之間產生誤解是必然的。老師要適當的進行一些家訪活動,而家長也應該主動與老師多交流,互相多瞭解對方對孩子學習、生活習慣等各方面的看法,最後達成共識,自然矛盾就會消失。
(2)相互之間存在不信任
常聽見家長訓孩子:“學校老師就是這樣教你的?”,當然也聽老師這樣問孩子:“在家你也這樣兒?”,言語之中多少都透露出老師與家長之間的相互不信任。老師埋怨家長不給孩子做榜樣,在家不管孩子,學生一回家就變得懶散,然後把教育責任全推給學校老師。而家長也埋怨老師不管自己家孩子,學生作業交給家長判,上課也不怎麼提問等等,這樣矛盾自然就產生了。
要解除這種矛盾,既要加強家校互通,又要進一步提高老師的業務素質,加強自身修養,真正做到把別人的孩子當自己的孩子來教;作為家長更應該以身作則,當好學生的家庭教師,重點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3)家長和老師對學生的看法的客觀程度不同
大家都不會否認“孩子還是自家的好”,這是人之常情。幾乎在每一個家庭,孩子都是核心。但在學校就完全不是這種情況了,一個班級的每個學生在老師心裡都有一個相對客觀的位置,老師對學生的看法比家長要客觀的多,與家長很難達成共識,矛盾也就很自然的產生了。一般而言,家長多數會認為孩子的成績沒有達到自己認為能夠達到的高度,甚至相差甚遠!並且把責任推給了學校老師。這種矛盾實際上很難消除,只能有一方隱忍另一方。
老師與家長之間矛盾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上是常見的幾種情況。不過,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統一體,沒有矛盾也就沒有發現。矛盾的產生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如何解決矛盾。
-
13 # 森之海
題主只說到了表面啊
家長只看結果,老師是對結果有一定責任的人(結果如何很大程度要看學生自己),是教育環節的掌控者
學生如果學好了,家長可能會覺得老師不錯。
但如果學生成績達不到家長要求,或者家長認為學生給自己丟了面子,那就可能會把原因推到老師身上,造成了家校不和諧的矛盾
-
14 # 清水行業
關鍵是現在每個家庭生育的孩子都不多,一個的,兩個的,三個的就不多了。不像以前四五個,六七個,甚至還多的都有。所以對孩子的培養特別關注,有的甚至是傾注了全部。想方設法讓孩子接受好的教育,尤其是城市的更是如此,期望值更高。而作為老師又何況不是,但面對的是幾十個,甚至是更多,不可能是一對一的教育。學生學習,生活等,都有所不一樣,有的家長嚴些,孩子好管,容易溝通。而有的家長鬆些,孩子難管,難溝通。一旦出了問題,家長怨老師,對其孩子不用心,甚至覺得苛刻。而老師則認為孩子難管,是家長疏於管教而引起的。這樣就引起了矛盾,甚至出現極端事情。所以家長和老師應多溝通,學校和社會應配合,雙方換位思考。那麼所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
15 # 輝縣李合生
老師與家長的不協和關係,較為普遍,較為尖銳,我談幾點個人看法。
一是關注的物件不同。家長眼裡只有自己的孩子,而老師關注的是整個班級,是全班同學的全面發展。比如說調座位,好位置就中間部分,老師要考慮學生的高矮胖瘦,要考慮誰跟誰在一起更有利於學習,可家長們可不管那麼多,他就認為自己的孩子應該在中間,就應該跟學習好的在一塊兒。
二是教育方式不一樣。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不僅講授課本知識苦口婆心,還得傳授做人的道理,在教育過程中,有循循善誘,肯定也有批評懲罰,可我們的好多家長就對老師的批評懲罰產生了太多的不滿。
三是一隻老鼠壞一鍋湯效應太厲害。儘管有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之說,但老師中的敗類更令人不齒。問題是應該誰有問題打誰的板子,從重從快處理都行,但不能讓絕大多數的老師背黑鍋呀。
社會的和諧、文明發展,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重要內容之一,我們廣大教師和廣大家長要共同努力,爭取營造良好的氛圍,為實現我們偉大祖國的百年夢想作出自己的貢獻。
-
16 # 小刺蝟的馬鈴薯
老師和家長的目標整體上保持一致,都期待孩子能有一個健康的身心與良好的學習能力,最終落實下去就是希望孩子有好的成績和品格。
從馬克思主義哲學來說,矛盾是無時不在,無處不有的,矛盾雙方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在教育實施的過程之中,矛盾是必然存在的。
首先,在教育的方法上的不統一。隨著家長素質的提高,家長各有各的教育方式,有的偏向於專制型,有的偏向於民主型,從教育的角度來講我們建議民主型,但是多年的習慣與觀念並不會因為老師的建議而改變,一旦觀念發生最直接的衝突時,自然會產生矛盾。
其次,教育立場與角度的差別。老師面對的是幾十個學生,通常難以顧及到每一個孩子。家長的目光當然是聚焦於自己的孩子,那麼,當二者之間偶然沒有交集時,矛盾也會產生了。
最後,家園合作並不容易。老師希望家長多配合自己的工作,家長希望老師能諒解自己的忙碌,當二者無法協調好之時,責任也就會開始相互推脫,矛盾也會開始升級。
矛盾是存在的,但一般而言,這種矛盾是隱性的,只有真正觸及某一方“利益”之時,矛盾衝突才會顯現,且會將之前的隱性矛盾疊加起來。
還要提到的的是,作為目標物件的孩子,他的態度和表現,他的生命安全,他的關係處理,才是真正能夠引發老師和家長矛盾的導火線。
相互溝通,相互理解,相互協作。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仍需很多溝通的藝術啊!
-
17 # Nico說教育
你好,我是Nico老師,關於您的問題,我想談談自己的看法。
老師與家長的目標是一致的——為了孩子的學習,孩子的未來。
所以,老師➕家長,應該是合作關係。
但是,現實中會出現這樣幾種情況。
1.合作雙方都只現在自己的立場看問題。
2.合作中,有一方不盡責,比如,作為教師,職業素養不夠,師德不良,作為家長,不尊重教師,對孩子的學習不夠關心。
3.推脫責任。為人師者,沒有盡力做好教育的工作,推脫給家長,為人父母者,充當“甩手掌櫃”。
4.合作理念有分歧。對於孩子的成長,該重視什麼,不該重視什麼,是該嚴格教育還是放養教育……雙方不能達成一致。
4.合作雙方缺乏互相理解,互相信任。老師總覺得家長不配合,家長總覺得老師都不好,都很自己的孩子有仇。
關於這一點,也要歸功於不良媒體的宣傳造勢。
“合則兩利,鬥則俱傷”,育人是教師➕家長雙方的責任,作為合作方,理應攜手並進,實現雙贏,畢竟,實現雙贏,最終獲利的還是孩子!
-
18 # 我是李好人
閨蜜家長群發來一張圖。
原因是因為家校本有些同學沒帶還是怎麼的,還有是是因為家長檢查作業沒檢查好!然後發了圖裡的內容
記得我小時候那會,家長只是督促我寫作業,幫忙檢查,老師負責批改!
但是現在看看周圍的情況,好多都是老師佈置作業,家長要改好,然後帶到學校,如果有問題,老師還會說家長做的不到位!
看到DY上好多家長吐槽老師的,但是也有很多家長“忍氣吞聲”,怕影響孩子的學習!
我小時候那會,一個班也有40來號學生,不知道是時代進步了,還是咋了……原本老師要做的,現在很多都讓家長承擔了,雙職的家庭,真心也是難的!
-
19 # 陳佩奇a
其實家長與教師之間矛盾的產生呢是一個認知上的問題,一個方法上的問題,一個溝通上的問題。他們之間的關係危機屬於“人民內部矛盾”。如果身受系統教育理論薰陶的教師能站在比學生家長認識更高的角度上,及時採取正確的方法,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與交流,就會轉“危”為“機”,重建起學生、家長與教師的“友誼之橋“。
那究竟該如何處理這種牟盾呢?佩奇有幾個看法:
第一呢是解釋法,顧名思義,就是教師對來訪的家長如實說明事情的真相和來龍去脈,釋去家長心中的疑惑,消除誤解和疑慮。這是化解關係危機的最根本的常用方法,教師千萬不要誤認為家長是來興師問罪的而懶於理會。
第二是勸解法,這是為了化解家長心結而採取的勸慰之法。有的家長平素工作繁忙,疏於對學校工作的瞭解,每次都聽信孩子某老師總不喜歡他的說法,一次,又一次……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這樣的印象:家長認為該老師不負責任,教育方法和態度都有問題。一旦孩子與教師發生了比較激烈的矛盾,家長心中的積怨就爆發了,怒氣衝衝地來找這位老師理論。有經驗的老師先耐心傾聽家長的話,讓他發洩完牢騷和不滿,然後老師向家長具體說明學生在學習中的表現和自己的處理辦法,並請同桌佐證孩子存在上課有愛搗亂、故意和老師對著幹的逆反行為。見老師是如此細心,態度也誠懇,家長知道錯怪了老師。教師此時勸慰家長,平時要多關心孩子的教育問題,常來學校瞭解孩子的表現,與教師一起把孩子教育好,這樣家長也能配合老師的要求及時糾正學生的偏激思想,從而達到了勸解之法的功用,遠勝於家長與教師互不信任所導致的不良後果。
第三是示例法,有的家長缺乏科學的教育子女的方法,常常把孩子不能成人成才的主要責任歸咎於老師,認為老師關心自己的孩子不夠。這時候,老師不妨主動請來家長,向他詳細講解某考入重點學校的孩子家長是如何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平時怎樣嚴格要求孩子的。透過舉例,家長意識到自己溺愛孩子才是使孩子任性不肯吃苦學習的主要原因。必要的時候,教師也可以列舉一些家長縱容嬌慣致使孩子誤入歧途的反面案例來警醒家長。第四移情法,有時候家長與教師接觸太少,認為教師不可能有精力去善待每一位學生,尤其是“雙差生”的家長,他不知道關愛所有學生是作為教師必須具備的職業道德之一。他以為只有家長才是真心疼愛自己的孩子,教師管理嚴格是歧視“雙差生”,是在跟孩子有意過不去。此時教師可以主動約請家長現場觀摩,看教師是怎樣細緻入微地輔導學生,怎樣一視同仁地要求所有學生必須按時完成作業任務的。透過多次接觸和交流,家長才理解到教師真的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真的是在為孩子的成長與發展盡心竭力,真的不容易。教師用真情打動了家長,家長才會真正理解教師對孩子的懲誡教育是必要的,不是故意為難學生,誤解自然也就消除了。
第五換位法,家長認為教師的工作應該無微而不至,對孩子不能有任何差錯。這種看法有一定的道理,教師就沒有必要去從理論上“戰勝”家長,不如提示家長在家裡錯怪過孩子沒有,照顧不周的地方有沒有,打罵過孩子沒有,讓家長換位思考,教師也是人,難免也會出差錯,以求得家長的體諒。這是教師彌補工作中過失行為的一種比較婉曲的做法,也可以嘗試一下。
第六是認短法,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有的教師在處理學生違紀行為時方式失當,招致學生和家長的怨恨。家長來校討個說法,教師此時不要刻意迴避,否則他以後還是有機會報復。應該當面誠懇地承認自己的錯誤,不要一味的袒護己短。家長的目的達到了,自然就不會得理不饒人,反而認為教師能勇於承認錯誤的態度令人欽佩,還可能轉身責成自己的孩子向老師認錯。可是有的教師卻礙於面子不肯認短,還反覆強調自己體罰學生有多少正當的理由和不得已的苦衷。其結果是矛盾的進一步激化,徹底喪失了家長對教師應有的尊重。
第七是求助法,在與家長打交道的過程中,發現有極少數的學生家長像一根筋似的,無論你怎樣解釋、說理,他就是不改變先前對事情的看法和對老師的意見。此時你已經多說無益,不如請其他老師幫忙,也可以及時向學校領導詳細說明情況,請他們出面勸說。這既可以使自己脫困想出新的應對之策,又可以避免矛盾激化,贏得迴旋的餘地和事情的轉機。
第八是冷卻法,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在家中的表現一貫還可以,這次出事一定是老師錯怪了學生。看到孩子好像很委屈的樣子,在還沒有弄清全部事情真相的情況下,就來糾纏老師。面對這樣的家長,先讓他發洩,冷靜下來之後,教師就有必要告訴父母“身教重於言教”的道理,指出家長教育孩子存在的缺陷和誤區,告誡家長注意教育的方式,要多瞭解一些教育孩子的科學方法,不要推卸家長應負的責任,更不能隨意當著孩子的面指責老師。當然,使用這種方法的時候要注意看物件,要講究交流的場合,要因人而異,說話要委婉,要適可而止,不要喋喋不休,不然就會弄巧成拙。
最後佩奇想說的是,教育必須迴歸本質:以人為本。這個要從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家長與老師這幾個關係入手,建議老師可以根據每個學生做好課堂記錄同時線上線下長期和家長學生保持互動和跟進從而因材施教。
-
20 # 善良無罪7
阿彌陀佛。
一,首先,家長對自己孩子期望值太高,一旦達不到家長預期要求,家長失望,遷努於師。
二,老師對孩子期望值太高,特別是民辦學校老師對學生期望值太高,那麼不停地壓榨學生,讓學生多做,熬夜做,損傷孩子身心,家長不樂意,愛子心切!
三,孩子當下不是那塊成材的料,父母,老師非要當下讓其成材,但孩子達不到,父母誤會老師,老師誤解父母。
四,如果,父母,老師,都能從學生實際出發,因材施教,學會做人為要,老師,父母,就不會對立,目標一致了,雙方皆開心,小孩也解脫呀!
回覆列表
老師與家長的矛盾形成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雖然目標都是為了子孩子的學習好,但家長往往期望值高於老師,而老師是要面對所有教的學生,不可能面面具到,每個學生又有各個人個性,這樣的話就會產生不一樣的想法及期望值,產生矛盾就容易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