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列子天瑞主要寫了哪種故事?
10
回覆列表
  • 1 # 後現代說書人

    列子是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上承老子下啟莊子,《列子》一書是我國古代體現道家思想和中原傳統文化精神的重要文獻典籍,在中國思想史以及文化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天瑞》是《列子》首篇,列子用十四個寓言故事闡發著其道生萬物的起源觀、豪邁超越的生死觀、法天則地的生態觀,飽含著列子對人的價值取向、生存理念、社會治理以及發展模式的深刻思考。

    中華傳統中有一段著名的古老典故,尹生看到聰明的列子可以乘風而行,他渴望學習御風之術,就找到了列子,在他家住下來盡心服侍。但是列子始終沒有傳授他任何東西,尹生耐心喪盡,一怒之下不告而別。但時隔沒多久又回來了。列子問他為何去而復返,他回答說自己太急切太魯莽了。列子見他終於變得通達,便告訴他乘風的秘訣。

    列子說,他花了九年多的時間刻苦地向壺丘子學習,修煉到心中所想、口中所說都不會涉及是非利害了,才使得自己內外如一,體光通明,於是心神凝聚,形體消釋,骨肉融化,不知不覺隨風飄浮,忽東忽西,最後我也分不清是‘風乘他’還是‘他乘風’了。而怨憤不滿的身體不會被天地接受,四肢任何部分都無法載動,又怎能飄浮起來呢?”

    我們自幼聽聞的“杞人憂天”、“愚公移山”、“夸父追日”、“兩小兒辯日 ”等寓言故事,也出自《列子》。但直到唐玄宗時,才將列子升格為古典道家學說經典,從而使其與莊子、老子的《道德經》合為一體。《列子》被尊稱為《沖虛真經》,與《道德經》的寫作和《莊子》的詩化敘事相比,它被廣泛認為是道家最偉大的作品,是以淨化心靈為目的的最現實觀察。

    《列子》延續了《逍遙遊》和《秋水》等其他道教經典的思想路線,他認真研究黃帝的學說、老子的學說、關尹子的學說、壺丘子林的學說後,建立了關於宇宙的起源和人的本源的完備學說理論和完整的知識系統。《天瑞》開篇的小故事是列子的自傳,他隱居四十年,默默無聞,醉心道學。因為背井離鄉、離國適衛,表現出其懷才不遇的痛苦。但他在臨行前對學生循循善誘的教導,表明授業傳道解惑的責任感與使命感。隨後他敬重地談及壺丘子林,表明了自己對尊師重道的推崇,體現了身教重於言教的師範。

    列子在談到“萬物生化”的關係時說,“生”就是生生不息的生態繁衍系統,“不生”是宇宙最初的本源;“化”是變化萬端的物質轉化系統,“不化”是萬物最原始的單一因素。一切物質的“生”,是由“不生”這個最初始的本源來發端,一切物質的“化”是由“不化”這個原始的唯一元素來轉化的。在列子看來,這個迴圈系統能夠產生一切生態機制,使事物發生變化發展,引導宇宙萬物建立持續繁衍轉化。

    天、地、人都在變化體系之中,一切物質系統都在迴圈重組,這是宇宙萬物的生成機制。變化才是唯一的不變,只不過是在變化時長、變化方式、變化形態有所不同。列子很深刻地道出了天與地的關係、人與天地的關係、得道與順應的關係,人類與天地並不是並列的兩組獨立主體,而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係,天地包含了人類,天地雖然可以被人毀壞,但是它不需要依賴人類,甚至可以摒棄人類。天地之道不僅會變化,而且會變壞。因此人要敬畏自然,敬畏天地,人與天、地是命運共同體。

    自生的萬物,之所以是其自身,原因在於自然而生。 因此,聖人應該因循萬物自性而作為,即“昔者聖人因陰陽以統天地” 。透過“自生”說,《列子》否定了外因的決定作用,物的自然本性被視為自身存在的最高價值和動力源,也就是說,人與萬物之間是平等關係,不是主宰者與被主宰者的關係。 每一個具體存在物皆是獨立自足的,其產生的依據與存在的理由,是構成萬千世界不可缺少的一員。

    自生思想必然涉及個體與他者的關係,尤其是現實社會中人際層面的管理運作。 面對政治現

    實問題,必須進一步思考在具體的行為關係中聖王與民眾如何協調融洽,實現天下大治。若按聖王以情求道、以為“治萬物”,則民眾自足的天性便遭到破壞,天下自然失治。 由此,“自生”思想進入實踐領域,成為聖王無為而治的理論先導。

    在道家“自生”思想的演變中,《列子》 “自生”論具有上承“老莊”下啟新道家的特殊意義。 “自生自化,自形自色”側重萬物如何生成的問題,“自智自力,自消自息”側重萬物如何存在的問題,萬物“自生、自息”有了相對完整的生長鏈和動力源。 此外,《列子》 在強調物之自發性的同時,設定了“常生常化” 的生化恆常機制,並從“生者不能不生” 的角度強調“生”的必然性,結果造就了既自然而然又不得不然,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有強調“生”高於強調“自”的傾向,這是《列子》在“自生”思想發展中的又一重要貢獻。

    列子對生死關係、生命內涵和人生態度的認識豪邁超越、高妙絕塵。他在強調生命的內在涵義,身形只是生命的外殼而已,完整意義上的“生命”還應該包括精神信仰、思想情懷和熱愛。列子“君子息小人伏”的生死觀認為:死,對於所有世人來說結果都是一樣的,都是物質外殼的消亡,但是每個人對於死的認知不盡相同,也必然會產生不同的心理體驗,仁者之死寧靜,不仁者之死恐懼。有的人犧牲善終,有的人苦生畏死,但是不管每個人感受如何,古往今來,結局都是一樣的,透過除去名、義、利,以清淨空虛取而代之,人才能找到最好的心靈家園,有好的終結。反之,人心就會失去歸宿,找不到人生真正的意義的所在。

    “道”是宇宙的本原,或稱作宇宙的本體,其能生能化的穩固性與專一性使“道”本身的存在超越於外在一切的“物”,自生自化的自然性,由自然哲學層面延伸到人生哲學層面,即體現為理想人格在體道之後與自然萬物融而為一的境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以身合道。宇宙生成時永不停息、迴圈往復的客觀必然性決定著人生哲學的消極色彩。由“貴虛”的思想觀世間萬物,一切都是一種無差別、類於“虛幻”的存在,“貴虛”之後才能“觀道”,才能以不為而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喜劇之王》中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