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拉逍遙有

    路易斯•康設計理念,一切從原點出發,發現內在本質,追求完美的設計,結果總是給人以一種難以表達的驚喜與神秘感。

    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1. 良好的家庭成長環境。這是他成才肥沃的土壤,路易斯•康出生在俄國殖民的愛沙尼亞,是典型的猶太民族。父親精通六國語言,母親是一名豎琴伴奏師。他從小就受到猶太人的傳統教育,喜歡觀察、思考。

    2. 性格內向,觀察專注,善於畫畫的個性特點。這是他成為建築師的基礎。他考上了藝術類高中,還獲得賓夕法尼亞美術學院高中組的冠軍,並被錄取且獲得了四年的獎學金。畢業時,路易斯•康獲得了布魯克設計獎銅獎。

    3. 自我的不斷學習、提升。畢業後,他想方設法地學習建築:加入帶哲學思維的丁字尺俱樂部、創辦建築研究團隊、考證……他出書、發表文章,被耶魯大學聘請為建築設計的講師。

    4. 社會經濟環境的影響。經濟原因使他在低預算的脅迫下,形成了至簡的設計風格,並積累了豐富的施工經驗,為日後建築、結構、裝置的整合埋下了伏筆。

    6.融會貫通,厚積薄發。繪畫、哲學、建築等各方面思想在他身上自然的融合,使他的建築設計語言得到了質的飛昇。無論是空間、裝置、構件還是材料,儘可能地做到整合和簡潔,設計理念開始進步、完善,他的建築在趨於完美。

    7.自我的不斷要求、完善。因為追求完美,設計上,他一再改圖、聘請結構顧問等,好多專案他都寧願賠錢,也要按照自己的建築語言建造。對他來說,“錢不算什麼。”,他“不斷改圖”,他要的是完美,他的規則是:一切從原點出發,發現內在本質,追求完美。

    作為建築師,路易斯·康用一生追求建築完美,這使他的建築作品每次都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也因此,他的建築給這個世界留下了一種難以表達的驚喜與神秘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一線城市房東都是慈善家”這種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