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銅灣滴小楊

    ——綠茶

    我的腸胃並不太好,但依然愛喝綠茶,每天早上不出意外的話基本都是綠茶,口糧綠茶有:

    ///安吉白茶

    每年必須要定的明前,600左右,安吉白茶只有一季,通常我習慣存量累計到夏末,也就是一斤半左右,每年喝新的,這個茶品質基本算得上市場上比較尖的貨了。安吉白茶市場近幾年資本上的比較快,價格也越來越貴,如果未來幾年價格再往上走,可能我也會將它pass掉了,畢竟只有二十多年曆史的茶類,在這個價格上當口糧略貴,或者也有可能會降級。

    ///信陽毛尖

    關於信陽毛尖我曾經做過一篇內容分享,就不做過多贅述了,我偏愛的信陽毛尖應該有兩個元素:入口微苦、回甘。等級不要求太高,但也不能太低,價格通常在500上下,也是隻喝春茶一季,2斤半左右的存量到秋末,每年喝新茶。

    只喝本地種、旱種,因為個人感覺其他品種總缺點什麼,儘管信陽10號非常普及,但喝起來總感覺與其他茶差別不大,如果不是本地品種,那基本產地的標誌性作用也就失去了吧。所以我經常跟身邊的茶友說,綠茶就喝喝本地的名優茶好了,其他綠茶就作為個調劑,偶爾喝喝就挺好。

    ///日照綠茶

    日照綠茶在山東還是有一定地位的,至於有人會問怎麼不喝嶗山綠茶,因為貴,真的嶗山茶今天5月10號左右的批發價還在800-1000左右,可想而知沒有必要。而且日照綠茶與嶗山的茶真的喝不出來區別,作為口糧我一定不選嶗山茶,個人認為同等級的綠茶,日照茶要更勝一籌。

    但是打藥的問題很難辦,所以利用個人專業之便,每年給自己留一點產量,賣相不好,但喝著放心,300左右的價格,每年會消耗7-8斤。

    當然每年秋天也會定一些老秋茶,要喝到來年開春。

    曾經前幾年也有一陣子很追碧螺春、玉露、紫陽毛尖這些,但喝著喝著到現如今也覺得沒意思了,還是以上三種比較口糧。

    ——紅茶

    紅茶我喝過很多,其實紅茶與綠茶一樣,現在已經非常普及,各地也都有自己的名優紅茶,個人認為大部分的紅茶同質化太嚴重,我在選擇紅茶的時候要更看重工藝多一點。

    ///正山小種

    煙燻小種是一定不喝的,我的口糧正山小種,其實原料算很普通的,但工藝算比較傳統,小種口感上該有的都有。也喝過一些比較高階的正山小種,只是覺得價效比總差了一點,400左右的口糧應該是我在正山小種上可以接受的上限了。

    正山小種適合細品,這種價效比的口糧,雅俗共賞,招待客人再合適不過了,所以其實消耗量也很大。

    ///花香小種

    其實小種紅茶近些年來工藝更新也非常快,有很多是非常值得嘗試的。

    當然還有一類是果香小種,只是我沒有碰到過很喜歡的,我在喝的這個口糧其實也是偶然所得,這是一個單一品種發酵的小種,海拔也比較高,與其他紅茶對比來看的話,這個花香小種有點異軍突起的意思,我已經喝了有8年左右的時間了,每年的品質和價格都相對穩定,現在基本800左右,出差選擇杯泡悶泡的話,無疑是它沒錯。

    ///野生高山紅茶

    這個茶其實是我從去年才開始口糧化的,以前覺得太貴(1600左右),而且對紅茶的理解比較欠缺,開始關注這個茶是因為開始追求“滋味”,巖茶喝多了,總感覺其他茶類寡淡,所以也就開始跟著茶友喝這個茶。起先也只是感覺那股梔子花香很有意思,後來逐漸發現浸出物的層次很好,喝了差不多兩個月後把它列入了口糧名單。就在前幾天的五一假期,去武夷山也是專程去監製,1100米野生,在我個人看來,這個茶與真正的金駿眉也不相上下。喝這種茶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喝過後背會發汗,而且有舒筋活血的作用,在當地村民甚至拿它入藥,對應一些感冒類輕症。

    ///安小種

    這個名字其實是我們幾個茶友給它起的,起先剛找到這個茶的時候只叫小種紅茶,做這個茶的茶廠,主要向日本出口抹茶,製作抹茶需要比較老的葉片,採摘時無法區分,所以會把嫩芽挑出來,就做成了這個安小種。所以這個茶很便宜,200左右,安全係數也很高,取名安小種,也正是如此。這個茶在公司喝的時間最多,尤其是杯泡,也讓公司行政同學做了一點袋泡茶,招待客人很不錯。

    ///滇紅

    滇紅屬於工夫紅茶了,其實懂紅茶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在祁紅出現以後各地都出現了當地的工夫紅茶,當然品質也是參差不齊,滇紅知名度是僅次於祁紅的,但市場環境不是太敢恭維,等級太多,工藝明明很簡單,卻被弄的玄幻無比,什麼金針、金絲、金芽、金螺等等吧,對喝茶的人來說著實不太友好,所以我喝滇紅不看等級,現在喝的滇紅有兩個等級,低等級的喝的多一些,招待客戶首選,等級高的留著細品一番,畢竟就剩下現在這半斤了。

    ——白茶

    我正經開始認真喝白茶是2014年的事情,還是因為當時一個很重要的客戶喜歡喝白茶,也就去做了一些深入研究,其實白茶很簡單,從產地分主流的無非是福鼎、政和、景谷,從品種無非是大白、水仙、菜茶,陳化會帶來一些內質的轉變,藥性也隨之增強。

    ///2018壽眉

    好幾個茶友一起在喝這個茶,每年都會壓一點餅乾出來,我也是在公司喝的最多,雖然年頭不長,但是適合我這種喜歡新茶的人,白茶市場也是一直在一路上揚,還有一些不太光彩的事情,這個茶就400左右,說貴不算貴,也算不上便宜,只是覺得價效比還行,當然這兩年開始跟著幾位白茶大神存一點新茶,未來幾年可能會喝一點自己存的平價茶。

    ///2012貢眉

    我對菜茶有一種特殊的情感,喝了很多白茶,菜茶的滋味是獨特的,所以順著這種感受找到了這個茶,也是一位茶友推薦的,像這種茶事實上大廠是不會做的,而且雖說是叫貢眉,但是我更喜歡稱之為壽眉,低調一點,但確實夠了貢眉等級,800左右,像這個季節,下午喝這個茶的機率就比較大。其實白茶我很少追求各種香型,只要求自然健康,其他的都順其自然。

    ///月光白

    好多人對月光白有點牴觸心理,很多人認為月光白不算白茶,從工藝上說就是白茶無疑,我喝的這個月光白是五六年前偶然所得的,茶友出國,也就成全了我,這種等級的月光白比較少,未展開的一芽一葉,比較清淡,水比較好,所以喝起來與大葉的月光白不是一種感受,曾經有一段時間視若珍寶,週末大愛,層次會比較豐富,也有點喝工夫茶的感覺。景谷秧塔產地獨有的氣息,也是非常令人著迷的。

    ——黑茶

    黑茶我喝的比較少,不是太喜歡那種黑暗的感覺,雖然對工藝有一段時間很鑽研,但是可能也是因為普洱市場混亂的問題,通常下手也都十分謹慎,尤其對一些山頭的說法,可能是有一點誤會,還在鑽研中。

    目前在喝的黑茶就兩種。

    ///2018春料熟普

    喝普洱,我基本只有晚上偶爾喝喝,要求並不高,一二百塊的茶喝著就足夠了,並不追求山頭,只要厚重、順滑就可以了,所以也不過多介紹了。

    ///安茶

    這個安茶不是安化黑茶,而是祁門的安茶,很多人都沒聽過這個茶,其實原料與祁紅基本相同,等級也與祁紅劃分有一點類似。在剛畢業那幾年,對這個茶比較忠誠,也是因為便宜,而且那時候在上海,喝一點感覺很舒服。後來喝的越來越少,直至這次疫情,想到了這個茶,又拿出來喝,有“茶聖”的名號,越存越涼,據說歷史上還用來抵禦瘟疫。

    ——烏龍茶

    烏龍茶是我的最愛,基本每天晚上必須要來一壺烏龍,開始正經喝烏龍也有七八年了,雖然不算久,但還算有一些自己的認知。我喝的烏龍口糧也比較多,大致做一下介紹吧。

    ///巖茶

    ///花香肉桂

    這個茶很有意思,剛開始學著喝巖茶的時候不是太喜歡,覺得重,也喝過很多高火的巖茶,雖然與花香肉桂相比還是更喜歡花香肉桂,但初學時還是水仙入門的朋友比較多,但是很多南方朋友喜歡從肉桂開始。喜歡上這個茶是在三四年前,當時胃不是太好,偶然喝了一點肉桂,發現很通透,喝了一段時間也感覺輕鬆了許多,後來就成了日常口糧,700左右的價格,還是可以接受的。

    ///水仙

    水仙是最容易讓初學者掌握的巖茶,尤其是輕火,喝水仙之前是不知道何謂“醇”的,正所謂醇不過水仙、香不過肉桂,這些年也喝了一些老叢和高叢,但覺得太貴了,本身喝巖茶投茶量就大,如果太貴確實承受不起,這個水仙喝了5年了,基本每年都會定一些,與肉桂一樣,其實還算可以接受,碧砂寶色,符合我對水仙的傳統認知。

    大紅袍我很少喝,但也有口糧。

    ///奇蘭

    好多初學者尤其是女孩子聽到奇蘭的名字都很喜歡,但其實奇蘭的香有一點“妖”,喜歡的人就很喜歡,不喜歡的可能喝過一次也就絕緣了,巖茶的奇蘭通常指的是白芽奇蘭,也是從廣東引進來的品種,能在巖茶裡佔有一席之地可想而知他的與眾不同,奇蘭的香區別於高雅沉穩,在心情不太好的時候特別喜歡來一壺,500左右的價格當口糧還是不錯的。

    ///小品種

    這些年喝了很多小品種的巖茶,有很多也都是人工培育的,但對於口糧來說,完全是夠了的,比如說黃觀音、金觀音、春桃香(金牡丹)、奇丹、玉麒麟、春蘭、金毛猴、百瑞香等等,這些茶用來做拼配的多,但是拿出來單獨喝喝也是不錯的,只是成本不透明,很多人不敢輕易嘗試,其實大部分都在3-400左右,我也作為日常的口糧調劑來喝。

    ///正巖&名叢

    這些茶,真的就是隻是調劑調劑吧,我也不會拿來當口糧,偶爾喝到其實是幸運,雖然我們說的是口糧,那既然說到這裡了就說一說。比較常見的有水金龜、白雞冠、鐵羅漢、正巖的肉桂等等,其他的我也嘗試比較少。

    ///單樅

    我喝單樅完全是因為一個大哥,當時大哥在我們這邊做軟裝生意,機緣巧合認識後覺得投緣,逐漸成為了忘年交的好朋友,後來大哥在烏崬的父母年邁,便回到老家扶養,一晃已經四五年了。

    可能很多朋友都聽過宋末得名“宋種”的故事,但現在的大部分單樅總感覺過度吃嘴,想找一些喝了舒爽的不是太好找,也可能是因為北方人的口感喜好,總之目前這些四五百的口糧感覺還是不錯的。

    ///黃枝香

    應該算是我最喜歡的單樅了,每次喝完都會感覺不同,很有意思,尤其是晚上一個人逗悶子的時候,來一壺黃枝香,很舒服。喝到後程感覺像是在吃薄荷的感覺,尤其是在看書的時候,搭配上一壺,十分愜意。

    ///鴨屎香/雪片鴨屎/大烏葉

    鴨屎香貌似是專門給北方人的口感,不管那麼多,其實喝起來感覺還是挺喜歡的,雪片茶則會表現得更爽一些,而且更香,春鴨屎則更多是品工藝,雪片鴨屎香和大烏葉我基本會常年存放在茶櫥裡,想起來就會喝一壺。

    ///蜜蘭香

    蜜蘭香是廣東人的基本標配,但是想喝點好的蜜蘭香其實一點不容易,有好多人都說蜜蘭香是泡起來最簡單的也是最不簡單的一個,但我個人覺得蜜蘭香泡起來最有意思。

    單樅的香型太多除了常喝的這些之外,偶爾也會喝喝杏仁香、八仙等,再其他就比較少碰了。

    ///鐵觀音

    我曾經在鐵觀音上交了特別多學費,所以曾經有一段時間喝的比較少,近一兩年又開始喝,這是一個正味觀音,蘭花香比較舒服,八泡有餘香,我習慣在口渴的時候喝鐵觀音,喝完會感覺比較舒服。

    目前的口糧基本就是這些

  • 2 # 大嘴帶您看世界

    1 龍峰茶 湖北省竹溪縣特產 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龍峰茶是龍王埡茶廠主打的一款有機茶葉,茶葉常年生長在海拔1000多米的雲霧山中,茶葉是一芽一葉價格從100多到1000多不等

    2 梅子貢茶同屬竹溪特別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春秋末期,梅子埡茶成為朝庭貢品;唐代,梅子埡茶被武則天欽定為御用貢品,“梅子貢”因此得名,竹溪贏得了“貢茶之鄉”美譽。

    3 竹山聖水茶湖北省竹山縣特產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盛產毛尖,聖水綠茶外形圓直,色澤翠綠,白毫滿披;花香持久,湯色嫩綠明亮,滋味鮮醇爽口。

  • 3 # 南國小西

    你好,我是愛做減脂餐的南小西,我們的生活無非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很多時候我們想喝的只是一杯簡單好喝的口糧茶。

    簡單平淡中喝出幸福感,我非常高興來給題主推薦口糧茶,現在我給你主要推薦是的烏龍茶。

    現在中國茶葉主要分為6大類,綠茶、白茶、黃茶、烏龍茶、紅茶、黑茶,為什麼非要推薦烏龍茶,下面是對烏龍茶的細解:

    烏龍茶是什麼茶

    1. 烏龍茶又稱清茶,青綠金黃,清香醇厚,屬於半發酵茶、發酵度30%-80%,是綜合綠茶和紅茶的製作手法,不過我們要知道發酵程度越高的茶,茶性更溫和,比如紅茶、黑茶就適合胃不好的人喝,相反不發酵或者輕度發酵的茶,茶性微寒,適合降火去燥。

    2. 烏龍茶製作工藝流程是曬青、搖青、殺青、揉捻、烘焙、經過上面工藝做出的茶品質特徵結餘紅茶和綠茶之間,茶湯色澤橙黃清亮,香高馥郁,帶有花香,茶性溫和。

    3. 烏龍茶主要產於福建閩北、閩南,以及廣東,臺灣三省。近年四川、湖南等地也有少量產出。安溪的鐵觀音,武夷的大紅袍,臺灣凍頂烏龍尤為盛名。

    烏龍茶的功效作用

    1. 普通茶葉沖泡出來的茶水其實就有很大的功效和作用,烏龍茶的功效 就更多啦。

    2. 烏龍茶中含有的有機化學成分茶多酚類、植物鹼、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果膠素、有機酸、脂多糖、酶類、糖類等等等高達450多種;無機礦元素有鉀、鎂、鈣、鐵、鋅、銅等等高達幾十種。

    3. 烏龍茶中就鐵觀音這一品種內的含有無機礦元素就高達40多種。

    4. 烏龍茶作為我國特種名茶,經過科學研究證實,烏龍茶具有神消疲勞、清熱解毒、消炎殺菌、降血脂、消脂減肥等等功效外,還具有抗氧化、面板過敏等特殊功效。

    烏龍茶的儲存方式:長時間不喝,放冰箱冷藏

    古人說,飲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六七人是名施茶,烏龍茶中的鐵觀音是我個人生活中的首選,我也推薦你喝鐵觀音,在現代我們也應該,常喝茶、多喝茶。

  • 4 # 茶毛的茶

    雨前高山口糧白茶,浙江最好的白茶產區,浙江麗水松陽,全國最大的綠茶交易市場:野生土茶做的香茶,無汙染無農殘,領導都喝這個,就是沒有打農藥;北方人喝一下茉莉花茶。這幾款口糧1-300之間,能不能稱口糧茶?

  • 5 # 彭克榮老虎點茶

    有。

    龍井茶的茶末子,五十塊一斤左右,在杭州解放路茶街兩則都有買,如果你運氣好,買到西湖龍井的茶末子,那是走了狗屎運了。

    如果你找到獅峰山的茶末子,放紫砂壺加沸水悶泡出味,茶湯香氣馥郁,滋味醇厚,生津回甘,唇齒留香。特別是等到涼了以後喝上一口,可以讓你永世難忘。

    圖為獅峰山的茶末子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轉行學習Java好就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