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龍女5505
-
2 # 正法部落
如果不接受燒啊,暫時性的肯定會好很多。每天逍遙快活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替天行道行俠仗義。這也是裡面大部分人所追求的一種生活境界。但這並不是長遠之計。這樣下去的話,早晚會被朝廷所滅。早晚也就是為了落一個好的名聲。當然,如果他們持續壯大,把朝廷給滅掉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只是他們沒有選擇那樣去做而已。這又是另外一個版本了。相信後者應該是我們大多人更喜歡看的一個版本。
-
3 # 悟空小影片
在施耐庵的《水滸傳》裡,詔安是成全一百單八將忠義的最好方式,我認為也是唯一的方式。只能是詔安 沒有更好的歸宿。
後世講忠義二字,最讓人認可的無非以下三個,一是左羊之交,二是桃園三結義,三便是這水泊梁山的一百單八將。施耐庵要成全這一百單八將的忠義,除了詔安之外,再無二策,我們可以簡單分析一下。
首先如果不詔安,可以維持現狀,繼續在梁山發展。條件上是行得通的,梁山一夥兒具備攻城略地的能力,這一點無論是從前面打高唐州還是後面打方臘都看得出來,自給自足是沒有問題的。但他們面臨著關鍵的問題,那就是內部分裂和外部擠壓。
梁山內部至少有詔安和反對詔安兩大派別,詔安與否全看宋江的決斷。假如宋江是反對詔安的,他將面臨詔安派十分的不滿。梁山的許多主要戰將都是朝廷舊將,宋江也是以朝廷昏暗,替天行道等理由勸降的。這些將領大多希望重返朝廷,建功立業。此時如果宋江反對詔安,這些舊將會不會像反詔安派那樣聽話猶未可知。畢竟這些朝廷舊將並非全靠宋江的仁義而上梁山的,甚至大部分在上梁山之前都認為宋江只是盤踞梁山的草寇。他們所以被收服,一定程度上就是奔著詔安來的。況且與大多數的反詔安派相比,這些朝廷舊部的思考能力和執行能力明顯比那些一聽宋江納頭便拜的好漢更強。長此以往,一百單八將的仁義能否保全,不好說。
另一方面,從柴進簪花入禁院這一回,我們可以瞭解到宋江一夥實際上已經成為宋徽宗的心頭大患。從後期梁山表現的戰力來看,梁山一夥確實具備了與朝廷對抗的實力。畢竟徵遼打王慶一將未死。雖然後世一直唾棄靖康之恥,但當時宋朝的國力遠沒到虛弱的程度。宋江會面臨朝廷的逼壓,派出的戰將不總會是高俅童貫之流。死傷是一方面,萬一有四面楚歌之聲,那些朝廷舊將會不會為了強寇悍匪的名聲而堅持與朝廷鬥爭,很難說。到最後,就算大家因為宋江的忠義而堅持鬥爭,傷亡恐怕也不會低於徵方臘。甚至會因為不確定因素造成戰將出走,忠義難全。
其次,是不是有可能像李逵,阮小七說的那樣推翻朝廷。我覺得這種可能性更小。大凡靠農民起義推翻朝廷的隊伍,大環境起碼是天下凋敝,民不聊生,比如秦末,元末。假使天下太平,農民就沒有可能放下飯碗去起義。梁山沒有這樣的群眾基礎,就靠有的這些家底,即使有攻城略地的水平,要戰勝朝廷我覺得還是不太現實。最後落得個草寇之流,為國所滅,不會有忠義的名聲。
所以我認為,詔安相比於上面兩種選擇,確實要好得多。一方面契合了詔安派的心意,另一方面,與詔安派相比,因為宋江的個人魅力而走上梁山的反詔安派更容易順從宋江的決定。林沖會因為詔安而出走,同樣的事情放到李逵武松魯智深身上就不會。這樣,既保證了梁山隊伍的完整性,展現一個義字,又使這支隊伍可以為國效力,體現一個忠字。這樣最大程度上保全了梁山的忠義之名。
所以,梁山一百單八將最好的歸宿,只能是詔安。
-
4 # 我就是竹韻
肯定不會更好,因為他們本身處於那個亂世,亂世之下,誰能獨善其身?除非他們兄弟解散各奔東西、自謀出路,或許大部分人能生存下來保住性命!
宋江的思想決定了這支隊伍的前途。宋江原為鄆城縣押司,人稱宋押司,押司是什麼職位,就是衙門裡的書吏,宋江負責處理的應該主要是監獄訴訟方面的工作,所以經常和“江湖好漢”打交道,因為他們犯了事以後必須經宋江之手,所以他的名氣很大。
但是宋江屬於一個知識型的小官,並沒有多大的抱負,他滿腦子的都是封建正統的“忠義”思想,“忠義”的物件是誰,自然就是朝廷,所以宋江從一開始就沒有想推翻朝廷,只是為生計所迫,想為自己、為兄弟們某一個好的前程。
例子一,宋江誤殺閻婆惜後潛逃,後來又主動投案自首,說明他對當時的朝廷有幻想。例子二,他明知自己服用了有毒的御酒,但還是把李逵騙過來喝下了毒酒,怕的就是李逵造反,壞了自己的忠義之名。例子三,他活捉高俅後又把他放回去了,為的就是詔安。
宋江掛在嘴邊的,就是一切都是為了兄弟們的前程著想,這也是很多原朝廷的高階武將情願歸順和為他賣命的原因,因為他們也都想著以後能官復原職、飛黃騰達,而那些草莽出身的好漢,多數都只是匹夫之勇,難堪大任。
所以梁山大部分的功勞,都是那些原朝廷將領掙來的。若是不接受朝廷詔安,梁山集團就會分裂,往嚴重點說甚至於內訌,事情也可能又回到起點,各自的歸宿只能聽天由命。
-
5 # 趣愛一起嗨俊哥
很顯然這是個多選題:
1:接受詔安,梁山好漢的歸宿大家都知道失敗了。
2:不接受詔安,梁山好漢的歸宿就一定好嗎?也不一定。要麼像方臘和老趙家對著幹。要麼聯合方臘一起幹翻老趙家。事實真會如此嗎?
第一種是既定答案不作解釋,第二種好似可能性很大,但是也不可能。為什麼?
這個要從宋江來具體分析:
1)宋江是宋朝政府的一名處級幹部,而且是公檢法書記員一類的職務。黑白兩道,被告原告通吃。加上家境富裕,好做慈善接濟危難之人。成為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及時雨”。所以成為梁山老大,雖武不及林沖,但其長期在社會中混到的厚黑學。足以傲視梁山群雄。所以梁山眾好漢會聽他的話是不用置疑的。
2)不接受詔安,就是定性為宋朝的反革命集團。老趙必會派兵剿匪。可是江南還有方臘。老趙幹梁山,方臘就攻老趙後方,反之老趙幹方臘,梁山就攻老趙後方。宋江方臘一對好基友合作非常愉快!可保數年無憂。兄弟們自是吃香的喝辣的。
俗話說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一旦這兩人窩裡鬥。老趙再聽蔡京高俅奸計,梁山不接受詔安已成定性。何不封方臘為鎮南王而且支援軍火糧草,首尾夾擊梁山。最後梁山團滅。這樣比較符合宋江兄弟們的結局。真是這樣何來好歸宿?
針對宋江才能及格局理性分析如下:
1:梁山定性為打家劫舍之能手,以宋江的政治眼光和格局他是沒有爭天下之心的,因為他眼裡最多能混個省長當一下就心滿意足了。事實證明他最後也只當了一個市委書記。
但是他會發現梁山泊地域狹小,既不能攻,也不能守。長久之計不能發展。但是兄弟們要榮華富貴這好辦,殺貪官占城池。一幫莽漢只懂打打殺殺也不是守城的料。按照當時的情形。宋江會帶著兄弟們帶著搶來的財富遠赴海外,象今天的臺灣,海南都是首選之地。最後自封為王。不統不戰不和。反正老趙也拿他沒撤,宋江最大的能耐也就混到這個地步,因為水滸後傳裡面混江龍李俊去海外當上了一島國之主。宋江的水平至少和李俊能稍強一些。所以梁山好漢最理想的歸宿就是這樣。
2:綜合宋江只有做山代王的料,他的厚黑用在管理兄弟們身上有用,其政治眼光的狹小。根本無法有長遠眼光。第三種只是理想化。所以第二種是比較貼切當時的時勢格局。會被老趙和方臘團滅。當然大家可能說宋江不能把它倆全滅了。自己當宋朝皇帝。這種情況幾乎不可能,當時宋朝打宋江根本就沒調動東南西北中五大軍區幹他。總是區域性地區戰爭,宋冮實力有限,最後滅方臘108好漢只剩28人回來。所以說宋江和兄弟們的歸宿是不會好的。
比以上更核心的一個原因,宋江天生不是硬骨頭。只是歷史把他推上了梁山老大的位置。天生也不是陳勝吳廣純無產階級,敢於拼命。他一個知識分子缺少血性。和太平天國洪秀全一樣,其也是落第秀才。只要有一點點肉吃就會過頭,忘了自己是誰的人,思想上隨時開小差。梁山好漢的歸宿就像拴在他褲腰帶上。
理性分析兄弟們最終定版歸宿就是。
只要在宋江的帶領下,兄弟們歸宿不會好。
-
6 # 淺淺一笑有酒窩
如果不接受詔安,最終的結局也是魚死網破,只是面對的敵人不一樣而已!
1、心在一起才是團隊。如果不接受詔安,想長期生存必將“攻城略地”,尋求根據地,招兵買馬,也將失去梁山水泊的天然保護屏障,以梁山人馬數量上分析,根本戰勝不過宋朝的正規軍。如果和方臘團隊聯合,在沒有統一的戰略目標的情況下,心不在一起,就形成不了合力。正如那句話:“心在一起叫團隊,心不在一起叫聚會”,兩股力量很難融合。
2、沒有團隊發展目標,就是“作繭自縛”。凡梁山好漢者,皆被逼上梁山!他們打著“替天行道”的旗號,主要是劫富濟貧,並沒有推翻朝廷的施政綱領,即使不被詔安,團隊沒有“目標願景”很難生存,自生自滅就是必然;沒有團隊的發展目標,就是在作繭自縛。
3、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受“學得文武藝,賣給帝王家”封建思想的影響,接收朝廷詔安是宋江帶領眾弟兄們“最好、也是最無奈”的選擇吧!所謂最好,就是漂白了“賊寇”這個稱謂;所謂最無奈的選擇,就是沒有更好的選擇!詔安歸順朝廷雖好,怎奈“江湖險惡”,被派去遠征方臘,梁山眾兄弟雖知道這是“兩敗俱傷”之舉,怎奈不去征討又怎麼表白對朝廷的忠心!
4、朝廷借詔安實施“借刀殺人”之計。高俅被梁山好漢“生擒活捉”,成為一生最大的政治“汙點”,其滅梁山之迫切心情應該是“期望最高的人”,想必他早已擬定好“梁山詔安 一石兩鳥之計”,來尋求皇帝的欣賞,鞏固他在朝堂之上的地位。這也是極力促成梁山詔安的各種促成因素之一吧。
5、結語歷史已成為歷史,沒有假設!勝者王侯敗者寇,所以歷史總是選擇強者!是非成敗轉頭空,歷史是留給後人的一面鏡子。
-
7 # 職場風波
會更好,起碼不會死那麼多人。有人肯定會問你怎麼知道不會死更多人,這邊舉兩個例子:1⃣️詔安;就相當於魚塘裡的魚,要殺你可以一鍋端。2⃣️不詔安;好比大海的魚,如果實力差距過大可以更好的避免傷亡。畢竟只要活著就有更多希望。
-
8 # 六月枯雪
個人覺得如果不招安的話,雖然過得不算光明正大,但也不至於那麼多兄弟喪命。
就當時的歷史環境來看,宋徽宗沉迷於琴棋書畫,還特喜歡玩蹴鞠,心思沒放在大宋江山的治理上。下面的大臣也趁機挖空心思,投其所好,致使他沉浸於一片天下太平的氛圍中,荒廢了政務,使得朝廷腐敗,民不聊生,再加上西邊的大金朝虎視眈眈,朝廷根本不能集中精力對付有著地理優勢的梁山上的眾好漢。各兄弟們也都是深受其害,被逼上梁山的俠義之士,都想著在此為民除害,伸張正義,在此度過豪放的一生。人本來可以越來越多,勢力可以越來越大,以至於對抗朝廷,朝廷也無可奈何,不濟時也可以和方臘等抱團取暖,風風火火闖九州,說不定還能打下自己的一片江山呢!
卻不想半個文人的宋江始終想著功名,為了自己的面子,假借著替兄弟們找個好出路,促成招安,不僅自己沒落得好下場,也枉送了那麼多兄弟的性命,確實為之可惜。
-
9 # 我又走在老路上
這是個有趣的問題,真實的宋江在宋史裡有記載,他和他的好漢們拒絕詔
安,後被一個叫張叔夜的知州帶著一千多人輕而易舉地剿滅了。《水滸傳》本身就是一種假設,假設宋江招安後會怎樣?施耐庵給出的答案是招安同樣沒有好不場。
誠然,北宋末年朝庭腐敗問題較為嚴重,但總體來講,整個宋朝朝綱未亂,賦稅較輕,倉廩富足,百姓安居樂業。《清明上河圖》裡的繁華景象可以佐證,《水滸傳》第二十九回,武松要走著去打蔣門神,要求每遇一家酒店喝三碗酒,施恩說:“出東門至快活林,總有十二、三家客店”。城外不到十來里路就有十幾家客店,當時百姓的消費能力可見一斑。
宋朝是一個偉大的朝代,恰逢北方遊牧民族數百年強盛期,抗遼抗金抗蒙古,始終不屈不撓。因此,宋朝是出現愛國詩人與民族英雄最多的一個朝代。值得一提的是,蒙古鐵蹄所到之處摧枯拉朽,但在滅宋的征途上碰上了釘子,幾十年裡徒勞無功,只好採取迂迴從長江上游順江而下的戰略,在四川遭宋朝軍民頑強抵抗,大汗蒙哥斃命,最後轉攻大理,攻擊宋朝薄弱環節,用了近半個世紀的時間。
宋江、方臘等起義領袖身處宋朝這樣一個政治開明,百姓富足的時代,難以得到民眾支援與擁護,即便不接受詔安,也是註定沒有好的歸宿。
-
10 # 馬尾松23
當然會好些,那就是應了李逵那句話“打到東京去,奪了大宋皇帝的鳥位”,讓他宋哥哥做皇帝。然後,宋哥哥給眾弟兄封官賜爵,眾弟兄封妻廕子,也榮華富貴一番。如此中國歷史上又多了一個朝代。或再演杯酒釋兵權,或如朱重八將功臣趕盡殺絕……
天朝週期律如此,在劫難逃!
回覆列表
水滸傳中如果梁山好漢不接受朝廷招安,肯定繼續獨霸八百里梁山水泊,成為一方雄主,結局要好的多,至少不會那麼悲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