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黑哥星視野
-
2 # 記陸者
種植什麼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樣給它推廣銷售出去,品質只是其中一點,主要還是要看如何包裝銷售。中國市場無窮大,每個行業都有成功的,當然失敗的更多。不是你怎麼努力就會有收穫的,而是看你選擇對了沒有。選擇遠比努力更重要。
-
3 # 黔茶甄選
跟風雖不好,但跟據自己的情況而定,關鍵要有銷路就可以種,也可以做產業鏈,把花椒做成花椒油再銷到超市和餐館等,總之得有銷路
-
4 # 生活園林藝術
你好,這個問題我來回答,是否種植花椒,要根據用途和銷售渠道情況。如果有銷路,就沒問題。比如:我看了一個平度市3000畝花椒基地,去年冬今年春剛剛栽完,據瞭解是做深加工用的,屬於產銷聯合專案,這是好專案,收益可觀。但是,如果沒解決銷路問題,就不能盲目跟風栽植。
-
5 # 中條攝影人
花椒一是炒廚作為調料,二是製藥所需。這幾年花椒價格高,銷路好,所以種植面積不斷擴大,農民擔心飽和問題。筆者認為,要發展這一產業,一方面要推廣優良品種,另一方面要在加工上作文章,再者應擴大出口量。
-
6 # 果農吼哥
渭北這一帶本是花椒的優生區,土壤,氣候適宜花椒樹生長;近幾年種植花椒樹效益還行吧,不高,但比種植別的強,種植多的農戶收入也不少。在這兩種條件的誘導下,出現了大量的種植農戶,農民分析市場的能力還是有限,只能憑感覺行事,你能種,我也能種,大不了要挖一起挖,反正也沒別的種植專案。
這就造成了花椒樹面積越來越大,花椒產量連年升高。
至於以後的花椒價格,誰也說不準,就由市場決定吧。
已經種植的農戶,只能從管理上下功夫,好好修剪,打藥,澆水施肥,爭取高產,提高效益一條路了。
至於沒種植還是有意向種植的農民,你所處地理位置是不是花椒的優生區?生產的花椒是不是有人收購?有沒有人給你採摘花椒?你的管理水平高不高?這些問題都得考慮一下了。最後還是套用別人的話:投資有風險,種植需謹慎。
這就是我的回答,希望您滿意。
關注農民吼哥,吼哥給您分享花椒樹,柿子樹的做務管理,分享柿餅加工製作經驗,都是乾貨,關注了你不會後悔。
-
7 # 鄉村更夫
花椒既是食品調料,也具有藥用價值,更是工業原料,花椒雖然用途很廣,但也要計劃種植,不能一窩蜂上,必須保證產銷平衡,一旦產大於求,其價格就不能滿足生產支出費用,出現產能過剩,對椒農是一種傷害,起不到助推農民致富的目的,所以任何經濟作物都必須按照計劃種植。
-
8 # 讀書使人明智明理
不看到這個問題,我還真沒有思考,農村這幾年從外地回來的人不出去的確實都在種花椒樹,大紅袍品種的,有的還住在地裡,在邊上養豬,有次我去地裡轉悠,還聊過天,聽他們說以後會特別有前景,這種東西本身也不是特別穩定,我不建議跟分大面積種植,這東西肯定也有資本控制著,和割韭菜一樣,前邊的人吃肉,中間的喝湯,後邊的骨頭都沒了。
-
9 # 老胡說三農
首先需要說明:全國並沒有大面積推廣種植花椒樹,最起碼,我們這裡就很少有人種植花椒樹,也並沒有進行過推廣。因此,你的這種說法是不太正確的。
其次來說種植花椒樹的問題。
雖然說花椒樹並沒有在全國進行大面積推廣種植,但部分省區卻進行了推廣種植,而且,在部分省區的種植面積還不小。因此,我特向那些想種植花椒樹而還沒有種植花椒樹的農民朋友做一個提醒:一定要謹慎種植花椒樹。
為什麼要做這樣一個提醒呢?
雖然說花椒既是一味中藥,也是一種香料,但使用量是有限的。根據中國林業年鑑統計資料:在2012年時,我國的花椒產量大約在30萬噸左右(幹品,下同),到了2017年的時候,我國的花椒產量首次突破了40萬噸,年度產量達到了43.84萬噸,而到了2018年時,我國的花椒產量已經達到了45.85萬噸左右。而2018年全年的花椒需求量也僅僅只有42萬噸,花椒產量過剩3.85萬噸。
如果按照《2019-2025年中國花椒行業供需趨勢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分析來看,花椒的需求量會持續上漲,但這僅僅是一種提前預測,但陝西省的花椒種植面積已經達到了260萬畝;甘肅花椒種植面積已經突破405萬畝;四川花椒種植面積也達到了150萬畝,同時重慶、山東、雲南、河南、山西、河北等地也都在擴大種植面積。因此,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供需仍然還是平衡的。
既然花椒供需平衡,也就意味著賣不了大價錢。況且,花椒不屬於生活必需品,不是不吃不行的東西,因此,市場還具有非常大的不穩定性,一旦市場需求不會出現預估的上漲情況,那麼,花椒的價格也同樣會跌成白菜價。據稱,花椒的畝產最高只有75公斤,假定花椒價格滑落到每公斤10元的時候,花椒的畝產值也就600多元(要扣除收購及銷售費用),仔細算算,也是不划算的。
從事農業種植專案就害怕跟風。比如,前些年我們這裡興起了種植香椿和核桃的熱潮,但真正靠種植香椿和核桃發財的幾乎沒有。就我們村而言,也種植了許多核桃樹,估計現在連有人管理都沒有了。反正,在十多年前,我們家種植的核桃樹自從種上以後,我是沒有再去看過一眼,核桃樹是死是活,結果了沒有,我都不知道。
-
10 # 農民說農事
種植花椒要分品種,據我所知種植紅花椒前景好價錢高,但是它是要分地區,土質,氣候的在我們四川還是隻有阿壩州茂縣的花椒最為出名,品質特好深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同樣的品種種在川中的丘陵山區就沒有這樣好的質量,它的麻味就會差得太多,彥色也相差很遠,還有說不出的苦味,我認為紅椒在川西大山區發展很有必要,丘陵山區和平原最好不要種植紅椒,在丘陵山區可種植青椒,但種植的人己有很多,最好不要跟風,造成積壓不值。
-
11 # 農人莫小道
如果是全國出現了大面積的種植。推廣種植的情況之下。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就不要跟風種植了,因為大家都知道跟風種植是不能賺錢的。
但是對於目前來看,全國並沒有出現大面積的種植花椒的現象。以基於這個問題來看,我們覺得並沒有跟風種植的現象。
可以投入對於現在來說,並沒有進行在全國推廣花椒的種植。所以這個時候可以投入種植的行業當中去。
為什麼可以投入呢?因為現在花椒的市場還不錯。那麼對於整個市場而言,並沒有出現供大於求的現象,所以這個時候種植其實是抓住了一個機遇。
當然機遇和風險是並存的,當你投入的時候,你就要去考慮這些問題,不能夠一股腦的衝進去。
透過一定的技術。其實對於種植這個問題來看,我個人覺得應該是透過技術的支援才能夠種植的。
大家要知道,對於種植來說,如果技術不到位,其實也是非常不容易幹。因為對於種植來說,沒有相對應的技術指導,是很難能夠拿到高產量的。
畢竟對於這個問題來看。對於種植來說,沒掌握技術的時候,其實還是非常難搞的。
看實際情況吧。最後我們覺得對於這個問題來看還得看實際情況,因為有的人呢不善於種植。所以對於種植這方面他不感冒,很多技術問題他沒能夠掌握到位,所以非常難以成功。
所以看實際情況自己的風險吧,和售賣出去的銷路如何去尋找。因為最後我們還是銷售變現為主呢。所以實際情況允許我們去做的時候。可以選擇對於新品種的種植,或者對於預判日常的種植來說,還是一個比較好理想的專案。
-
12 # 京都雜談
首先需要說明:全國並沒有大面積推廣種植花椒樹,最起碼,我們這裡就很少有人種植花椒樹,也並沒有進行過推廣。因此,你的這種說法是不太正確的。
其次來說種植花椒樹的問題。雖然說花椒樹並沒有在全國進行大面積推廣種植,但部分省區卻進行了推廣種植,而且,在部分省區的種植面積還不小。因此,我特向那些想種植花椒樹而還沒有種植花椒樹的農民朋友做一個提醒:一定要謹慎種植花椒樹。
為什麼要做這樣一個提醒呢?
雖然說花椒既是一味中藥,也是一種香料,但使用量是有限的。根據中國林業年鑑統計資料:在2012年時,我國的花椒產量大約在30萬噸左右(幹品,下同),到了2017年的時候,我國的花椒產量首次突破了40萬噸,年度產量達到了43.84萬噸,而到了2018年時,我國的花椒產量已經達到了45.85萬噸左右。而2018年全年的花椒需求量也僅僅只有42萬噸,花椒產量過剩3.85萬噸。
如果按照《2019-2025年中國花椒行業供需趨勢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分析來看,花椒的需求量會持續上漲,但這僅僅是一種提前預測,但陝西省的花椒種植面積已經達到了260萬畝;甘肅花椒種植面積已經突破405萬畝;四川花椒種植面積也達到了150萬畝,同時重慶、山東、雲南、河南、山西、河北等地也都在擴大種植面積。因此,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供需仍然還是平衡的。
既然花椒供需平衡,也就意味著賣不了大價錢。況且,花椒不屬於生活必需品,不是不吃不行的東西,因此,市場還具有非常大的不穩定性,一旦市場需求不會出現預估的上漲情況,那麼,花椒的價格也同樣會跌成白菜價。據稱,花椒的畝產最高只有75公斤,假定花椒價格滑落到每公斤10元的時候,花椒的畝產值也就600多元(要扣除收購及銷售費用),仔細算算,也是不划算的。
從事農業種植專案就害怕跟風。比如,前些年我們這裡興起了種植香椿和核桃的熱潮,但真正靠種植香椿和核桃發財的幾乎沒有。就我們村而言,也種植了許多核桃樹,估計現在連有人管理都沒有了。反正,在十多年前,我們家種植的核桃樹自從種上以後,我是沒有再去看過一眼,核桃樹是死是活,結果了沒有,我都不知道。
-
13 # 鄉村微視界之鄉村漫記
跟得快死得慘。今年的椒農就"焦麻"了,花椒豐收但銷售困難,除了虧還是虧。
對於全國各地大面積種植花椒的問題,筆者兩年前就預測過,當時還預測說花椒跟風種植和小龍蝦跟風養殖的結局應該都是一樣的。
因為在當時,筆者透過新聞就發現各地都在大力推進花椒種植,從南到北都在發展,既有業主流土地自發的,也有政府作為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佈局的,還有作為扶貧產業大面積推廣的。真還有的是蜂擁而上。
當時正好有朋友也好介入,於是來徵求筆者的看法,並瞭解土地流轉的相關情況,筆者的善意提醒未起到作用,今年已聽說他日子難過的情況了,未烤的賣兩三塊錢一斤,烤好的九葉青花椒也不到每斤二十元,與原來至少七十八上百元每斤相比,價格垮得太狠,哪裡夠成本。
另外,重慶地區花椒的主產地江津,今年種植戶剛採摘下來的花椒一兩塊斤,而且還不一定有業主要,椒農不"焦麻"了才怪。而且,據瞭解,目前各地存放在庫房的乾花椒數量巨大,據說單是消耗庫存就需三年。
綜上所述,花椒種植已擴充套件得過快過大,市場嚴重飽和,最好不要輕易跟進。 -
14 # 清平150352152
再不能栽植了,畢竟是調料,用量是有限的,全國已栽植的花椒三年後每斤就三十多塊,五、六年後二十塊還難,可人工、化肥、農藥除外還有利可圖嗎?!
-
15 # 知足常樂36996336933
今年結果就給了一個答案!椒價大降,椒農豐收了,卻高興不起來,有部分椒農開始砍樹了!全國大面積種植,當供大於求時這些農產品都成了白菜價,或濫,或落在地裡!我國是市場經濟,農產一旦供大於求時,受害的都是椒農兄弟,,,當豬貴一鬨養豬,羊快一鬨養羊,到一定時,就踏了腳後跟,讓你哭笑不得!當今化肥,農藥,人工成本大增,一旦搭了未班車,吃虧的就是咱自已!
-
16 # 老農愛好
對於大面積種花椒,我早就看出問題,為了錢,盲目跟風不出二年,將會自行自滅,跟過去栽桃樹,栽梨樹,栽核桃一樣,:盲目跟風,造成良田浪費,一輩子沒賺錢,何苦。動腦筋深思考,常言說,趕次不趕快。
回覆列表
花椒作為調味品深受,吃麻辣味道的朋友喜歡,是川菜不可缺少的調味料、四川菜作為國家四大菜系之一,對花椒的用量更是驚人。其次花椒在食品加工、醫藥生產、火鍋餐飲等方市場用量巨大。
花椒種殖不但是要提高產量,更要提升”品值”最佳化產品才有市場競爭力,就算有大面積種植,你也會賺到錢,不會因大面積種殖,就不選擇種殖。花椒最重要的因素是花值”麻”度,”麻”度越高品值越優,怎麼去選擇”品種”最佳化很關健,本人覺得從以下幾點進行考:
1.品種進行最佳化培育出更優值產品。 2.農業栽種技提高市場競力。
3.學習同行交流,科學種殖提高產品。4.觀察市場變化調整銷售渠道、超市、電商、直播帶貨、人員推薦、企業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