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鄉愁難敘鄉土文學
-
2 # a58甲
按照對聯的創作方式,應該特別注意兩點,一是合仄押韻,二是工整對仗。這兩條是評價一幅對聯是否合格,是否精彩,是不是絕對的基礎和前提。
那麼,創作對聯文學形式的基本規律和其格律規定的具體要求是什麼呢?!
一般而言,人們將其概括為六要六不要。六要就是對聯基本格律的六要素:1.字數相等。2.內容相關。3.詞性相當。4.結構相稱。5.節奏相應。6.平仄相諧。此等六要素,分別從基礎、語法、聲律三個方面界定了對聯的基本要求。在現實對聯創作中,嚴格來說,六條中全部合規者少至又少。第一要素,對聯字數相等基本能做到。第二要素,對聯上下聯內容的關聯性就不一而足了(應避免風馬牛不相及)。第三要素,對聯的詞性相當則更具隨意性(應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至於第四條,結構相稱則更不達標者多(應在上下句中的語法結構儘量相同,主謂賓一致)。第五六條,節奏相應和平仄相諧,則是對聯格律的兩個聲律要求(應保持節奏停頓的一致性和平仄的協調性)。下面僅舉一例,分析六要素的組成。
五蘊皆空觀自在,
一心不亂見如來。
七字聯字數相當,內容也幾近相似,詞性(五蘊和一心為名,皆和不為副,空和亂為形害,觀和見為動,自在和如來則是名物化的形或動)尚可,結構主謂賓合理匹配,節奏快慢一致,平仄諧協調(平平仄仄平平仄對仄仄平平仄仄平)。
這裡著重說一下平仄格律,因對聯字數不同,則平庂不同。所以,一定不要生搬硬套。
另外,對聯還要注意禁忌有六:一忌同聲落角,應平仄互應。二忌同聲收尾,即上下聯末字聲異。三忌三平尾或三仄尾。四忌狐平或狐仄(主要是五字對)。五忌同位或異位重(chong)字。六忌同義相對。這六忌單從字面意思就很好理解,只是在實戰中上下左右難以權衡。
創作對聯,古人有好的傳統與作法。經典有巜聲律啟蒙》《訓蒙駢文》《訓蒙駢句》等,必須一讀而研之。現有對聯楹聯寫作通要,亦可學習之。
-
3 # 百味寫春秋
但是,客觀地說,無論是出聯的也好,還是答對的也好,新手俱多。湊熱鬧的多,下真功的少。不過,不能求全責備。畢竟主流是熱愛傳統文化、傳承詩學藝術,是件大好事!今天就借您所提的關於對聯“創作”與“答對”這兩個方面的問題,做個通俗的解答,讓大家一目瞭然,心知肚明。
其實,“對聯”相比律詩、詞、曲而言,它是最簡單的一個“小”的藝術形式。“好學”、“好懂”、“好記”、“好創作”、“好答對”。人人都能在幾天內“入門”、“操作”。
“出句”當“上聯”;“對句”當下聯。
“上聯”最後一個字,以“仄聲”收尾;“下聯”最後一個字,以“平聲”收尾。
所以,一個是“仄聲”尾,一個是“平聲”尾,它是不能押韻的。
這就是對聯與律詩、詞、曲的最大區別。2、區分上聯、下聯;區分、辨別上聯與下聯的唯一方法是:
上聯以“仄聲”收尾;下聯以“平聲”收尾。(注:這是目前在網上最亂的現象,大部分的愛好者分不清上、下聯。)
3、講究平仄對立,對仗工整什麼是平仄對立呢?
打個通俗的比方:人分男、女兩隊站整齊,一男對一女,這就叫“陰陽對立”,也就是“平仄對立”了。
“平仄對立”的關係用兩句話概括:
(1)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例:平平仄仄平平仄
(2)平仄在對句中是對立的:例:
(平平仄仄平平仄)上聯
(仄仄平平仄仄平)下聯
以上是“平仄對立”的示意。
什麼是“對仗工整”呢?
“平仄”指的是句子的形式,“對仗工整”指的是“詞意對應”。
例:
上聯:男童(平平)下聯:女幼(仄仄)再例:
上聯:天出日月(平平仄仄)下聯:地湧山河(仄仄平平)以上就是“對聯”的“三個要點”,弄清了這“三個要點”就算入門了。
二、創作“對聯”、出“對聯”把握的“要義”1、熟悉對聯的字數、句數要求。
對聯在“律詩”的家族中,它是最簡單的一種,字數、句數不受限制。
字數,從一個字開始,成百上千字皆可。句數,也是同樣,一字可成“聯”,兩字以上便是“句”,幾個字成一句,不受限制。只要上聯、下聯保持字數、句數一致即可。2、平仄要講“馬蹄格”。
何為“馬蹄格”呢?
馬蹄格就是:一匹馬有四條腿,左兩條,右兩條。
要求作聯時,右邊前蹄、後蹄踩平平(上聯);左邊前蹄、後蹄踩仄仄(下聯)。以此類推,保持平衡。
(注:現在網上好多人,出對聯,答對聯,不講平仄。就是不懂得“馬蹄格”保持平衡的原理。)
所以說,創作對聯一定要把握好馬蹄格。
3、講究平仄的原理
為什麼對聯要講究平仄呢?通俗講,老祖先比喻:平仄如陰陽,平仄比男女。因為只有“男女相配”,才能生兒育女過日子,保持人類的存續。
對聯的句子也一樣,只有“平仄對立”,才能保持聲調的“抑揚頓挫、高低有感”。這樣的句子,才有人喜愛,對聯才有生命力,才能存續不衰。
為什麼“對聯”能上千年暢興於民間而不衰呢?就是靠“平仄”這兩條腿做支撐歷經崎嶇坎坷而走到今天的。
4、把握“詞性對品,對仗工整”。
創作對聯,形式上要掌握“平仄對立”;內容上則要注重“詞性對品”。
詞性,是我們的祖先幾千年下來對大自然現象和人類生活的系統總結。如:天對地,地對天,日月對山川;男對女,女對男,暮雨對朝煙。
這就是說,上、下聯的句子,內容要關聯,對比要鮮明,節奏要一致。這樣,才能做到對仗工整。
5、出“對聯”講規矩
在古時候,出對聯是“貴長者之所為”,一般是皇帝考大臣;長輩考晚輩;先生考學生的事情。也有同僚互考,夫妻對猜的。
現在不講這些禮俗了,但是,作為創作、出聯者,雖然不用你去批改答聯,也應高出“答對”者一籌。因為,出聯者出到哪兒,答對者就答到哪兒!不可“誤人子弟”喲。
其一,首先出聯必須分清上聯、下聯。
其二,對長輩、上級領導等需要畢敬的人,你要出下聯,去求尊者賜予上聯,這是一種謙遜姿態,要把握好。有好多高官或長者很在意這個,小心別好心辦“砸”事。
其三,在網路平臺上出對聯,大家都是平等的,可以出上聯求答下聯;也可以出下聯求答上聯。但一定要明確你是上聯還是下聯。最好別弄混了,讓人小瞧而又不好說。這點,大家都懂的?
三、“答對聯”應注意什麼?答對聯是人們樂於參與的遊戲活動,答對聯與一般的遊戲所不同的是:它是測驗人的文化、知識、智慧?個人閱歷、事物觀察等綜合能力的體現;而且有格律這道關卡約束。所以,作為對聯愛好者,要先了解一下對聯的基本知識和規矩。“賣啥吆喝啥”嘛!別盲目參與,不按“聯規”去答對聯,別人笑話不說,你得不到別人的欣賞,對自己自信心也是一種打擊,時間一長,必沒了興趣而退場。
答對聯:一講平仄;二講對仗;三講詞性對品;四講寓教於樂;五講風趣高雅。
在答對聯時,要儘量避免的“聯病”是:
不講聯規,平仄失調,上下失對。結語總之,對聯好學,也好入門,能不能創作好對聯;答對好對聯。就靠個人的持恆精神了!
因為寫,答對聯與寫詩詞曲一樣,是一個人“文化修養、思想品格、生活閱歷、悟性慧能、美學情趣”等綜合素質的體現,不是一日、一時之功。需要恆久不斷的學習和堅持,才能有大的收效。
解答至此。
-
4 # 愛利客Eric
作為一個對聯兒的愛好者,我對這個話題非常感興趣,我試著從兩方面來開始回答。
1、不要出偏、難、怪的聯兒,更不能抄襲。對聯兒的題材有很多種,無論是寫物的寫風景的寫典故的或者是猜字的都可以,但是不能出太過於偏難怪的聯,甚至以為難接聯者為目的。當然更不能抄襲,那就是道德問題了。
歷史上有名的難聯,比如
上聯:煙鎖池塘柳
後世有幾個有名的對句:
桃燃錦江堤,茶煮鑿壁泉,炮鎮海城樓,燈深村寺鐘,等等。
平仄規則一般來說,一個是要仄起平收,即上聯尾字為仄聲,下聯尾字為平。一個是上下聯要平仄相對。此外,尾字連續三個仄聲或平聲這樣情況都是應該避免的。
比如:三杯寂寞酒,半日淋漓眠。這幅對聯就出現了三連仄。
3、創作者無論自己出的上聯或者下聯,應該給出相對應的答案。作為一個創作者,你創作的對聯,拋磚引玉也好,或者是給接聯者提供思路也好,一定要給出相對應的一個答案。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一種禮儀的要求。不能一出了之,不管不顧。
第二方面,從接聯者的角度。我覺得接聯者同樣應該注意三點。
1、要認真研究對聯。接聯者不要急於應接,而是要認真琢磨出聯的意境,平仄規律,詞性,發音是否有同音不同字,某些字偏旁部首是否有特殊規律等。
比如,寂寞,都是寶蓋頭。如果對滂沱,都是三點水,就比較合。
比如:無對有,酒對茶,這樣可以。比如:籃天對草綠,岸邊對書卷,就不合規律。
3、最好要有所創新。接聯者應該化腐朽為神奇,即使是一個很平常的出聯兒,也應該對出新意,切忌人云亦云或者照搬前人。當然,這也對接聯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大家努力的方向。
以上就是我的個人看法。願意與各位師友進行交流探討。
回覆列表
會吟詩作對是文人的標籤,眾皆追捧仿效,然而作聯、作詩卻有基本的法則和技巧,今且先談作聯吧!內行的人都知道作聯有三要素,何謂三要素呢?即是:一、上下聯的字數相等;二、上下聯的詞性相同;三、上下聯的平仄相對應。第一要素無需贅述;第二要素說詞性要相同的解釋是說上下聯的用詞屬性對等,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第三要素說平仄對應是根據字詞的讀音,上下聯要平聲仄聲相對應。
舉例: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東當鋪西當鋪東西當鋪當東西
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將中印月影月井萬年月影萬年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笑顏常開笑世間可笑之人
要創作好對聯,應該掌握好以下幾點。
一、要求立意新穎。就是要有儘可能具有積極向上的正能量。上聯起一個引導和拋磚引玉作用,如上聯中出現“綠帽扣青山”、“紅杏出牆”等字眼,就會誘導人們浮想聯翩,在對下聯時難免往“出軌”方向對。但如果用“紅頂映綠水”對“綠帽扣青山”那麼就有扭轉乾坤柳暗花明的效果了。
二、聯,指的是一副對聯,上下兩句語義和意境上的關聯,聯絡。即在“對”的基礎上,上下聯內容表達為同一主題服務,不能割裂,不能自說自話“兩層皮”,要透過語言的甄選,羅列 組織、架構,把上下聯的內容有機地結合到一起。
三、詞性對仗適當通融可使聯語更富有生氣
詞性對仗是楹聯對仗的一個基本要求,詞性一般分為名詞、代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語氣詞等十幾類。我們講詞性對仗,一般要求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諸如此類。但在實際創作中,許多時候可根據情況進行通融處理。也就是說,詞性不同的詞也可以構成對仗。而且,這種適當通融不僅無損於工整,反而使聯語更富於變化,更有生氣活力和新意。
名詞可與代詞對仗,如山東泰山聯:
海到無邊天作岸;
山登絕頂我為峰。
此聯中,以代詞“我”對名詞“天”,大大增加了聯語的氣勢和表現力。這個“我”,是其他任何名詞所不能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