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明末山海關總兵吳三桂位高權重可以說是娶什麼樣的良家女子沒有,為何非娶一個娼妓陳圓圓,後又為此女與投降清廷,您覺得值得嗎?
11
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香蕉

    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娼妓會待人各方面有經驗,能讓男人喜歡開心。

    含蓄的人不會照顧人,沒有讓男人歡心的經驗。

    寧在花下死,做鬼也風流。為了歡心向清投降值了,人一輩子為了什麼??為了自己的開心!!!

  • 2 # 江湖小曉生

    導語:

    首先可以肯定一點,陳圓圓絕對是一位大美女,雖然淪落風塵,但是不落俗套,這也是吳三桂比較看重她的原因。

    其次吳三桂投降滿清,絕不僅僅是因為陳圓圓的關係。即使是為了陳圓圓,那也是為了自己的面子,而不是因為多愛她的原因。

    吳三桂好歹是山海關總兵,手握5萬關寧鐵騎,是明朝戰鬥力最強的一支部隊。他的女人被人搶了,而且還傳遍四海,吳三桂這臉沒地方擱啊。你再讓他投降李自成,這不是又往他臉上打了兩巴掌麼?

    一、吳三桂本已經答應投降,劉宗敏壞了大事。

    吳三桂當時沒得選,明朝被李自成給滅了。從傳統觀念上來說,李自成將在北京建立新的王朝,這是歷史程序中,時常發生的事情。

    明朝許多降將降臣也都接受了這個事實,認為李自成坐江山是穩穩的事情了。李自成也給吳三桂去了一封招降信,吳三桂是什麼態度呢?

    三桂擊破之,降其兵八千,引兵還保山海關。自成脅襄以書招之,令通以銀四萬犒師,遣別將率二萬人代三桂守關。三桂引兵西,至灤州,聞其妾陳為自成將劉宗敏掠去,怒,還擊破自成所遣守關將;遣副將楊珅、遊擊郭雲龍上書睿親王乞師。王方西征,次翁後,三桂使至,明日,進次西拉塔拉,報三桂書,許之。---《清史稿》

    吳三桂沒有其他選擇,當然只能答應投降。為此吳三桂帶著5萬關寧鐵騎,離開山海關,將山海關的控制權交給了已經投降李自成的唐通。

    可是大軍走到半道上,吳三桂的家奴突然衝入了吳三桂大營。他告訴吳三桂,他們家被李自成給抄了,老爺吳襄也被李自成給下了大牢,甚至連吳三桂的小妾陳圓圓也被劉宗敏給霸佔了。

    吳三桂本來已經打算投降,如果是你聽到了這個訊息,你還會乖乖前去送死麼?劉宗敏的這種騷操作,把李自成給坑慘了。

    不知道是為了父親吳襄,還是為了愛妾陳圓圓,亦或是為了臉上掛不住的面子,吳三桂立刻調轉馬頭,帶著大軍返回山海關。

    唐通還沒來得及防備,山海關就被吳三桂給拿下了,同時拿下的還有唐通手裡的8千多人馬。雖然戰鬥力不佳,好歹也能湊湊人數。再加上在山海關招募的人馬,吳三桂手裡的籌碼足有8萬人左右,精銳就有5萬。

    二、吳三桂為什麼不願投降李自成?至少有四個原因。

    吳三桂突然的反叛,使得李自成也措手不及。一查之下,原來吳家被劉宗敏給抄了,而且連吳三桂最愛的小妾都被劉宗敏給搶了。

    這大兄弟太不懂事了,打仗劉宗敏是很在行,可是搞起權謀來,劉宗敏就是個二愣子,為此李自成不得不寫信給吳三桂,向他解釋,並且聲稱會放了吳襄。

    其實這都是權宜之計,吳三桂已經重新奪取了山海關,那麼就沒那麼容易投降了。吳三桂肯定是提出過把家人都送到山海關的要求,而李自成肯定是選擇拒絕的。

    因為手握吳三桂全家,那麼就是最好的籌碼。為此吳三桂和李自成之間有著根本無法調和的矛盾。這樣我們就能理解吳三桂為何不願投降李自成了。

    第一,李自成出爾反爾,答應給予吳三桂較高待遇,卻在背後捅了吳三桂一刀,這是吳三桂不能接受的,沒投降尚且如此,投降了還不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第二,吳三桂手握8萬人馬,佔據山海關。雖然不能恢復大明王朝,但也是實力雄厚,手裡有籌碼,就不用擔心沒人來招降。第三,吳三桂臉上實在是掛不住,本來投降李自成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可是李自成的行為,實在是把吳三桂貶低到了塵埃裡,如果吳三桂還是堅持投降,那真的一點骨氣都沒了。第四,給自己長長臉,增加點籌碼。讓李自成看看他吳三桂跟其他投降的明朝將領,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他可是手握雄兵,不信的話,就拿唐通練練手。

    不管是哪個原因,陳圓圓在其中的分量都是比較小的。手裡掌握著數十萬人的生死,這樣的人,怎麼可能為了一個女子,輕易地改變自己的計劃呢?

    吳三桂投降多爾袞,那也是情勢所逼。

    很多人認為,吳三桂是在山海關就投降了多爾袞,其實這是不準確的。因為李自成帶著10萬大軍前來攻打山海關的時候,吳三桂寫信給多爾袞,是希望得到援助,而不是歸降。

    再怎麼說,吳三桂手裡都有8萬人馬,戰鬥力是很強悍的。不過要想完全戰勝李自成,他心裡沒底,所以請求多爾袞相助,似乎是吳三桂唯一的出路。

    而多爾袞這邊一直沒有給他明確的答覆,因為他要的不是援助的請求,而是歸降的態度。這個時候的吳三桂是沒有明確給出的。

    又明日,師至關,三桂出迎。王命設儀仗,吹螺,偕三桂拜天畢,三桂率部將謁王,王令其兵以白布系肩為識,前驅入關。自成兵橫亙山海間,列陣以待。王令諸軍向自成兵而陣,三桂兵列右翼之末。陣定,三桂先與自成兵戰,力斗數十合。及午,大風塵起,咫尺莫能辨,師噪風止。武英郡王阿濟格、豫郡王多鐸以二萬騎自三桂陣右突入,騰躍摧陷。---《清史稿》

    當吳三桂和李自成在山海關殺了個不分勝負的時候,吳三桂顯然要頂不住了,這個時候多爾袞才帶著滿清八旗南下,橫掃了李自成的大軍。

    此後吳三桂依舊沒有投降滿清,只是帶著滿清到了北京城。吳三桂的態度是,滿清幫他恢復大明王朝,那麼可以分點好處給他們。

    很可惜的是,當時他的實力已經被李自成削弱了,再加上滿清大軍的強行入境,根本無人可擋。吳三桂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大明朝的罪人。

    此後清廷也把吳三桂給雪藏了,將他扔到了關外,一直等到吳三桂表示願意歸順滿清,這才讓他重新帶兵進攻西安的李自成,可見是這個時候,吳三桂才正式投降了滿清。

    方清兵入關,那純粹是吳三桂為求自保的一條出路,換做是誰,都會這麼做。因為此時關內已經是敵人了,而關外或許可以成為朋友。

    總結:陳圓圓無足輕重,是被文人們在笑談中抬高了身價罷了。

    衝冠一怒為紅顏,這種故事其實在明末不止吳三桂一人做過,打入廣州府,滅了紹武政權的李成棟,也是為了他媳婦兒才打算反清復明的。

    可是這可能麼? 這些故事聽一聽就好了,完全是那些閒著沒事兒的文人瞎編亂造出來的理由。可能有一丟丟相關的原因,但是絕對不可能成為主要原因。

    所以沒有必要為吳三桂惋惜什麼,畢竟換成是你的話,你會怎麼選呢?可能選擇跟吳三桂沒有什麼兩樣。

    參考資料:

    《明史》

    《清史稿》

  • 3 # 看歷史圖一樂

    先回答問題,值。

    再說歷史,個人以為吳三桂卻不是“衝冠一怒為紅顏”的那種人。

    自從《圓圓曲》問世,世人皆以為是諷刺吳三桂的“史詩”之作,陸次雲於《圓圓傳》中稱讚其為 “實錄 ”, 並說:“當其盛時, 祭酒能顯斥其非, 卻其賂遺而不顧, 於甲寅之亂, 似早有以見其微者。嗚呼, 梅村非詩史之董狐也哉!”

    不管是大明遺老還是反清志士,都在極力渲染此事,即便是清王朝的擁戴者,也對吳三桂先降後叛,出爾反爾,反覆無常的表現深惡痛絕,在中華一脈相承的道德里,吳三桂怎麼看都是應該被釘在恥辱柱上的那一類人。

    但實際上,在當事人的時空環境之下,女子的權益和作用卻沒有那麼高漲,為一名歌女大動干戈,自毀長城,不說吳三桂幹不出來,他手下的人也不可能去支援。所以近年來,有人考證,吳三桂其實在於祖大壽的通訊中,已經表明了自己不降的決心,只是後來又收到了李自成在北京拷問明官的情況和父親被拷打追髒的密信,這才改變了心中的想法。

    無可否認的是,李自成在京城的所作所為,是相當不得人心的。他所實行的對明朝官吏的索晌,確實產生了很 壞的影響,由於索響的範圍過寬,手段過嚴,致使人人自危,降者思悔。據計六奇記載: “賊派恫各官,無論用否。俱責如言,不辦即夾。… … 人人皆得用刑”。而且,“滿街遍捉士大夫拘繫,行路之人如湯雞在鍋。”這些原本的降將想在新朝求得顯貴,至少也是保家惜命,豈料人財兩空,還多遭酷刑,苦不堪言,朝不保夕,存亡莫測。這對於躊躇滿志,正走在投降農民起義軍路上的吳三桂來說,無疑是當頭一棒。一面是暴民軍的首領,另一面是不計前嫌的橄欖枝,吳三桂必然是猶豫不決的。

    恰在此時,陳圓圓被奪的訊息傳來,吳三桂的憤恨可想而知。

    據陸次雲的《 圓圓傳》記載, 田弘遇問他“ 設寇至,將奈何 ?” 吳三桂則答道:“ 能以圓圓見贈,吾當報公家,先於報國也。”而後,吳三桂因得到崇禎皇帝的命令, “ 帝促其出關”,致使未及迎娶, 便留下千金為聘, 返回寧遠。雖身在戰場,他也曾寄書父親“祈告陳妾,兒身甚強。囑伊耐心。”,“陳妾安否? 甚為念”。

    雖然來不及娶回家門,但陳圓圓在吳三桂的心理,必定是有一定的份量的。何況,在吳三桂的心目中,大順軍李自成應當是“有求於他”的,又豈敢虎口奪食!受此奇恥大辱,他率兵疾奔山海關。

    至此,我們可以回答最初的問題了。

    1.不是不娶,是不及娶。

    2.吳三桂不是為她降清,是為自己。

    3.如果是我,我覺得值得,為愛情,又有什麼不值得的呢?但我更喜歡為她直接去京城和大順軍拼命吧。

  • 4 # 葉飄刀

    值啊

    你想想,沒有陳圓圓,誰來幫他背降清的黑鍋呢?

    你看看,他背叛大明投降李自成黑鍋沒人背。

    你看看,他背叛滿清起兵造反黑鍋沒人背。

    他恐怕在大恨吧,要是有三個陳圓圓多好啊,那樣他吳三桂就是天下第一至情至性之人,而其他三個女子就是典型的紅顏禍水。

    你說值不值啊。

  • 5 # 薛白袍

    吳三桂降清是有過綜合性的判斷。

    其一,他和李自成的農民軍不熟,和清軍很熟。

    吳三桂一直在遼東對抗女真,對清軍的戰鬥力很熟悉,對清朝朝廷對待漢人官員的政策措施也很熟悉。

    但是對李自成,他基本沒有了解。

    因為他一直沒有和大順軍打過交道,唯一一次打交道還是大順軍打入北京城,李自成派人和他聯絡,所以就熟悉程度來說,吳三桂其實更傾向於於清人。

    他覺得如果論戰鬥力,李自成的大順軍肯定不如清軍,而明朝被滅,清朝打出了替明朝報仇的旗號,看架勢鐵定是要入關的,清軍入關,立足未穩的李自成未必是清朝人的對手。

    洪承疇曾經分析過清朝,明朝,大順的軍事實力,他認為大順軍的能力高於明朝,但是不如清朝,洪承疇是真真正正和大順和情都打過交道的人。

    吳三桂只和清朝對壘過。知道八旗軍的厲害,所以權衡之下吳三桂更傾向於清朝。

    第二,出手。

    吳三桂最大的王牌無疑是五萬關寧鐵騎,這是他和大清和大順談判的底牌和底氣。

    這就像吳手裡有一個寶貝,有兩個競買人多爾袞和李自成各自出價,價高者得。

    出價這方面,李自成明顯有點小氣,只答應封吳三桂為候,而多爾袞則比較大方答應封吳三桂為王,此前降清的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人都被封為王,所以吳三桂對於多爾袞提出的承諾:“封以故土,晉為藩王”沒有太多疑問。

    但是對於李自成他比較不信任。

    李自成表現出對他手裡寶貝的渴望。

    持寶人吳三桂,看了看兩個競買人開出的購買條件,李自成想用一輛五菱宏光換走寶貝,而且,李自成的態度是,我拿走寶貝後,五菱宏光最好你還還我。

    多爾袞提出來我給你一輛保時捷吧,車送你了,交個朋友,寶貝我只是看看,你暫時替我保管就行。

    吳三桂會怎麼選?

    第三,謠言。

    有兩個關於吳三桂降清的傳說,其中一個很可能是後世好事人造的謠。

    其一,吳三桂的父親被李自成逼捐。

    吳襄被逼捐,這事兒還有點影,因為吳襄曾經被李自成短暫關押過。

    這件事大約有人給吳三桂送信,導致吳三桂誤認為李自成逼捐,從而導致他更加偏向投降清軍。

    其二,李自成或者劉宗敏霸佔陳圓圓。

    陳圓圓被霸佔,很可能真的是個烏龍。

    親身參與甲申之變的很多當時文人都沒有關於這件事的記載,比如:徐應芬《遇變紀略》,錢士馨《甲申傳信錄》,陳濟生《再生紀略》,楊士聰的《甲申核真略》,趙士錦《甲申紀事》等等。

    遠在千里之外的吳偉業怎麼就知道陳圓圓被劉宗敏霸佔還寫了:衝冠一怒為紅顏的詩呢。

    況且,他真的單純為了陳圓圓而和李自成為敵嗎?

    要知道當時在京城李自成手中不止有陳圓圓,還有吳家的三十多口,包括吳三桂他爹吳襄。

    吳三桂歸降清還是順,只有一個判斷標準,不是陳圓圓,也不是他爹,而是看投降誰才能讓自己利益最大化。

    最後他選擇了清,後來吳三桂到了雲南,後來他有了更多的圓圓:

    採買吳伶之年十五者,共四十人為一隊。

  • 6 # 聚U趣

    陳圓圓只bai是吳三桂降清的一個du藉口罷了,因為之前李自成一直zhi給吳三桂傳遞的資訊就是要招降,dao而他其實也有過這個念頭,只不過陳圓圓剛好成了導火線而已。

    陳圓圓身為“秦淮八絕”,自然是容貌出眾,才藝雙全。也讓很多男人為之傾倒。後來陳圓圓被弘遇帶入京。後來田弘遇因貴妃的去世失了勢,於是就想去投靠當時權力很大的吳三桂。

    在崇禎十七年的時候,吳三桂帶領眾將士攻打京師。在路上的時候,就聽說崇禎帝自縊而亡了,後來李自成就多次向吳三桂發出招降的訊號。

    崇禎帝是吳三桂最大的靠山,所以吳三桂現在也是屬於無主的人,他也曾經想過要不投降了算了。

    直至後來他就聽說陳圓圓被劉宗敏帶走了,經過思索再三就答應投降李自成,但是他也為自己留了後手,私底下以黃河南北分治為條件找多爾袞求助。

    世人都說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卻不知吳三桂也是綜合了多方面的權衡之後,才做出降清的舉動。

    吳三桂其實未必見得對陳圓圓有多真心,他們眼中美女只是用來做妾享受的,根本就不在乎被人霸佔過。

    後來的吳三桂權勢逐漸大了之後,也擁有了更多年輕漂亮的女人,加上吳三桂的正妻一直跟陳圓圓不和,所以一代名妓陳圓圓也不得不去寺廟伴青燈左右了。

  • 7 # 海闊雜談

    吳三桂是歷史上很重要的一個人物,因為他在關鍵時刻的抉擇影響了歷史程序。首先身為大明王朝鎮守邊關的重要將領,將自己多年防守的敵人引入關內,徹底葬送了大明王朝;而在其降清之後,又大肆屠戮反清力量,作為向清廷表達忠心的投名狀;而在清廷忌憚其勢力打算藩之後,他又自立為王,打起了反清復明的旗號。這樣的行為註定了其不會在歷史上留下好名聲。

    陳圓圓是明末“秦淮八豔”之一,色藝俱佳,然而生逢亂世,陳圓圓的明園難以自己主宰。《圓圓傳》記載,吳三桂第一次見到陳圓圓的時候,就被其美貌所傾倒,“不覺其神移心蕩也”!吳三桂得到陳圓圓後,將其安置在北京的吳府,後來李自成的起義軍攻陷北京,陳圓圓被劉宗敏搶到手。

    於是後來有了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開啟山海關迎清兵入關一說。其實這種說法一是把陳圓圓當做了亡國禍水,二是為吳三桂的做法找藉口之詞而已。陳圓圓再美也不至於影響吳三桂在如此重大的決策。

    吳三桂作為明朝鎮邊大將,其實是深受各方關注,都想拉攏其為己所用。崇禎皇帝死後,無主的吳三桂面對的是李自成的起義軍和關外的多爾袞清軍這兩股勢力,如何抉擇是擺在他面前的一件大事。

    李自成曾經多次招降吳三桂,而吳三桂的家人和陳圓圓都在李自成的手中,於是他想聯合清軍一起擊敗李自成,但是狡猾的多爾袞最終還是迫使吳三桂放棄了投機的策略,不得不完全投降清朝。

    李自成被擊敗後,陳圓圓又回到了吳三桂身邊。不過後來的結局並不好。那些歷史演繹的愛情故事,不過是文學創作而已。

  • 8 # 張傑談史

    明亡清興這幾十年,是很多朋友關注的一個歷史時間段,但同時也是迷霧最多的一個時期。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各方撰述有自己的價值所在,對這段時間的評價存在著很大的分歧。比如說清朝官方史書肯定對這些階段評價以對清朝友好為主,而反清人士的評論則反之。恰恰這個時間段,相關的記述非常之多,而不同的記述導致後來人沒有辦法輕易分清楚歷史的真實。

    吳三桂這個人,對明朝算是叛徒,而最終掀起三藩之亂,也是清朝的叛徒,因此幾乎對其持平的論述很少。這也就導致出現其人生歷史究竟何為,實際上大有疑問。

    比如題主提到的這個問題,就有兩個問題,第一個,陳圓圓真的是一個單純的娼妓麼?第二個,吳三桂投降清朝,真的是因為陳圓圓麼?

    其實按照多家說法,陳圓圓肯定是不賣身的名伶,說是娼妓肯定不妥。但是她怎麼和吳三桂相識,多家說法是有分歧的。有兩點可以肯定的是,第一個就是吳三桂納陳圓圓,是因為陳圓圓藝術水平很高,第二個就是吳三桂對陳圓圓肯定不如藝術作品中那麼痴迷。

    這樣一來,說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就大有問題了。實際上,吳三桂所處的山海關當時在農民軍和清政權的夾縫中,其實力沒發成為第三方勢力,要麼投農民軍,要麼投清朝。實際上吳三桂先開始投降了李自成,但是其一路上聽說農民軍一些政策,覺得不妥,所以反戈一擊。

    我之所以不採信一些說法,說吳三桂在半路上遇到其家僕說其父被抓、陳圓圓被俘虜一說,是因為當時情況相當緊急,吳三桂不太可能遇到他的家僕。反而吳三桂更可能遇到其他平凡人說的農民軍種種。

    所以,吳三桂反農民軍,不是為了陳圓圓,這應該是信史。

  • 9 # 燕趙節度使

    陳圓圓只是吳三桂的,而且吳三桂也不是為了陳圓圓而引清兵入關的。

    吳三桂早年娶妻張氏

    張氏,遼東人。生歿約為1615—1699。

    史稱她“自奉儉約,常嘆曰:‘昔作嫁衣裳,吾母嘗吝一紅裙,今若此,豈非命耶’!”

    張氏和兒子吳應熊跟隨吳三桂在山海關,所以李自成屠殺吳三桂一家時,倖免於難。

    三藩之亂後,1678年,吳三桂稱帝,封張氏為皇后。

    至於妾,那就太多了,而且除了陳圓圓,多不可考。

    吳三桂是明朝邊關的總兵,位高權重,所以娶個三妻四妾也是很平常的。

    吳三桂生於1612年,按20歲娶妻,那麼吳三桂在1632年就已經娶了張氏。

    陳圓圓出生於1624年,比吳三桂小12歲。

    崇禎田貴妃的父親田戚畹下江南選美,將名妓陳圓圓、楊宛、顧秦等獻給崇禎皇帝。

    但國勢日衰,崇禎無心逸樂,田戚畹便將陳圓圓帶回田府。一日吳三桂在田府飲宴,遇見陳圓圓,一見傾心,田戚畹便將陳圓圓送給吳三桂為妾。

    所以題主說“吳三桂有良家女子不娶卻娶娼妓陳圓圓”是不正確的。

    另,吳三桂為陳圓圓而降清,因清兵入關更是笑話。

    因為在此之前,清兵曾多次繞過山海關,進入內地擄掠。

    從崇禎登基以來,十一年中,清兵已經六次入塞,三次直逼北京城下。

    如第一次1629年(崇禎二年)10月27日至次年5月1日,皇太極率領約十萬八旗兵入侵喜峰口,進犯河北北部和北京周邊地區,史稱“己巳之變”。

    比如第六次1642年(崇禎十五年)十月,清軍取得松錦之戰的勝利後以阿巴泰為奉命大將軍,從黃崖關出擊,進入薊州,明軍不敵。清軍攻克3府,(允州、順德、河間),30州,36縣,共66城,降3城。所獲黃金12250兩,白銀2251263兩,俘獲百姓360912名口,駝馬騾牛驢羊共32100。兵鋒止步於南直隸海州一帶。

    所以說,無論吳三桂降不降清,都無法阻擋清兵入關了。

    吳三桂之所以降清,當然不是因為陳圓圓被劉宗敏奪走了,而已因為李自成的農民軍在北京的所作所為令吳三桂對他們寒心了。

    農民軍在北京拷掠明官,四處抄家,規定助餉額為“中堂十萬,部院京堂錦衣七萬或五萬三萬,道科吏部五萬三萬,翰林三萬二萬一萬,部屬而下則各以千計

    為了逼餉銀,劉宗敏特意製作了五千具夾棍,“木皆生稜,用釘相連,以夾人無不骨碎。

    京城人心惶惶,“凡拷夾百官,大抵家資萬金者,過逼二三萬,數稍不滿,再行嚴比,夾打炮烙,備極慘毒,不死不休”,“牽魏藻德、方岳貢、丘瑜、陳演、李遇知等,勳戚冉興讓、張國紀、徐允楨、張世澤等八百人追贓助餉。

    談遷《棗林雜俎》稱死者有1600餘人。

    李自成手下士卒搶掠,“殺人無虛日,大抵兵丁掠搶民財者也”。

    大順軍於佔領區皆設官治事,第一件事就是追餉。

    在城固縣,“賊索餉,加以炮烙”;

    在汾陽,“蒐括富室,桁夾助餉”;

    在絳州,“士大夫慘加三木,多遭酷拷死”;

    在宣化,“權將軍檄徵紳弁大姓,貫以五木,備極慘毒,酷索金錢”。

    新朝初建,本應該盡力安撫這些舊臣,然後平定天下,但農民軍這種濫殺無辜肆意擄掠明朝舊臣家產的行為,讓吳三桂又驚又怒,無奈之下,只好投降宿敵清朝。

    吳三桂向多爾袞求助。多爾袞開價很高,覆信吳三桂許諾封他為清朝“平西王”。吳三桂這才死心塌地的跟清兵合作。

    其實吳三桂衝冠一怒不是為了紅顏,是為了自己的家族、個人和關寧軍的前途。

    之所以有人認為吳三桂為陳圓圓才引清兵入關的,就是因為吳梅村的《圓圓曲》中的“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

  • 10 # 安平144796971

    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是郭沫若用來警示將進城的中共幹部,戒驕戒躁,勿走李自成敗走北京的老路的。故吳三桂為陳圓圓勾引清軍入關之說,歷史事實卻並非如此。

    吳三桂勾引清兵入關時,吳三桂之父吳襄及一家老小几十口,均在李自成手上,李自成扣押但並沒有虐待他們。吳三桂會為陳圓圓一個歌妓,而不顧父母子女一家幾十口人的姓命,去勾引清兵入關?“衝冠一怒為紅顏”肯定不是史實。吳三桂勾引清兵入關,實際上是想借清兵擊敗李自成,自己立國坐江山,至少也可以劃江而治,後再作天下籌謀,所以不惜犧牲全家之性命。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在黃雀多爾袞的雄才大略下,走邪門歪道的吳三桂成了螳螂,一謀之失,誤族誤家誤自己,成了笑談。

  • 11 # 小貓聊天z冷歷史

    1644年,北京被大順軍攻陷。正在“勤王”路上的吳三桂得知訊息後調轉馬頭,重又撤回山海關內,以便根據形勢的變化來決定下一步該何去何從。

    此時的吳三桂處在一個進退兩難的境地:

    一直以來他都為大明王朝守衛著東北邊疆,雖然明朝滅亡前已盡棄遼東國土,但駐守著五萬精兵的“天下第一關”也並非可以輕易攻破。只要有足夠的後勤補給,吳三桂還是有信心憑險固守,拒清兵於關外的。

    但此時紫禁城的主人已經換成了“大順”,他也變成了“亡國之臣”,可供選擇的機會實在有限。

    從當時情況來看,吳三桂面臨三種選擇:

    一是繼續作“大明”孤臣,堅持不與“弒君”的農民軍為伍。

    那樣就要求吳三桂或者率兵直撲北京與李自成決戰,為舊主盡最後一點力,哪怕是以卵擊石;或者堅守山海關,經受大順軍和清軍的兩面夾擊,直到城破身死。這都是殺身成仁的選擇。他絕不願如此,更何況的父親和家小還留在北京。

    第二種選擇就是主動歸降於新朝——大順政權。

    277年前,“和尚”出身的朱元璋可以帶領農民起義軍推翻元朝,建立“大明”,那麼由“驛卒”出身的李自成建立新朝也屬正常,這不過是中國歷史上又一次改朝換代,完全可以被新朝解釋為“天命所歸”。

    事實上,北京城破之日,明朝的大小臣僚除少數自殺殉節外,大都自動歸降,成了 “順民”“順臣”。因此,對吳三桂來說,投靠農民軍除了要承受一定道德壓力外,應當是他當時的最佳選擇。

    當然,吳三桂還有第三種選擇,那就是獻出山海關歸降清朝。

    這將為窺視中原幾十年的清軍開啟方便之門,也是清朝幾代統治者夢寐以求的結果,相信清朝皇帝是會拿出一份豐厚的賞賜回饋吳三桂的。

    但吳三桂不想選擇這條道路。其實明朝滅亡前,除了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外,很少有將領主動投降清朝。

    包括吳三桂的哥哥、舅父、姨夫、表哥、老師在內的大批降臣,基本是在兵敗被俘的情況下才被迫選擇投降的,這跟傳統文化中的“忠孝”思想和“華夷”觀念密不可分。

    而心高氣傲的吳大將軍尤其不想對幾十年來的死敵俯首稱臣。相較於接受異族統治,還是投靠農民軍建立的漢族政權更容易為人所接受。

    崇禎十七年(1644年)四月初,猶豫不決的吳三桂收到了“闖王”李自成派人送來的“封侯”的檄書以及四萬兩犒師銀和大量賞賜,同時,還帶來了老父吳襄的勸降信。

    吳襄在信中勸兒子道:“我為你考慮過了,而今之計不如早降大順,不但能封為侯爵,還能保全孝子的美名。如果單憑一時的憤怒孤傲,全無節制,則面臨寡不敵眾,玉石俱焚的危險。到時候我們父子的性命都難保了!”可見,吳襄希望兒子趁早歸順新朝。

    於是,吳三桂決定不再猶豫了。投靠新朝(大順)可以維持榮華富貴,保證家小安全。更何況,他的軍隊已經十四個月未領到軍餉了。在當時兵荒馬亂,四處無依的情況下,治軍嚴格的吳三桂也不能保證手下這些亡命之徒不會譁變。

    最重要的是,他終於可以找到“父命難違”的藉口來搪塞天下人的責難。作不成“忠臣”,至少可以繼續當他的“孝子”啊!打定主意的吳三桂將山海關交接給大順使者——前明降將唐通守衛,自己帶領五千親兵向京師開拔。

    出關後,吳三桂星夜趕赴北京。但一連幾天,他越發感到心神不寧,因為據他秘密派到北京的探子回報:大順政權正在京城大肆推行“追贓助餉”政策。

    所謂的“追贓助餉”是農民軍攻佔北京後施行的一種籌集軍餉的辦法。此事說來也是無奈之舉。

    明末農民起義之所以風起雲湧,其直接原因就是明後期為應付明清戰爭和各地起義而不斷提高土地稅,實行“三餉加派”政策,導致連年災荒中的廣大農民完全失去活路,被迫造反。

    於是李自成聽從部下謀臣的建議,適時地提出“均田免糧”的口號,得到各地災民的積極響應,紛紛從軍起義。入主北京後,李自成為了繼續贏得民心,就暫時不能改變當初許下的“三年不徵”的承諾。

    於是李自成把矛頭對準了北京城內的前朝王公大臣,強令他們按級別攤派軍餉,如果不能按時按量完成定額,就要嚴刑催逼“贓款”,這就是所謂的“追贓助餉”。

    此項政策一經出臺,京城各處遍設“助餉所”,每日因“助餉”不合要求而被拷打致死的大小官僚不計其數,甚至很多富戶、平民也被一併追繳,搞得京城上下烏煙瘴氣,哀號連天。

    吳三桂大軍行至永平西沙河驛時,路上遇到一名從北京逃出的家僕。吳三桂趕忙詢問京城家中的情況。

    僕人回稟:“家產大都被農民軍抄沒,老總兵也被逮捕了,正受拷打。”已有心理準備的吳三桂強忍怒氣,自我安慰道:“這都是為了迫使我投降啊!現在我來了,父親很快會被釋放,家產以後可以向闖王討回的。”

    這時,他突然想起了京城中的愛妾陳圓圓。家僕不敢隱瞞,以實相告:“陳圓圓已被李自成的大將劉宗敏掠去了。”

    吳三桂不聽則已,一聽當即怒髮衝冠,抽出寶劍將面前案几一劈兩半,咬牙切齒地咆哮道:“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還有何面目見人!”下令停止前進,揮師東返,一路“縱掠”,暴風驟雨般擊潰山海關的大順守軍,重新奪關入城。

    客觀地說,吳三桂的“衝冠一怒”並非如後世文人所說的全為紅顏,陳圓圓被掠事件只是他的憤怒情緒爆發的一個導火索。因為在北京陷落前,吳三桂與農民軍一直處於敵對狀態,用傳統說法就是“官”與“賊”的關係。

    之前崇禎君臣一直在商討召回吳三桂,令其統兵“剿匪”,所以才封吳三桂為伯爵。當然這一切因為北京城破而使吳三桂與農民軍的直接對抗沒有成立,但這也說明雙方的合作基礎十分薄弱。

    因此,吳三桂初期選擇歸降農民軍,無非是為了保護自身和家人的利益作出的無奈之舉。

    而農民軍方面在處理這一問題上政策失當,確實應該負主要責任。李自成等人既然看到山海關和吳三桂勢力對鞏固新政權的巨大作用,就不該一方面派人招降,許諾以“升官發財”的利益誘惑,另一方面又不分青紅皂白地搜刮吳三桂的家產、拷打他的父親、掠奪他的妻妾,使原本就對大順政權心存疑慮的吳三桂徹底斷絕了歸降的念頭。

    這一錯誤政策不但促使吳三桂“反叛”,也直接導致接下來一系列的重大變故的發生,而這對當時各種勢力來說都是始料未及卻影響深遠的。

  • 12 # 仁勇校尉

    第一,吳三桂從來沒有娶陳圓圓,吳三桂的妻子另有其人,陳圓圓只是一個妾室而已。第二,吳三桂也不是因為陳圓圓而降清。陳圓圓從來不是吳三桂的妻子,只是地位低下的妾室,最受寵愛的時候頂多在吳三桂的女人中排名第六。

    吳三桂怒髮衝冠為紅顏的說法流傳很久,現代幾乎無人不知。對古代社會背景不瞭解的人會誤認為陳圓圓是吳三桂的妻子,並且腦補出一堆與真實歷史完全無關的愛情故事。

    但實際歷史上,吳三桂只有一位妻子張氏,吳三桂的嫡子吳應熊就是張氏所生。吳三桂最後反清稱帝時,張氏被封為皇后。

    除了妻子張氏,吳三桂後宅還有四個滿人女子,地位遠不是陳圓圓能比。吳三桂無恥降清後,滿清高層給吳三桂後宅派遣了四個滿人女子,除了作為吳三桂的女人外,這四個滿人女子同時也是滿清高層的間諜,負責監控吳三桂。有滿清高層作為後臺,他們雖然不是吳三桂正妻,但即使吳三桂本人對她們也只能多討好,吳三桂的正妻更不可能管得了她們。

    在當時,這是滿清高層控制投降的重要漢奸的常用手段,洪承疇等大漢奸身邊都有滿清高層派遣的滿人女子。南明江北四鎮之一的劉澤清,降清後就是被身邊的滿女告發被殺。

    吳三桂降清也不是因為陳圓圓。

    吳三桂在投降李自成後,進北京朝拜李自成路上突然決定反叛李自成,重新回山海關並最終開關降清。原因是什麼,有非常多的說法,真正原因可能只有吳三桂自己和參與決策的人才曉得。

    吳三桂因為陳圓圓降清的說法,是用來敗壞吳三桂名聲的。吳三桂降清造成了其父吳襄及一家幾十口在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後被李自成所殺。別說古代,就是現代這也是極大的道德汙點,古代更加是。吳三桂本人肯定不會認可這種說法。

    不過吳三桂後來起兵反清,對滿清來說吳三桂也是罪大惡極的負面人物,自然採用這種說法敗壞吳三桂名聲。在現代這種說法更吸引眼球,成為大眾最熟悉說法。

    按照吳三桂自己的說法,吳三桂自稱當時並末降清,只是代表明朝割地請滿清出兵幫助平定反賊李自成。可惜滿清背信棄義鳩佔鵲巢。吳三桂不得不隱忍很多年後重新起兵反清。

  • 13 # 響鼓不用重錘

    這也是他降清的一個理由罷了。

    明朝亡在李自成手裡,陳圓圓也落在了李自成的手裡。其實明朝滅了之後,吳三桂也在考慮是投降李自成還是投降滿清,看到李自成沒有政治遠見,又對大明的臣子不滿,即使投降李自成也沒什麼好果子吃,何況自己的愛妾陳圓圓被他霸佔。就算李自成能接受他投降,兩個人怎麼見面,兩個人是連襟還是情敵?多尷尬呀。經過仔細考量,他覺得滿清靠得住,所以上演了一出“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戲碼,為崇禎皇帝報仇,為自己拿掉的綠帽子而降清也算是順理成章。所以說吳三桂降清,應該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考量,並未為陳圓圓考慮多少。

  • 14 # 薩沙

    其實吳三桂造反同陳圓圓被奪的關係並不大。

    尤其並不是因為吳三桂和陳圓圓有多深的感情,或者陳圓圓又多美貌,陳圓圓只是一個象徵意義。

    其實,歷史還原陳圓圓的相貌,並不是美若天仙之人,充其量只是頗有姿色的女人。

    陳圓圓的名氣大,主要不是相貌,而是她的才藝。

    資料這麼寫:重利輕義的姨夫將圓圓賣給蘇州梨園,善演弋陽腔戲劇。初登歌臺,圓圓扮演《西廂記》中的紅娘,人麗如花,似雲出岫,鶯聲嚦嚦,六馬仰秣,臺下看客皆凝神屏氣,入迷著魔。陳圓圓“容辭閒雅,額秀頤豐”,有名士大家風度,每一登場演出,明豔出眾,獨冠當時,“觀者為之魂斷”。

    可以這麼說,放在今天,陳圓圓就是全國最有名的女演員,還是一個了不起的音樂家。

    自然,當時也有一些女人有這種技能。

    但明代比較保守,無論大家閨秀還是小家碧玉,不能隨便讓陌生男人看到自己的容貌,更別說唱歌了。

    而陳圓圓是歌妓,不是良家婦女,所以任何男人只要有錢有身份,就可以看到她的樣子,看到她的表演。

    由此,陳圓圓名氣才如此之大。

    但陳圓圓本人相貌不是角色美女,一般認為她顴骨較高,嘴巴較大。在明代,這都不是符合美女的標準。

    陳圓圓入京後,成為田弘遇家樂演員。田弘為了巴結大將吳三桂而舉行宴會“出群姬調絲竹,皆殊秀。一淡妝者,統諸美而先眾音,情豔意嬌。”。

    當時吳三桂驚歎於陳圓圓的才藝,相貌也算美麗,就出口討要。

    田弘將圓圓贈送吳三桂,並置辦豐厚的妝奩,送至吳府做妾。

    自然,吳三桂的女人眾多,但想陳圓圓這種頂級藝術家,還是不容易找到的。

    一旦有貴客來,讓陳圓圓表演一下,吳三桂還是頗有面子的。

    可以這麼說,吳三桂未必對陳圓圓有什麼感情,也不存在被陳圓圓美色迷住,他身邊很多美女。

    而且,陳圓圓嫁給吳三桂的時候,已經20多歲年齡,就當時女人來說年紀較大了,比不了那些十七八歲花朵一樣的女孩。

    但陳圓圓是吳三桂的重要財產之一,類似於今天有錢老闆,包養女明星做二奶。

    然而,李自成農民軍攻佔北京後,陳圓圓為大將劉宗敏所奪。

    吳三桂對此非常氣憤,當然並不是愛妾被搶走這麼簡單。

    誰都知道陳圓圓是吳三桂的愛妾,劉宗敏竟然毫不客氣的奪走。

    顯然,李自成這夥人根本沒有把吳三桂放在眼裡。這種情況下,吳三桂投靠李自成不會有什麼好結果,反而可能會被殺死奪取兵力。

    同時,李自成還下令將吳三桂老爸等人扣押作為人質,這又引起吳的不滿,認為對方事情做得很絕,不留餘地。

    而當時李自成實力遠遠弱於滿清,相反滿清卻反覆巴結拉攏吳三桂。

    而吳三桂本來投靠李自成,也是十有八九會被滿清打敗。

    這種情況下,加上陳圓圓被奪的刺激,吳三桂才決定投靠滿清。

    其實,以李自成的所作所為,等於是逼著吳三桂投敵。

    李自成雖有一定軍政能力,身邊智囊團的檔次太低,大將們又肆無忌憚、擁兵自重,導致連串昏招,最終一敗塗地。

  • 15 # 兔子愛吃甜甜圈

    我覺得值得,先不論陳圓圓長得怎麼樣。我覺得世界上最珍貴的就是愛情,從古至今,無論是男人也好,還是女人也好,都想要的就是“難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我想在當時吳三桂的確是愛陳圓圓的,衝冠一發為紅顏這種事情,古今都在上演。作為一個普通人我覺得吳三桂做的並不過份,連自己妻子兒女都保護不好還算什麼男人。而且當時政治局面擺在吳三桂面前的無非就兩條路降清還是降李自成,從思想上講吳三桂一開始是想降李自成的但是就是因為這件事情,使得李自成親手把吳三桂推向了清廷。

  • 16 # HuiNanHistory

    衝冠一怒為紅顏,這是陳圓圓留給後世的傳說。

    但不好意思的是,這個傳說並不是事實。吳三桂協助清兵入關,與陳圓圓其實是沒有什麼關係的。

    陳圓圓是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豔”之一,容貌傾國傾城,而且能歌善舞。

    陳圓圓進入北京的契機,主要還是因為當時外戚周奎欲給崇禎皇帝獻美女,於是就派田貴妃的父親田戚畹下江南選美,陳圓圓被選上後,就被送到了田府,準備進獻給皇帝。當然,這個時候的崇禎是沒有心思享樂,所以陳圓圓就在田府久住下了。根據《閱世編》記載:

    十六年春,戚畹田宏遇南遊吳閶,聞歌妓陳沅、顧壽。名震一時,宏遇使人購得顧壽,而沅尤靚麗絕世,客有私於宏遇者,以八百金市沅進之,宏遇載以還京。

    某日,吳三桂赴田家宴會,遇到了陳圓圓,他驚豔於陳圓圓的美貌,“不覺其神移心蕩也”,這就是兩人搭上關係的初始。

    根據《庭聞錄》和《小腆紀年附考》等資料的記載,據說後來吳三桂將陳圓圓納為侍妾,但是陳圓圓卻被李自成的部將劉宗敏擄走,這件事促使吳三桂決定引清兵入關來報復李自成。

    這個說法其實完全是不可信的,完全是浪漫化了歷史。根本原因在於,吳三桂對李自成本身是抱有戒心的,所以才會選擇與清朝聯手。

    當時人們普遍流傳的說法,就是說吳三桂是為了大明才引外援入關。只不過對於吳三桂的評價,到後來才發生了變化。

    總而言之,陳圓圓和這件事是沒關係的。

  • 17 # 西府趙王爺

    這都是野史小說劇情,歷史上吳三桂降清,其實和陳圓圓關係不大,衝冠一怒為紅顏更是無稽之談。

    當初李自成兵臨北京城下,吳三桂作為明朝最後的倚仗,奉崇禎之命,率領寧遠的明朝邊軍回京秦王。然而李自成動作太快,吳三桂還在半路上,就收到了北京城破,崇禎皇帝自縊煤山的訊息。

    這時吳三桂不得不為自己的未來做出選擇,擺在他面前的其實就兩條路,要麼與清朝合作,繼續對抗李自成,要麼投降李自成,繼續鎮守邊關。至於保持中立,割據一方,說實話他沒有那個資本。孤軍作戰,腹背受敵,而且沒有後勤支援,這樣做只能是自取滅亡。

    所以當時吳三桂猶豫了許久,和多爾袞的人,李自成的人都有接洽。而最終,他還是選擇了李自成。畢竟自己家眷父母都在京城,被李自成控制。

    但是,就在吳三桂準備進京受封的時候,出現了變故。他接到京城傳出的訊息,稱其父吳襄被李自成部下劉宗敏抓捕追髒,遭到嚴刑拷打。此外,劉宗敏霸佔還霸佔了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

    這不僅僅是在欺負吳三桂的家人,更是在給吳三桂傳遞一個訊息。那就是李自成根本不重視他,否則又怎會欺辱其家人?吳三桂很清楚的意識到,自己就算投靠了李自成,估計也難以得到優待。所以,他回兵山海關,按兵不動。

    這個做法是非常正確的,因為他吳三桂手握關寧鐵騎,更是佔據山海關,有著非常大的價值。如果李自成是個聰明人,就會投鼠忌器,約束其部下,善待其家人。但是,李自成過於自信了,一聽吳三桂不願投誠,直接就怒了,揮兵東征。

    吳三桂發現和李自成鬧掰,自己又打不過李自成,自然選擇投靠了清朝。

    所以,總的來說,這就是吳三桂基於自身的利益考慮,所做出的一個最有利的選擇。和所謂的忠孝情義,關係並不大。很顯然嘛,崇禎身死,明朝滅亡,他身為臣子,不思為主報仇,左右搖擺,甚至於投誠李自成,這是不忠。

    父母家眷被控於他人之手,他卻擔心自身前途利益受損,置父親生死於不顧,這是不孝。

    這樣一個人,去談情義,著實有些不配。

    吳三桂連自己父親的生死都可以放棄,至於陳圓圓,一個普通妾室,他自然不會太在意。對,沒錯,陳圓圓只是吳三桂的一個妾室而已,並不是明媒正娶的正妻。

    當初陳圓圓只不過是秦淮河上的歌姬,雖然名頭很響,但終究只是風塵女子,生來只是那些士族富人的玩物。其最初是被江陰名士貢修齡之子貢若甫,以重金贖身,然後嫁入貢家為妾室。後來被外戚田弘,以權勢之便,劫奪入京,在田府當了一個家樂演員。平時府上來客設宴時,出來表演一下,烘托一下氛圍。

    好巧不巧,吳三桂一次來田府做客,覺得陳圓圓挺漂亮,不由得多看了幾眼。田弘也是玲瓏之人,隨即便將陳圓圓送給了吳三桂,以此來交得一個人情。所以,陳圓圓就是一個禮物罷了,即使吳三桂對她再怎麼寵愛,她的背景出身已經決定了其價值。

    吳三桂這麼一個自私的人,能為了一個普通姬妾衝冠一怒,那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當然了,畢竟是自己女人,被強搶的滋味肯定不好受,所以吳三桂降清有陳圓圓的因素在裡面,但絕對不是主要原因。

    換句話講,即使沒有陳圓圓被強佔,吳三桂同樣會因為李自成的輕慢態度而選擇投靠多爾袞,這是現實利益所決定的。而吳三桂又恰恰是一個極其現實而且自私的投機者,一切都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後來他就不會造反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07年42度250毫升小瓷瓶汝陽杜康白酒值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