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實時健康錦囊
-
2 # 腺肌症專家鄧元琪主任
子宮腺肌病是指子宮內膜(包括腺體和間質)侵入子宮肌層生長而產生的病變;主要臨床症狀包括月經過多(甚至嚴重貧血)、嚴重痛經和不孕,會對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子宮腺肌病好發於生育年齡婦女,發病率為7%-23%。
子宮腺肌症目前來說病因不清。她不但發生在有生育史的女性,也發生在年紀輕輕沒有生育史的女性身上。它有很多學說。
1.子宮內膜基底部內陷及組織損傷修復學說
這個學說可以解釋腺肌症大部分發生於以生育、多產或有多次宮腔操作史的婦女。
2.苗勒管遺蹟化生及成體幹細胞分化學說
這個學說可以解釋本病發生於部分年輕、無婚育史、無宮腔操作史的婦女。
3.炎症刺激學說
病灶中高表達炎症因子及神經生長調節因子,可以解釋子宮腺肌病的疼痛及異常出血機制;
在位內膜的炎症因子表達異常升高,可部分解釋子宮腺肌病不孕的機制。
可能的機制還有:
1.上皮-間質轉化學說
2.血管生成學說
3.遺傳學說
4,免疫學說等
總體來說,建議各位不要有過多的宮腔操作,人流、刮宮等這些操作都有引發腺肌症的風險。
1、機械因素。在生育流產或進行其他手術過程中會對子宮造成刺激,刮傷子宮內膜,從而會引起腺肌病。
2、年齡因素。在40-60歲期間,與生育狀況有很大聯絡,已生育過的女性相對來說發病率比較高,未生育過的女性發病率較低,在妊娠和分娩過程中子宮壁都會受到創傷,會導致基層向內生長,因此會引發此種疾病。
腺肌病的發病原因有很多種,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判斷產生原因,然後對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