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胖子雜談

    從小,我們就會背誦“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的豪邁詩句,雖有薄古厚今之義,仍將“天驕”之譽冠與,以致我們記住了這個英名,而賦予成吉思汗的形象更多正面、雄渾和美妙的聯想。好在中外史書關於他的記載多多,據此,我們可以制一份成吉思汗極簡年譜。

    成吉思汗(Genghis Khan),名孛兒只斤·鐵木真,1162年5月31日生於漠北翰難河上游地區,今蒙古國肯特省,蒙古族乞顏部人。世界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1184年前後,成為蒙古乞顏部可汗,而後,一步步統一蒙古諸部。1206年,建立大蒙古國,尊號“成吉思汗”,頒佈《成吉思汗法典》。他多次發動對外戰爭,西征並降服中亞、東歐、東南亞等廣大地區。1227年8月25日,在興兵征伐西夏的途中去世,卒年65歲,秘葬。

    成吉思汗去世後,他的子孫們遵其遺策,繼續征戰。先是利用宋金世仇,聯宋滅金,1234年金朝被滅。隨後,開始剿滅宋朝,1258年正式出兵南下攻宋,引起南宋軍民的拼死抵抗。1271年,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1215-1294年)建國號大元,定都大都(今北京)。1279年,經崖山海戰,宋軍落敗,陸秀夫身背宋帝趙昺跳海自盡,南宋覆滅,元朝實現大一統。成吉思汗則於1265年被忽必烈追尊為元太祖,1266年又被諡號為聖武皇帝。

    觀成吉思汗之一生,最偉大功績是東征西伐,打下遼闊無比的疆域;最鐵血的手段是策動蒙古騎兵,摧城拔寨,殺戮搶掠;最輝煌的名片是大蒙古國建立者。雖然他為兒孫們入主中原打下了根基,但他本人並未做過一天中國的皇帝。由於元朝實施落後的暴政,僅存97年(1271-1368年),是一個短命朝代。引世人關注、甚至為之忌憚的是,元朝的疆域橫跨歐亞大陸,一個世所罕見的鐵腕政權,建立和維持了大半個世界的秩序。

    而成吉思汗與鄂爾多斯的交集則是他的衣冠冢。成吉思汗死後,他的子孫為他舉行了一個特殊葬禮,但沒有留下陵寢,至今他的墓地成謎。倒是他的衣冠冢被明確地傳世,稱為成吉思汗陵,坐落在鄂爾多斯市的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我沒有前往觀瞻,從資料介紹得知,陵園佔地面積5萬多平方米,造型獨特,氣勢宏偉。似乎這是鄂爾多斯大打成吉思汗牌的主要來由。

    當我試圖回答我自己提出的前述問題時,內心充滿著矛盾。我反對極端和狹隘的民族主義,更不是民族沙文主義者。各民族理應平等,和睦相處。但一個嚴酷的事實是,不管從何種意義上看,成吉思汗都不是我們的“大汗”。相反,他和他的子孫實施的是拉歷史倒退的暴政,他們是殺戮漢民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的罪人。所以,我不贊成對他的無節制的歌頌和不適當的祭拜。

    讓我們採擷幾條史實,以正視聽。

    (1)在蒙古人的兇殘統治下,華人口銳減。1223年(南宋嘉定十六年)南宋有人口7681萬,加上金國的人口,總人口超過一億。到南宋被徹底剿滅時,僅餘一千餘萬人,被殺戮者近9成,金宋國民幾陷滅絕之災。

    (2)南宋雖偏安於秦嶺淮河以南,卻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文化昌盛,對外開放程度較高的王朝。在蒙古遊牧民族的毀滅性打擊下,南宋被剿滅,導致較為先進的農業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大倒退。

    (3)元朝立國後,將臣民分為四等:一等為蒙古人,又稱“華人”;二等色目人,又稱“諸華人”;三等漢人,即原受遼金統治的漢人;四等南人,即受南宋統治的漢人。漢人、南人是賤民,其財產予取予奪,妻女可任意欺躪,事實上覆闢了殘暴的奴隸制。

    基於上述史實,我在想,如果因為成吉思汗為他的孫子忽必烈奠定了隔代帝業,助其後世在他死後半個多世紀實現大一統中國,我們也湊熱鬧地去對他膜拜,是不是也太過濫情!如果我們完全不知或漠視從他開始,到他的數代後輩,對非蒙古族人民、首當其衝的是漢民族的殘酷殺害,致生靈塗炭、屍橫遍野、幾近滅絕,我們是不是也太自輕自賤,豈非成了數典忘祖的不肖子孫。

    成吉思汗是一位在世界史上極具爭議的人物。蒙古人民共和國自稱、也被世人認為是大蒙古國的直接繼承者,但即便在那裡,在對待成吉思汗的態度上,也是複雜和多變的。共和國成立之時,他們並未把成吉思汗視為偉人,而是禁止祭祀他,甚至對讚頌他的學者大加殺伐。蒙古人民革命黨元老、共和國總理阿瑪爾因公開肯定成吉思汗的歷史地位而遭清算。1962年成吉思汗誕辰800週年之際,蒙古中央宣傳部長鐵木爾•奧其爾因舉辦成吉思汗紀念活動,招致他本人及大批手下人被處死或流放。當時的蒙古人民革命黨第一書記澤登巴爾就此致函人民革命黨中央,說“成吉思汗是一個恐怖主義分子,不是民族英雄”。

    從上世紀末開始,成吉思汗崇拜在蒙古復活;成吉思汗逐步成為至高至聖的民族英雄。蒙古各地開始興建成吉思汗銅像和紀念碑,用各種文藝形式歌頌他的“豐功偉績”。2006年,是大蒙古國開國800週年,蒙古國政府舉行國際性大慶典,將這股成吉思汗崇拜熱推向高潮。如今,蒙古人對成吉思汗無限敬仰,成吉思汗亦成為蒙古國的象徵。

    為了推動人類社會的發展和文明進步,對於成吉思汗的歷史功過,應該進行科學和全面的研究評判。當今蒙古國的成吉思汗情結和崇拜,也可以理解。但我們興沖沖地加入其內,又是為的什麼,我不得其解。而且,在紀念他的時候,一些極善造神的人,把成吉思汗無限拔高,什麼從小就接受良好教育,與人團結友善;海納百川,善於吸收各色人等的意見,終成偉業之類,甚至這些所謂的故事被嵌入到廣場講解員的解說詞裡。這些說法,究竟有何根據?難道現時中國需要這樣一位神祗?抑或我們應該像當下蒙古國那樣,對成吉思汗頂禮膜拜、奉若天聖嗎?

    我有以下幾點看法,是對設問的嘗試作答,並願與友人交流:

    (1)研究和紀念成吉思汗是應該而必須的,尤其是他的政治謀略和開疆擴土的軍事韜略,以及對於世界政治的影響。

    (2)成吉思汗子孫們建立的元朝,在生產力和生產關係諸方面,都是農耕文明的大倒退,在政治上覆活了奴隸制,應予批判和鞭撻。

    (3)對於成吉思汗的紀念應戒除盲目性,取理智和節制的態度,即便在文化旅遊領域,也不宜亂打、大打此牌。

    (4)對於這位口出狂言,說什麼“男子最大之樂事,在於壓服亂眾,戰勝敵人,奪取其所有的一切,騎其駿馬,納其美貌之妻妾”的殺人無數的魔王,我是無論如何都愛不起來、敬不起來的。

  • 2 # 看歷史圖一樂

    一次偶然的機遇,使成吉思汗相信自己得 到了長生天的護佑,於是統一蒙古的理想開始 紮根於他的心中。公元1181年,19歲的成吉思 汗為躲避蔑兒乞惕人的追捕,藏進了不兒罕合 勒敦(蒙古人的聖山),在飢寒交迫中躲了三天, 神奇地活了下來,為了表示感謝,成吉思汗“面 向太陽,把腰帶掛在頸上,把帽子託在手裡,另一隻手捶胸,面對太陽跪拜九次,灑奠兒祝 禱”。他和追隨者都相信:長生天護佑著成吉思 汗並賦予他統一蒙古的使命,這是通向領導地 位的重要一步。沒有什麼會比這種紮根於精神 世界的理想信念更具鼓舞作用。

    隨著追隨者規模的不斷擴大,成吉思汗的 理想也不斷壯大:從一個國家到一個帝國,再到 整個世界。成吉思汗認為,統一蒙古需要透過 合併部落,使全體成員成為名義上的蒙古人來 實現。這一理想會威脅到他的潛在對手,最初 的成功與其獲得天命支援的信念的結合激起了 這些潛在對手的忠誠,而維繫這種忠誠需要一 種持久的、共同的理想:征服整個世界。為了實 現理想,蒙古人團結成一個整體,席捲歐亞。成 吉思汗幾乎接近了他的目標,這種征服的理想 在他死後仍然持續多年。

    成吉思汗的人格魅力,並非是天生的,而是 在後天的不斷磨礪中逐漸形成的。這種人格魅 力,贏得了蒙古人的尊重與信任,心甘情願地為 他效力。

    他敢於直面挫折,遭受過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但依然能崛起。他善於接受批評,勇於信守承諾,能正視自己的不足,能選賢任能,能辨識盟友。善於激勵士氣,賞罰嚴明,能接受部下的進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你以後賺了足夠多的錢。你會買些什麼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