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縣城小區裡有一個女人,有時會在傍晚的時候帶著她的孩子出來逛,她一般不和人說話,偶爾有人和她打招呼,也總是戒備的模樣。
因為很多人,說到最後都會回到她孩子的問題上,進而想要打探她的感情史。
很明顯,她比較在意這件事。
也不光因為她是單親媽媽,大概還因為她的孩子有著明顯和周圍人不一樣的膚色——孩子的爸爸是個黑人。
說到和黑人結婚,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可能都不太好,認為這個女人崇洋媚外,最後的結果也都是自找的。
她大概也能意識到這點,所以不喜和人說話,不像別的母親帶著孩子出去那般,總是互相交流經驗,總是獨來獨往。
我們縣城本就不大,外來人不多,所以她的故事其實很多人也都知道。
孩子的爸爸是個黑人,當時是我們這裡的教育機構請的一個外教老師,而她當時也那個機構裡上班,後來一來二去,兩個人也就談起了戀愛。
戀愛以後,她把對方帶回了家裡。說實話,她的父母當時還蠻高興,認為女兒以後可以去國外享福。
父輩的人,很多下意識總是認為外國人比我們都要富裕一些,所以也蠻支援女兒的婚事。
想來,她也以為,自己只是談了一場不同國籍的戀愛而已。
但是,後來,一切的發展,卻超出所有人的預料,猝不及防就把她所有的期盼打回原形。
現實給她潑的冷水是:她選的這個人,壓根就是一個完全沒有擔當的人,他沒有想過和她有以後。
儘管他們已經有了孩子。
02
據說,她當時在懷孕以後,都已經在準備婚禮的事宜。
這個時候,她的男友提出說有事想要回去一趟,保證處理好以後就過來和她結婚,她信了,然後回去之後,她再也沒有等來兩個人的婚禮。
她一開始還以為,孩子能夠成為兩個人在一起的紐帶,沒想到不過是成為她一個人的負擔而已。
她的黑人男友走了以後,就沒有回來過,後來也沒有再去那個教育機構上班,她甚至不知道,他現在究竟是在哪裡?
等她終於反應過來這一切的時候,肚子裡的孩子已經月份大了,只能選擇生下來。
而孩子,以前是她母親在幫著帶,因為她要工作,需要掙錢養活自己和孩子,孩子的父親是不能做指望的。
所以,關於她以後生活的艱辛,都能夠想到。
她需要獨自一人撫養孩子長大,這個過程中,可能會耗掉她的一輩子。
我們常說,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你做出怎樣的選擇,最後就得承受相應的結果。
雖說,愛情這件事,的確不應該分國界。但是如果一開始,很多人面對異國愛情,就少掉該有的理性和判斷,最後受苦也只能說是自找的。
03
眾所周知,我國是禮儀之邦,我們與非洲的幾乎所有國家,都建立友好關係。
在這一背景下,大量非洲黑人來華經商、留學、旅遊。有人估計過,目前在華的非洲總數,有50萬之多。
僅廣州一地,合法居留的非洲黑人就有一萬多。
這種條件下,自然就會有一些人,和他們談起了戀愛。那些和黑人談戀愛的姑娘,後來都怎麼樣了?
不管是在網上看到的,還是在現實生活中聽到的講述。說實話,感覺真正幸福的人很少,可以說是鳳毛菱角。
多數都只有一種結果。
搜到的新聞,都是黑人並沒有盡到自己作為丈夫和父親的責任,有的一走了之,有的在後來才暴露其實他們原本在自己國家是有妻子的。
女人一個人帶著孩子,也忍受著非議。
中國有個詞,叫easy girl,原指感情上容易被得手的女生,當下特指中國某些擇偶上雙重標準、對外國男性無底線愛慕甚至主動獻身的女性群體。
中國已經發展起來了,中國人已經站起來了。
但與此同時,也不能否認,還是有一小部分人,活在自己的侷限性思維裡,認為外國的月亮比較圓。
在世界發展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國人更需要堅持一種正確的民族是非觀,不崇洋媚外。
只有沒見過世面,內心自卑的人,才會瞧不起自己國家的文化。
我們善待外國友人的前提是,他們的確是自覺和友善的友人,而不是素質差、文化低的垃圾。
愛情雖說不分國界,但是每個人都應該有最起碼的羞恥感。
-END-
網上有很多這種情況,有懷孕後男方跑路的,還有發現自己得病的。
我個人沒有種族歧視,但我是個顏狗,我覺得黑人實在是太不好看了,配不上我!
01
縣城小區裡有一個女人,有時會在傍晚的時候帶著她的孩子出來逛,她一般不和人說話,偶爾有人和她打招呼,也總是戒備的模樣。
因為很多人,說到最後都會回到她孩子的問題上,進而想要打探她的感情史。
很明顯,她比較在意這件事。
也不光因為她是單親媽媽,大概還因為她的孩子有著明顯和周圍人不一樣的膚色——孩子的爸爸是個黑人。
說到和黑人結婚,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可能都不太好,認為這個女人崇洋媚外,最後的結果也都是自找的。
她大概也能意識到這點,所以不喜和人說話,不像別的母親帶著孩子出去那般,總是互相交流經驗,總是獨來獨往。
我們縣城本就不大,外來人不多,所以她的故事其實很多人也都知道。
孩子的爸爸是個黑人,當時是我們這裡的教育機構請的一個外教老師,而她當時也那個機構裡上班,後來一來二去,兩個人也就談起了戀愛。
戀愛以後,她把對方帶回了家裡。說實話,她的父母當時還蠻高興,認為女兒以後可以去國外享福。
父輩的人,很多下意識總是認為外國人比我們都要富裕一些,所以也蠻支援女兒的婚事。
想來,她也以為,自己只是談了一場不同國籍的戀愛而已。
但是,後來,一切的發展,卻超出所有人的預料,猝不及防就把她所有的期盼打回原形。
現實給她潑的冷水是:她選的這個人,壓根就是一個完全沒有擔當的人,他沒有想過和她有以後。
儘管他們已經有了孩子。
02
據說,她當時在懷孕以後,都已經在準備婚禮的事宜。
這個時候,她的男友提出說有事想要回去一趟,保證處理好以後就過來和她結婚,她信了,然後回去之後,她再也沒有等來兩個人的婚禮。
她一開始還以為,孩子能夠成為兩個人在一起的紐帶,沒想到不過是成為她一個人的負擔而已。
她的黑人男友走了以後,就沒有回來過,後來也沒有再去那個教育機構上班,她甚至不知道,他現在究竟是在哪裡?
等她終於反應過來這一切的時候,肚子裡的孩子已經月份大了,只能選擇生下來。
而孩子,以前是她母親在幫著帶,因為她要工作,需要掙錢養活自己和孩子,孩子的父親是不能做指望的。
所以,關於她以後生活的艱辛,都能夠想到。
她需要獨自一人撫養孩子長大,這個過程中,可能會耗掉她的一輩子。
我們常說,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你做出怎樣的選擇,最後就得承受相應的結果。
雖說,愛情這件事,的確不應該分國界。但是如果一開始,很多人面對異國愛情,就少掉該有的理性和判斷,最後受苦也只能說是自找的。
03
眾所周知,我國是禮儀之邦,我們與非洲的幾乎所有國家,都建立友好關係。
在這一背景下,大量非洲黑人來華經商、留學、旅遊。有人估計過,目前在華的非洲總數,有50萬之多。
僅廣州一地,合法居留的非洲黑人就有一萬多。
這種條件下,自然就會有一些人,和他們談起了戀愛。那些和黑人談戀愛的姑娘,後來都怎麼樣了?
不管是在網上看到的,還是在現實生活中聽到的講述。說實話,感覺真正幸福的人很少,可以說是鳳毛菱角。
多數都只有一種結果。
搜到的新聞,都是黑人並沒有盡到自己作為丈夫和父親的責任,有的一走了之,有的在後來才暴露其實他們原本在自己國家是有妻子的。
女人一個人帶著孩子,也忍受著非議。
中國有個詞,叫easy girl,原指感情上容易被得手的女生,當下特指中國某些擇偶上雙重標準、對外國男性無底線愛慕甚至主動獻身的女性群體。
中國已經發展起來了,中國人已經站起來了。
但與此同時,也不能否認,還是有一小部分人,活在自己的侷限性思維裡,認為外國的月亮比較圓。
在世界發展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國人更需要堅持一種正確的民族是非觀,不崇洋媚外。
只有沒見過世面,內心自卑的人,才會瞧不起自己國家的文化。
我們善待外國友人的前提是,他們的確是自覺和友善的友人,而不是素質差、文化低的垃圾。
愛情雖說不分國界,但是每個人都應該有最起碼的羞恥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