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生活中,我們總會認為人無法十全十美!其實我們何嘗不想完美演繹人生!在潮汕地區有句老話“老實終久在”!但當我們一直在“慈悲為懷”的時候總會有部分人得寸進尺!而當你真正做到“德”的時候最終還會覺得“無財難德”!什麼樂於助人,傳播正能量,尊老敬幼,都做到了,卻始終難以平人心!各位大神,你們到底如何看待這“以德服人”和“慈悲為懷”究竟是什麼概念?
20
回覆列表
  • 1 # 腦補MVP

    道德原則是處人立事的底線,德是一把開啟心門的鑰匙,人活於世,無德而不立,2019年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馬旭宋服役時,浴血奮戰,精忠報國。潛心專研,發明了多項專利,暮年更是將畢生的積蓄一千多萬無償捐獻給家鄉的慈善事業,被譽為“新時代最可愛的人”。德化萬物!這是一種高尚的道德情操。

    慈悲為懷,出自佛教語,多有憐憫、普度眾生之意。慧律法師在《楞嚴經》講義裡也如是說:“慈能與樂,悲能拔苦。與樂是自利利他,上求佛道是自利,下化眾生是利他。拔苦是解脫一切眾生苦,出離一切煩惱,得究竟樂。多為從心裡面去教化一個人,化解困惑,驅逐悲苦,保持一顆善良的心去面對世界,胸懷芸芸眾生,瞭解人間疾苦,心懷悲憫。作家張愛玲說也曾說過:“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兩者雖有不同之處,其本源皆為人間大愛,做人不僅要以德服人,也要慈悲為懷。如若為此,人間處處皆充滿愛,風含情水含笑。這是一種天地境界!

  • 2 # 義正雜談

    佛教說慈悲為懷,但也說有金剛怒目。

    儒家有說以德服人,但也有子曰以直報直。

    盲目的以德服人慈悲為懷不可取,因為沒有差別的對待是得不到希望的最大的效果的,有差異才有可能引起競爭,才能擴大化所期望的效果。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針對不同的情況用不同的態度應對。才能不讓仁慈寬容被濫用,被有心人利用,才能更好的改變這個世界

  • 3 # 人性可畏

    以德服人和慈悲為懷的前提是:你要有足夠強大的實力,可以不“以德服人”和不“慈悲為懷”,在這種前提下你依然做出這種利人的選擇,那才能稱得上是“以德服人”、“慈悲為懷”,才能彰顯其可貴,否則的話那就叫實力不濟、惹不起而不得不認慫了~

  • 4 # 末日的黃昏

    以德服人者自行懦弱,自然被人欺人活著就要光明正大,為一個理而活著,我們不偷不搶光明正大而百毒不侵這才是完美的人生

  • 5 # 徙竹散人

    不依這兩條是不可能真正服人的,頂多就是別人覺得不哄哄你這事結束不了才會承認“我服了我服了”。

    技術高的人很多,但技術高和讓人服氣之間沒有必然聯絡,甚至是技術越高的人越傲慢,所謂“恃才傲物”,這樣的人心裡其實是塞得滿滿的,根本裝不下別人。憑著業務能力強當上領導後,他看別人幹還不如自己上去幹,最終把事攔完,幹完還會掉過頭去噁心別人,基本上就是這類事的死迴圈。

    孟子說:“以善服人未有能服人者也。”有意思不?

  • 6 # 專氣致柔

    從您的描述中有兩個點:

    1,您“慈悲為懷”---部分人得寸進尺;

    2,您付出了(樂於助人,尊老愛幼等等)---沒回報,心裡不平衡。

    雖然給您列出兩點,其實可歸納為一點,那就是:付出--無回報。

    假設:付出為了要回報,那麼是否相當於,花了錢,對方給你貨物,作為“等價交換”,說白了,就是交易。如果花了錢,沒得到貨物,也會心裡不平衡的。

    《清靜經》中有這樣一句話:“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名道德”。

    在此,我不做解釋,您不妨平靜的體會一下。

    再者,現實生活中,確實有些人不懂感恩的,甚至也有欺人者。也許很多人都會遇到這種情況,不氣憤嗎?大部分人做不到,然而有一點,可以做到,那就是不理他。佛還渡有緣人,只當與他緣分淺。

    最後,分享一句《大學》裡的一句話:“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祝您開心快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街頭擺象棋殘局的都是騙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