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愛逛的米大叔

    我在泰順住了好多年,蒼南也去了很多次。

    我覺得其實溫州話比閩南話更難懂。

    如果不是從小生活在溫州,很難學會並聽懂溫州話,閩南話可能學不會,但是如果講的慢一點的話還是能聽懂的。

    雖然跑了很多地方,但是還有很多地方沒有去過,所以我不能肯定,會不會有一些地方的方言比溫州話更難懂,但我就目前的經歷而言啊,我是覺得溫州話是最難懂的。

    這是我的一己之見。

  • 2 # 野風狂生MrWildWind

    據說是溫州話,連日語有些發音都可能源於溫州話。

    反正我聽溫州話基本像聽外國話,而上海話、廣東話、閩南話第一次聽到時都聽懂一半以上,北方的方言就更不用說了。

  • 3 # zhenqu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溫州人說溫州話。”溫州話有多難懂,一般人很難理解,這麼說吧。溫州全市陸域面積1206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17.5萬人(2016年),和杭州的城市規模類似。但是,溫州全市共有甌語、閩語、蠻話、蠻講、畲客話、金鄉話、大荊話和羅陽話等八種幾乎完全不一樣的方言,鹿城、甌海、龍灣的語言基本一致,泰順、瑞安、平陽、文成、樂清的各不相同。兩個溫州人遇到,很大機率互相都聽不懂對方說的話。有這樣一種說法: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軍隊用溫州話當秘密通訊時的工具,日軍對此無能為力,只能乾瞪眼。

      溫州話素以難懂著名,不但北方人一個字都聽不懂,就連溫州的北鄰台州、南鄰福州的居民對溫州話也無能為力。溫州話不但在中國聲名遠播,甚至美國電視劇《盲點》中也將溫州話稱為“惡魔的語言”,以溫州話編譯的資訊難倒了美國FBI情報人員。溫州話在抗戰期間大顯神通的故事,目前網上各種版本都在重要細節上語焉不詳:到底是誰決定組建溫州話情報隊?是什麼時候派上用場的?在哪些情況下使用過?這類資訊統統付之闕如。

      仔細檢索,溫州話作為通訊密碼還有另外一個版本:中國在對越戰爭期間曾以溫州話作為密碼,隨著抗戰話題漸熱,故事場景才變成了抗戰。但無論哪個版本,都像是受《風語者》啟發的產物。

      揭秘:溫州話到底有多難懂

      不過,對越戰爭時確實有過方言“加密”的出處,只是並不像《風語者》用於電報加密,而是為了阻止越南人竊聽陣地通話——當時中越兩軍陣地犬牙交錯對峙,有線無線都極易竊聽,越南人普遍懂漢語,而解放軍少有人懂越南語。用方言加密就成了一種選擇。

      溫州話很“古”。“煎蛋”,一個很簡單的詞,溫州話講“to lan”。“to”有點接近“妥”的讀音,但是中間又有個“o”的音,沒有“u”的音。反正沒有漢字發這個音。甚至連拼音都拼不出。僅僅是這樣嗎?別開玩笑了。“tolan”,其實不是“煎蛋”,而是——“攤卵”。就好像“a ta”是“鞋拖”而不是“拖鞋”,“zaogai”是“走歸”而不是“回家”一樣。甚至現在很多同時會說溫州話和普通話的人,他們在翻譯的時候,用的都是實際意義來翻譯意思(tolan的意思是煎蛋),而不是把它當作同一個字的不同(方言)讀音(攤卵用溫州話念出來就是tolan)。以至於現在“lan”這個讀音已經引申到“蛋”了。如果拿一個雞蛋給溫州老人看,他一定會說是“lan”。然後會說普通話的後輩就想“原來"蛋"在溫州話裡讀"lan"啊”。於是“蛋”念“lan”這件事就這麼流傳下去。這種現象在溫州話中不是特殊的,而是很普遍的。現在的人,都是之間按照溫州話的某個讀音,解釋出數個釋義,而不是按某個普通話的“字”對應溫州話的“讀音”。

  • 4 # 喜歡北侗文化的老楊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方言),即使在同一個民族的不同地區,語言也有差異。無論是閩東方言還是其他地區的方言,它們都有自己的特點,不宜用誰比誰難來比較。針對題者的這個問題,我從以下兩個方面來理解。

    一、只要是方言,都具有發音獨特的共性,很難區分哪種方言更難學。

    只要是方言,都有自己的特點。雖然閩東方言比較複雜,發音獨特,學起來比較困難,但是,其他地區其他民族由於受到不同地理環境、歷史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形成獨具特色的方言,這些方言在發音、音節等也比較複雜,學習的難度同樣是比較大的。所以,無法定論哪種方言比閩東方言更難學。只要肯下功夫去學,一定能學會。

    二、只要人們長期生活在方言區或者與長期與說方言的人在一起,都能聽懂方言。

    生活在其他方言區的人們常抱怨說他們聽不懂廣東人說方言,而廣東人也說聽不懂其他方言區的人說本民族語言。這就說明了一個事實:人們要想聽得懂別人的方言,前提條件就是長期生活在這個方言區或者與說方言的人長期生活在一起。由此可見,人們受到方言文化影響程度越深,聽懂的方言就越多。所以,很難說哪種方言比閩東方言更難聽懂。

    結論

    無論是哪種方言,它都有獨特性,很難定論哪種方言比哪種方言更難學更難聽懂。只要我們主動接受方言文化,一定能聽能說好方言。

  • 5 # 帝國艦長

    來廣西吧,你才知道閩東方言,那隻不是一門簡單的語言吧。到了廣西你才知道,這裡太多方言了,大語言有普通話、桂柳話、壯話(壯話又分很多種)、白話(也分幾種)、客家話(也分幾種),小語言有地佬話、平話、瑤話、海邊有沙尾話等等語言,這裡的人,那個不是通曉幾種語言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頭有5萬閒錢,想增值,有沒有好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