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隔壁老王1012
-
2 # 喜看影片
什麼是CPA?
CPA,就是中國註冊會計師證。考試分為專業階段和綜合階段,全部考出後,可以就是否在會計師事務所工作,分別成為“非執業會員”和“執業會員”。
這本證書對創業的作用:1:增加自己的知識面,全方位的輔助創業。考試的過程中,我們能夠學到經濟法、會計、財務管理、稅法、戰略和審計的相關知識,知識點範圍廣,有些考點需要達到掌握和運用的等級,因此考試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攻克。在這個準備的過程中,學習的能力越強,投入的時間越有效,收穫也會越多。這些學到的財務、法律和會計知識,是構成知識體系的重要基石,能開拓認知的邊界,加深深度。
2:必備的專業財務知識,一個創業公司,財務的專業度有助於更好的幫助公司解決資金、融資、財務體系建立等各方面的問題,使得創業也有個高起點。
3:這個證書目前是中國10大含金量最高的證書,也就意味著即使創業失敗 了,你仍然能有一份好的工作,有生活的保障。
綜上,有CPA 好處意義多多 ,抓緊時間學習備考吧!
-
3 # 葵葵講技巧
也好,不管是考什麼都是有用的,如果你去考了這個cpI的話,你出來創業也是有用的,你可以把這個拿去其他的公司掛號,然後你再回來自己創業,或者是你有了這個證書的話,也去創業這些可能申請了一些補貼,這些都是完全可以的,所以說任何一個鎮都是有它的價值存在,所以說你不要去擔心它。
-
4 # 林口口
甚至可以說毫不相關。但是,也許考試的過程,對心態扽有所磨練,這個對創業也許有些微影響。
但這兩完全是兩碼事,分開考慮。
CPA,是指取得註冊會計師證書並在會計師事務所執業的人員,簡稱為CPA,指的是從事社會審計/中介審計/獨立審計的專業人士,CPA為中國唯一官方認可的註冊會計師資質,唯一擁有簽字權的執業資質。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cpa對創業有幫助嗎相關文章。
cpa對創業有幫助嗎:
就業方向
考生取得全科合格證書後,有兩種從業去向:一是進入會計師事務所,有兩年審計工作經驗後可申報轉為註冊會計師;二是不進入事務所,可先加入會計師協會,成為非執業會員,非執業會員入會後要參加繼續教育,才能使資格永久保留。否則,證書5年後作廢。執業證書取得後可以進行註冊會計師的本行行業,一般去會計事務所,可進行簽證。非執業證書以後只可以進入企業單位從事財務經理或總管,但不能進行簽證審計。簡言之,執業後可以籤審計報告,非執業則不行。非執業證書沒有執業證書那麼全面的權利。
職業發展
1、會計師和審計師事務所毫無疑問,按照執業要求,會計事務所對持證人的需要是最大和最迫切的。
2、投資銀行投資銀行的主要業務是併購、私募股權、投資等。投行需要的專業技能是財務和法律,如果你既考過CPA,又考過司考,那你是投行最喜歡的人。
3、商業銀行商業銀行的業務僱員全是會計。他們的主要技能是會計。一般銀行行長遞給你的名片上,除了行長職務外,最得意的就是CPA或高階會計師。
4、諮詢公司麥肯錫,貝恩兩人都是財務出身,各自創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諮詢公司,聲名卓著。
5、教育培訓機構譬如高頓財經本身有優質的教學資源,用自己所學服務於CPA考生,體現薪盡火傳的精神。
6、500強等跨國公司財務部、審計部就不多說了。據稱,近30年以來,500強公司的CEO中有2/3出身財務。洛克菲勒,皮爾·卡丹,巴菲特這些人都是財務會計出身。
7、國有大中型企業(央企)中國的國有大中型企業是高階財務人員的中堅需求者,對CPA持證人的非常重視,擁有CPA證書在企業內部的晉升非常迅速,企業甚至會安排部分資金獎勵在職學習和獲得CPA證書的員工。
8、政府機關華人民銀行、審計署,證監會、保監會、銀監會等諸多主管經濟工作的政府機關機關目前招考的崗位要求中要求候選人擁有CPA證書。
cpa對創業有幫助嗎:
一個註冊會計師的創業之路
我是一名註冊會計師,自2005年全科透過CPA考試以來,到現在,執業已經超過5年。
不得不提的是,我是一名非會計專業的CPA,也就是說,我是轉行做的CPA,現在回想起來,人在江湖,需要忽悠,也需要被忽悠。當年,要不是被註冊會計師高收入的光環忽悠,我也許就不會參加CPA的考試。但也不能忽視的是,CPA資格給了我寬闊的視野,對我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財富,而且,人年輕時,參加CPA考試,給自己樹立一個事業上的目標,同時學習到了知識,取得了入行的敲門磚,也不失為一件好事。在這裡,我想給一些徘徊在CPA考試門口的人一些建議,但問耕耘,莫問收穫,參加CPA考試,不用過多地做成本效用分析,人生的際遇,存在很多的不確定性,註冊會計師,未必會給你帶來豐厚的財富回報,但還是會給你提供很多機會。
用了3年的時間,我通過了CPA考試,來到深圳,加入一個大所,成為了一名執業的註冊會計師,出差、加班,和每一個註冊會計師一樣,日子過得簡單、緊張而充實,在這期間,審計過上市公司、央企,也赴香港參加過國資委首次組織的對央企境外子企業的審計(忘了補充,我是英語六級),開拓了眼界跟視野,這為我後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在職業上,我有自己的規劃,我的規劃是,第一步,透過國內的CPA考試,第二步,參考並透過ACCA考試,第三步,自謀創業。這是我心中接近於完美的人生規劃,可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在後來的日子裡,我偏離了原來的規劃,其中最直接的原因是,在2007年的時候,我接到一個境外上市財務顧問的工作,在大約半年的時間裡,我很好地完成了工作,取得了客戶的信任,被客戶單位挖過去做財務總監(financial controller),我成為公司上市的核心參與人員,而這公司,也成功地於2009年境外上市成功,一切似乎都很順利,也很美好,只是其中的艱辛,只有我自己知道——公司地處東北小城,而我作為南方人,氣候、飲食、文化……,各個方面都感覺不是很適應,更重要的是,由於從小生活、工作都是在南方,在那裡,我沒有生活圈,朋友圈,感覺非常苦悶,此外,家事也使我始終有所牽掛,因此,在公司上市後不久,實現了階段性的目標,我選擇了離職,回到南方。
在我看來,參與公司境外上市,所獲得的經驗與視野,已遠遠超過了參加ACCA考試所能帶給我的回報,因此,我直接走上了自己規劃中的第三步,創業!看到這裡,估計很多人會失望:原以為會見到一個草根創業的故事,可是樓主,擔任過公司的財務總監,還輔導過公司境外上市,應該是功成名就,挖到了第一桶金,跟普通的草根創業者根本不在同一個層面。可事實是,雖然境外上市成功,我被授予了少量期權,但業內的人士都知道,期權是一種“金手銬”,辭職意味著放棄大部分期權,而且,期權是否存在價值,也得視股價而定。因此,在整個公司上市運作期間,我真正得到的,只有在當時看來還算不錯的高薪,以及一些無形的資產,例如知識、經驗。而這些,在創業初期,可能根本就是沒有用武之地的,甚至,過多地沉湎於過去的成就及經驗,反而容易導致心態不穩、患得患失,不利於創業。
cpa對創業有幫助嗎:
從月薪800元到半年薪50萬的五年注會創業經驗談
最近無意中翻出2007年寫的一篇文章:《從40分到差14分滿分的五年注會考試經驗談》,把標題拿到百度一搜,竟然無數轉帖,很是驚訝。回想一下當初寫這篇文章的初衷,無非就是為了激勵一下那些CPA考試路上的莘莘學子,同時對自己CPA考試之路做一個“痛苦”總結。為什麼要用“痛苦”這麼沉重的字眼呢?我覺得只有這兩個字才能準確表達一位CPA考試者的心聲。想必考過的戰友們應該會有些共鳴吧……呵呵!
轉眼間10年過去了,如果現在讓我再選擇一次,要不要經歷那5年的痛苦,我依然對我當初的選擇無怨無悔。隨手點了其中的一個連結,最近的一次回覆竟然是2012年6月15日的,內容是:“這個貼已經5年了,對現在的我們也是太多的激勵,真心謝謝你 !”
看到這條回覆莫名的感動油然而生!突然有一個衝動,很想再寫一篇文章,回憶下獲得CPA證書後從事註冊會計師職業的5年,也是我從5年前的一名審計助理,到現在的股東合夥人的經歷,這一次是想為那些考過CPA的朋友挖掘一條CPA的創業之路,這條路相比考試來說可沒有那麼痛苦,相反現在回想起來,一路上充滿了夥伴們的歡歌笑語、專業學習探討的樂趣、學有所用的成就感等等,其中最讓我滿足併為之自豪的是時間的自由支配權,這些自由的時間足夠你去實現兒時的夢想了。CEO、CFO們也許賺錢比我們多,但你讓他每年拿出4、5個月的時間去度假,估計度假回來工作也就沒了吧,所以,我的CPA的生活向來是被我所有客戶所羨慕的。
目前的生活雖然讓我滿足,但也是一步步走過來的,回想起5年前剛剛取得CPA證書的時候,我還是一名在國企工作了7年的會計人員,很丟臉,連會計主管都不是,國企嘛,論資排輩的。在沒有和家人商量的情況下,我毅然辭職進入了一家全國百強的會計師事務所,當時所主任面試的我,讓我到現在都記憶猶新的是,審計助理的工資竟然這樣的低!我的工資從國企會計的每月3000多元降為了審計助理的每月800元,7年的財務工作經驗到了這裡什麼也不是,一切都要從頭學起,我也正是抱著這樣的決心接受了800元的月薪。當時暗暗給自己定下了目標:先學兩年再跳槽到企業做財務主管去。
當你真正投入到會計師事務所的工作中時,你才會感覺到審計和會計在工作性質上是有著本質差別的,當我體會到這個差別的時候,我知道我已經不會再從事會計工作了。(後面會陸續提及差別之處)
很幸運的是,剛進入會計師事務所工作就遇到了一個非常和諧的團隊,尤其帶隊老師傾囊相授又極其耐心,外加CPA考試這幾年鍛鍊的自學能力,都幫助我很快的融入了審計工作節奏,審計助理的工作比起以前的國企會計工作要辛苦了不知多少倍,但也感覺到工作的充實,以前停留在書本上的各行各業會計知識現在得到了充分應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一種學有所用、繼而再學的良性迴圈中。回想起以前的國企會計工作,每月就月初月末忙上幾天,其他大量的時間都浪費在喝茶聊天看報紙上,真有種悔之不及的感覺。這也是我總結出的審計和會計的第一點不同之處,會計每月乾的都是相同的事,接觸的都是本行業的會計制度,因此當你熟練掌握後就會進入一個週而復始的迴圈,並怠於學習工作之外的新知識,而審計每天都要接觸不同的客戶,接觸不同的行業,面對不同客戶提出的各種稀奇古怪的財務稅務問題,因此你要想服務好你的客戶,在客戶面前體現出你的專業性,就要隨時隨地關注新的政策法規、會計準則。
久而久之,你會發現,這些日積月累的學習極大的豐富了你的專業知識結構,基本客戶提出的問題你都能遊刃有餘的給予解答。慢慢的客戶會對你產生一種依賴感,一有問題就會馬上請教於你,當產生這種關係後,你就有可能把一個年收費幾千元的普通審計客戶晉升為年收費幾萬元的財務顧問客戶了。從而進入一個將專業知識成功轉化為生產力的良性迴圈!這也是我想要總結的審計和會計的第二點不同之處,會計是一個不會產生生產力的工作崗位,就算你工作做得再好,老闆也只會把業務部門賺來的收入用獎金的形式發給你,除非你跳槽,否則很難有大幅度的收入增長。而審計更像是會計和業務員的結合體,審計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專業能力去爭取客戶,審計的收入可是與你所擁有的客戶量息息相關的,你的客戶越多收入也就越多,在這個以個人收入衡量人身價值的社會中,你在眾人眼中的價值自然也就越高。
當你取得CPA證書成為一名可以簽字的註冊會計師、又擁有了2、3年的審計經驗,這個時候你可能已經從一名審計助理晉升為專案經理了,每天帶著幾名審計助理去完成事務所分派的審計業務,和對方的財務經理、老闆交換審計意見,稽核報告,很有種高高在上的領導感覺。但是我建議,此時的你應該考慮營建自己的客戶群了,為日後成為合夥人做打算了。審計這行有句俗話:幹活的累死也沒有攬活的掙錢多。確實是這樣,從大多數會計師事務所的分配製度來看,一個審計專案完成後,幹活的團隊一共也只能分到專案收費的10%到20%,而攬業務的人也許什麼都不幹就可以分到30%,如果你是個能幹的專案經理即攬業務又幹活,那基本可以拿到審計收費的40%到50%了。在這樣的分配體制下,我們的專案經理就不能只單純的做審計了,更要想方設法去多攬些業務,營建自己的客戶群,這樣年收入10萬應該不是難事。
當你的客戶群積累到一定規模之後,可以和事務所談判晉升為合夥人了,一般事務所對合夥人的分成比例是事務所收30%管理費,其餘70%歸你,這時你的工作重心不光是爭取業務了,還要營建一支專業勝任的審計團隊。帶著自己的審計團隊,服務自己的客戶,這應該是一名註冊會計師邁入合夥人隊伍的第一步。從專案經理到合夥人的轉變也是工作性質的巨大轉變,以前是為老闆幹活,掙的是死工資。現在是為自己幹活,掙的是沒有上限的活工資,完全取決於你自己的努力程度。這種工作性質的本質改變,會激發你身上的無窮工作動力,你會發現你越累越不覺得累了,而且希望每天業務都排得滿滿的,呵呵,這可是我的切身體會!
經過這樣1到2年的打拼,你的客戶群應該象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壯大了,老客戶介紹新客戶,新客戶變為老客戶。隨著客戶量的增加你的個人收入也是水漲船高。這個時候就有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了,你是選擇繼續拼命壯大自己的客戶群?還是知足常樂放下賺錢的腳步享受下生活?我選擇的是後者,我不願做一個成功的賺錢機器,畢竟賺錢的終極目標還是生活質量的提高。審計這個行業有一個好處就是有半年旺季和半年淡季之分,我一般上半年會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當中,擔當養家餬口的重任。而下半年充分的享受生活,天天和家人在一起,一起去旅遊、一起去做兒時夢想長大了想做的事。目前的我很享受這種可以自己掌控時間的生活。這也就是我題目中提到的為什麼半年賺50萬的原因了。基本上,我接觸到的所有財務總監、財務經理都非常羨慕我目前的這種生活狀態,他們年薪也許比我掙得多,但是時間由不得自己、更別奢望用半年的時間去享受生活了,在我眼中,他們是一群被工作綁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