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農民嚴少博

    是的

    昆蟲一般有一對觸角、兩對翅、三對足,身體多由一系列體節構成並進一步集合成頭部、胸部和腹部3個體段,體內無骨骼,身體靠體表的硬殼支撐,凡是符合這些特徵的動物都可稱之為昆蟲,但也有少數例外的情況,如蒼蠅是昆蟲但只有一對翅膀,跳蚤也是昆蟲但是沒有翅膀。

    二、蜜蜂軀體

    蜜蜂的軀體由頭部、胸部及腹部3個體段組成,體長一般8~20毫米(不同蜜蜂體長差異較大),頭部與胸幾乎同樣寬且頭上長有一對觸角,腹部近橢圓形,腰部較胸部、腹部纖細,沒有內骨骼支援,外裹一層由幾丁質構成的硬殼,從這些方面來看蜜蜂的軀體特徵符合昆蟲的定義。

    三、蜜蜂翅膀

    蜜蜂有2對膜質翅膀,前翅大,後翅小,前後翅以翅鉤列連鎖,而且蜜蜂飛行並不是全部由翅膀完成的,腿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為蜜蜂在飛行的時候腿不是收起來的,相反會把的後腿向前伸出來幫助飛行,這樣不僅能夠產生上升的力量,還能幫助保持身體平衡以防出現翻滾。

    四、蜜蜂足數

    蜜蜂是群居生物,蜂群由蜂王、雄蜂和工蜂組成,但不管任何蜂型都有3對共6條足,而且為了適合生產工蜂第三對足上有特化而成的花粉筐和花粉刷,花粉刷可以將身上的花粉刷下來,再混以唾液和花蜜凝整合團集中在後足脛節外側的花粉筐裡,最後帶回蜂巢進行下一步加工。

    綜上所述,蜜蜂是昆蟲且被稱為資源昆蟲,不少種類與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其中最為人們熟悉的是意蜂和中蜂,事實上在生物分類學上蜜蜂也被劃歸於昆蟲綱,而昆蟲綱的動物都是昆蟲。

  • 2 # 藤縣阿彭

    是的

    昆蟲一般有一對觸角、兩對翅、三對足,身體多由一系列體節構成並進一步集合成頭部、胸部和腹部3個體段,體內無骨骼,身體靠體表的硬殼支撐,凡是符合這些特徵的動物都可稱之為昆蟲,但也有少數例外的情況,如蒼蠅是昆蟲但只有一對翅膀,跳蚤也是昆蟲但是沒有翅膀。

  • 3 # 檸羽76876

    蜜蜂是昆蟲。

    蜜蜂在昆蟲分類學上屬於膜翅目、細腰亞目、針尾部、蜜蜂總科、蜜蜂科昆蟲的統稱,是膜翅目重要的類群。

    蜜蜂屬膜翅目、蜜蜂科。是一種會飛行的群居昆蟲,它們被稱為資源昆蟲。體長8—20毫米,黃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頭與胸幾乎同樣寬。

    蜜蜂是完全變態昆蟲,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蟲態。

    蜜蜂的生活習性:

    1、多食性:即在不同科的植物上或從一定顏色的花上(不限植物種類)採食花粉和花蜜,如意蜂和中蜂。

    2、寡食性:即自近緣科、屬的植物花上採食,如苜蓿準蜂。

    3、單食性:即僅自某一種植物或近緣種上蜂是屬於昆蟲類嗎

    昆蟲類,在昆蟲世界裡,蜜蜂是群居的昆蟲,屬於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膜翅目,蜜蜂科,

    蜜蜂為社會性昆蟲。 由蜂王、雄蜂、工蜂等個體組成。蜜蜂種類很多,主要有小蜜蜂、黑小蜜蜂、大蜜蜂、黑大蜜蜂、沙巴蜂、蘇威拉西蜂、綠奴蜂、西方蜜蜂與東方蜜蜂九大種類。 前四種為野生蜂種,分佈於中國海南、廣西和雲南,後兩種又包括許多亞種,多為地理隔離的自然亞種,人工選育的蜜蜂品種多為雜交種。 擴充套件資料 生活方式: 分為3種:社會性、獨棲性和寄生性。 1、社會性 雌雄和職蜂生活在同一巢中,但在形態、生理和勞動分工方面均有區別。雌性個體較大,專營產卵生殖;雄性較雌性小,專司交配,交配後即死亡;工蜂個體較小,是生殖器發育不全的雌蜂,專司築巢、採集食料、哺育幼蟲、清理巢室和調節巢溼等。意蜂和中蜂都是社會性種類。此外還有熊蜂屬、熱帶無刺蜂屬、麥蜂屬等。 2、獨棲性 蜜蜂類絕大多數為獨棲性,即雌蜂獨自築巢和採粉貯糧,它們沒有“等級”的分化。每一個巢室是開放的,內壁塗以蠟等防潮物質,室中儲存足夠的蜂糧。雌蜂在蜂糧上產卵,並封閉巢室。幼蟲在巢內取食蜂糧。屬於此類的大多是野生種類,例如分舌蜂科、地蜂科、隧蜂科、準蜂科、切葉蜂和條蜂科。 3、寄生性 雌蜂不築巢,在寄生的巢內產卵。幼齡幼蟲一般具有大的頭和上顎,用以破壞寄主的卵或幼齡幼蟲。

    蜜蜂(Bee/Honey bee)屬膜翅目、蜜蜂科。體長7—20毫米,黃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頭與胸幾乎同樣寬;腰部較胸部、腹部纖細;觸角膝狀,複眼橢圓形,口器嚼吸式,後足為攜粉足;兩對膜質翅,前翅大,後翅小,前後翅以翅鉤列連鎖;腹部近橢圓形,體毛較胸部為少,腹末有螯針。 蜜蜂的分佈範圍 蜜蜂的地理分佈取決於蜜源植物的分佈。全世界均有分佈,而以熱帶、亞熱帶種類較多。大多數棲居在草原、森林、河谷、山地和荒漠。各景觀帶均有代表屬或種,例如地熊蜂為森林草原種,擬地蜂屬為典型的草原屬,準蜂屬以草原種居多。 蜜蜂是一種會飛行的群居昆蟲,屬膜翅目、蜜蜂科。 體長7—20毫米,黃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頭與胸幾乎同樣寬;腰部較胸部、腹部纖細;觸角膝狀,   複眼橢圓形,口器嚼吸式,後足為攜粉足;兩對膜質翅,前翅大,後翅小,前後翅以翅鉤列連鎖;腹部近橢圓形,體毛較胸部為少,腹末有螯針。它們被稱為資源昆蟲。成蜂體長約2公分~4公分(約0.8~1.6英寸) 蜜蜂有三種,一種在樹上;一種被人們用器具收養的,是家蜂,小而微黃,蜜部味濃甘美;一種在山岩高峻處作房的,叫石蜜,這種蜂黑色如牛虻,它的蜜味酸色紅。 蜜蜂完全以花為生,包括花粉及花蜜,有時釀造儲存成蜂蜜。毫無疑問的是,蜜蜂在採花粉時亦同時對它授粉,當蜜蜂在花間採花粉時,會掉落一些花粉到花上。這些掉落的花粉關係重大,因它常造成植物的異花傳粉。蜜蜂身為傳粉者的實際價值比其制 造蜂蜜和蜂蠟的價值更大。 雄蜂通常壽命不長,不採花粉,亦不負責餵養幼蜂。工蜂負責所有築巢及貯存食物的工作,而且通常有特殊的結構組織以便於攜帶花粉。大部分蜜蜂採多種花的花粉,不過,有些蜂只採某些科的花的花粉,有的只採某種顏色花的花粉,還有一些蜂只採一些有親緣關係的花粉。蜜蜂的口部是花粉採集和攜帶的器具,似乎能適應各種不同種類的花。蜜蜂會發出聲音,這是因為它有發聲器官,這個發聲器官位於蜜蜂腹部的兩個極其小的黑色圓點。 蜜蜂類的地理分佈取決於蜜源植物的分佈。全世界均有分佈,而以熱帶、亞熱帶種類較多。不同亞科或屬的分佈有一定侷限性,例如蜜蜂科的熊蜂以北溫帶為主,可延伸到北極地區,而在熱帶地區則無分佈記錄。短舌蜂科分佈於澳大利亞;蜜蜂科木蜂族的突眼木蜂亞屬只分佈於中亞;蜜蜂科的無刺蜂屬則分佈於熱帶。不同景觀均有蜜蜂分佈,大多數棲居在草原、森林、河谷、山地和荒漠。各景觀帶均有代表屬或種,例如地熊蜂為森林草原種,擬地蜂屬為典型的草原屬,準蜂屬以草原種居多。 中蜂現狀 中蜂有7000萬年進化史,在我國,中蜂抗寒抗敵害能力遠遠超過西方蜂種,一些冬季開花的植物如無中蜂授粉,必然影響生存,我國許多植物繁衍下來,中蜂功不可沒。中蜂為蘋果授粉率比西蜂高30%,且耐低溫、出勤早、善於蒐集零星蜜源,對保護我國生態環境意義重大。而洋蜂的嗅覺與我國很多樹種不相配,因此不能給這些植物授粉,這將導致這些植物種類減少甚至滅絕,最終破壞生態環境。因此,拯救、保護中華蜜蜂已刻不容緩。 由於毀林造田、濫施農藥、環境汙染等因素,造成中蜂生存危機。除此而外,科研人員指出引入的義大利等國的洋蜂,是對中蜂最大的威脅。這些洋蜂對中華蜜蜂有很強的攻擊力,且翅膀振動頻率與中華雄蜂相似,導致中華蜜蜂誤認,從而可以順利進入蜂巢,還得到相當於同伴的待遇和飼餵。不同種群不能共存,洋蜂殺死中蜂蜂王不可避免。為此我國已在北京房山和黑龍江饒河建起相對封閉的中蜂、黑蜂保護區,並開始尋找野蜂,使中蜂不致滅絕。[1] 北京本土野生中華蜜蜂已經滅絕,而人工養殖的國內中華蜜蜂蜂王也開始由於不明原因死去,造成了中華蜜蜂(也稱中蜂)種群的減少。中華蜜蜂起著重要的平衡生態作用,特別有利於高寒山區的植物,華北地區的很多樹種都是早春或是晚秋開花的,還有的是零零星星開花的,如果沒有中蜂,植物的受粉就會受到影響,這也是其它蜂種所不具備的特性。 一隻優良的中蜂蜂王在產卵期每晝夜可產卵1500粒左右,它的平均壽命為3~5年,最長的可達8~9年。可是近些年蜂王的壽命越來越短了,有的竟活不到一個夏季。 然而20世紀末,中華蜜蜂在北方地區,黃河以北逐步減少了,長白山也只剩下幾百群了。據瞭解,中華蜜蜂的減少,主要是蜂王由於不明原因死亡而造成的。 僅北京地區中華蜜蜂的數量就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4萬多群,減少到了本世紀初的不足40群,已經到了瀕危的程度。 可怕的是,中華蜜蜂一旦完全滅絕,會影響整個與之有關的植物共生生態系統的變化。中國科學院有關人士為我們解開了蜂王之死的謎團,並且我國北方還建立了惟一的中華蜜蜂保護區。 中蜂節省飼料,這一可貴的優良特效能為人類提供更多的產品—蜂蜜。自然界中的各種動物都有其特有的越冬方式,蜜蜂是半蟄居營群體生活的昆蟲。中蜂結團緊密,越冬期內往往叩掉巢脾下部大片巢房,結團在蜂巢下面的區域性範圍,蜂團集中而緊密。消耗少量飼料,少量運動產生微熱,保持低限的生命活動,保持群體所需要的生存溫度,這也是中蜂在長期的生存鬥爭過程中形成的有利於種族生命延續的生活習性。 中蜂泌蠟能力強,經常譭棄自己苦心營造的巢脾,而不厭其煩地重新泌蠟造脾。這種喜新厭舊的生活習性,能隨時應付在環境突變、天敵入侵時,遷居後及時營造新居,只有具備這種特性,才能保持在萬變的自然環境中儲存自己。客觀上也起到精理蜂巢、減少細菌、病害在巢房滋生和汙染,清除害蟲的蟲卵,保持群體的正常生活以及後代的健康發育。能使蜂王始終在新巢房產卵,卵蟲在寬大的巢房裡發育成長,培育出健壯的新個體,具有優生優育的客觀效應。 中蜂個體小,吻較短,採集力雖然較低,但中蜂採集工作勤奮,抗寒能力較強,早出晚歸,在9℃時就能正常採集活動,彌補了吻短、採集力低的不足。 中蜂分蜂性強,維持的群勢比西蜂小,群體增長數量多,在生存鬥爭過程中生存機率大,這也是與生存鬥爭的另一種表現。 中蜂定向力較差,容易迷巢,這種習性是和長期在廣闊的野外生活、群體間距大、接觸機會少有關。這一習性對人為管理是不利的。中蜂群失王后,工蜂快速產卵現象,雖然是生存鬥爭中一種特殊現象,但必然無法使該群體生命得到延續。 3種類發展 1758年,林奈氏(Linnaeus C)首次記載蜜蜂第一個屬(Apis)和第一個種(Apis mellifera L.)。 至1980年,由於當時採集標本的範圍、對蜜蜂生物學的研究限制和有些蜜蜂新種類的證據不足等原因,所以當時世界公認的蜜蜂種類只有4種,即大蜜蜂(Apis dorsata Fabricius)、小蜜蜂(Apis florea Fabricius)、東方蜜蜂(Apis cerana Linnaeus)和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 Linnaeus)。 1985年,中國的學者對採自雲南的6種蜜蜂進行形態學、生物學、生態學、昆蟲地理學、細胞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化學等多學科對比研究後認定,黑大蜜蜂(Apis laboriosa Smith)和黑小蜜蜂(Apis andreniformis Smith)是獨立的蜂種,並確定了它們的分類地位。 1988年國外的學者又確立了由Buttel-Reepen 於1903年描述並定名的Apis indica-koschevnikovi蜜蜂為獨立的蜂種—沙巴蜂(Apis koschevnikovi Buttel-Reepen)。至此,世界上確立了蜜蜂為7種。 當時比較公認的,蜜蜂屬的7個明確的現生品種(現生種:指地史上出現的品種,已發現化石,至今一直生存的品種)依定名先後為: 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 Linnaeus 1758 小蜜蜂A. florea Fabricius 1787 大蜜蜂A. dorsata Fabricius 1793 東方蜜蜂A. cerana Fabricius 1793 黑小蜜蜂A. andreniformis Smith 1858 黑大蜜蜂A. laboriosa Smith 1871 沙巴蜂A. koschevnikovi Buttel-Reepen 1906。 1998年,德國的尼古拉夫婦(Koeniger and Koeniger)和馬來西亞的丁格(Tingek)報道了他們發現的一個蜜蜂新種——綠努蜂(Apis nulunsis Tingek. Koeniger and Koeniger)。 分類 同年,G.w.0tis and S. Hadisoesilo經過多年的形態學和生物學對比研究,確立了原Smith定名的分佈於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和菲律賓的蘇拉威西蜂[Apis nigrocincta (Smith)]為一個獨立蜂種。因此,世界上現生存的蜜蜂種類已達9 種。 (1)黑小蜜蜂Apis andreniformis Smith; (2)小蜜蜂Apis florea Fabricius; (3)黑大蜜蜂Apis laboriosa Smith; (4)大蜜蜂Apis dorsata Fabricius; (5)沙巴蜂Apis koschevnikovi Buttel-Reepen; (6)綠努蜂Apis nulunsis Tingek. Koeniger and Koeniger; (7)蘇拉威西蜂Apis nigrocincta Smith; (8)東方蜜蜂Apis cerana Fabricius; (9)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 L。 我國大部分地區以義大利蜂(西方蜜蜂)為主,佔2/3;中蜂(中華蜜蜂)集中分佈區則在西南部及長江以南省區,以雲南、貴州、四川、廣西、福建、廣東、湖北、安徽、湖南、江西等省區數量最多,佔1/3。還有很少部分黑蜂。 群體大家族的需要,產下受精卵,工蜂喂以花粉、蜂蜜21天后發育成雌蜂(沒有生殖能力的工蜂);也可以產下未受精卵,24天后發育成雄蜂。當這個群體大家族成員繁衍太多而造成擁擠時,就要分群。分群的過程是這樣的:由工蜂製造特殊的蜂房——王臺,蜂王在王臺內產下受精卵;小幼蟲孵出後,工蜂給以特殊待遇,用它們體內製造的高營養的蜂王漿飼餵,16天后這個小幼蟲發育為成蟲時,就成了具有生殖能力的新蜂王,老蜂王即率領一部分工蜂飛去另成立新群。中華蜜蜂Apis cerana Fabr.和義大利蜜蜂A. mellifera L.都是普遍飼養的益蟲,在飼養過程中,新蜂王出世後就要人工替它分群,否則會有一個蜂王帶領一批工蜂離開蜂巢飛走而損失蜂群的生產力。 蜜蜂的飛翔時速為20-40千米,高度1千米以內,有效活動範圍在離巢2.5千米以內。所有的蜜蜂都以花粉和花蜜為食,採集花蜜是一項十分辛苦的工作,蜜蜂採訪1100-1446朵花才能獲得1蜜囊花蜜,在流蜜期間1只蜜蜂平均日採集10次,每次載蜜量平均為其體重的一半,一生只能為人類提供0.6克蜂蜜。花蜜被蜜蜂吸進蜜囊的同時即混入了上顎腺的分泌物——轉化酶,蔗糖的轉化就從此開始,經反覆釀製蜜汁並不停的扇風來蒸發水份,加速轉化和濃縮直至蜂蜜完全成熟為止。根據種類的不同,工蜂的數量一般在12只到50000多隻的範圍內,它們收集花蜜和花粉,如果是蜜蜂,還會將花蜜和花粉傳送到特定的地方,這要透過跳特殊而嚴格的舞蹈而獲得。他們的職責包括釀蜜,做蠟狀蜂房的巢室,這些都是為食物儲存和幼蟲居住,還有照顧蜜蜂和蜂王,守擴蜂巢。蜜蜂是一個多年生群體,將會不斷地有新蜂王被撫養起來,老蜂王然後和一群工蜂離開蜂房到別的地方重建一個家。 從春季到秋末,在植物開花季節,蜜蜂天天忙碌不息。冬季是蜜蜂唯一的短暫休閒時期。但是,寒冷的天氣、蜂巢內的低溫,對蜜蜂是不利的,因為蜜蜂是變溫動物,它的體溫隨著周圍環境的溫度改變。智慧不凡的小蜜蜂想出了特殊的辦法抵禦嚴寒。當巢內溫度低到13℃時,它們在蜂巢內互相靠攏,結成球形團在一起,溫度越低結團越緊,使蜂團的表面積縮小,密度增加,防止降溫過多。據測量,在最冷的時候,蜂球內溫度仍可維持在24℃左右。同時,它們還用多吃蜂蜜和加強運動來產生熱量,以提高蜂巢內的溫度。天氣寒冷時,蜂球外表溫度比球心低,此時在蜂球表面的蜜蜂向球心鑽,而球心的蜂則向外轉移,它們就這樣互相照顧,不斷地反覆交換位置,渡過寒冬。在越冬結球期間它們是怎樣去取食存放在蜂房中的蜜糖的呢?聰明的小蜜蜂自有妙法。它們不需解散球體,各自爬出取食,而是透過互相傳遞的辦法得到食料。這樣可保持球體內的溫度不變或少變,以利於安全越冬。養蜂者用人為辦法生產蜂王漿,實際上就是用人工製做一些王臺,放入蜂箱內,供蜂王產卵,待小幼蟲孵出,工蜂們用蜂王漿飼餵時,養蜂人即將蜂王漿取出,這技術其實是騙術,可見就連聰明的小蜜蜂也有受騙的時候。 寄生性 雌蜂不築巢,在寄主的巢內產卵。幼齡幼蟲一般具有大的頭和上顎,用以破壞寄主的卵或幼齡幼蟲 為您近距離展現蜂巢的美麗 。 蜜蜂的築巢本能複雜,築巢地點、時間和巢的結構多樣。築巢時間一般在植物的盛花期。根據築巢的地點和巢的質地,可分為以下幾類: ①營社會性生活的種類以自身分泌的蠟作脾,如蜜蜂屬、無刺蜂屬、麥蜂屬等。巢室為六角形。 ②在土中築巢的種類最多,巢室內部塗以蠟和唾液的混合物,以保持巢室內的溼度。 ③利用植物組織築巢的更為多樣,例如切葉蜂屬可把植物葉片捲成筒狀成為巢室,置放於自然空洞中;黃斑蜂屬利用植物茸毛在莖上作成疣狀的巢;蘆蜂屬和葉舌蜂屬在枯死的植物莖幹內築巢;熊蜂屬的一些種類在樹林的枯枝落葉下營巢;木蜂屬在木材中鑽孔為巢,等等。 ④其他如石蜂屬利用唾液將小砂石粘連成巢,壁蜂屬在蛞蝓殼內築巢等等。 社會性 雌蜂和雄蜂生活在同一巢中,但在形態、生理和勞動分工方面均有區別。雌性個體較大,專營產卵生殖,雄性比雌性小,專司交配,交配後即死亡;工蜂個體較小,是生殖器發育不全的雌蜂,專司築巢、採集食料、哺育幼蟲、清理巢室和調節巢溼等。意蜂和中蜂都是社會性種類。此外還有熊蜂屬、熱帶無刺蜂屬、麥蜂屬等。 具體分工 蜂王 蜂王的任務是產卵,分泌的蜂王物質激素可以抑制工蜂的卵巢發育,並且影響蜂巢內的工蜂的行為。蜂王是由工蜂建造王臺用受精卵培育而成的。工蜂對蜂王胎裡的受精卵特別照顧,一直到幼蟲化蛹以前始終飼餵蜂王漿,使蜂王幼蟲浸潤在王漿上面。蜂王漿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生物激素,對蜂王幼蟲的生長髮育,特別是對雌性生殖器官的發育起重要的促進作用。隨著蜂王幼蟲的生長,工蜂把臺基加高,最後封蓋。 羽化出房的新蜂王身體柔嫩,由工蜂給它梳理身上的絨毛,交配成功的處女王不久便開始產卵。處女蜂王交尾後除了分蜂以外,一般不再出巢。蜂王體型細長而穩重,它的壽命一般在三至五年,最長的可活八九年。在春天和花期前後產卵量最高。 雄蜂 雄蜂的任務是和處女蜂王交配後繁殖後代,雄蜂不參加釀造和採集生產,個體比工蜂大些。雄蜂是由未受精卵發育而成的。在較大雄蜂房裡發育,工蜂對它的哺育也較好。整個發育過程。雄蜂幼蟲的食量要比工蜂幼蟲大一、二倍。雄蜂生殖系統的發育需要較長的時間,羽化出房後還要經過八至十四天左右才能達到性成熟。雄蜂性成熟時,其精巢內的精小管有大量的精子成熟,並逐步地排到貯精囊中,一般一個雄蜂的貯精囊中的精液量為1.5——2.0μL(微升)。每微升精液平均有精子七百五十萬個。精子的數量和活力對蜂群后代的遺傳性狀和發育具有直接影響。因此,選育優質遺傳後代的種群做父本與選擇優質蜂王同等重要。 工蜂 工蜂的任務主要是採集食物、哺育幼蟲、泌蠟造脾、泌漿清巢、建造蜂巢、保巢攻敵等工作。蜂巢內的各種工作基本上是工蜂們乾的;工蜂與蜂王一樣也是由受精卵發育成的。哺育工蜂對它們的照料不如對蜂王幼蟲那樣周到,僅在孵化後的頭三天內飼餵蜂王漿,而自第四天起就只飼餵蜜粉混合飼料。因為這種飼料的營養不如蜂王漿高,而且缺乏促進卵巢發育的生物激素。因此,工蜂的生殖器官發育受到抑制,直到羽化為成蜂,其卵巢內僅有數條卵巢管,失去了正常的生殖機能。所以,她們是發育不完全的雌性蜂。 工蜂的壽命一般是三十至六十天。在北方的越冬期,工蜂較少活動,並且沒有參加哺育幼蟲的越冬蜂可以活到五至六個月。每群的工蜂量決定於蜂群的興盛。 蜂巢特點 蜂巢一般是零星分散的,但也有同一種蜜蜂多年集中於一個地點築巢,從而形成巢群。例如,毛足蜂屬的巢口數可達幾十個甚至達幾百個。 蜜蜂的嗅覺靈敏,它們能夠根據氣味來識別外群的蜜蜂。在巢門口經常有擔任守衛的蜜蜂,不使外群的蜜蜂隨便竄入巢內。在缺少蜜源的時候,經常有不是本群的蜜蜂潛入巢內盜蜜,守衛蜂立即搏鬥。但是在蜂巢外面,情況就不同了,比如在花叢中或飲水處,各個不同群的蜜蜂在一起,互不敵視,互不干擾。 飛出交配的母蜂,有時也會錯入外群,這時工蜂立即將它團團包圍,刺殺母蜂。 雄蜂如果要錯入外群情況就不同了,工蜂不傷害它,因為蜜蜂培育雄蜂不只是為了本群繁殖的需要,也是為了種族的生存。 繁殖 處女蜂王(雌性)與雄峰交配後便將精子儲存體內數年.蜂王可以自由選產受精卵或未受精卵。 蜂房有3種規格。最小的是工蜂房(水平地面),雄蜂房直徑比工蜂房大1毫米,蜂王房最大最少通常在培育蜂王時工蜂才在蜂巢底部開始製作蜂王房,面朝下(垂直地面)。 蜂王在雄蜂房裡產未受精卵發育成雄蜂(孤雌生殖)。 蜂王在工蜂房和蜂王房裡產受精卵發育成工蜂和蜂王。 所有蜜蜂幼蟲頭3天喂蜂王漿,工蜂和雄蜂幼蟲3天后喂蜂蜜和花粉.只有蜂王房裡的幼蟲始終喂蜂王漿發育完全成為蜂王。 性別決定 生物的性別並不一定都是由性染色體決定的,在蜜蜂和螞蟻中,性別決定於染色體的數目(或染色體的組數),而不是性染色體。蜜蜂和螞蟻體內沒有性染色體。蜂王和工蜂都是雌性,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每個體細胞中含有32條染色體,兩個染色體組,是二倍體;雄蜂個體在群體中的數目很少,是由未受精的卵細胞發育而來的,體細胞中含有16條染色體,一個染色體組,是單倍體。 蜜蜂由蜂王、雄蜂和工蜂組成,其中蜂王和工蜂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的,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細胞發育而來的。蜂王和工蜂是二倍體(2n=32),雄蜂是單倍體(n=16)。單倍體雄蜂是怎樣產生精子的呢?雄蜂在產生精子的過程中,它的精母細胞進行的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減數分裂。減數第1次分裂中,染色體數目並沒有變化,只是細胞質分成大小不等的兩部分。大的那部分含有完整的細胞核,小的那部分只是一團細胞質,一段時間後將退化消失。減數第2次分裂,則是1次普通的有絲分裂:在含有細胞核的那團細胞質中,染色單體相互分開,而細胞質則進行不均等分裂,含細胞質多的那部分(含16條染色體)進一步發育成精子,含細胞質少的那部分(也含16條染色體)則逐步退化。雄蜂的1個精母細胞,透過這種減數分裂,只產生1個精子,精母細胞和精子都是單倍體細胞。這種特殊的減數分裂稱為“假減數分裂”。 發育過程 蜜蜂是完全變態發育的昆蟲,三型蜂都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成蜂)4個發育階段。 蜜蜂的4個階段在形態上均不相同,它們是: 卵 香蕉形,乳白色,卵膜略透明,稍細的一端是腹末,稍粗的一端是頭。蜂王產下的卵,稍細的一端是巢房底部,稍粗的一端朝向巢房口。卵內的胚胎經過3天發育孵化幼蟲。 幼蟲 白色蠕蟲狀。起初呈C字形,隨著蟲體的長大,蟲體伸直,頭朝向巢房。在幼蟲期由工蜂飼餵。受精卵孵化成的雌性幼蟲,如果在前3日飼餵在蜂王漿里加有蜂蜜和花粉的幼 蟲漿,它們就發育成工蜂。同樣的雌性幼蟲,如果在幼蟲期被不間斷地飼餵大量的蜂王漿,就將發育成蜂王。 工蜂幼蟲成長到6日末,由工蜂將其巢房口封上蠟蓋。封蓋巢房內的幼蟲吐絲作繭,然後化蛹。封蓋的幼蟲和蛹統稱為封蓋子,有大部分封蓋子的巢脾叫做封蓋子脾(蛹脾)。工蜂蛹的封蓋略有突出,整個封蓋子脾看起來比較平整。雄蜂蛹的封蓋凸起,而且巢房較大,兩者容易區別。工蜂幼蟲在封蓋後的 2日末化蛹。 蛹 蛹期主要是把內部器官加以改造和分化,形成成蜂的各種器官。逐漸呈現出頭、胸、腹3部分,附肢也顯露出來,顏色由乳白色逐步變深。發育成熟的蛹,脫下蛹殼,咬破巢房封蓋,羽化為成蜂。 成蜂 剛出房的蜜蜂外骨骼較軟,體表的絨毛十分柔嫩,體色較淺。不久骨骼即硬化,四翅伸直,體內各種器官逐漸發育成熟。 5分類進化 根據化石資料,蜜蜂在第三紀晚始新世地層中已大量發現。它的出現與白堊紀晚期顯花植物的繁盛密切相關。 在分類上,蜜蜂總科與泥蜂總科接近,其祖先可能起源於泥蜂總科的一支。但因食性不同,形態特徵也趨向分化。蜜蜂的進化特點是:嚼吸式口器,採粉器官形成,體毛分枝;成、幼期均吃花蜜和花粉;群體和社會性生活方式出現;多型型和總科內寄生性的出現等。 在昆蟲綱中,蜜蜂屬於高階進化的類群。社會性生活方式的出現,“語言”資訊的傳遞,透過“舞蹈”動作辨認蜂巢的方法,以及巢的不同結構等。 6與人類的關係 經濟意義 蜜蜂是對人類有益的昆蟲類群之一,通常廣泛指的是生產用蜂種:西方蜜蜂和中華蜜蜂。它為農作物、果 蜜蜂除了向人們提供蜂蜜、蜂王漿、蜂毒、蜂蠟外,更主要是為各種農作物授粉起增產作用。人類食物的1/3直接或間接地依靠昆蟲授粉,而這1/3之中的80%是由蜜蜂完成授粉任務。蜜蜂是各種作物的最理想授粉昆蟲,被譽為“農業之翼”。 蜜蜂在眾多的授粉昆蟲中能成為最理想和最重要的授粉昆蟲,是因為蜜蜂形態構造上的特殊性。蜜蜂的舌管(吻)較長,同時具有靈巧的花粉刷、花粉櫛、花粉耙和花粉籃,能適應多種作物花朵的採集,不傷害花朵。蜜蜂周身長有絨毛,有的還呈分叉羽毛狀,便於黏附花粉。一隻蜜蜂全身攜帶花粉可達500萬粒,每天採集成千上萬朵花,其授粉效率可想而知。蜜蜂採花具有專一性,它每次出巢只採集同種植物的花蜜和花粉。蜜蜂是一種群居昆蟲,一群蜂有5萬—10萬隻之多,它可以大量飼養和繁殖,這樣對大面積開花的農作物、果樹人們可有計劃地利用蜜蜂授粉,達到大面積增產的目的。 在蜂王漿產量中,油菜花蜜為基礎的要佔到一半;由於蜂王漿是維持蜂王生存必須的食物,產量比較少,很多蜂農都不賣蜂王漿,純的蜂王漿“勁道”非常大而且味道特別,難以下口,人的腸胃很難適應(會拉肚),極少直接食用;市面上的蜂王漿大多已經是混了多次蜂蜜的結果,按蜂王漿和蜂蜜3:7的比例混合的所謂“蜂王漿”(市面產品)已經是很不錯的,一般比例更低一些。一般來說,蜂蜜特別是從蜂農處直接購買的蜂蜜,顏色和沉澱都很可能不一致,如有包裝特精美、蜜的顏色和外觀又特統一、價格又特低(低於10元/斤)的就要小心了。 要釀出500克蜂蜜,工蜂需要來回飛行3萬7千次去發現並採集花蜜,帶回蜂房。 蜜蜂的翅膀每秒可扇動200至400次。 蜜蜂飛行的最高時速是40公里。當它滿載而歸時,飛行時速為20至24公里。一個蜂巢平均有5萬 採集花粉的工蜂 個蜂房,居住著3萬5千隻忙碌的蜜蜂。一隻蜜蜂毛茸茸的身體上能粘住5萬至75萬粒花粉。 一湯匙蜂蜜可以為蜜蜂環繞地球飛行一圈提供足夠的能量。夏季工蜂的壽命是38天,冬季它們的壽命是6個月。 蜂王的壽命一般是4至5年。 藉助5只複眼和3只單眼,蜜蜂的視角幾乎可以達到360度。 蜂巢內會有一種叫做“加熱蜂”的蜜蜂專職加熱,最高溫度可以達到44攝氏度. 蜜蜂還會及時變換指數,依靠天空反射的偏振光束來確定方位,及時回巢

  • 4 # 顧嶼南歌5

    昆蟲的定義

    昆蟲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成蟲通常有2對翅和6條腿,翅和足都位於胸部,身體由一系列體節構成,進一步集合成3個體段(頭、胸和腹)。一對觸角頭上生,骨骼包在體外部;一生形態多變化,是節肢動物中種類最多的一種。

    2對翅

    蜜蜂有兩對膜質翅,前翅大,後翅小,前後翅以翅鉤列連鎖;而且蜜蜂的翅膀不僅僅是用來飛行這麼簡單,還可以用來偽裝迷惑天敵;同時蜜蜂在攜帶大粒花粉時,可以透過伸展翅膀的振動幅度來提高飛昇力量;而且還能幫助蜜蜂保持身體平衡以防止出現翻滾。

    6條腿

    蜜蜂是一種會飛行的群居昆蟲,為昆蟲綱膜翅目蜜蜂科動物,而昆蟲綱舊稱“六足蟲綱”,因此蜜蜂具有3對足即6條腿。蜜蜂的後腳跗節格外膨大,在外側有一條凹槽,周圍長著又長又密的絨毛,組成一個“花粉籃”。當蜜蜂在花叢中穿梭往來採集花粉花蜜時,那毛茸茸的腳就沾滿了花粉,然後,由後腳跗節上的“花粉梳”將花粉梳下,收集在“花粉籃”中。最後用蜜將花粉固定成球狀。然後帶回巢中進一步加工。

    軀體

    蜜蜂的軀體由頭部、胸部及腹部3個體段組成,體長一般8~20毫米(不同蜜蜂體長差異較大),頭部與胸幾乎同樣寬且頭上長有一對觸角,腹部近橢圓形,腰部較胸部、腹部纖細,沒有內骨骼支援,外裹一層由幾丁質構成的硬殼,從這些方面來看蜜蜂的軀體特徵符合昆蟲的定義。

    一生形態

    昆蟲的發育為變態發育,分為完全變態和不完全變態兩種方式。而蜜蜂的發育要經過受精卵、幼蟲、蛹、成蟲四個蟲態,而且幼蟲和成蟲在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上有明顯的差異,這樣的發育過程叫完全變態。

    綜上所述,蜜蜂是屬於昆蟲,而且還是資源昆蟲。蜜蜂科的許多種類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最為人們熟悉的人工馴養用來釀蜜的義大利蜜蜂和東方蜜蜂。事實上在生物分類學上蜜蜂也被劃歸於昆蟲綱,而昆蟲綱的動物都是昆蟲。

  • 5 # 靜靜地可樂

    首先先了解昆蟲是什麼?1、昆蟲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動物群體,分佈蹤跡幾乎遍佈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例如蝗蟲、蝴蝶、蜻蜓、蒼蠅、蟑螂等都屬於昆蟲,典型特徵是有一對觸角、兩對翅膀、三對足且軀體由頭、胸、腹三個部分組成。

    2、蜜蜂有一對膝狀觸角,兩對膜質翅且前翅大後翅小,三對足(工蜂后足有特化成的花粉框和花粉刷),蜂體由頭部、胸部和腹部三個部分構成,腹部末端有生殖器官特化而成的螫針,因此蜜蜂是不折不扣的昆蟲。

  • 6 # 鞋業界的勞斯萊斯

    蜜蜂(Bee/Honey bee)在昆蟲分類學上屬於膜翅目、細腰亞目、針尾部、蜜蜂總科、蜜蜂科昆蟲的統稱,是膜翅目重要的類群。

    蜜蜂屬膜翅目、蜜蜂科。是一種會飛行的群居昆蟲,它們被稱為資源昆蟲。體長8—20毫米,黃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頭與胸幾乎同樣寬;腰部較胸部、腹部纖細;觸角膝狀,複眼橢圓形,口器嚼吸式,後足為攜粉足;兩對膜質翅,前翅大,後翅小,前後翅以翅鉤列連鎖;腹部近橢圓形,體毛較胸部為少,腹末有螫針。

    蜜蜂是完全變態昆蟲,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蟲態。

    擴充套件資料:蜜蜂的築巢本能複雜,築巢地點、時間和巢的結構多樣。築巢時間一般在植物的盛花期。根據築巢的地點和巢的質地,可分為以下幾類:

    營社會性生活的種類以自身分泌的蠟作脾,如蜜蜂屬、無刺蜂屬、麥蜂屬等。巢室為六角形。在土中築巢的種類最多,巢室內部塗以蠟和唾液的混合物,以保持巢室內的溼度。

    蜜蜂類的地理分佈取決於蜜源植物的分佈"全世界均有分佈,而以熱帶、亞熱帶種類較多。不同亞科或屬的分佈有一定侷限性,例如熊蜂以北溫帶為主,可延伸到北極地區,而在熱帶地區則無分佈一記錄。木蜂族的突眼木蜂亞屬只分佈於中亞:無刺蜂屬則分佈於熱帶。

    蜜蜂完全以花為生,包括花粉及花蜜,有時釀造儲存成蜂蜜。毫無疑問的是,蜜蜂在採花粉時亦同時對它授粉,當蜜蜂在花間採花粉時,會掉落一些花粉到花上。這些掉落的花粉關係重大,因它常造成植物的異花傳粉。蜜蜂身為傳粉者的實際價值比其製造蜂蜜和蜂蠟的價值更大。

  • 7 # 鄉鎮老黃

    蜜蜂屬膜翅目、蜜蜂科。是一種會飛行的群居昆蟲,它們被稱為資源昆蟲。體長8—20毫米,黃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頭與胸幾乎同樣寬;腰部較胸部、腹部纖細;觸角膝狀,複眼橢圓形,口器嚼吸式,後足為攜粉足;兩對膜質翅,前翅大,後翅小,前後翅以翅鉤列連鎖;腹部近橢圓形,體毛較胸部為少,腹末有螫針。

    蜜蜂是完全變態昆蟲,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蟲態。

  • 8 # 龍騰虎躍—小劉

    蜜蜂是昆蟲。

    唐代詩人羅隱曾這樣描寫蜜蜂: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蜜蜂是勤勞的象徵!

  • 9 # 創業小徐

    蜜蜂是昆蟲。 蜜蜂在昆蟲分類學上屬於膜翅目、細腰亞目、針尾部、蜜蜂總科、蜜蜂科昆蟲的統稱,是膜翅目重要的類群。 蜜蜂屬膜翅目、蜜蜂科。

  • 10 # 洋蔥海外倉招店主

    是的。

    因為昆蟲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成蟲通常有2對翅和6條腿,翅和足都位於胸部,身體由一系列體節構成,進一步集合成3個體段(頭、胸和腹)。一對觸角頭上生,骨骼包在體外部;一生形態多變化,遍佈全球旺家族。是節肢動物中種類最多的一種。所以蜜蜂是昆蟲。

  • 11 # 農人李洋

    蜜蜂在昆蟲分類學上屬於膜翅目、細腰亞目、針尾部、蜜蜂總科、蜜蜂科昆蟲的統稱,是膜翅目重要的類群。

    蜜蜂屬膜翅目、蜜蜂科。是一種會飛行的群居昆蟲,它們被稱為資源昆蟲。體長8—20毫米,黃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頭與胸幾乎同樣寬。

    蜜蜂是完全變態昆蟲,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蟲態。

  • 12 # 春夏秋冬83086884

    蜜蜂是昆蟲。

    蜜蜂在昆蟲分類學上屬於膜翅目、細腰亞目、針尾部、蜜蜂總科、蜜蜂科昆蟲的統稱,是膜翅目重要的類群。

    蜜蜂屬膜翅目、蜜蜂科。是一種會飛行的群居昆蟲,它們被稱為資源昆蟲。體長8—20毫米,黃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頭與胸幾乎同樣寬。

    蜜蜂是完全變態昆蟲,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蟲態。

  • 13 # 甜言蜜語蜂蜜

    蜜蜂屬於昆蟲綱動物,膜翅目,蜜蜂科。蜜蜂為社會性昆蟲,由蜂王、雄蜂、工蜂等個體組成。蜜蜂種類很多,主要有小蜜蜂、黑小蜜蜂、大蜜蜂、黑大蜜蜂、沙巴蜂、蘇拉威西蜂、綠奴蜂、西方蜜蜂、東方蜜蜂、中華蜜蜂十大種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呂后沒有稱帝,她不是皇帝,為什麼會被列入帝王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