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9
回覆列表
  • 1 # 論古今多少事

    武則天是唐太宗的才人也是唐高宗的皇后,同時又是武周王朝的創立者,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性皇帝。大唐王朝是中國封建歷史上最為繁榮富強的帝國,從公元618年開始一直到公元907年結束,大唐王朝享國290年,其中武則天就撐控了將近半個世紀。她雖是一介女流,卻是才華橫溢,在男性為尊的封建社會里,以一己之力走向了權利的巔峰;她勵精圖治,用自己的才華將大唐王朝的繁榮延續下去,併為開元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千二百多年以來,她的功過是非,始終是人們談論的重要話題。有人說她倒行逆施,荒淫殘暴;有人說她知人善任,優勞天下;有人說她昏暗無道;有人說她明察善斷。時至今日,仍然是眾說紛紜,譭譽不一。

    歷朝歷代對武則天的評價

    唐朝小說家沈既濟:“太后頗涉文史,好雕蟲之藝。”太后君臨天下二十餘年,當時公卿百辟,無不以文章達,因循日久,浸已成風。

    北宋初年,趙匡撤曾對歷代君主的治亂得失進行過研究。他在談到武則天時說:則天,一 女主耳,雖刑罰枉濫,而終不殺狄仁傑,所以能享國者,良由此也。

    北宋政治家司馬光:雖濫以祿位收天下人心, 然不稱職責,尋亦黜之,或加刑誅,挾刑賞之柄以駕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斷,故當時英賢亦競為之。

    南宋文學家洪邁:漢之武帝、唐之武后,不可謂不明。

    明末清初的時候,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就曾評價武則天“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

    清代學者趙翼:女中英主,人主富有四海,妃嬪動千百,後既為女王,而所寵幸不過數人,固亦未足深怪,故後初不以為諱,而且不必諱也。

    近代歷史學家岑仲勉:武后任事率性,好惡無定,終其臨朝之日,計曾任宰相七十三人。

    郭沫若:政啟開元治宏貞觀,芳流劍閣光被利州。

    宋慶齡:武則天是封建時代傑出的女政治家。但就家庭角色而言,不難看出武則天也是個好妻子。

    毛澤東:武則天確實是個治國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識人之智,還有用人之術。她提拔過不少人,也殺了不少人。剛剛提拔又殺了的也不少。

    剪伯贊:武則天的打擊門閥貴族和提拔普通地主做官的政策,是符合當時社會發展趨勢的,因此她的作用是積極的……武則天在鞏固封建國家的邊疆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

    總結

    武則天的一生是光輝燦爛的,作為一介女流能登上封建社會的頂峰,是值得稱讚的。作為女性皇帝,以自己的英明才智,帶領唐朝走向更加繁榮昌盛,是值得歌頌的。不管後世的人對她如何評價,也改變不了武則天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也一定會流芳萬古,被炎黃子孫所銘記於心的。(謝謝觀看歡迎評論)

  • 2 # 古龍知天下

    對於武則天,從唐代開bai始,歷來有各種不同的評價du,角度也各不相同。唐代zhi前期,由於所有的皇帝都dao是她的直系子孫,並且儒家正統觀念還沒完全佔據統治地位,所以當時對武則天的評價相對比較積極正面。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特別是司馬光所主編之《資治通鑑》,對武氏嚴厲批判。到了南宋期間,程朱理學在中國思想上佔據了主導地位,輕女的輿論決定了對武則天的評價。譬如明末清初的時候,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就曾評價武則天“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惟不可否認的是,武后善治國、重視延攬人才,首創科舉考試的“殿試”制度,而且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傑、張柬之、桓彥範、敬暉、姚崇等中興名臣。國家在武則天主政期間,政策穩當、兵略妥善、文化復興、百姓富裕,故有“貞觀遺風”的美譽,亦為其孫唐玄宗的開元之治打下了長治久安的基礎,武則天對歷史做出過巨大的貢獻。

    另外武則天也有不少負面評價,其主政初期,由於大興告密之風,重用酷吏周興、來俊臣等,加上後世史學家不齒於她違反傳統的禮教,身為女子,竟然擁有不少男性嬪妃(稱為“男寵”),也公開與多名男性歡好,不以為恥,所以史書內都對她的所作所為大加鞭韃,直斥其陰險、殘忍、善弄權術,與中宗時韋后之專政,合稱為武韋之亂。

  • 3 # 一個喜歡歷史的男孩

    在封建時期,女人是不會有自己的獨立思想的。

    女人如果不聽從男人的思想,就會被輕則辱罵,中則受到懲罰,重則死亡。

    歷史上,敢不聽從男權思想的女性,沒一個有好下場的。

    所以,封建時期,武則天的名聲是非常糟糕的。

    北宋有個劉太后,想效仿武則天,被臣子一頓說,打消念頭。那個是實權太后啊!

    由於南北朝北方遊牧民族的影響,使得隋唐時期婦女地位比較高,所以武則天才有可能當皇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用花肥可以澆發黃的芹菜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