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打二兩墨

    “遇”:①機遇,機會。②受到賞識。

    個人的發展固然與個人能力有關,但更重要的是對機遇的把握和能否得到伯樂的賞識與提攜。

  • 2 # 森嶼嶼

    王充說:“位卑在下,未必愚,不遇也。”說一說看法?

    “位卑在下,未必愚,不遇也”出自《論衡》關於王充

    王充是東漢時期的思想家,文學批評家,王充的主要思想以道家的“自然無為”為思想的立論依據,與當時佔據主導地位的儒家的“天人感應”一說形成對立的局勢,他的思想主要表現為:生死自然,倡導薄葬,反對神化儒家思想,且王充注重實踐出真知,用事實驗證言論,讓道家思想有了事實依據而非空說無著。

    《論衡》一書是王充的代表作品,更是中國歷史上一部不朽的無神論作品,《論衡》被稱為“疾虛妄古之實論,譏世俗漢之異書。

    《論衡》節選:卷一·逢遇篇

    操行有常賢,仕宦無常遇。賢不賢,才也;遇不遇,時也。才高行潔,不可保以必尊貴;能薄操濁,不可保以必卑賤。或高才潔行,不遇退在下流;薄能濁操,遇,在眾上。世各自有以取士,士亦各自得以進。進在遇,退在不遇。處尊居顯,未必賢,遇也;位卑在下,未必愚,不遇也。故遇,或抱洿行,尊於桀之朝;不遇,或持潔節,卑於堯之廷。所以遇不遇非一也:或時賢而輔惡;或以大才從於小才;或俱大才,道有清濁;或無道德而以技合;或無技能,而以色幸。

    《論衡》逢遇篇的譯文

    操行有一貫優良的,對於做官,並非總是被賞識和重用的。人品的好壞,是關於才能和操行方面的問題;能否被重用,是時運問題。即使才能高超品行高尚,也不能保證一定就會尊貴;而才能低下品行惡劣的,也並非註定是卑賤的。即使有人才能超群,品行高尚,不被賞識也只能居於低下的地位;而有人才能低下,品行惡劣,卻被重用地位在眾人之上。歷朝歷代皆有各自有選拔“士”的標準,而“士”也各有獵取功名的途徑。升遷在於受到賞識,落第在於不受賞識。處於尊貴顯赫地位,未必就是賢能之輩,只不過是有良好的機遇受到重用罷了;地位卑賤低下,也並非是愚笨之人,只不過是不被賞識。所以只要獲得機遇被賞識,即使品行惡劣的,也會在夏桀的朝廷上受到尊重;不被賞識,雖有高尚節操,在堯的朝廷上也會位處卑賤。因此,被賞識重用還是遭厭惡斥退,原因是各種各樣的:有的是賢臣卻輔佐了暴君;有的是臣子才大卻要服從於才小的君主;有的是臣與君都有大才,而道德卻有清濁高低之分;有的是雖沒有道德,卻以一技之長投合了君意;有的是連一技之長都沒有,而是仗著姿色受到寵愛。

    逢遇篇想要表達的內容:人的品行和才能並非是保證仕途順利的萬金油。古人都懂得良禽擇木而棲,未必可得中意之良木的道理,縱觀歷史不難發現朝綱遇庸則廢,庸者卻有尊貴之時。讀懂現實的人,是有大智慧之人,儘管其未必有好品行和高才能,這是現實,歷朝歷代的現實,也是社會發展的常態。常有失意之人慨嘆時運不濟,但事實上也足以說明並不適合當時的社會發展,適者生存,自然界的規律。我們無法改變社會,對於大環境我們能做的就是儘快適應以謀求長遠發展,而非自艾自嘆,以平常心態對待世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 3 # 國內ERP專題

    完整的句子如下

    (《論衡·逢遇》)“處尊居顯,未必賢,遇也;位卑在下,未必愚,不遇也。故遇,或抱行,尊於桀之朝;不遇,或持潔節,卑於堯之廷。”

    這就是說,居於統治階級高位的人,並不一定就是具有道德的好人,那些“能薄操濁”,即既缺德又無才的人,卻往往爬在別人頭上作威作福,這都是“世各自有以取士,士亦各自得以進”的原因。這一理論直接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陰暗面,應當說是大膽而深刻的。

    所謂的天人感應,上天授命於人,都是騙人把戲

    王充不相信“天人感應”,更不相信“善惡報應”,所以,提出了人的善惡禍福都是由“命”決定的理論,在倫理思想史上被稱為“命定論”,即認為人的禍福得失、生死壽夭都是由命運決定的理論。

    這裡的命與“唯心說”的命是不相同的,指的自然界的命,有點像達爾文進化論中的命。但是在當時的理論基礎下,王充還達不到完全唯物主義解釋。

    什麼是王充所說的“命”呢?他認為,這個“命”不是“天命”,而是“自然”之命。他說:“人生性命當富貴者,初稟自然之氣,養育長大,富貴之命效矣。

    認為一個人一生禍福壽夭,在出生下來時就已經決定了,不過它不是由“天”決定的,而是由“命”決定的。

    遺憾的是:王充都是想運用他在自然觀上的唯物主義理論來反對當時流行的“天人感應”的神秘的唯心主義。他把唯心主義趕從大門裡趕了出去,但卻把它又從視窗迎了進來。由此可見,只是自然觀上的唯物主義,並不能導致歷史唯物主義的結論。歷史常常跟人們開玩笑,一心想堅持唯物論的王充,在歷史觀上,卻是從反對唯心論開始,最終又陷入了唯心論。

    不過客觀上講,王充還是中國古代唯物主義的倡導者。這一點不可否認

  • 4 # 韜寶考研政治

    意思是在你地位之下的人,也許很有才華,只是沒有機遇罷了

    真正會為人處事待人接物的人。一定不輕一物不廢一人。

  • 5 # 維摩居士

    一統以來,漢魏長以門閥為勢力,入仕之途,更以舉薦為主。而所謂舉薦,自然多以門閥高官的親朋、師生、裙帶、納奉為主,所謂熟人、關係是也。就算再有才華,如果不會搞關係,怎麼能得官?

  • 6 # 三悟軒

    王充是繼荀子之後,又一位卓有見識的唯物主義者和無神論者,但他的思想受社會生產力和文化科學發展水平階段的侷限,認知上的“命定論”是他思想理論的重大缺憾。

    這句話出自《論衡·逢遇》)“處尊居顯,未必賢,遇也;位卑在下,未必愚,不遇也。故遇,或抱行,尊於桀之朝;不遇,或持潔節,卑於堯之廷。”從語言環境和前後文,可以看出王充這句話明顯帶有宿命論的色彩,也是他的思想體系最脆弱或者是最大的瑕疵。在表述上雖有辯證的論調,但與唯物主義思想還是有較大的差距。

    古代人在社會地位上的尊卑,我們分析應該有多種原因。比如子承父蔭(皇室後裔、名門貴族後人)、或者揭竿而起(劉邦、趙匡胤為代表)、或者是自我奮鬥(因軍功獲封、科舉高中),或者是封建王朝的徵辟舉拔,所有的這一切,都是無法迴避前人或本人奮鬥努力的存在。沒有艱辛的付出怎麼會有豐碩的回報?但王充把地位尊卑的原因完全歸結在機遇,顯然是難以令人信服的。

    我們都相信,機遇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對一個坐等天上掉餡餅的人來說,即使是機遇來了,也是錯失。孔子之所以為聖人,離不開他的“韋編三絕”;越王勾踐的復仇成功,根源在於自己的臥薪甞膽;祖逖成為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離不開他的“聞雞起舞”。沒有人可以隨隨便便成功,地位卑下也有客觀原因的存在,古代神童數不勝數,但為何會出現司馬光官拜丞相,而方仲永“泯然眾人矣”的迥然不同?這絕對不是能用機遇來解釋通的。

    相比之下,荀子在《勸學》中的論述更富於哲理,也更科學。他說“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在這段話裡,荀子對因果的辯證分析顯然高於王充。

    多讀書自然是好的習慣。但對古人的思想,仍然還是要堅持辯證分析,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才能讓傳統文化傳播更廣泛、影響更深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鍛鍊身體,一天走或跑多少步最合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