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崑崙之柏
-
2 # 鶴囀經典塗鴉
我覺得首先應該定義一下什麼叫笑到最後。
首先這應該是他臨死時候的狀態,不能牽扯他死之後,否則就算司馬懿,他的子孫也沒千秋萬代,最後還是被別人幹趴了。第二,他得自己在臨死的時候覺得滿意,否則怎麼會笑得出來。
因此,笑到最後應該是臨死的時候覺得實現了自己一生的目標,對自己的人生比較滿意的狀態。這樣說來劉備了,關羽了,張飛了,諸葛亮了,周瑜了,姜維了等等都沒笑到最後,他們沒一個實現了自己的目標。曹操、司馬懿也不行,他們還惦記著皇位呢。
當上皇帝的就行了嗎?也不行,還擔心自己的孩子,臨終千叮嚀萬囑咐,又是託孤又是搞平衡,生怕不能千秋萬代。
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如果不能控制,永遠也不會滿足,所以我覺得能笑到最後的必不是那些出生入死建功立業之人,因為他們永遠不會完全滿意。
反倒是水鏡先生這樣的人,玲瓏剔透,看穿一切而無所求,隨緣做事,順水推舟,凡事不計得失,人生瀟灑自如者才會笑到最後。
-
3 # 逗趣夢夢
司馬懿。 《三國演義》不僅是一部以歷史為題材的小說,更是一部權謀之書。作為道德和智慧化身的諸葛亮成了小說的主要人物,而作為陪襯人物的司馬懿也是小說中描寫得最傳神的人物之一。
這其中夾雜了作者的主觀情愫,正如魯迅所說,小說中表現孔明的機智太誇張,“多智而近妖”,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近乎“妖”的聰明人,最終被司馬懿活活“拖”死了,這不能不說明一些問題。他才是諸葛亮在戰略戰術上的真正對手。 我們經常說,“誰笑到最後,誰笑得最好。”在《三國演義》中,笑到最後,笑得最好的既不是曹、孫、劉三家君王,也不是智者諸葛亮,而是司馬懿。綜觀三國時期的各國名人,如仁義的劉備,義氣的關羽,忠心的趙雲,智慧的孔明,勇武的呂布,奸詐的曹操等人,在其一生的事業中總會不免有些遺憾。
劉備、曹操王霸之志未能實現,諸葛亮等人安邦定國的雄心壯志也都隨一抔黃土掩埋地下,而他們的子侄也都庸庸碌碌。天下大勢卻是在這些英雄相繼隕落之後走向了一統,而司馬懿出場亮相最晚,卻成為三國時期的最大贏家,司馬氏成為最終的勝利者。 司馬懿集大奸大忠、大智大勇、堅韌與猥瑣等眾多品質於一身,這使得他性格顯得十分複雜,奠定了他悲劇英雄的形象。
在其人生前期與曹氏集團的較量中,他默默無聞,卻又能在冷靜分析局勢之後,選擇了隱忍,以退為進的策略;在後期的政治、軍事鬥爭中,他鋒芒畢露,顯現出他的機變和智慧。司馬懿的一生跌宕起伏,由被迫出仕到叱吒風雲,再到高舉屠刀,可以說是他在迫不得已中所採取自保的策略和手段。因此,他的人生充滿了悲劇色彩,這使得他成為三國中唯一可以與諸葛亮、曹操相比肩的英雄人物,也成為唯一笑到最後的人。
-
4 # 天香雲外飄
個人觀點認為是司馬炎笑到了最後!因為,按《三國演義》原作小說的描述,
曹操在赤壁之戰慘敗之後不久就去世了!
孫堅和孫策父子二人在打下江東基業之後,也先後駕鶴西遊了!孫權雖然當上了吳王建立了吳國,吳國的國運卻也沒有能夠延續多久!
劉備在夷陵之戰慘敗之後,就在白帝城含恨而死了!被嚴重神化了的諸葛亮也只能夠是仰天長嘆,最終殞命於五丈原了!
先後熬死了諸葛亮等人的司馬懿,傳位給了司馬師,司馬師再傳位給了司馬昭……最後卻是由司馬炎統一天下的!
晉武帝司馬炎(236~290年),字安世,河內郡溫縣(今河南溫縣)人。 晉朝開國皇帝(265~290年在位), 晉宣帝司馬懿之孫、晉景帝司馬師之侄、晉文帝司馬昭嫡長子 , 晉元帝司馬睿從父,母為文明皇后王元姬。
司馬炎為曹魏權臣司馬昭的長子,曾出任中撫軍 ;司馬昭本意讓幼子司馬攸繼承王位,但在眾臣的反對之下,於鹹熙二年(265年)。冊封司馬炎為晉國太子 。同年八月,司馬昭中風猝死後,司馬炎繼承父親的相國職位和晉王爵位 。
司馬炎初以父勳,封北平亭侯。迎立常道鄉公曹奐,遷中撫軍, 進封新昌鄉侯,拜為撫軍大將軍、 晉國世子。 鹹熙二年(265年),拜為相國,襲封晉王。 逼迫魏元帝曹奐禪位,建立晉朝,建都洛陽,年號泰始。 革新政治,振興經濟, 厲行節儉,推行法治, 頒行戶調式(包括佔田制、戶調製和品官佔田蔭客制),人口增殖, 整個社會呈現繁榮景象, 史稱“太康之治”。咸寧五年(279年),命令杜預、王濬發動“晉滅吳之戰”,實現全國統一。
-
5 # 紅色江西
笑到最後的是司馬懿(字仲達)!司馬懿在曹魏集團屢受打壓,一直選擇隱忍,用良好的身體素質,熬死了曹操,曹丕,曹睿,直到曹魏笫四代皇帝曹芳接位後,在與大將軍曹爽的爭鬥中,發動高平陵政變,取得完勝。從此,曹魏的軍政大權旁落到司馬氏手中,成就了西晉司馬王朝!
-
6 # 三國路人甲
回答這個問題前,先答另一個問題:在三國中,曹操成功還是劉備成功?
一、劉備成功還是曹操成功
我想多數人會回答:曹操成功。
劉備
原因也很現實,從疆域上說,三分天下,曹魏佔其七,東吳佔其二,蜀漢僅據其一。從經濟上說,曹魏佔據繁榮的華北平原,東吳佔領發達的魚米之鄉,蜀漢僅能困守四川盆地而已。從人口上說,曹魏有四百餘萬人口,東吳也有二百二三十萬人,蜀漢僅有九十餘萬人。從兵力上說,曹魏有二十至五十萬人,東吳有十五至二十萬人,蜀漢僅有八至十萬人。
無論從哪方面說,曹操所佔的魏國都是三國中的老大,而劉備所據的蜀漢只能是小弟。
而且最重要的是,作為正史的《三國志》,明確說“(先主)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
曹操
但從世後的影響來的來說,劉備所在的蜀漢歷代成為理想者的樂土,三兄弟義薄雲天成為詮釋儒家“義”的絕唱,劉備孔明成為千古君臣相知的代名詞。反觀曹操,卻成了奸雄的代稱,甚至在《聊齋》裡成了一直不能投胎的受刑物件。
二人一個被後世敬為天神,一個被打為餓鬼,這麼說二人誰成功?
二、後世對攫取勝利果實的司馬氏的評價
從歷史的角度說,司馬氏確是最後得了天下,但放在更恢弘的歷史長河中,他們笑到最後了嗎?
我們看一下歷代對晉室司馬家族的評價。
司馬懿
十六國時的後趙石勒曾說:“大丈夫行事當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終不能如曹孟德、司馬仲達父子,欺他孤兒寡婦,狐媚以取天下也。”這“狐媚取天下”歷來是被引用最多的一句。
而王導向晉明帝敘述司馬懿的業績和手段,又說起司馬昭在魏高貴鄉公時的所作所為時,明帝大慚,把臉埋覆在床上說:“若如公言,晉祚復安得長遠!”子孫尚且如此,他人評價能有多高?
而從當今的影視化作品來看,周秦漢唐宋元明清都有作品面世,各代都有擁躉,但粉晉室司馬氏的有幾人?
三、為何對晉室評價如此之低
對司馬氏的差評,概有以下幾點原因。
1.以媚取天下,得國不正
對比一下曹操和司馬懿,曹操好歹以個人能力,收束漢末亂世,平定北方,進而掏空漢室。司馬懿則本質上是個投機者,僅靠巧取豪奪,鳩佔鵲巢竊得曹魏天下。
2.施政錯誤,致中原成為胡人戰場
司馬炎
三國時期,三國雖各自紛爭,但對周邊民族,都是壓倒地降維打擊。但司馬晉室一統僅幾十年,即招致五胡亂華,致中原華夏核心區淪為異族的角鬥場,北方漢人幾被滅種,中原文化幾乎滅絕。
3.奢靡之風,改變了華人的精神氣質
諸葛亮
歷朝歷代,留下了什麼?赳赳老秦,烈烈漢風,華美唐韻,灼灼大明。即武弱之宋 ,也有強盛之文足可傳之後世。但司馬晉徒留奢侈之風、靡靡之音,千古而下,流毒至今。
綜上,三國曆史人物,笑到最後的,只能是仁者愛民的劉備、義貫千秋的關公、鞠躬盡瘁的諸葛亮。
關羽
這才應是華人應有的精神傳承!
回覆列表
《三國演義》的歷史人物中,笑得最後的有一個人,這個人也是軍事家、政治家,也是歷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三國演義》三個國家、幾百個將軍、上百萬人馬的爭奪,最後一個個地被歷史淘汰出局了,而他確一統天收,都歸結於他們一家,這個人不是別人,就是“三馬同槽”的主角司馬懿。
司馬懿的確是一個高手,跟隨曹操南征北戰多年,每次大戰他們父子三人都參與了,雖然中途遭到曹操的猜疑,曹操說司馬懿有“狼顧之相”,而提醒兒子曹丕要注意防範司馬懿父子。因為他的兒子曹丕跟司馬懿的關係好,就掩蓋過去了。而且曹丕在軍事上也仰仗司馬懿,不僅如此,而且在知道自己病重的時候,託孤大臣之一就有司馬懿。曹操的孫子曹睿登上皇位後也是重用司馬懿父子,封司馬懿為大將軍。
司馬懿一生最懼切的也只有諸葛亮,在六出祁山“上方谷”險些被諸葛亮燒死,幸虧一場大雨撲滅了大火,他們父子才逃出了性命。最後他不敢出戰,深壁高壘堅守不出。最後硬是拖死了諸葛亮。
司馬懿的壽命長,輔佐曹操家四代人,在曹操的曾孫曹芳手上發動政變,一奪取曹魏政權,最後三國歸晉都被司馬懿佔據了。不過司馬懿的行為也暴露了一個恩將仇報的小人行為,曹操一家幾代人都對他們家恩重於山,最後他確奪走了他們家的江山。
結語:
《三國演義》的歷史人物中,笑到最後的就是司馬懿,沒有其他的人。三國歸晉就是最好的證明,其他的人奮鬥幾十年都只是白白的忙碌,都為了司馬懿家裡做了事,他透過政變奪取了政權,做了缺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