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知道醫學的基礎是什麼?其次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現在的問題。
醫學的基礎有二個,一個是儒家經典,一個是醫學經典,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所以說:“秀才學醫,籠中捉雞。”比喻一個人有秀才的基礎的人,再來學醫,就非常容易了。又說:“秀才學醫,如刀削豆腐。”說的也是這個道理。元朝朱丹溪在《格致餘論序》中雲:“《素問》,載道之書也。詞簡而義深,去古漸遠,衍文錯簡,仍或有之,故非吾儒不能讀。”我們知道《黃帝內經·素問》是醫學經典,但其文詞蹇澀,而義理高深,若不具具備儒家經典的基礎的人,是很難讀得懂的,所以朱丹溪說:“故非吾儒不能讀。” 假如一個從小讀過儒家經典的人,長大以後再立志學醫,就會很快入手,而且始終不會有吃力的感覺,這就像蓋高樓,有了地基以後,上層建築就顯得容易了。
舉例而言,雍正十二年(1734),尊經派的黃元御,時年三十歲,因用功過勤,突患眼疾,而庸醫誤用大黃、黃連等寒洩之劑,致脾陽大虧,導致左目完全失明。遂棄仕學,改學醫學,因為有儒家四書五經的基礎,所以他學醫3年以後 ,到1737年,就開始醞釀編著《傷寒懸解》一書,我們今天的醫學本科生,就算學5年,也未必有能力註解《傷寒論》,這就是有基礎和沒有基礎的差距,而且黃元御在學醫6年以後,到1740年,就完成了《素靈微蘊》,也就是為《黃帝內經·素問》下了註解,而且一直流傳至今,成為醫學界的經典之作,並且提出了“培植中土,扶陽抑陰”的獨家的診病理論。試想,假如黃元御在30歲之前不是讀儒家四書五經的人,沒有任何儒家經典的基礎,他能在學醫3到6年的光景,就著書立說,開宗立派嗎?
再舉一個例子,醫學界有云:“學醫不讀鄭欽安,陰陽水火不過關。”而據《四川省志·人物誌》記載,鄭欽安的父親鄭本智:“以訓蒙為業。鄭欽安為獨子,五歲即從父讀書。稍長,博覽群書,年十六,已讀完四書五經。” 鄭欽安的父親是教書的先生,鄭欽安從小就跟著父親讀儒家的經典,到了16歲,就已經讀完了儒家的四書五經,然後:“隨父遷居成都,學醫於一代通儒兼名醫劉止唐,遵其教導,熟讀《內經》、《周易》、《傷寒論》諸書,以明人身陰陽合一的道理及張仲景立法處方的要旨。”16歲以後,舉家搬到了成都,這時候鄭欽安就開始從儒轉醫,拜在一位儒學兼通醫學,也就是“儒醫”大家劉止唐的門下,專攻醫學,不出數年,就已經醫道精通,出乎其類,拔乎其萃了。
所以你的問題就在於沒有儒家經典的基礎,因此向上學習就會越來越吃力,解決的最好的辦法,就是選兩部經典,一部儒家的,一部醫家的,比如選《論語》和《黃帝內經·素問》,將這兩部經典熟讀成誦,最好讀一百遍,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我們都會說這就話,但又有誰能做到了呢?黃元御做到了,鄭欽安也做到了,所以他們成了名醫,能夠開宗立派,建立屬於自己的醫學領域。我們沒有做到,所以就會感覺越來越吃力。假如你能做到,那將來在醫學界的前途,不可限量。
首先要知道醫學的基礎是什麼?其次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現在的問題。
醫學的基礎有二個,一個是儒家經典,一個是醫學經典,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所以說:“秀才學醫,籠中捉雞。”比喻一個人有秀才的基礎的人,再來學醫,就非常容易了。又說:“秀才學醫,如刀削豆腐。”說的也是這個道理。元朝朱丹溪在《格致餘論序》中雲:“《素問》,載道之書也。詞簡而義深,去古漸遠,衍文錯簡,仍或有之,故非吾儒不能讀。”我們知道《黃帝內經·素問》是醫學經典,但其文詞蹇澀,而義理高深,若不具具備儒家經典的基礎的人,是很難讀得懂的,所以朱丹溪說:“故非吾儒不能讀。” 假如一個從小讀過儒家經典的人,長大以後再立志學醫,就會很快入手,而且始終不會有吃力的感覺,這就像蓋高樓,有了地基以後,上層建築就顯得容易了。
舉例而言,雍正十二年(1734),尊經派的黃元御,時年三十歲,因用功過勤,突患眼疾,而庸醫誤用大黃、黃連等寒洩之劑,致脾陽大虧,導致左目完全失明。遂棄仕學,改學醫學,因為有儒家四書五經的基礎,所以他學醫3年以後 ,到1737年,就開始醞釀編著《傷寒懸解》一書,我們今天的醫學本科生,就算學5年,也未必有能力註解《傷寒論》,這就是有基礎和沒有基礎的差距,而且黃元御在學醫6年以後,到1740年,就完成了《素靈微蘊》,也就是為《黃帝內經·素問》下了註解,而且一直流傳至今,成為醫學界的經典之作,並且提出了“培植中土,扶陽抑陰”的獨家的診病理論。試想,假如黃元御在30歲之前不是讀儒家四書五經的人,沒有任何儒家經典的基礎,他能在學醫3到6年的光景,就著書立說,開宗立派嗎?
再舉一個例子,醫學界有云:“學醫不讀鄭欽安,陰陽水火不過關。”而據《四川省志·人物誌》記載,鄭欽安的父親鄭本智:“以訓蒙為業。鄭欽安為獨子,五歲即從父讀書。稍長,博覽群書,年十六,已讀完四書五經。” 鄭欽安的父親是教書的先生,鄭欽安從小就跟著父親讀儒家的經典,到了16歲,就已經讀完了儒家的四書五經,然後:“隨父遷居成都,學醫於一代通儒兼名醫劉止唐,遵其教導,熟讀《內經》、《周易》、《傷寒論》諸書,以明人身陰陽合一的道理及張仲景立法處方的要旨。”16歲以後,舉家搬到了成都,這時候鄭欽安就開始從儒轉醫,拜在一位儒學兼通醫學,也就是“儒醫”大家劉止唐的門下,專攻醫學,不出數年,就已經醫道精通,出乎其類,拔乎其萃了。
所以你的問題就在於沒有儒家經典的基礎,因此向上學習就會越來越吃力,解決的最好的辦法,就是選兩部經典,一部儒家的,一部醫家的,比如選《論語》和《黃帝內經·素問》,將這兩部經典熟讀成誦,最好讀一百遍,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我們都會說這就話,但又有誰能做到了呢?黃元御做到了,鄭欽安也做到了,所以他們成了名醫,能夠開宗立派,建立屬於自己的醫學領域。我們沒有做到,所以就會感覺越來越吃力。假如你能做到,那將來在醫學界的前途,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