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邵武韭菜股民

    我們都知道金融是傳統強勢行業,科技是新型增長行業。如果把金融行業比作一頭大象,那麼科技行業可以看做是兔子,金融行業發展了上百年,現在深入到各行各業,主要分成四大領域:銀行、券商、保險、信託,每個領域都是體積龐大,監管嚴格,所以要讓金融行業改革就像讓大象奔跑一樣,舉步維艱。而相比年輕的科技行業來說包袱就小很多,BAT都有從各自領域中崛起的品牌,現在無所不為,只要他們想做的,沒有做不了的。金融行業一提到BAT都心有餘悸,餘額寶貨幣基金,上線短短几個月就輕鬆把在這個行業積累了十幾年的公募基金老大哥華夏基金拉下寶座,可想而知科技的力量有多麼驚人。

    一、金融

    金融行業服務的本質是嫌貧愛富,沒有資產,你來幹嘛,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客戶從來沒有在銀行享受過春風般服務。

    二、科技

    科技行業服務的本質是方便效率,能一分鐘解決的事情絕不拖到一個小時完成,能一次性解決的問題絕不推脫到下次解決,這也是為什麼大家喜歡科技的原因。

    三、金融+科技

    未來是金融機構透過技術提升服務,還是科技公司發展新的金融業務模式,一個是以金融為主體,一個是以科技為主體,各自有各自的長處,各自有各自的缺點,金融公司對安全性要求特別高,一切變革一定要在安全範圍內實施,這也是科技公司可以挑戰金融公司的底氣所在;但是反過來科技公司沒有金融方面的積累,沒有收到金融行業嚴格的監管,如果以後真正發展金融,在強監管下是否依然能像當初純科技公司發展那麼順利,這個不好說,這也是馬雲跟我們玩的文字遊戲,以前把螞蟻金服定位為金融科技公司,後來重新定位為科技金融公司,其根本原因是發現短時間內是無法撼動金融公司的傳統地位的,與其斗的頭破血流不如雙方休戰,來日方長。

  • 2 # 乾坤視訊8888

    什麼是科技金融?要說科技改變金融,這可不是什麼新鮮事兒,對吧?從結繩記事到算盤,再到計算機,從排隊取現金到ATM機,到移動支付,從人工下單到電子交易螢幕……技術其實一直在替金融行業提高效率,擴大規模。所以,Fin+Tech是一直都在發生的事情。

    傳統的金融,也就是我們現在熟悉的金融模式,比如資本市場、現代銀行。其實,這些模式也只有幾百年的歷史。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之後,資訊化和網路化加深了,科技進步使得金融工具、金融技術都變得越來越複雜和多樣,資料處理分析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直到2000年初,儘管技術(Tech)越來越被應用於金融(Finance),但它們之間是獨立的。直到2000年之後,網際網路資訊科技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事情才有了新進展。(這個階段有幾個重要的標誌性事件)

    第二個,蘋果智慧手機面世,網路進入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人被越來越多地連線到線上。

    第三個,也是特別重要的,2008年比特幣面世,區塊鏈的技術也浮出了水面。

    這幾個事件交織在一起,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因為有了區塊鏈,中心化的信用主體可以變成分散式的信用主體,因為有了大資料和人工智慧,以專業人員為主導的金融決策變成了基於資料智慧的決策。所以FinTech(科技金融)不是說簡單的技術加金融,而是一個新物種,很難用傳統金融業的邊界去定義它。

    現在我們正在經歷的,還只是這個新物種最早的細胞分裂階段。在這個過程中,會發現這種分裂有兩條路徑,一條是Fin with Tech,也就是像高盛、工行、平安這樣的傳統金融機構進行技術改造,或者去收購技術企業,把金融機構進行全面的數字化。

    另外一條就是from Tech to Fin,科技公司利用自己強大的觸達能力積累大量的資料,然後去提供金融服務,像螞蟻金服、京東金融,都是屬於這一類。還有,就是在FinTech這個領域開始的創業公司,比如Startup、以太坊都屬於這一類。

    這兩條路徑現在都在快速的發展中,最終會通向哪裡呢?我們可以認為,它們正在通向三個業務板塊,分別是移動支付、智慧合約和區塊鏈。而這三個模組,未來會給金融業、商業,甚至整個社會帶來顛覆性的重構。

    當下這些智慧合約以新的形式出現,像眾籌、P2P,到底要怎麼監管,監管到什麼尺度,怎麼樣能夠既保護好現有體系的穩定,不讓金融、經濟發生大波動,另一方面又不阻礙創新?這就迫使監管也必須數字化,適應數字化和智慧時代的需要,轉型成數字化監管。

    再比如說,移動支付其實帶來了商業形態的重構。意識到了嗎?在工業社會里,商業場景和金融場景是分開的,你要先有一個工廠或者商業模式,然後去找匹配的金融模式。而現在,這個邏輯被顛倒了,想一想會發現,在移動支付發展的基礎上,我們的土壤上長出了很多新興企業,滴滴、美團等,仔細想一想沒有移動支付,這些商業模式都不可能出現。為什麼呢?支付清算系統是一個社會經濟執行的基礎設施,俗話說,“想要富先修路”,就是因為修路以後,它會衍生、創造出很多新業態,像物流行業、收費站、基建、打基地、做混凝土……移動支付也是一樣的邏輯。

    可見科技金融正在一步步的改變著我們當下及未來的生活,儘早的去認識和了解也是我們應對未來的基本能力。你覺得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如今的武當山上不見武當派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