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吉看球

    先不說偉不偉大這事,

    我們來對比一下資料,一般球員上場打了二三十分鐘,也很難得到10分,明星球員打滿全場48分鐘,能得上30+已經算表現岀色了!

    我們來看看,麥迪這35秒是第四節尾聲球隊比分落後的時候,在頂著追分和翻盤希望的壓力,上演的奇蹟操作!心裡承受力是有多強,可想而知!

    35秒內精神高度集中,搶斷對手,遠投三分打三加一!這些操作都不容有失,一但失誤,就成就不了35秒13分的奇蹟!

    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偉大的表現

  • 2 # 仙道排球

    NBA有很多經典的時刻,例如米勒8.9秒8分,麥迪35秒13分,卡特44秒12分,米爾薩普28秒11分,但為什麼唯獨麥迪的更出名呢?

    那場比賽是火箭對陣馬刺,當時比賽還剩44秒,火箭落後8分,正常來說基本放棄了。但麥迪依靠個人能力改變了這個戰局。麥迪3個三分命中加上一個3+1。在此期間馬刺4罰全中,被搶斷一次。在比賽最後幾秒球員的體能接近極限了,甚至投籃動作都有點變形了,保持高的命中率是不現實的,但麥迪竟然連續命中4個球,而且都是三分球,難度簡直是地獄級的,而且馬刺的防守是在聯盟裡出了名的,而且那場比賽雙方也值得到80多分,防守強度很大。

    當時這場球是2004-2005賽季,當時的網路算是比較發達了,新聞的傳播性更強,而且當時姚明也在火箭隊,所以在中國球迷中也是對這件事情較為熟悉。

    很多人都會說米勒的8.9秒8分平均一秒一分不是更難嗎?其實不是的,那場球步行者最後18.7秒落後6分,只需要投進1個三分球,然後切換操作的球隊,然後故意失誤,然後切換回來,命中三分球就行,只需要切換2次。而火箭44秒落後8分,你得先投進1個三分球,然後切換操作的球隊,然後故意失誤,然後切換操作的球隊,再進1個三分球,然後再切換操作的球隊,再失誤,再切換操作的球隊,命中2分,也就是要切換4次操作的球隊,才能追平比分。

  • 3 # 籃球之王v

    其實感覺是牛逼,但是還是被吹的太神乎其神了,當年的米爾薩普28秒10分怎麼沒人提?如果麥迪當時不在火箭而在其他隊伍,相信現在也沒多少人會記得他的35s13分

  • 4 # 羽毛玩足球

    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天時最後客隊失誤成就機會 人和 麥迪手感爆棚超神 地利 火箭主場 之所以偉大是因為沒有辦法去超越 至少50年內沒辦法超越 個人看法

  • 5 # 涅槃魚

    是的,人生就機遇和挑戰,也不是每個人都有運氣,有了運氣也的有實力去把握,麥迪就全擁有並且把握時機,這就成就了偉大

  • 6 # 滄海遊尨

    首先,解釋下35秒鐘正常情況下能做什麼。NBA比賽中,每個回合進攻時間是24秒,也就是正常情況下,24秒內對於進攻一方來說,最多隻能得4分,前提是三分投進外加對方犯規,加罰得一分

    按照這個邏輯來說,35秒也就一個半回合時間,而且己方進攻完成後,是要轉變球權給對方的,己方所持球時間非常有限。另外,NBA一節比賽12分鐘,一般情況下,一隊能在一節時間得到30分都已經是發揮很好了。麥迪在35秒時間內得到13分,幾乎相當於一節整隊得分的一半,何況僅僅用了35秒而已。僅僅從時間和所得分數來分析,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所以說麥迪35秒能夠得13分,確實非常偉大

    另外,從整個比賽來看,當時是火箭對馬刺,比賽還剩40秒左右時間,火箭還落後馬刺8分之多,理論上是火箭已經看不到任何希望了,因為對位的可是馬刺-波波維奇領導的球隊,一向以紀律嚴明,防守至上的球隊,想要在40多秒鐘內,完成翻盤,幾乎沒有任何可能。也就是這種本沒有希望,最後又出現奇蹟,才讓人更難以忘記。在剩下的35秒內,麥迪連續4次投籃全部命中,而且是連續4次三分投籃,外加一次三加一,這種最後生死時刻超高的三分命中率,成為了不可複製的經典

    所以,綜合NBA的規則以及不可思議的臨場表現,麥迪的35秒13分真的非常偉大!雖不敢說後無來者,但卻是前無古人。

  • 7 # 驍寒文化驛站

    過程想必你也很清晰了,說一下背景吧,

    就認真程度來說,毫無疑問為這個歷史交鋒奠定了比賽偉大的基礎,最後一分鐘的火箭已經黔驢技窮,姚明作為中鋒無法施展,畢竟現在只需要三分的搶分,所有重擔壓在了麥迪身上,要知道當一個人沒有退路的時候,就是他成為英雄的時候,馬刺從暫停後的懈怠,到被追平後幾個策略的失效,加上麥迪破釜沉舟的堅定和紮實的投籃功底,創造了神話。

    如果說好萊塢的編劇最懂人心,那這個時刻就是比電影還要尖峰的高光時刻。

  • 8 # tututa999

    作為一個麥蜜,我必須要講,這也許是籃球比賽中短時間內個人英雄主義的最好詮釋了。

    首先,本身來說,在35秒內能拿到13分這樣的分數本身就很不容易。具體到那場比賽來說

    馬刺是出了名的防守強隊,在波波老爺子(04年好像還不能這麼叫嘻嘻嘻)的帶領下,讓隊內有名的防守專家布魯斯鮑文來防守麥迪,當然也收到了成效,麥迪在最後35秒決勝時刻之前的命中率為32%(25中8),火箭此時是68分(當然基於當時的比賽節奏來說是分數是低了一些),此時比分76-68。

    麥迪時刻來了,第一球,迎著鮑文直接拔起來,76-71。剩餘35秒,當然這個球還沒什麼,麥迪的標誌,沒人會覺得接下來的得分表演來了。

    火箭犯規,送布朗(沒錯,就是最後犯下大錯的傢伙)上罰球線,後者兩罰全中,78-71。時間剩31.9秒。

    麥迪帶球過中場,來到右側45度角,借姚明掩護,面對鄧肯的防守,晃了一下做投籃假動作,鄧肯被騙了跳起來,麥迪順勢迎上去,關鍵點來了,麥迪跳起來並沒有投籃,而是快要落地時借身體力量,像彈弓一樣把球扔了出去(說實話這選擇並不合理,投籃一般在跳到最高點投才比較有把握,都快要落地了才出手,不過可能我麥有這個實力吧哈哈哈),哨響,球進,and one(這是我見過最最牛bi的一球了),你看呆呆那無奈的表情就知道了這球有多麼不可思議。麥迪加罰也中,比分來到78-75,咦看到點希望了哦,時間剩24.3秒。

    波波維奇叫暫停,佈置了個發球戰術,還挺好,發球出來到火箭隊犯規用了8秒,剩16.2秒,鄧肯上罰球線兩罰全中,比分80-75。

    小范甘迪叫暫停,暫停回來。馬刺的防守真是好,火箭跑不出來戰術了,馬上要5秒違例了,麥迪從罰球線甩開防守,一路來到中場邊線,還好是跳的高(和帕克比),接到了球,帶球直奔弧頂三分線,還是迎著鮑文的防守,跳起來幹拔,這球難度也挺高,動作必須連貫,鮑文的防守很好,差點切到球,麥迪跳起來時投籃動作已經有些變形,無奈還是進了,比分80-78,時間剩11.2秒,馬刺緊張了。

    波波再叫暫停,暫停回來,老巴里發球,找到了肘區附近了布朗(來了來了),布朗轉身帶球,姚明和帕吉特上去想包夾或犯規,但布朗腳一滑,摔倒了,球掉了,麥迪趕緊去搶球,時間剩7.2秒,麥迪帶球加速奔襲,來到本方半場左側45度角三分,跳的老高了,拔起來投籃(馬刺隊員這次防守不太好,退防速度慢了一些,可能是沒想到劇本是這麼寫的吧),球應聲入網,80-81,火箭反超了,時間剩1.7秒。

    麥迪揮拳怒吼,緊接著投入到防守,馬刺發球給帕克,但時間不夠了,中場隨手一扔,不中,比賽結束,火箭贏得了勝利。全隊都把麥迪按在地上,這畫面不說了就是開心。馬刺這邊,鏡頭給到了布朗,那都石化了,我是誰我在哪把球給我我要回家啊哈哈哈。

    細節就是這麼個細節,偉大之處不用多講。難度什麼的就不用說了,但麥迪時刻帶給人的,應該是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就像多年之後,每當到了每一年的高考來領,總有一句“玩笑”話:永遠不要提前交卷,你不知道有個人在最後35秒拿了13分。這看上去是有點“調侃”的意思,但這就是麥迪時刻要傳遞的:不到最後一刻,你永遠都不會知道發生了什麼。

    最後用一句話來形容我心中的麥迪時刻吧:那是上帝穿著火箭1號在打球。

  • 9 # 沉睡的聖西羅

    其實還好,畢竟比賽不太重要。

    但是 個人英雄主義的極致表現+波波氣急敗壞罵馬努和布朗的樣子+麥迪霸氣的慶祝動作+在中國的高人氣,不知道偉不偉大,看的是真的過癮

  • 10 # le先生118

    麥迪35秒13分,發生在04賽季,本賽季是小巨人姚明和得分王麥迪在一起打球的第一個賽季,人們期待著中國巨人和聯盟超級巨星麥迪會發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第一,麥迪是連續得分,而且都是3分,還有一個3+1。第二,對陣強隊馬刺。第三,逆轉1分。第四,姚明隊友。第五,觀眾當時已放棄看比賽。已認定火箭必輸。

    誰都進過球,為什麼喬丹的最後一投被稱作The Shot,被吹上天?這沒有可比性的,逆轉關鍵球也是重點。

  • 11 # 雨人的人

    麥迪時刻指的是麥迪在35秒內得到13分的時刻,2004年12月9日(北京時間2004年12月10日),在休斯頓豐田中心球場,全場16170名休斯頓球迷有幸見證歷史。火箭主場神奇逆轉馬刺,特雷西·麥克格雷迪在比賽最後時刻,35秒狂砍13分,分別是35秒時一個三分,24.3秒時一個三加一(三分加一個罰球),11.2秒時一個三分,及最後1.7秒時一個三分絕殺,火箭神奇般的以81-80戰勝馬刺。

    賽後,人們稱此35秒為“麥迪時刻”(T-Mac"s time),稱麥迪是感動上帝的男人。此次比賽,永遠載入史冊。不可思議的大逆轉,外加35秒13分的里程碑!從此以後NBA有了一個新名詞,叫作“麥迪時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氣壓、溫度、溼度以及風力、風向對釣魚的綜合影響有多大,怎麼判斷出釣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