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廿由八曬

    論語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如果人人都是形象不管,道義不顧,論理也就喪失了,那這個社會還成何體統?。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生活富足人有地位是每個人一生追求的目標,朝著目標而不惜挺而走險,這是喪失理智的行為。生活貧困缺衣少食是每個人都想擺脫的狀況,為了擺脫這種狀況而不惜背道而馳,這是喪失原則的行為。人若喪失了理智而以身試法,終將法治不容。人若喪失了原則而為所欲為,等待的恐怕只有被撻伐一途,最終得到的恐怕只得恥辱兩個字矣。

    (薦讀)

  • 2 # 紹興李珍

    答:出自《論語·八佾》“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這句話,一定要說得完整,不能分割。

    上位者不知寬厚,那就是刻薄;不尊重禮儀,那是盲目自大;喪事不哀,是對親人無愛。刻薄後面是活得艱難;不知恭敬,是隨心為法;不哀乃無血親,所以常常互相殘殺。聖人之言,何其婉約,不原直言汙口也。敬奉!

  • 3 # 龍慕秀

    1.理解這句話,我覺得應該結合孔子的生平來說比較好:孔子是出生在春秋末期,周朝的統治已經日薄西山,失去了對諸侯國的控制,即所謂“禮崩樂壞”的時代。

    2.孔子周遊諸國,也就是想透過恢復周禮來規範諸侯國之間的關係,同時也改善底層老百姓的生活現狀。在他眼裡,國與家一樣,國君就是位大家長,首先透過周禮這種制度來規範國君,繼而透過國君的有效治理,上行下效,就可以共建一個理想社會~這自然是不現實的,所以孔子到哪都不受待見。

    3.孔子的思想還是侷限比較厲害,就是以君主為本,自己的責任就是輔佐與規勸君主,這點上孟子比他激進也高明得多~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因此,孔子對於君主的態度比較緩和和尊重,寫史的原則~“為尊者諱”就是從他這開始的,也因此,後世統治者都比較喜歡孔子厭惡孟子。

    4.因此,迴歸到這句話上,意思就是:因為缺少禮儀的規範(禮崩樂壞),現在的上位者居其位,行事卻不寬容,做禮儀的時候態度也不恭敬,遇到喪事面無戚容毫不在意,我實在是看不下去了啊!(畢竟作為臣子,我只能規勸,不能犯上)

  • 4 # 四時變化而能久成

    如周勃可以付託,一天天時間空過,沒有一點意識,是可怕的,人與天地共呼吸,臨喪不痛,沒有意識,是想自然會被德拋棄,天自然也慢慢棄絕,一葉秋矣,天道在爾躬,可以說退卻是很容易的,而保持定力的人,可以被託付天下,如孔子言,不敢進,不敢退,必志道據德依仁,不敢須臾放鬆呀

  • 5 # 章子建

    孔子說:“居於統治地位的人,不能寬宏大量,行禮的時候不恭敬,遇喪事時不悲傷哀痛,這個樣子,我怎麼看得下去呢?”

  • 6 # 淨之蓮

    《論語.八佾篇》第二十六章: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譯文:孔子說:“執政者不能寬厚待人,行禮的時候不恭敬,參加喪禮時也不悲哀,這種情況我就沒什麼能看得了?”

    臨喪不哀:我們用齊桓公來說

    公子啟方原是衛國的公子。

    周惠王時,齊桓公奉命討伐衛國,衛國戰敗,便派長公子啟方帶上金銀財寶去齊國講和。

    啟方在齊國一呆就是十五年。齊、衛兩國離的不很遠,沒有幾天的路程,從不回去看望母親,父親死了,也不回去奔喪。

    管仲得了重病,臨終前直言對齊桓公說讓他疏遠身邊的啟方等四個人。

    齊桓公一聽很不理解,他認為公子啟方更是多年跟隨,連父親病故了都從來沒有想過要離去奔喪,對自己很是忠心。

    管仲說:“連父親死了,都不回去奔喪,這樣的人能為國家效忠嗎?”

    等到管仲死後,齊桓公果然按照管仲的提醒,將公子啟方等四人打發出宮一段時間,但最後還是又召這四個人回來。

    就在這四個人回來以後的第二年,齊桓公臥病在床。

    啟方等人看到桓公很快就要死掉了,於是開始堵塞宮門,然後假傳命令不許任何人進去;

    啟方更是乘宮內混亂之機,把四十個書社(古代二十五家為一社,把社內戶口登入幹簿冊,稱為書社)拱手送給衛國。

    桓公感慨道:“唉!還是聖人的眼光比我們遠大呀!若是死者地下有知,我還有什麼臉面去見仲父呢?”

    說罷,自己揚起衣袖捂住臉部,氣絕身亡,死在壽宮。屍首六七十天無人理睬,以致腐爛發臭,蛆蟲爬出門外慘不忍睹。

    孔子提出“繪事後素”的命題,表達了他的倫理思想以及“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的政治道德主張。

  • 7 # 明澤國學

    孔子本身就是一個很重視“禮儀”的人,而且一生都致力於推廣“周禮”的事業之中。戰國時代,禮崩樂壞,社會中不符合禮儀的事情越來越普遍。因此,孔子才發出這樣的感慨:

    參加葬禮時,都不能保持悲傷難過的情緒,這種情況我怎麼能夠看得下去呢?。

    一、“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的出處

    “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出自《論語·八佾篇》,其原文如下:

    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翻譯成白話文後,其大意如下:

    孔子說:“身處於執政地位的人,不能以寬厚的方式對待他人,在行禮時不能保持莊重肅穆的態度,在參加葬禮時不能保持悲傷難過的情緒,這種情況,我怎麼能夠看得下去呢?

    二、人應該具有基本的禮儀

    在美的方面,相貌之美,高於色澤之美,而秀雅合適的動作之美,又高於相貌之美。——培根

    在這裡,培根所說的“秀雅合適的動作”,就可以認為是我們中國人強調的“禮儀”。人是社會性動物,身處社會,我們就要遵守基本的道德規範。

    孔子認為,寬厚待人、為禮要敬、臨喪哀慼這些,都是做人的必備素質。在孔子生活的戰國時代,各種禮儀越來越不受人們待見。孔子看到這裡,深感痛心。他一直認為:處於執政地位的人,本應該是民眾的表率,如果他們的行為本身都不符合做人的基本標準,那麼這個社會還有希望嗎?

    結語

    時光飛逝,日月如梭,當初孔子尊崇的“周禮”已經被埋進了歷史的塵埃,孔子的一些關於“禮儀”的主張也已經不太符合當今的社會情況。但是,無論是為人,還是處事,基本的“禮儀”還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孝敬長輩、愛護家人、尊重他人、言行一致、言而有信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最愛唱的哪首歌?狼戈最:愛唱的那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