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輕鬆會計學習Q
-
2 # 財經奧迪特
人啊無論做什麼工作,總是對目前的工作充滿了不滿。
當初來會計師事務所,是覺得在這裡能夠快速學習到財會專業知識,做很多不同性質企業的專案,瞭解到眾多行業的財稅特性。
主動離開會計師事務所行業的人群有兩大類:
一類是剛畢業不久,才來會計師事務所工作1、2年左右的大學生,他們想要做好做的高階,但是往往眼高手低,基礎的工作不想幹。
同時由於職位低工作經驗缺乏,導致工資水平也不會太高,經歷過1、2個財務報表年報審計的快節奏,就覺得自己不太適合待在會計師事務所從事審計業務,於是即便在最忙的年報期間,也選擇離職。
對於這些年輕的審計員離職後去到企業工作,再回到會計師事務所的較少。如果對目前的工作崗位不滿意,更多的是選擇跳槽到其他企業。
另外一類是已經在會計師事務所工作有些年頭了,高階審計員遲遲沒有拿到註冊會計師證書升不了專案經理,專案經理手上沒有可以自己掌控的專案,在這裡待在憋屈,跑去企業找到一份工作。
雖然現在過不了多久又回到會計師事務所這樣的場景越來越少發生,但也是存在的。往往是由於去企業做個會計主管、財務經理的工資水平還沒有之前高,日常的工作需要跟各業務部門溝通,往往並不是那麼太暢通;企業的人脈關係遠比在會計師事務所複雜的多。
-
3 # 財務的那些事
主要的不適應可能是以下幾點或之一:
1、企業裡諸侯割據,各自為政,關係錯綜複雜,稍有不慎,可能粉身碎骨。
2、除了做好自身工作,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溝通,甚至有的時候需要卑躬屈膝;
3、與上下級、同級資訊共享受阻,甚至會遇到同級資訊封鎖,覺得不可思議;
4、企業不規範,人治多而理治少,覺得不規範;
5、企業裡有人愛說髒話,甚至開會的時候也說,覺得不嚴肅、不正規,或者說難以適應企業文化。
總體來說,就是無法融入企業,覺得還是搞技術好。
-
4 # 中公中級會計職稱
在事務所內大都是年齡背景相似的同齡人,相對溝通起來較為容易,而在企業中各種人員水平、素質、年齡差異很大。和聰明的、高素質人打交道習慣了難免出來會不適應;2. 事務所中大家的工作職責非常清楚,所以大家的目的就是搞定報告,所以很少有推諉、扯皮的現象,因此工作的價值觀比較一致,而在企業中有時「搞人」多於「做事」,甚至會哪怕自己不做事也要搞你讓你也不成事;3. 相對在事務所中考核制度也比較透明,一般的staff無非是high pay low pay 兩種,而且一般來說只要不得罪人也不會有勸退的風險。但是在企業中各種非公開的關係相對更錯綜複雜。綜上所述,事務所中的人際關係相對簡單,工作也更集中在工作本身,因此,如果一畢業就進入到四大工作個三五年剛跳出來確實會存在一定的不適應感。
-
5 # 名泉智庫
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再妥不過了,因為我在會計師事務所工作過,在企業也工作過。以上的問題,我想有三點主要原因:
(一)會計事務所的工作模式較為固定
有的人在會計事務所工作,主要習慣了會計事務所的工作方式,因為事務所的工作大部份是做企業審計工作,為公司出具年報、或是一些收購前的風險審計等,工作模式較為固定,有以下幾點:
1、所依據的會計理論是固定的,只要按照會計法規即可完成審計工作
2、所從事的專案工作方法也是固定的,按部就班的模式,一般還有人帶,一般剛畢業的大學生因為理論紮實,也可以去事務所做實習生,獲取高於企業的報酬
3、所做的工作底稿、報表也是固定的
但在企業工作,需要各方面的綜合技能,不僅要會計理論,還需要IT、管理、熟悉產品等,在企業的工作模式會較複雜。
(二)事務所的收入相對有彈性,會獲取較高的報酬
還有一點,就是在會計師事務所工作,不會呆在固定的單位,經常換單位,完成一家單位後,事務所一般會按工作崗計算相應的報酬,報酬計算與工作量掛鉤,而在企業的收入一般會較固定,這對於有一些想獲取較高報酬的人來說,也就不習慣企業的固定收入了。
(三)長遠來說,在事務所更容易獲取股權,發展前景高於企業
由於事務所的合夥性質,部份事務所對於那些有特長或有客戶資源的人才,會吸引他一起入股,以普通合夥或特殊合夥的方式,分享公司股份,從而獲得豐厚的股份回報。
而企業要最多可獲取一些股權激勵,還要在上市公司才有機會。
回覆列表
這種情況確實會發生。
首先,工作時間不一樣,工作性質不一樣
在事務所中,做審計工作其實就是一個業務員,做專案,然後拿提成。會計工作呢,屬於後勤管理崗,也有績效,但最終收入上下浮動不大,收入相對穩定。事務所的工作,缺點就是不那麼自由,只要能把專案順利完成,你幾點上班都可以。當然,該加班時,你也得衝上去。
其次,組織架構不一樣
事務所其實就是兩種人:老闆(合夥人)、業務員(審計員)。在事務所你可以活的比較真實,有能力,專案做得又快又好,讓客戶滿意,你就不用事事迎合老闆,因為你能給他賺錢,他重用你還來不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