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魯一山鷹

    在這炎炎夏日裡,有緣看到你珍貴的提問,以此我用自己淺薄的知識與你共同分享這個話題。

    我喜歡的小說型別是有點純文學類的,譬如路遙先生的作品《人生》、《平凡的世界》,郁達夫的《沉淪》,莫言的小說……,這些小說剛讀開頭就能引起極大的閱讀慾望,恨不得一口氣就把它讀完。

    為什麼這些小說開頭就能讓人歡喜呢?我想大概就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好的文學作品,必須具備好的開頭和結尾。開頭能循循善誘讀者的閱讀慾望,就好比吃飯時上的菜,顏色可口的菜必將能給人帶來食慾;

    2、好的小說開頭就能一針見血地表達出作者想寫的主線,能拋磚引玉地表達潛在的思想;

    3、好的小說開頭總是結合時代特點,反應時代面貌,比如路遙先生的《人生》,開頭就強烈烘托主人公高加林辭退代課教師壓抑的心情,加之天地間昏天地暗、電閃雷鳴及風雨交加的環境渲染,一定程度上反映啊出那個時代的特點。

    因此,我選擇小說或喜歡的小說必定是主線清晰,開頭就能帶問題閱讀,作者能較好的引導閱讀者進入深度閱讀的小說。

  • 2 # 大悔憶智周

    最喜歡自然而然的開頭。

    那些著名的開頭並非精心設計。

    記得列夫.托爾斯泰名著《安娜.卡列尼娜》是這樣著名地開頭的:

    “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奧布浪斯基家裡一切都亂了。”

    而且,引用的人往往著意舍掉後一句。

    其實,列夫.托爾斯泰以不同的家庭情況開篇,是因為這本書題材就是家庭題材。

    馬爾克斯的名著《百年孤獨》是這樣著名地開頭的:

    “多年以後,奧雷連諾上校站在行刑隊面前,準會想起父親帶他去參觀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其實,馬爾克斯以時空的轉換開頭,是因為拉丁美洲就是時空錯亂的一個地方。

    很巧,鉅著《紅樓夢》也是從結局寫起,然後敘述來龍去脈。

    所以,怎樣開頭,全看作者的心情,不是什麼技術活。自信的作家更從來不會從迎合讀者方面去動腦筋。我曾經說過,“只有在文學藝術裡,人類才是徹底自由的”,在小說寫作裡,作者也是最自由的,想怎樣開頭就怎樣開頭,除非不能過審。

    中國古典小說名著往往以詩詞、議論開篇,是因為對所敘之事充滿感慨,或者因為話本小說,只不過引起聽眾注意,起到靜場和引發探究的作用。

    如果精心設計,反而涉嫌矯揉造作,而文學最忌諱矯揉造作。

    當然,這是我孤陋寡聞的主觀臆斷,高爾基說:“開頭好像音樂裡定調一樣,往往要費好長的時間才找到它。”似乎與我意見相反,但請注意,是“找”而不是“做”,小說開頭的好壞,取決於作家一生的閱歷與修養,不是可以臨時精心設計就受歡迎的。

    下面看看我的小說怎樣開頭,請大家多提寶貴意見:

    《享樂主義的機器世界》

    機器是吸水機、水泵,能將一切喜愛她的男子抽乾;又叫甕子鍋,意思是她很大很深很強大。

    她走路強勁然而緩慢,似乎拖不動她性別鮮明、凹凸誇張、豐滿到近於結實的身體,又似乎力求紮實,一步一步砸死。

    【這個女主是個享樂主義的代表並死於享樂主義,寫這篇當然先寫她並下意識強調她的性感與自信。】

    這篇故事情節驚心動魄,但意在表現普通人樸素簡單的道德以反對某些人的冠冕堂皇能言善辯的偽崇高的道德,所以開頭也就很平常。

    《學渣快樂》

    這個開頭比較西化,下筆就是人物的語言行動:

    第一章 最高學歷,初小不畢業

    1

    “張定堅!”

    綠溪三小張定堅同學今天來上學,踏進校門就被班主任陳金碧老師喝住。

    張定堅長得中等偏上個子,微胖,面板白皙,一副滿不在乎的、別人都欠了他的神氣。

    外地口音的陳金碧老師40左右年紀,戴著金邊眼鏡,在張定堅同學看來很有文化很是漂亮,張定堅只服這樣的老師。

    “陳老師,什麼事?”

    張定堅是很能見風使舵的,見老師神色嚴峻,連忙滿臉堆笑,虛心問道。

    “什麼事?生薑和豆豉!”

    和陳老師一道上街的幾個女老師都“噗嗤”笑出聲來。

    陳老師繼續說道:“你科科不及格知道不知道?”

    張定堅心想,快放假了這幾天還挨一頓,真倒黴,他從來自認為有舌戰群儒之才,雖然陳老師是老師,他也不服這個輸。他面帶慍色,朗聲說道:“陳老師,我語文有進步。”

    語文是陳老師教,當然張定堅不敢作怪,還比較勤奮,所以勉強考了個差一分及格。

    “你下期再這樣,自己考慮降班!”陳老師不接他的茬,嚴重警告道。

    張定堅腦袋“嗡”的一聲,自己平生熱愛名譽,眼看要栽在學習上面。

    2

    有本班同學聞訊,早已趕了過來,聽了個明明白白。

    張定堅為了挽回面子,故作輕鬆,滿不在乎,右手上揚,口裡嚷道:“老師教我‘學而’,我教老師爬桌兒;老師教我‘人之初’,我教老師騎老母豬!”

    同學們照例被他的憨態可掬逗笑了。

    進了教室,他想,與其栽在不及格上,讓他們來降我的班,丟人現眼,不如我調他一個皮,自己把自己開除!

    別看他小小年紀,晚上在茶館聽評書聽久了,也懂個先發制人——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導演與公交車》

    不可否認,建築社集中了被學校淘汰的精英。

    那時候他們大都反邏輯,反知識,長於形象思維和幽默搞笑。

    他們生逢其時,那時候一度停止生產,集中鬧革命。

    他們比搬運社的人們身體稍弱,文化稍高。搬運社沒有高小生,他們有一個高中生。

    他們被裹挾在時代風暴中打倒一切,砸爛一切,然後一切以自身為標準。

    搞文學的不少,寫詩寫小說,除了魯迅,誰也不認。小說就鼓吹鬥爭,詩歌就天空大地紅旗——事實上那時候只允許那樣寫。

    他們對哲學如對宗教般敬畏,雖然參加過工農兵學哲學小組的人很少,但年輕人的口頭禪都是“我這是哲學,你不懂!”

    能歌的姑娘拼命飆高音,善舞的小夥子竟然脫光了在裝麵粉的大桶裡跳黑人舞——伴奏是男青工們合唱的《亞非拉人民要解放》。

    有一個唱高了興,當晚又喝了酒,就爬到水塔上寫反標。結果被槍決——幸好是“陪打”,並不真正槍決,判個死緩。

    【寫這類小說開頭交代背景是必須的。】

    《十五條船》

    寫到古代題材,不知不覺就和古典小說一樣,用感慨萬端開頭:

    “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人中龍鳳,往往惺惺相惜。

    開篇四句,乃千古第一才女、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先生大作,道盡人間英雄豪情與悲涼。

    多少不肯,為凡人所笑!

    這不肯,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連李清照丈夫,那麼優秀的太學生趙明誠,也做不到,所以這大作居然傷害到趙明誠,是致趙明誠死亡的間接原因!

    當然,這是後話,後文慢慢道來。

    話說當年女詞人,與被罷官的丈夫趙明誠在青州閒居十三年,丈夫被重新啟用後,李清照斷續獨居青州又是七年。在第二十個年頭,金人向青州襲來之時,趙明誠在江寧做太守,李清照將家中金石字畫古籍,裝滿整整一十五條船,倉皇南去,後來這一十五條船,究竟下落如何?

    這一十五條船上的文物古玩,單說其中古人法帖,就已價值連城,其中一件《趙氏神妙帖》戰亂前就值20萬銀子。這還只是各朝墨寶,那些夏商周的碑版碣石,那些周朝的青銅器皿,那些歷朝歷代的陶瓷的炊具、餐飲具、祭器呢?還有那些歷朝歷代古書典籍呢?更不用說了!

    李清照這十五條船上的文物,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那些重複的、沒有銘刻文字的,沒有署名蓋印的……,一再被選撿剔除,在青州老家,那些挑剩下的文物古籍還裝滿了十幾間屋子。

    為什麼十五條船和十幾間屋子的文物古籍最後都如同水銀瀉地一般消失?

    《李五妹》

    現在外出打工的農民,大多數在修房、修路,有人被事故奪去生命,有人被弄得終生殘疾。我鄉下親戚的村裡就有一個五十來歲的男人,下肢不知是癱瘓還是怎樣,只能藉助輪椅和柺杖行走。

    這種人目光都會與常人不同。這個被人們叫做“李五妹”的男人黃黑長方的臉,眼睛不大,眼珠卻很大,顏色是黑中帶灰,目光夾雜著委屈與兇狠,當他特意強調兇狠的時候,會讓人害怕。

    在平坦堅硬的“村村通”水泥公路上,在小有坡度的地方,他會不計後果,放縱他的輪椅向低處滑下去,能滑多塊滑多快,能滑多遠滑多遠。

    【這個綽號“李五妹”的主人公,實際上是個兇惡的男子,農村從未出現過的以生命冒險“騙保”的新人,所以我下筆就想到人物原型的兇惡粗野,殘疾了還行動肆無忌憚不顧安危,可見他的拜金主義其來有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工作中有遇到過那種心情不穩定容易情緒化高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