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合理診療
-
2 # 使用者熱愛歷史
如何確中藥理論知識和臨床經驗,必須經過認識,和臨床史用的驗證,才能確定它的藥用價直,雖然說前人有歷史文化理論知識點,最好是經過自己臨床驗證確定。最好是找經驗豐富的老中醫指導下史用確定。
-
3 # 34213401247
確定中藥的藥性!古人積累了很多經驗!但中醫藥確定藥性一般是原於自然,還原於自然。例:水裡生存的生物,一般屬涼性。曰:鴨蛋涼於雞蛋。藕涼於紅薯。火熱制的,油條,麻辣串,炒豆。性夠熱。同理,中藥也是如此。寒性藥!出身近水近寒!熱性藥!出身近燥近溫!
-
4 # 崔宸打烊682
下午好!
中草藥的藥性是根據人體吸收後釋放熱量的程度定為熱性或溫性,吸收熱量的程度定為寒性或涼性,既不釋放也不吸收熱量的定為平性。至於藥效,可以怎麼說,像神農孫思邈李時珍等都是這樣評定的。
-
5 # 四維生命
中藥的藥性要表述清楚起碼要成本書的篇幅才略可表達部分。
古人對性味歸經的歸類表述比較粗糙,很多源於觀察而非測量,所以一般燥熱和涼性中藥的判斷比較容易和準確,但對溫平寒,特別是微溫,平,微寒的論斷就會出現偏差。
其實寒熱的定義就不是現代科技指標體系中的指標,它們不是透過工具測量的結果。
中藥裡的寒熱性指標應該是個邏輯推導的引數指標,它們和氣血等概念一樣,根本就不是科學定義的字面含義。
-
6 # 中醫博士陳雷
藥性主要包括四氣五味。
古人對中藥藥性確定主要是口嘗、鼻聞,在這個基礎也參照藥物的作用,比如有收斂作用的定義為酸味,等等。
-
7 # 遠見卓識清風j
古醫既是郎中又是藥師,沒有一個郎中不懂採藥,製藥的,一個郎中首先要到山上去辨藥,採藥回家後要根據不同類別進行炮製,研粉,制膏,制丸或散劑,發現新藥都要先品嚐試用,瞭解其藥性,記入書中,後人經過反覆驗證,才可記入藥書,記得小時候爺爺帶我上山採藥,看見路邊一條受傷的野狗在吃樹葉,我非常奇怪的問爺爺,狗為什麼吃樹葉?爺爺說,那是一種治療跌打損傷的中藥,隨後爺爺用刀把手指切破,扯一把葉子放入口中咬碎敷貼於傷口,爺爺說;藥不自嘗,怎能治病?當即就止住了血,第二天傷口就癒合了,這就是古醫們瞭解藥性的方法,如今的中醫都是紙上談兵,翻來覆去淡中醫,噴中醫,為什麼許多民間中醫雖然沒有上大學,沒有職稱,甚至連行醫資格證都沒有,但他們的醫術很高呢?因為他們遵循了師訓,按照古醫的路子走下來的,傳承了中醫的精髄,所以中藥的性味不是檢測出來的,也不是化驗出來,更不喊出來的,它是無數的中醫們品嚐總結出來的。
回覆列表
主要是這種植物的性味,例如辛味,然後可以推測出其氣溫,具有發散解表或者溫裡的作用,至於有毒沒毒,只有看吃了以後的反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