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等花開spark
-
2 # 溫毅陽
中國古代有兩種繼承方式,一種是父死子繼,另一種是兄終弟及,前者在中原漢族裡比較普及,而後者常見於四夷之地的少數民族,趙光義顯然是以兄終弟及這種方式繼承了大宋皇位,有人說是“金匱之盟”,也有人說是“斧聲燭影”,真相恐怕只有趙氏兄弟自己才知道,至於哥倆誰當皇帝更好一點兒,只能套用一句俗語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從本質上講,兩人屬於文武之間的區別,趙匡胤是行伍出身,具備將軍性格,而小他十三歲的弟弟趙光義不知兵,既便曾經跟著父兄在行伍裡混過,充其量不過是個幕僚謀士,論行軍打仗,排兵佈陣,自然與其兄不可同日而語,這也是他當皇帝之後在對外戰事上無所建樹的重要原因,如果換了趙匡胤可能就不一樣了。
但從“馬上打天下不能馬上治天下”的角度考量,顯然趙光義比趙匡胤更懂得如何治理國家,他大力推導的科舉取士制度,可以說奠定了兩宋三百年的基業,總之歷史無法重演,彼此是半斤八兩,各有千秋吧。
-
3 # 嵇康大大
並不見得,畢竟趙光義繼位之後各方面幹得還是很不錯的,到了宋仁宗一代,宋朝文治鼎盛,社會發展繁榮,體現了統治者的水平。假如趙匡胤真的將皇位傳給了兒子,那麼趙光義肯定是不甘屈居人下的,造反是肯定的事。
可以參見花蕊夫人之死,可見趙光義當時爭當儲君的行動是公開化的,而且毫不避諱趙匡胤的情緒,因此趙光義是不可能看著皇位落入侄子手中的。
-
4 # 史海探密
趙光義繼位,保證了朝局的穩定,即位後又開疆擴土,北征收復燕雲,也算得上勵精圖治,同時,求賢納土,為國家選拔人才,大力加強文化建設。即使趙胤兒子即位,也難以超越他作出的功績,所以我認為趙光義繼位較好。
一、趙光義保證了皇位的平穩過渡。且不論趙光義繼承皇位的正義性,從即成的事實來看,皇位接繼平穩,沒有造成朝局動盪,而縱觀歷史,有多少帝王朝堂,正是在皇位接替的當口,兵戎相見,血流成河,輕則造成國力削減,嚴重的直接導致朝代更替。在取得皇位之後,趙光義利用燭影斧聲、金匱之盟,支撐了他繼位的正義性,讓朝臣、國民在道義上也接受,也為穩定朝局起到關鍵作用。帝王的功績並不以皇位取得的正義性來評判的。不論本來就是正當的繼位,還是利用手段的繼位,保證了朝局的平穩,就是國民之福。
二、趙光義即位後立志統一。太宗專注於治國理政,積極開疆擴土,收復燕雲。繼位後,南有福建的陳洪,吳越國的錢俶,北有北漢。在太平興國二年時,陳洪入朝時太宗將他扣留,至到他獻上漳、泉二州十四縣。太平興國三年,錢俶入朝也被太宗扣留,他獻上吳越國的十三州一軍八十六縣,至此太宗結束了南方的割據局面。北漢雖處於北方一隅,但軍隊卻比較強悍,並且與契丹形成犄角響應態勢。太平興國四年,太宗派兵進攻北漢,正月潘美出兵,二月御駕親征,四月太宗抵達太原城下,北漢皇帝劉繼元投降,太宗又得十州四十一縣,太宗結束了五代分裂局面。
三、積極北征收復燕雲。太平興國四年,太宗在攻滅北漢後,接著出征遼國,意欲收復燕雲十六州。但是由於經過半年的征戰,士兵疲乏,後勤保障供應不濟,太宗在戰略上輕敵,戰術上失策,最終在高梁河兵敗。雍熙三年,經過精心準備,太過再次發起北征,但是由於他運用陣圖親自指揮,不適應當時瞬息萬變的戰爭形勢,三路大軍先後戰敗。雖然戰敗,但充分體現了太宗收復燕雲的雄心,說明他並不是一個圖安逸的享樂皇帝。
四、求賢納士。太宗大開科舉之門,廣納賢才,他認為博學的人是治國的重要依託,即位第一次開科,對這榜進士給予特別的禮遇。太平興國五年進士,被稱為龍虎榜,這一榜有李沆、王旦、寇準、張詠這些北宋第一流的人才。太宗朝的進士提升快,只要中進士就直接授以京官。
五、大興文化。太平興國九年,太宗要求把當時存有的藏書與唐代的《開元四部書目》進行核對,啟用昭文館、史館、集賢院三館來典藏圖書,後來要求新建三館,親自規劃,賜名崇文院。太宗朝修訂了《太平御覽》、《文苑英華》、《太平廣記》,與後來的《冊府元龜》並稱為宋朝四大書。
趙匡胤兩個兒子。太宋太祖暴死後,宋皇后命內待如趙德芳,他卻召來了晉王趙光義,宋皇后見趙光義到了,說“我們母子性命都交給官家了”。可見趙德昭、趙德芳母子有做帝王心,卻沒有做帝王的魄力。沒有進行周密的籌劃部署,也沒有自己的勢力,連內待都不沒有尊從命令,根本難保皇位交接,不會帶來朝局動盪。趙德昭後來自殺,也表明他沒有爭奪王位的強烈願望,更沒有奪取王位的野心,一個只是中規中矩尊從儒家道德的人,無論如何也是難以在明爭暗的朝局中掌握局勢的。
-
5 # 劉樹徵律師
歷史不能憑藉假設來評價,也不能依靠推測來評價,歷史評價只能根據事實來進行。宋太祖的兒子如果繼位,會採取什麼樣的治國理政之策?誰也不知道,恐怕連他自己也無法說清楚。但是,對宋太宗的治國理政,可以進行多角度評論,因為這是歷史事實。首先,宋太宗是宋太祖發動陳橋兵變的重要參與者,“佐太祖定天下。”其次,他繼位後開展的軍事拓邊,多以失敗而告終。第三,他大開科舉制,有力推動了中國社會平民政治的發展,我覺得這應該是宋太宗的一大政治成果。第四,所謂“燭影斧聲”疑案,乃野史而已,不足信也。
回覆列表
宋太宗是有軍功的 是好點。但也不見得更好。我是信有燭光斧影篡位的嫌疑的。因為宋太祖的兒子在他死的時候都成年了。這是完全不符合兄弟父子親近感情的傳位。我感覺宋太宗之所以成功繼位。是因為五代十國太亂了。如果在宋中期。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