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知識小沙漏
-
2 # 歷史吃瓜客
首先,什麼樣的觀點都可能有,這點誰也沒有辦法,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什麼叫戰略眼光呢,我認為除了軍事之外他還要談到政治和經濟。就三國時期而言荀彧的“深根固本、迎奉天子”和諸葛亮的隆中對肯定是標杆。
按照這個標準來說的話,那麼東吳也就是魯肅有過“榻上策”,應該說是具有戰略眼光。另外,陸遜雖然沒有像魯肅他們這樣集中的論述,但是也是著重於內政、經濟方面,所以做過東吳的丞相,他應該也算一個。
剩下週瑜和呂蒙看上去就是純軍事人才了,一味的打打打。其實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周瑜屬於“小心眼”,也就是沒有戰略眼光的意思,說他不知道維護孫劉聯盟。史料記載周瑜寬宏大度,但是也確實不看好孫劉聯盟。蜀漢渴求聯盟,不代表東吳也一樣,所以我不太認可這種觀點。
至於呂蒙,說他沒有戰略眼光應該指的是殺關羽,最後導致夷陵之戰吧。我至今沒有在史料中找出誰給潘璋的命令讓他殺死關羽,也沒有看出孫權或者呂蒙認為潘璋做的不妥。
荊州已經拿下了,不殺關羽就不會招致夷陵之戰嗎?我看不僅不能避免,極有可能來的更快。不然的話,劉備怎麼對待關羽,難道要治他的罪嗎?
如果殺關羽不能證明是呂蒙的責任,也不能證明是不是具有戰略眼光,難不成是壓根就不該奪荊州?
剛才說了,蜀漢相對於東吳更需要孫劉聯盟,因為蜀弱吳強。不能說維護聯盟就是有戰略眼光,反之則沒有,更何況關羽破壞在前。
更關鍵是關羽沒有打敗徐晃,假使他過了這一關,孫權呂蒙就去打合肥了,因為江東才是東吳的核心利益。所以說,奪荊州也是沒有問題的。
結語:因為不知道題主具體說的哪一塊,只能是猜測,也不知道算不算跑題。總而言之,呂蒙相對於荀彧、諸葛亮、魯肅和陸遜,確實算不上戰略家。但也不能說他就沒有戰略眼光,他只是在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罷了。
-
3 # 聽雨藍
這其實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
呂蒙是孫權集團的第三代大都督,為孫權集團奪下了覬覦已久的劉備集團佔據著的荊州三郡,可以說是為孫權集團立下汗馬功勞。
有的人會說孫權集團打荊州破壞了孫劉聯盟,導致劉備對孫權集團刀兵相向,雙方損兵折將,從此不再可能擊敗雄據北方的曹操集。因而攻打荊州的主導者呂蒙似乎為了眼前的利益荊州而放棄了奪天下的長遠目標。這也是許多人認為呂蒙目光短淺的原因。
但是這種觀點是上帝視角的,且過於片面的。
首先,對於三大集團來說都有一個共同點,都希望由自己統一天下,都不希望自己第一個滅亡。為了統一天下,確實應該弱弱結合以弱勝強,也就是孫劉聯盟,合力抗曹。但是在合力抗曹的過程中,孫權集團發現兩個問題:1、抗曹極其艱難,進攻合肥導致孫權被打成“孫十萬”,差點小命都沒了。2、劉備集團抗曹極其順利,原本靠“借地盤”才有立錐之地的劉備集團,現在竟然壓著曹操集團打,而且對孫權集團的態度也越來越惡劣。我們看史書能知道劉備集團這一階段基本只是抗曹攻曹,而由於呂蒙上臺後一直示弱麻痺著關羽和劉備集團,劉備集團甚至對孫權集團缺乏防備。但是對於孫權集團而言卻不是這樣的。劉備集團日益壯大,在孫劉聯軍中,孫權集團由強者已經轉變為弱者。如果劉備集團繼續壯大,孫權集團在聯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將進一步下降。哪天劉備翅膀夠硬了,一不高興,順江而下打孫權,那可比北方的曹操集團想要跨江拿下孫權集團容易的多了。很多人站在上帝視角認為呂蒙攻打荊州是目光短淺,導致了無法攜手劉備集團擊敗曹操集團,也無法奪取天下。但這明顯是片面且不公正的,眼前的坎兒都要邁不過去了,你說你要爬喜馬拉雅?這可能嗎?
其次,孫權集團絕不會僅僅因為覬覦三個郡就貿然偷襲荊州,敢於偷襲荊州必然是做好了長遠的政治和戰略上的打算的。且看孫權集團偷襲了荊州之後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向劉備集團求和。不得不說這個做法是真孫子!但是對於戰爭和政治,沒有卑鄙可言。在襄樊之戰關羽戰敗之前,三大集團已經演化為曹強於劉強於孫,而且劉多次完成了以弱勝強的壯舉。然而關羽戰敗後,局勢再度轉化為曹強於孫強於劉。然而此時孫權集團一面向劉備集團求和,一面做好防禦措施。在夷陵之戰劉備集團戰敗後,劉備不得不同意孫權的求和。因為襄樊之戰前,孫權集團就看清了這一點,失去荊州後,如果劉備集團還想存活,就必須和孫權集團聯手,而如果放任劉備集團繼續壯大,他們卻有可能順江而下拿下江東,與曹操集團二分天下。所以孫權集團偷襲荊州可以說是偷襲得有恃無恐,也是偷襲得勢在必行,他們完全看清了局勢,而這一切的主導正是呂蒙。
再者說,在魯肅在位之時,劉備集團和孫權集團就已經貌合神離。劉備原本佔據荊州六郡,劉備集團拿下益州後,孫權集團就一直對荊州虎視眈眈。為什麼呢?赤壁之戰後的荊州的蛋糕分的不均勻。劉備集團佔了六郡之地,而孫權集團只佔了一郡,然而在孫權集團看來,赤壁之戰的主力軍是我,你劉備趁機搶了我的戰利品。在你弱小時,我需要藉助你來對抗曹操,我可以先把地讓給你,算作借給你。但是你得了益州了,赤壁之戰的蛋糕你該還給我了。可是劉備集團同樣是志在天下,又怎麼可能把到手之地拱手讓人呢?雙方已經多次產生摩擦,就差一點火星子大打出手了。恰巧曹操打漢中幫了孫權集團一把,劉備不得不先割讓三郡給孫權集團,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對抗曹操集團上。而這時不得不說呂蒙目光長遠了,得了三郡後,孫權集團很多人心滿意足了,但是呂蒙很清楚,我們現在趁著劉備應付曹操,拿了劉備三個郡,等劉備跟曹操那邊安定下來,必然是想把荊州奪回去的,我們必須先下手為強。而在魯肅病逝,呂蒙上位後,呂蒙就一直在籌劃此事。表面上對關羽和劉備集團不斷示好,顯得比魯肅在時還要怯弱,讓劉備對孫權集團麻痺大意,而在等到曹劉襄樊之戰且曹操處於下風時,果斷出手,聯合曹操集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白衣渡江拿下荊州,這一謀劃謀劃了五年。
可以說,說呂蒙沒有戰略眼光,目光短淺的人,是完全的站在上帝視角,認為孫劉就應該聯合抗曹,這才是取勝之道。然而可以說他們才是真正的目光短淺。勝利之道首先在於生存,若不能生存,何談勝利?單方面的站在上帝視角,把孫劉當作鐵盟,攜手共進一定贏,這是極其愚蠢的。孫權可能背叛劉備,劉備也可能背叛孫權。呂蒙的戰略規劃對於劉備集團來說極不厚道,但對於孫權集團來說,卻能立於不敗之地,是真正的戰略大師。
-
4 # 蝴蝶涯泉
我覺得說呂蒙沒有戰略陽光,應該是站在他殺了關羽,引發夷陵之戰,破壞了孫劉聯盟。
說到呂蒙大家想到的就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和白衣渡江兩件事情。
呂蒙身為東吳第三代大都督,深受孫權器重。周瑜魯肅都對呂蒙大加讚賞。
說呂蒙沒有戰略陽光的人應該是因為呂蒙白衣渡江,奇襲荊州,大敗關羽,最終殺了關羽,引發劉備大怒,發動夷陵之戰,導致孫劉聯盟破裂。
呂蒙是孫權的臣子,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他肯定要為孫權及江東大業考慮。劉備巧借荊州,又不失歸還,還拍大將關羽鎮守。荊襄九郡,地理位置重要,人才濟濟,為兵家必爭之地。關羽守在荊州就像一把利劍懸在東吳的頭頂。呂蒙當然要想辦法收腹荊州。
至於殺關羽。關羽為當世虎將,少了關羽,能大大減弱劉備的威脅。
孫劉聯盟本來就是因為有曹操這個共同的敵人才結盟的。在劉備取了益州聲勢壯大,實力增強後,劉備肯定要北上或者東征,與其被動挨打,還不如主動出擊。
呂蒙不是沒有戰略眼光,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
-
5 # 只是來看看
呂蒙確實沒有戰略眼光,只會欺軟怕硬,背後捅刀子。
在關羽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的時候,曹操一度想要遷都避其鋒芒。結果這時候司馬懿建議曹操給孫權寫信,讓他背後捅關羽一刀,不得不說司馬懿這個計策真的毒辣。
正好趕上這時候東吳最具有戰略眼光的大都督魯肅病逝,呂蒙接手。呂蒙一邊詐病給關羽寫了一封信,讓關羽放鬆警惕把荊州內的兵都帶去前線攻打樊城,另一邊呂蒙白衣渡江背後突襲荊州,結果關羽兩面被夾擊大敗而逃,最後被抓而死。
我的觀點是,關羽威震華夏之後,孫權和呂蒙不接受曹操的挑撥離間,還是遵守孫劉聯盟,寫信一封給在成都的劉備,與劉備示好,讓劉備從漢中出兵攻打關中直取長安,關羽兵出荊州攻打樊城和襄陽來威脅宛洛之地,然後呂蒙帥兵攻打合肥然後進取徐州等地,成功率很高,而且容錯率也很高。
而且別忘了這時候,曹操已經步入晚年,早已沒有年輕時候的心氣和精力,曹操只是看到關羽擒于禁斬龐德之後就要遷都,曹操這麼慫的情況在他這一生中很少見。如果三路夾擊曹魏的話,我想一定會成功。
而且還有一點,呂蒙就算你拿了荊州之後,不應該趕盡殺絕,關羽,關平,周倉王累等人應該放其回成都,結果你趕盡殺絕,孫劉交惡,最後收益的還是曹魏。呂蒙敗盟,欺軟怕硬,打的話不敢北伐打張八百張遼,只會背後捅自己盟友,實在不算一代名將
回覆列表
呂蒙勇而有謀斷,識軍計,譎郝普,禽關羽,最其妙者。初雖輕果妄殺,終於克己,有國士之量,豈徒武將而已乎!(《三國志·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第九》)
這個評價還低嗎?你說姜維沒人往低了評價,那看看他原來的主簿的評價
姜維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眾黷旅,明斷不周,終致隕斃。(《三國志·蜀書·蔣琬費禕姜維傳第十四》)
倒是題主提到這兩件事可以多說兩句。呂蒙的問題是個熱點,知乎上到處都是討論。荊州後來的一系列糾紛起源是曹操南進速度太快,劉備與周瑜合軍作戰導致雙方都有主張荊州的藉口。劉備與孫權的正式結盟發生在建安十九年,劉備取得益州後孫權要求獲得荊州,劉備則打算先取涼州,孫權感到很憤怒。之後呂蒙奪取三郡,劉備親自率軍準備交戰,因為曹操突然攻破漢中雙方只好罷兵,以湘水劃界結盟。可以說雙方都不滿意這個結果,只是面對曹操的威脅不得不再一次聯合起來,劉備跟孫權都不是什麼善茬,能互相掏心掏肺就見鬼了,曹操的威脅解除後衝突根本無可避免。我在過去的回答裡多次解釋過孫權對荊州和淮南的強烈需求,俗話說「保揚必保荊,守江必守淮」,孫權對淮河流域的需求使他放棄了面子,心甘情願地一次次成為經驗包,為魏國將軍的封爵增邑做出貢獻,可惜結果並不好。荊州雖然是同夥,但只要一有機會,孫權肯定會啃上一口,就比如雙方正式結盟之前的一戰,儘管沒有大打。說回呂蒙,呂蒙對長江流域的地緣關係認識很深刻,對關羽的忌憚也是一貫的,早在魯肅上任不久,雙方就發生了這樣的對話
魯肅代周瑜,當之陸口,過蒙屯下。肅意尚輕蒙,或說肅曰:“呂將軍功名日顯,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顧之。”遂往詣蒙。酒酣,蒙問肅曰:“君受重任,與關羽為鄰,將何計略,以備不虞?”肅造次應曰:“臨時施宜。”蒙曰:“今東西雖為一家,而關羽實熊虎也,計安可不豫定?”因為肅畫五策。肅於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呂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於此也。”遂拜蒙母,結友而別。(《三國志·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第九》)
這個故事很著名,為後世貢獻了好幾個成語。這裡就說明了呂蒙對關羽的不信任,還有
初,魯肅等以為曹公尚存,禍難始構,宜相輔協,與之同仇,不可失也,蒙乃密陳計策曰:“(今)徵虜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蔣欽將遊兵萬人,循江上下,應敵所在,蒙為國家前據襄陽,如此,何憂於操,何賴於羽?且羽君臣,矜其詐力,所在反覆,不可以腹心待也。今羽所以未便東向者,以至尊聖明,蒙等尚存也。今不於強壯時圖之,一旦僵仆,欲復陳力,其可得邪?”權深納其策,又聊復與論取徐州意,蒙對曰:“今操遠在河北,新破諸袁,撫集幽、冀,未暇東顧。徐土守兵,聞不足言,往自可克。然地勢陸通,驍騎所騁,至尊今日得徐州,操後旬必來爭,雖以七八萬人守之,猶當懷憂。不如取羽,全據長江,形勢益張。”權尤以此言為當。(《三國志·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第九》)
這一段更說明呂蒙早已認識到淮河與荊州的重要性,以及用兵的難度差異。當然這段話作為規劃,可以適當吹吹牛,真做起來憑孫權的軍隊有不少難度,比如襄陽始終都無法攻破。這段對話的發生時間我無法推斷,因為曹操取了冀州後治所始終在河北,不過魯肅肯定還在世。這段對話應該發生在孫權大敗逍遙津之前,否則呂蒙對攻取徐州的難度該有另外的估計。呂蒙對徐州判斷是易攻難守,對通常的軍隊來說,這個判斷還是很準確的,東漢末年徐州被迅速攻破的戰例不少,恐怕他唯一沒有算準的是孫權親自領兵的能力差成這樣,當然他對張遼李典樂進的戰鬥力也可能估計不足。但既然連攻都攻不下,就更別提守住了,這是先爭奪荊州的決策思路。另外這段有個細節,呂蒙年紀輕輕的居然說關羽不向東進攻是因為「蒙等尚存」,難道他覺得自己活不過關羽這個老頭?我猜那段時間呂蒙身體狀況已經不好,於是後來假裝休病假都沒有引起關羽的什麼懷疑,而他堅持對關羽方向的作戰可能有考慮後事的因素,怕自己走在關羽之前後輩將領擋不住他。
建安二十四年襲取江陵的行動,有曹操與孫權聯合的因素,司馬懿和蔣濟對曹操說的話可能有安慰的成分。孫權未必害怕劉備政權的壯大,即使關羽威震華夏,劉備也沒大過自己——但是曹操有意講和、襄陽樊城防線危急、以及曹操主力軍團在西部集中這三個因素使孫權判斷北方的威脅已解除或至少暫時解除,可以放心對關羽動手了——現在回憶一下前面,上一次的正式結盟發生在五年前,背景是曹操突然攻破漢中,正處於軍事衝突中的雙方面對的北方威脅急劇上升,只好罷兵議和。現在北方的威脅沒了,這個聯盟自然而然地破產了。至於這個襲取的過程,不用多說了吧,呂蒙軍事生涯的頂點,關羽還沒來得急回來打上一仗軍隊就沒了;這一戰之後劉備被堵在三峽裡無法出來,孫權終於拿到比較完整的長江防線,不過無法掐住漢水,總感覺缺了點什麼。現在吳對魏多了一路防線,既增加了任務同時也多了一些機會,看你要往哪方面想了——從進攻的角度看,有兩路可以出擊的情況下對對手多了牽制,使對方無法貿然投放主力,有更多的機會,當然孫權政權本身的體制問題決定了它沒辦法積極進攻;從防守的角度,國力強大後更容易成為北方的重點攻擊物件,淮南地區確實成為了主要戰場,不過兩路防禦雖然任務量有所增加,但藉助長江的水路兩路有更多的機會互相策應,讓攻擊方也很頭疼。太和二年司馬懿曾經有過一個水陸並進的攻吳建議,從荊襄與淮南兩路同時發動進攻,當然曹休給搞砸了,次年孫權當了皇帝;如果荊州不在自己手裡,孫權如何敢相信荊州軍團在自己危急的時候能既積極又有效地配合?配合之後對方增援的軍團坐地起價攆不走了又怎麼辦?
姜維也是個經常被討論到的人,爭議也很大。他這邊的形勢倒沒有之前三分的荊州那麼複雜,出三峽打東吳肯定行不通,戰鬥就只能是對付北方。姜維的思路和諸葛亮差不多,打擊的是魏國國土最狹窄的部分。諸葛亮三次大規模的北伐都有斷絕隴道的意思,如果成功就可以封閉渭河平原與隴西的聯絡,從而全取隴西並與羌胡建立聯絡,獲得戰馬來源,進而蠶食關中以求發展。姜維的出兵方向都比較偏西,看起來思路與諸葛亮差不多,如果能發揮好這個思路是沒問題的。關鍵是他朝上政治和治理地方都沒諸葛亮那兩下子,沒有辦法充分發揮出國力,這事就不好辦,為了達到相同的效果,需要進行更廣泛的動員,人民負擔會加重。費禕在世時候對姜維進行了節制,理由是
漢晉春秋曰:費禕謂維曰:“吾等不如丞相亦已遠矣;丞相猶不能定中夏,況吾等乎!且不如保國治民,敬守社稷,如其功業,以俟能者,無以為希冀徼倖而決成敗於一舉。若不如志,悔之無及。”(《三國志·蜀書·蔣琬費禕姜維傳第十四》)
這裡費禕還是比較清醒的。另一方面姜維比諸葛亮毛躁,戰爭既有大勝又有大敗,有那麼一些漢末前三國時期英雄的風範。但他的國家經不起敗仗,同樣規模的失敗和勝利,失敗帶來的損失遠比勝利帶來的收穫要大,恐怕這也是姜維曾經的主簿不太待見他的原因,給個粗有文武的評價。姜維個人的忠誠、勤奮還有能力稍微掩蓋了他的這一點缺陷——其實換個環境比如像魏國那樣國力強盛的地方,這些都算不得什麼缺陷——但是在蜀漢執政就必須十分小心,要熟悉國內環境和國際形勢,一個不慎國家就滅亡了。最後補充點,不用把這些軍人想得那麼齷齪,能成為職業軍人對戰爭有愛好很正常,打仗可以有兵權不代表不打仗就會失去權力或者失去信任,蔣琬費禕很少打仗,他們失去權力了麼?魯肅也很少打仗,他失去孫權的信任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