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行遠健身
-
2 # 大囚自重健身
可以,但需要符合某些特定情況才會發生!同時發生增肌和減脂的情況,往往出現在體脂較高的初學者身上。
增肌和減脂一般不會發生在訓練基礎較好的訓練者身上,因為它們在飲食方面是相反的,減脂需要減少熱量攝入控制飲食,而增肌必須要確保熱量的充盈,特別是蛋白質的補充。所以如果你是一個已經訓練很久的人,就不要去想增肌減脂同時進行了,因為它很難實現,而且效果不高。不如先專心的去增肌,再刷脂更好一些。
根據題主所描述的情況,我覺得是可以滿足增肌和減脂的。因為題主從來沒有做過力量訓練,所以透過力量訓練是可以實現增肌的,即使是在控制飲食的情況下。而且力量訓練消耗熱量,提高基礎代謝,對於減脂來說是很有幫助的。
題主有一對啞鈴可以用它來鍛鍊手臂,例如二頭彎舉鍛鍊肱二頭肌,手臂推舉鍛鍊肩部三角肌,頸後肘屈伸鍛鍊肱三頭肌等等。我還建議題主進行深蹲,平板支撐,上斜俯臥撐等動作來鍛鍊肌肉力量並減少脂肪。同時,跑步等有氧運動也不要完全丟下,每週進行兩到三次的訓練,對於減脂會更有幫助。
-
3 # 尚形健身
以目前主流的健身理論來說,這是很難同時進行的。
第一:增肌和減脂的飲食不同
“三分練,七分吃”這句話一直是健身界的名言。也意味著,不同的飲食方法,對於呈現出的效果,也是不一樣的。
減脂的理論,就是讓我們的“攝入<支出”。簡單舉個例子,如果今天你攝入的1500大卡的熱量,設定基礎代謝值為1000,那麼還會剩餘500大卡的熱量需要消耗。在完成訓練後,消耗累積700大卡的熱量。那麼多出的200大卡,相應的需要從我們的身體脂肪分解中扣除,從而達到減肥的效果。
可以看出,在減脂期間,我們需要嚴格控制(也就是降低)我們攝入的熱量。從而在運動中,引發脂肪的分解,為我們的身體進行功能。
但是增肌的飲食,和減脂是相反的。
首先,肌肉是人體代價昂貴的組織。肌肉耗能大,需要的營養支援也大。要增肌,糖分,水分,蛋白質,睡眠等一樣不能少。要增肌的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是熱量攝入大於消耗。
所以對於您的問題,可以從增肌和減脂中選擇方向,進行訓練。
如果您的皮脂率高於正常水平(25%~28%,但是如果想要腹肌明顯,需要到20%),建議以有氧運動為主,無氧運動輔助。在減脂的同時,對於目標肌肉進行刺激和啟用。雖然達不到增肌的效果,但是可以保持我們肌肉的力量和質量。在後期進行增肌訓練時,更加容易適應肌肉的訓練,也更加容易找到感覺。
如果您的皮脂已經處於正常的範圍,那麼建議以無氧運動為主,有氧可以選擇性做。針對身體的大肌肉群進行力量訓練,學習標準的健身動作。即可以保證效果,也可以減少受傷的機率。並且肌肉含量的增加,會提高基礎代謝率,從而達到一定量的減肥效果(肌肉做功會消耗能量)。
回覆列表
我看過美國一位專門研究蛋白質和肌肉健康方面的專家的文章,作者斯圖爾特—菲利普斯,文章的結論是在減脂的同時,可以實現增肌。這個結論與我,或者說與大多數人的傳統認識截然相反,普遍認為只有在新手期,也就是新手 剛開始鍛鍊的2-4個月,通常3個月左右才能既減脂,又能增肌,之後只選擇增肌,或者減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文章的大概內容是40名體重超重,且都有運動經歷的年輕男性作為受試者,進行一項為期4周的試驗。試驗的目的是在持續創造熱量差的情況下,透過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和力量訓練,是否能夠在達到在減脂的同時,實現增肌的目的。
受試者分成兩組,兩組受試者總攝入熱量相當,兩組人攝入總熱量都比需要的總熱量低40%,低蛋白飲食組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入1.2克蛋白質,高蛋白飲食組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入2.4克蛋白質,兩組受試者蛋白質攝入量的差異主要體現在訓練後,高蛋白組訓練後服用50克乳清蛋白。兩組受試者每週進行6天高強度訓練,包括2天全身大重量複合訓練,2天高強度間歇性訓練(hiit),1天有氧運動(20分鐘以上有氧騎行),1天自重訓練,兩組受試者每天步行至少1萬步。
飲食中,碳水熱量佔總攝入熱量的50%,這是一箇中高碳水的飲食結構,目的是讓受試者在6天的高強度訓練中有攝入足夠的碳水,保證足夠的體力,並且避免碳水不足,導致肌肉分解、流失。就碳水攝入量來說,更接近日常普通飲食。
4周以後,兩組受試者對比結果人如下:兩組受試者體重均有所減輕,平均減重3.5公斤。
低蛋白組的瘦體重沒有變化,高蛋白組的瘦體重平均增加1.2公斤。也就是說高蛋白組的受試者在平均減重3.5公斤的情況下,肌肉增加了1.2公斤,實際減掉的脂肪大約是4.8公斤,低蛋白組的瘦體重沒有減少,肌肉沒有流失,減去的體重3.5公斤,基本都是脂肪。這一結論顛覆了過去增肌時不能減脂,減脂時不能增肌的傳統認知。
在有40%熱量差的情況下,透過增加蛋白質的攝入和科學、合理的訓練,在減脂的同時,達到了增肌或保留肌肉的目的。
在有熱量差的情況下,增肌的效率肯定不如有熱量盈餘的狀態,但是針對那些以減脂為主要鍛鍊目的,同時想不流失肌肉的鍛鍊者,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飲食和訓練的選擇。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沒有太多的鍛鍊經驗,體力和毅力無法支撐4周的高強度訓練,更不可能嚴格的控制飲食和保證運動強度。這個對比實驗,只能針對特定人群,而且受試者數量較少,要想進一步證實這一結論,還需要更多的不同受試者。
對於有鍛鍊經驗,想減脂,並且想保留肌肉的人來說,這是個不錯的方法,值得一試。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減脂期間,熱量缺口在20%左右,最好在10%-20%之間,是最適合的熱量缺口;增肌期間,在熱量盈餘的情況下,增肌更有效。這一點是比較傳統,也是最適合大多數人的控制熱量的方法。
運動上,大多數人缺乏運動經驗,無法保證高強度鍛鍊,不管是器械鍛鍊、hiit、有氧運動,還是自重訓練,都是如此。即使購買私教課,也很難遇到特別專業的教練,而且專業教練的課時費也特別貴,可不是普通教練一小時幾百元的水平,而且總課時也會很多,不是一兩萬就能達到目的的事。不信的話,可以搜尋一下張家輝健身9個月花費多少錢,他吃的什麼,每天鍛鍊多久,有多少人能夠做得到。
據說張家輝花費30-40萬健身
我認為在有較大熱量缺口的情況下,使用高蛋白飲食飲食和高強度相配合的減脂、增肌的方法,並不適合大多數人,同時也存在一定風險。
對大多數人來說,還得是按照傳統方法進行鍛鍊,增肌和減脂還得是分開進行。相對來說更容易實現目標,而且比更加健康。
合理飲食,正確、適當的運動,早睡早起,形成這三種良好的生活習慣,至關重要。疫情就要結束了,有多少人胖了,有多少人放棄了運動,那麼,準備健身吧。擁有一個好身體,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