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唯然讀書

    唐朝的羅隱,懷才不遇,卻寫出很多膾炙人口的詩句

    《蜂》:“不分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自遣》:“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詩句是不是格外熟悉,但是羅隱這個名字你還記得嗎

  • 2 # 代表吃瓜群眾消滅你

    有請一號練習生 崔護

    崔護整了整官帽:“諸位,在下乃大唐偶像練習生,特長是唱跳。”

    一號練習生代表作《題都城南莊》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此首《題都城南莊》後兩句,“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千年以來膾炙人口,流傳甚廣。

    關於此詩還有一個小故事。

    博陵崔護,資質甚美,而孤潔寡合,舉進士第。清明日,獨遊都城南,得居人莊。一畝之宮,花木叢草,寂若無人。扣門久之,有女子自門隙窺之,問曰:"誰耶?"護以姓字對,曰:"尋春獨行,酒渴求飲。"女入,以杯水至。開門,設床命坐。獨倚小桃斜柯佇立,而意屬殊厚,妖姿媚態,綽有餘妍。崔以言挑之,不對,彼此目注者久之。崔辭去,送至門,如不勝情而入。崔亦睠盻而歸,爾後絕不復至。及來歲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徑往尋之。門院如故,而已扃鎖之。崔因題詩於左扉曰:"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後數日,偶至都城南,復往尋之。聞其中有哭聲,扣門問之。有老父出曰:"君非崔護耶?"曰:"是也。"又哭曰:"君殺吾女!"崔驚怛,莫知所答。父曰:"吾女笄年知書,未適人。自去歲已來,常恍惚若有所失。比日與之出,及歸,見在左扉有字。讀之,入門而病,遂絕食數日而死。吾老矣,惟此一女,所以不嫁者,將求君子,以託吾身。今不幸而殞,得非君殺之耶?"又持崔大哭。崔亦感慟,請入哭之,尚儼然在床。崔舉其首枕其股,哭而祝曰:"某在斯!"須臾開目。半日復活,老父大喜,遂以女歸之。

    野史趣聞,聊作談資。

    下面有請二號練習生 張繼

    張繼呵了呵手,“蘇州的夜,微涼,寫詩之前我喜歡打球熱身。”

    二號練習生代表作《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天寶十四年,爆發安史之亂,玄宗倉皇奔蜀。文士為避禍紛紛逃至江南,漂泊於蘇州的張繼,一日泊舟蘇州城外,輾轉難眠之時,作下此詩。

    事實上對於這首詩的品論大多糾結於夜半有沒有鐘聲。

    六一居士《詩話》謂:“句則佳矣,奈半夜非鳴鐘時。”然餘昔官姑蘇,每三鼓盡,四鼓初,即諸寺鐘皆鳴,想自唐時已然也。後觀於鵠詩云:“定知別後家中伴,遙聽緱山半夜鍾。”白樂天雲:“新秋松影下,半夜鐘聲後。”溫庭筠雲:“悠然旅榜頻回首,無復松窗半夜鍾。”則前人言之,不獨張繼也。

    這首詩有多火呢,它在當時傳到日本,婦孺皆知。但張繼這個人在詩壇也就匆忙潦草揮了一筆,此後再無大的建樹。

    三號練習生已經急不可耐,只見她步搖金蓮,釵斜玉鳳,嫋嫋婷婷,款款走來。

    三號練習生 無名氏

    代表作《金縷衣》

    勸君莫惜金縷衣,

    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

    莫待無花空折枝。

    此詩作者已不可考,有的選本認為乃杜秋娘所作。

    其含意通俗易懂,勸人珍惜光陰。這原是一種每個人都懂的道理。此詩開頭兩句重複句式讀起來更具衝擊,勸勉之言深刻於心。全詩每一句似乎都在反覆強調“莫負好時光”,而每句又都有些微妙變化,重複而不囉唆,迴環不快不慢,形成優美的輕盈旋律。

    後兩句也可做別的解釋:該追求女生時應果斷下手,莫待名花有主,佳人不在,才去後悔惘然。

  • 3 # 鋒言鋒語A

    王灣,說到這個名字,可能大部分人都會覺得很陌生。但提到他的經典之作《次北固山下》大家可能就有些印象了。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王灣,生卒年不詳,字號不詳,只能憑這首詩來推測他是洛陽人。人雖然不出名,但是這首詩卻一直流傳了下來,並且一直是初中語文課本里的篇目,可見其影響力。

    這首詩非常值得品味。

    首聯點題,交代位置,“客路”寫出自己旅居在外,要走的路還在青山之外,此時在水上行舟,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頷聯寫景,寫出了冰雪消融後,江面的美景,潮平顯得兩岸更加寬闊,“風正”這是和風也是順風,才使得帆能高高懸起。作者視野開闊,以小景寫大景。

    頸聯歷來是膾炙人口的名句,既寫景又蘊含哲理。太陽在夜將盡未盡之時生了出來,江上春早,舊年未結束,新春的氣息已經來到。蘊含了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的哲理,也展現了作者積極樂觀的心態。

    尾聯借用典故“雁足傳書”來表達對家長的思念之情,既和首聯照應,又抒發了遊子孤寂念家的情感。

    這樣的經典之作,每次品讀,總會想王灣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他不像李杜那樣輪廓清晰,卻不失是一位偉大的值得稱頌的詩人。

  • 4 # 浩哥向前衝

    唐朝“大曆才子”詩人錢起: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說起詩人錢起,可能不為人熟知,但提起“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這兩句詩,在唐朝大曆年間可謂流行金句。這裡我們不得不來說一說唐朝“大曆十大才子”之一,也是被譽為“大曆十才子之冠”的詩人錢起。錢起(722?—780年),字仲文,漢族,吳興(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詩人。大齡練習生,數次赴試落第,直到天寶十載(751年 ),也就是錢起29歲左右,成功出道,紅遍長安。那麼問題來了,錢起不會唱跳、RAP、打籃球,他怎麼紅的呢?

    天寶十載(751年 ),懷著緊張的心情(我猜的),錢起參加了由禮部主持的進士考試,叫做“省試”,也叫“會試”。考題是“湘靈鼓瑟”摘自《楚辭·遠遊》,其中包含著一個美麗的傳說—— 舜帝死後葬在蒼梧山,其妃子因哀傷而投湘水自盡,變成了湘水女神;她常常在江邊鼓瑟,用瑟音表達自己的哀思。

    錢起是這麼寫的:

    省試湘靈鼓瑟

    善鼓雲和瑟,嘗聞帝子靈。

    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

    苦調悽金石,清音入杳冥。

    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

    流水傳湘浦,悲風過洞庭。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這詩前面寫的意思也就是湘水女神—湘靈彈奏瑟,樂聲引來了河神馮夷,可惜他聽不懂這曲兒,倒是路過湘水的旅人們,聽懂了其中的哀怨,悲從中來。這瑟聲很厲害,哀婉悲苦,它能使堅硬的金石為之悽楚;瑟聲清亢響亮,它可以響遏行雲,傳到那窮高極遠的蒼穹中去!瑟聲傳到蒼梧之野,感動了寄身山間的舜帝之靈,他讓山上的白芷吐出芬芳,與瑟聲交相應和,瀰漫在廣袤的空間,使天地為之悲苦,草木為之動情。湘靈彈奏的樂曲同舜帝策動的芳香在湘水之源交織匯合,形成一股強勁的悲風,順著流水,刮過八百里洞庭湖。

    這前面都是詩人的想象,也不見得多優美、高超,接著詩到了結尾,也就是高潮,他來了,“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突然轉折,從虛無縹緲的幻想世界,一下子掉落凡間,結尾不言志,不表情,只以景結情來結尾,意境悠遠,景中含情,讓人遐想聯翩,回味無窮。

    這首應試詩,得到了主考官李暐的讚賞,認為「有如神助」。錢起這大齡練習生,憑藉這首詩考中了進士,並且一舉成名。這首詩在當時影響頗大,後來甚至被一些人當作詩歌遣詞、煉句的範例。錢起因此聲名大振,他的五言詩尤其被人稱道,在當時和郎士元齊名,並稱“錢郎”。

    當然錢起也寫了別的詩,但遠不及這首《湘靈鼓瑟》有名。這詩火過,詩人也火過,但是如今的人可能知道這個名句“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但是不一定知道錢起。這也是某種程度上的詩火人不火吧。

  • 5 # 瘋魔小嬌

    想了半天都沒有想到詩火人不火的

    既然詩火了,人必火啊

    但是這個問題讓我聯想到了一位

    人火詩不火的:

    乾隆皇帝一生做了四萬多首詩,相當於兩千多名唐朝詩人的總量,讓人歎為觀止。

  • 6 # 浪子邪

    小邪來回答。

    中華詩詞浩如煙海,有很多詩詞膾炙人口,但作者卻不為人熟知。

    一、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被譽為“孤篇蓋全唐”,倍受推崇,收入學校教材,但作者張若虛,我們真的瞭解他嗎?

    我們甚至不知道他的生卒年,不知道他還有沒有其他詩作。只《舊唐書·賀知章傳》提到於中宗神龍(705~707)年間與賀知章、賀朝、萬齊融、邢巨、包融等俱以文詞俊秀馳名於京都。《全唐詩》說他與賀知章、張旭、包融號“吳中四士”。

    具體有哪些軼事呢,卻是無人知道。詩作與個人的名聲顯然不匹配,故排練習生第一位。

    二、崔護《題都城南莊》

    這首詩家喻戶曉,“人面桃花”從此成為美女專屬。

    崔護(772年—846年),字殷功,博陵(今河北定州)人,生平事蹟不詳,《全唐詩》存詩六首,俱為佳作。

    據說那位“人面桃花”名叫絳娘,最終與他喜結連理,也算是因詩結緣,功德圓滿。

    三、曹松《己亥歲二首》

    “一將功成萬骨枯”,這句詩大家應該耳熟能詳。

    作者曹松,晚唐詩人,生卒年不詳,直到七十多歲才考中進士,比范進還慘。不過他詩名不錯,時人認為他的詩與賈島風格相近,《全唐詩》錄其詩一百餘首。

    四、張繼《楓橋夜泊》

    “我這張舊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本山大叔讓這首《濤聲依舊》再次大火,而這首歌,就是改編自《楓橋夜泊》。

    《楓橋夜泊》據說也是日本人最喜愛的唐詩。

    張繼,生卒年不詳,字懿孫,湖北襄州(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詩人,生平事蹟不詳。

    出道即巔峰,一首詩留名千載!

    五、劉希夷《代悲白頭翁》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句詩曾被宋代晏殊“借鑑”過,甚至因為這句詩,作者本人也遭遇了不幸。

    據說劉希夷的舅舅是初唐詩人宋之問,人品極差,見外甥得了佳句,就強行索要,欲佔為己有。被拒絕後,竟謀殺了外甥。

    可憐劉希夷,因才喪命,故而聲名不顯。

    六、志南《絕句》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這首詩,我們從小就背。

    志南,南宋僧人,生卒年不詳,生平事蹟不詳,甚至,志南也只是出家後的名字,本名是什麼,籍貫在哪裡,都無人知曉。

    匆匆整理,請文友指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好,陌生人,最近你快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