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帥旗影視剪輯

    個人認為狄仁傑是屬於歷史上少有的人才,無論是破案還是從政,都是不可多得棟樑,而武則天屬於擁有雄才偉略的帝王,這種情況下為君者就希望下屬能夠擁有完成自己意願打才能。雖說狄仁傑身上優缺點,但是這也恰恰是他才能的一種體現,關鍵是這種缺點皇帝可以接受。

    用人所長,必容人所短。否則無人可用。

  • 2 # 老井生活智慧

    首先,狄仁傑並不囂張,而且很會做人,在朝中威望很高,但並非小人得志的那種囂張。

    第二,武皇不是昏君,她只是對威脅她權力的人嗜殺。

    第三,武皇對狄仁傑有提拔之恩,狄公也確實能力超群,武皇很倚重於他。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狄仁傑雖然想復興李唐天下,但是卻對武皇忠心耿耿,狄仁傑去世,武皇嘆曰:“朝堂空矣”。

    綜合這幾點,武皇保還來不及呢,為何要殺?

  • 3 # 雙子星163022209

    對武則天這樣的皇帝來說,有本事的人囂張一點只要不過了那個臨界點,還是可以容忍的屁本事沒有還囂張的才不會慣著呢,狄仁傑還是能把握好分寸的,辦事盡善盡美也不犯原則性的錯誤當然不會有事啦

  • 4 # 杞人豫蘇

    狄仁傑囂張是在電視劇裡面,看看歷史,就知道他有多睿智。伴君如伴虎,尤其是母老虎,狄閣老如此受信任,怎麼可能如電視裡面斷案如神卻無政治心機

  • 5 # 斌哥觀察

    首先,狄仁傑很善於站在武則天的角度出發想問題,事事替武皇著想。

    狄仁傑擔任宰相時,有太學生要求謁見皇帝,得到武則天的批准。狄仁傑覺得這事不妥,但如何說才能為武則天所接受?他勸諫道:“君主只有生殺權柄不能假手於人,其他的都應當交付給相關部門處理。太學生告見,這是國子監丞、主簿負責的職責。如果天子連這種事都允許,那些貴胄弟子多達數千人,得下多少詔令呢?陛下只要將明文規定告訴他們就行了。”替武皇著想,目的是為了減輕武皇的工作量,又不失皇權威嚴,把活交給子臣去做,這樣勸君王,當然容易得到武則天的採納了。

    武則天到三陽宮避暑時,答應胡僧去參觀埋葬佛舍利。狄仁傑跪在武則天馬前,勸諫道:“佛是戎狄之神,不值得讓皇帝屈尊駕臨。胡僧詭計多端,是想借此迷惑百姓。況且,沿途山路艱險狹窄,容納不下多少侍衛。皇帝乃是萬乘之尊,不宜前往。”你瞧,聰明的狄仁傑多麼懂得說話,我不是反對你武皇去參觀埋葬佛舍利,而是為沿途艱險狹窄、容納不下多少侍衛也就是武皇您的安危考慮,所以不建議前往。武則天一聽,狄仁傑說得很有道理啊,便中途折回,道:“我是為了成全狄公的直臣之氣。”

    武則天晚年時,欲鑄造一座浮屠佛像,需要花費錢財數百萬,因府庫不足,便讓天下的僧人每日施捨一錢相助。狄仁傑如果直接反對,估計事與願違,要把這事給辦砸了。他思忖再三,是這麼對武則天說的:“做工不可能役使鬼神,必定要役使人力;莊稼不會從天上掉下來,終究是由地裡長出來的。這麼做損害的一定是百姓。如今邊境尚未安寧,您應放寬徭役,免去不需急辦的事務。即使僱請工匠勞作,以此接濟窮人,但耽誤農時,也是放棄國家根本。鑄造佛像,既費官府庫財,又耗人力,如果一方發生災難,到時又用什麼去救濟呢?”瞧瞧,他不反覆強調這事如何勞民傷財,而把落腳點放在“到時又用什麼去救濟呢”這個點上,而一旦遇到災難,是需要武則天去直面解決的,武則天轉念一想,不想給自己添麻煩,遂作罷。

    其次,狄仁傑雖犯顏直諫,但維護的是皇權,而非李唐政權。

    裴炎、劉禕之等人,因為反對武則天傳嗣武承嗣和主張返政李唐而被殺害,狄仁傑就沒這麼做。《舊唐書·狄仁傑傳》載:“唯仁杰每從容奏對,無不以子母恩情為言,則天亦漸省悟,竟召還中宗,復為儲貳。”裴炎、劉禕之等人為什麼會被殺?因為這兩人諫言的角度是“返政”,就是要武則天把政權返還給李唐,這不是找死嗎?技高一籌的狄仁傑就不這麼說,他打的是“子母恩情”牌,並沒有說要“返政”。《國語·齊語》中有:“恐宗廟之不掃除,社稷之不血食。”不血食就是身後無人祭祀的意思。李昭德在勸武則天立李顯為太子時就說:“自古未聞侄為天子而為姑立廟者。”武則天之所以聽得進去狄仁傑等人的意見,恰恰就是因為他們站在武則天的立場來看問題,勸立李顯為太子時,給的理由是“若立武承嗣為太子,則將來皇上你就是皇帝的姑姑,自古從來沒有聽說侄子當了皇帝而給姑姑立宗廟的”,這話正說到了武則天的心病上,武則天不得不為自己歸西后的身後名份考慮,且狄仁傑等人主張立李顯為太子,並沒有要她在世時讓位給太子的意思,維護的是武則天的皇權,而不是李唐政權。

    第三,狄仁傑在朝中威望高,深受武則天信任和器重。

    天授二年(691年)九月,狄仁傑由洛州司馬升任地官侍郎,代理尚書事務,並加授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成為宰相。武則天對他道:“你在汝南為官時有良好的政績,但卻有人在中傷你,你可知道是誰嗎?”狄仁傑答道:“如果陛下認為臣做錯了,臣當改過;如果陛下明白臣並無過錯,這是臣的幸運。臣不想知道中傷我的人是誰,還會把他視為我的朋友。”武則天歎服。

    長壽元年(692年)正月,酷吏來俊臣誣告狄仁傑等大臣謀反,將他們逮捕下獄。來俊臣還命人假冒狄仁傑等人的名義,偽造《謝死表》,由他人呈給武則天。武則天決定親自過問狄仁傑謀反案。她召見狄仁傑,詢問他為何承認謀反。狄仁傑道:“我如果不承認造反,已經死於酷刑了。”武則天又問為何要作《謝死表》,狄仁傑則答稱並未寫過。武則天便讓人拿出《謝死表》,方知道表章是偽造的,因此免去狄仁傑等大臣的死罪,全部貶為地方官。其中,狄仁傑被貶到彭澤,擔任縣令。此後,魏王武承嗣多次請求誅殺狄仁傑,但都被武則天拒絕。

    萬歲通天元年(696年),契丹首領孫萬榮作亂,攻陷冀州,一時間河北震動。武則天為了穩定局勢,起用狄仁傑為魏州刺史。當時,前任刺史為了抵禦契丹,盡趨百姓入城,繕修守城器具。但狄仁傑到任後,卻讓百姓返田耕作。孫萬榮聞聽狄仁傑被起復,不戰而退。魏州百姓爭相立碑頌德。不久,狄仁傑調任幽州都督,獲賜紫袍、龜帶。武則天還在紫袍上題寫了十二個金字,以表彰狄仁傑的忠誠。

    武則天非常敬重狄仁傑,常尊稱他為國老,從不直呼其名。她不讓狄仁傑行跪拜之禮,道:“每當看到您跪拜的時候,朕的身體都會感到痛楚。”此外,武則天還免除狄仁傑晚上在宮中值班的義務,並告誡官員道:“如果沒有十分重要的軍國大事,就不要去打擾狄公了。”

    狄仁傑去世後,武則天痛哭道:“朝堂空矣!”此後,朝廷每有大事不能決斷,武則天都會想起狄仁傑,嘆道:“老天為什麼要這麼早奪走我的國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財政投資評審中心的目前狀況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