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做不悔之人

    抱歉,沒琢磨過,因為在前提,環境不同時不正的話也會是不同的意思。比如善之極也會變惡,惡之極也會是善。原罪貪婪,有度時為前進的動力,成就的功臣。無度時是毀滅的源泉。

  • 2 # 從月亮上下來的女人

    這大半邊天,除了我沒有人敢請你吃飯。聽上去這人有點像黑老大呀!因此偏偏不吃他的飯,雖然覺得他並不是那麼壞。可是我就不愛聽這話。而且他也拿我沒辦法

  • 3 # 自然捲h

    聽過三觀最不正的話,比如說:你一個女人在家就帶帶孩子又不用上班在家享清福,又不用上班。你一個女人在家帶孩子又不用出門,打扮來給誰看呀?隨便穿穿就好了,浪費錢。老公就不一樣了,要出門見人,所以要穿得體一點。

    還有你一個女人在家帶孩子,一點錢都沒有賺到,所有的錢都是老公賺的,房子車子都是老公的功勞,你只會帶孩子做飯,什麼都不會。

    女人到了年齡就得要結婚生孩子,還讀這麼多書幹什麼呀?讀這麼多書還不是要在家裡帶小孩的,賺錢都是男人的事情。

    太多太多了這些三觀不正的話了。

  • 4 # 懷左同學

    在最開始寫作的時候,我就經常在文章中講:人與人相處最重要的是三觀相合、志趣相投、彼此聊得來。

    所謂社交,也是分圈子的。當我們接觸到和我們並非同一圈子的人,有時候不僅能顛覆我們的認知,更能重新整理我們的三觀。

    今天,就給大家盤點一些三觀不正的話:

    01

    我做這一切都是為你好!

    相信很多人最早聽到這句話,都是從父母那裡聽到的。很多爹媽會將孩子當作一種私屬物品,以自己的觀念強加於子女。讓子女就讀自己看好的專業,讓子女選擇自己喜歡的配偶,甚至給孩子買東西都是自己喜歡的。

    影視紅星王子文接受專訪時曾直言:

    “我媽給我買裙子的時候,她只買她喜歡的!但是以我的性格就是說,如果你買你喜歡的,那這條裙子我就不要了,最後兩個人就真的就空著手回家了。你知道嗎?那種抱著期待出門,最後掃興而歸的心情,到現在我還記憶猶新!”

    隔著螢幕,我都能看見王子文內心的那種落寞和無可奈何!

    可見,原生家庭中父母這種三觀不正的言語,真的很打擊子女的內心。同樣的道理還發生在情侶、朋友之間。

    很多伴侶愛對方的方式,僅僅是自己價值觀下的,但是並不清楚對方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對方是否認可你愛他的方式?於是才有了黃教主的“不是你以為,要我以為!”,讓人無語!

    02

    你那麼有錢,為什麼不捐款?

    這句話,就是赤裸裸的道德綁架論!之所以說它三觀不正,是因為說出這話的人,根本不明白捐款是情分、不捐款是本分!類似的話還有“你計較那麼多幹嘛?你那麼有錢?”“你這麼有錢,借我點兒唄!”

    對於這種人,真的只想說一句:抱歉,我也是第一次當人,我也要生活,不是精準扶貧

    在電視劇《都挺好》中,蘇家人對蘇明玉的態度就是典型的雙標!家中有事要她出錢、出力,然而她自小卻從來沒有感受到父母的溫暖,18歲離家之後更是沒有花過家裡一分錢。即使是這樣,在最終老父親分配財產時沒有分給她任何資產,便有網友評論:“明玉已經那麼有錢了,不用給她了!”

    然而我想說,她如今的金錢、地位是自己拼命掙來的,和有沒有資格繼承資產完全是兩回事!如果她本人放棄這是情分,本人爭取則是本分。

    所以,我們做人首先要拎得清,不要拿著人情當道理,也不要把道理看成別人不盡人情。說實話,做人不能太雙標,做人更不能太美國

    03

    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

    相信很多人小的時候,對這句話都不陌生。調皮的時候、考試成績不好時,我們都會聽到父母這樣講。然而,這種對比就是典型的三觀不正。

    第一,你光看別人家孩子了,你有沒有看別人家的父母?

    對於教育子女,言傳身教永遠是關鍵。很多父母總是在挑孩子身上的問題,然而卻忽視了自身的高度和別人家父母的差距,也忽視了自己的教育缺失。只是單一地用別人家小孩的好去對比自己小孩的不足。

    這就類似於總是用別人的工作收入和自己的低收入對比,然而別人在賣力加班時,你幹嘛了?別人在輔導孩子學習或者週末、節假日奔波於各大興趣班時,身為父母的你,有可能還在呼朋引伴地打麻將。

    所以,很多時候要多維度、多角度地看一看,不要單線思維

    第二,用自己孩子的不足和別人小孩的優秀做比較,是最愚蠢的觀念。

    我特別認一句話:作為子女,沒有選擇去哪個家庭的權利!

    所以,如果孩子在某方面領域,沒有做得比別人優秀,有可能是他並沒有這方面的天分。然而,並不代表他沒有其他方面的天分。

    最為難得的是,朗朗的這一系列舉動,被父親觀察到了。隨後,父親為朗朗購置了鋼琴,自此,朗朗與鋼琴結緣,也為自己一生的演奏生涯拉開了序幕。

    所以,為人父母者在譴責子女的時候,更多的是要反思自己是否有朗朗父親這種洞悉能力?有沒有培養或者挖掘子女的興趣?不可以一味地針對子女的不足批評式教導

    04

    你這麼大人,跟個孩子較什麼勁?

    說這句話的人,可能忘記了一點:你的孩子,有一天也需要成長為大人!關於這一點,我想講一個在網上看到的故事。

    曾經有一個作家,分享過自己一個女性朋友。說她屬於典型的怨婦性格。婆婆不懂事、孩子不聽話、老公不理解、親媽不待見。別人要是託人辦事,基本上刷臉都能辦成;但到了她這兒,幾乎沒人管。而她如此不招人喜歡的原因,是因為她連買個東西,都能和別人懟起來,理由還特別奇葩:

    “我有急事兒,怎麼就不能插個隊?”

    然而,活在如此快節奏的時代下,誰又沒急事兒呢?

    之所以想和大家分享這個故事,是我覺得這位女士,應該就是那種從小被呵護著長大的,至今還是個巨嬰,以為自己現如今還生活在家庭環境下,而沒明確社會與家庭是不一樣的。沒有人天天讓著你!

    真心奉勸那些把孩子永遠當作孩子的父母,認清楚一個現實——你的孩子終歸會脫離開你的家庭,儘早成長才是對他最好的愛。

    這正如畢淑敏說的:一個不懂愛的孩子,如同一條不會呼吸的魚,出了家族的水箱,在乾燥的社會上他不愛人,也不自愛,必將焦渴而死

    寫在最後:

    所謂三觀不正的話,必是出自三觀不正的人。但我們也需要認清一個事實:並非每個人,都懂得如何做人!不是每個人都能被稱作三觀極正的社會人。

    正如村上春樹所說:不是每一條魚,都生活在同一片海域。

    最後希望曾經沒有擺正三觀的人,能夠自省自己過往的世界觀、價值觀,認清它們並且重新端正;而本來三觀極正的人,也不需要站在道德制高點去評判他人甚至試圖改變他人。

    圈子不同,不必強融!我們每個人,活在自己舒適的圈子裡各自安好,互不打擾,這就夠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剪子插肩袖裁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