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退休青年家裡的仨女人
-
2 # 23POSTeRS家居
70後,80後,90後的童年遊戲,5張圖片一目瞭然!
1.丟手絹: 丟手絹,又叫丟手帕,中國傳統的民間兒童遊戲。開始前,準備幾塊手絹,然後大家推選一個丟手絹的人,其餘的人圍成一個大圓圈蹲下。如果最後被抓住,則要表演一個節目,比如跳舞、歌謠、講故事等。 你還會唱那首丟手絹的童謠嗎?
2.跳皮筋: 跳皮筋,三人至五人一起玩的遊戲,亦可分兩組比賽,邊跳邊唱非常有趣。先由倆人各拿一端把皮筋抻長,其他人輪流跳,按規定動作,完成者為勝,中途跳錯或沒鉤好皮筋時,就換另一人跳。 皮筋高度從腳踝處開始到膝蓋,到腰到胸到肩頭,再到耳朵頭頂,然後舉高"小舉"、"大舉",難度越來越大。你還會跳皮筋嗎?
3.鬥牛: 把一個小腿彎起來,膝蓋就突出了起來,另外一個腿像金雞獨立,支撐著身子前後左右蹦蹦跳跳,用彎曲的那個腿的膝蓋去碰對方的膝蓋。如果把對方頂得招架不住,直往後退,或頂得對方摔倒,就算勝利了。如果沒頂到對方的膝蓋,頂到對方的其它地方如肚子腿上等,也算失敗。這個遊戲非常受男孩子喜歡,你小時候玩過嗎?
4.滾鐵環: 滾鐵環,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盛行於全中國。用一根鐵絲把它擰成"U"字形,然後推一個黑鐵環向前跑。有的還在鐵環上套兩三個小環,滾動時更響亮。這個遊戲看著簡單,但也是一個技術活。你會滾鐵環嗎?
5.街機電玩: 這個遊戲大多數70.80.以及少數90後玩過吧,當時天天砍三國,打恐龍,拳皇PK。然後被老媽揪著耳朵捉回去,當時最害怕聽到的大概就是:XXX你媽來找你了。 這些你都玩過嗎?曾經的70,80後如今都已成家,90後也將從70,80後接下建設國家的重任了。這些童年遊戲永遠在我們的記憶中,無法磨滅。
-
3 # 陝西阿寬
大家好,我是90後,我一個遊戲機是老爸給我小時候買的,樣子大概就跟臺式電腦的鍵盤類似,不過哪個鍵盤可以插卡。
我記得當初送了一張遊戲卡,那個遊戲名字我記得很清楚叫魂鬥羅,當初我家還是黑白電視機,我一打起遊戲就連作業都不寫,到了第二天早上被學校罰站。
我記得非常清楚,我一打遊戲,我鄰居家電視機也能接收上我打遊戲的畫面,我一打遊戲我家鄰居也的跟我家一起看才能我打遊戲的畫面,那時候電視機最多能收到6個頻道,而且訊號很容易干擾,不管咋樣我們那時候過的非常快了。
到了後來有那一個遊戲沒啥意思就去鎮裡買了另一張遊戲卡,第二個遊戲名叫超級瑪麗 ,當初這個也很火,每天都在玩。
回覆列表
我是80後,其實是80線上的,我來回答你這個問題。我小時候接觸的第一臺遊戲機就是FC,也就是紅白機,接觸的第一個遊戲就是曠古迄今的超級瑪麗。雖然超級瑪麗不是我的菜,但是當時看著小朋友們拿著手裡那個帶著十字鍵和A,B鍵的長方形手柄和電視裡“驚豔”的互動畫面,自己還是被震撼到了。記得當時是在家附近有個商店,遊戲機在屋裡,站在窗外需要支付4元人民幣才能給玩一個小時,很多小朋友都守候在哪,探討著怎麼吃到更多的金幣,找到隱藏的蘑菇。回頭一看,自己玩遊戲已經將近30年了,雖然算不上狂熱玩家,也沒有收藏主機,但是自己還是玩過很多主機的。小學的時候玩的最多的就是FC,後來又出了小霸王學習機,上了初中,開始玩PS1,那時候也沒錢買,記得有次為了玩生化危機2,在同學家厚著臉皮等了一下午,又求他的同學把機器借給我們玩一天晚上,當時太高興,忘了拿儲存卡,晚上玩生化危機著實體驗了一把生存恐怖遊戲。上了高中因為學習緊張玩的比較少,上了軍校後因為管理比較嚴格,也沒有玩遊戲的時間,但是還是攢錢買了世嘉的DC,後來工作了,有了充裕的時間,自己買了心儀的(其實早就過時的)PS2薄版,在旺達與巨像的廣袤空間裡,體驗了一把當英雄的感覺,當然也少不了實況足球。後來又購入了PS3,PS4,SWTICH,自己又陸續出手了,主要是玩的時間人太少。2020年6月,因為索尼獨佔的頑皮狗大作,最後生還者2要登入PS4,在閒魚上從一個職業玩家手裡淘了一臺SLIM限量版,自己心中對頑皮狗的神海和美末系列還是有著深深的愛啊,自己機器裡也只有神海和美末的數字版,想在入生化2和旺達,感覺頑皮狗簡直把遊戲製作成藝術品了,這幾個遊戲太經典和耐玩了。
我覺得80後很特殊,出生在那個電子產品很匱乏,後來成長過程電子產品有著大爆發似的增長的年代,所以我們對電子產品很好奇,又會由於生活和工作的壓力不一定有那麼多時間玩,但是總對電子遊戲有種特殊的感情。現在,我玩遊戲的時候也會帶著女兒玩一會,不過她的心情和我可不一樣,女兒和我約好了,等我老了,也讓我晚上最新的遊戲機,這就是她的孝心,哈哈。
最左邊這臺藍色的就是我現在的主機,港版slim500G限量版。